导读:本文包含了话语范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话语,语境,情境,老舍,文学,儒家,文本。
话语范型论文文献综述
龚举善[1](2015)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研究的话语范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性研究在60余年的探索、聚合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既兼顾社会历史语境又源自民族文学本体的行之有效的话语系统,其中诸如国家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民族身份、民间精神、现代性等话语方式,已经凝炼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话语范型。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对之进行逻辑梳理、类型阐释和语境分析,既是系统总结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话语形态的内在规定,也是持续推进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及其学理阐发的必然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孟宪平,曹小春[2](2013)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文化范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视角的变幻、时空的旋转、实践的变迁和认识的变化,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的语言体系中,所使用的文化范围是不一样的。马克思恩格斯主要采用了狭义与广义的文化语系,列宁斯大林经常使用比较形式的文化词汇,毛泽东及后来的中共领导集体较多地在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的层面上阐述文化理论。不同的使用方式,体现了不同时期文化关注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南京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韩沫,王铁军[3](2013)在《庄子哲学的现代困境:启蒙话语与创生范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日加剧以及中国自身政治统治的没落,传统庄子哲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危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把中国"四千年文明"判定为"吃人"文化,比喻为憋死人的"铁屋子",于是,"别求新声于异邦",从西方文化中盗来人文精神的火种,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化之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庄子哲学批判者则将矛头全部对准庄子和传统庄子哲学,以启蒙话语彻底粉碎了庄子哲学话语,以西方现代理念彻底肢离了传统中国的价值体系,由此将传统庄子哲学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之困境充分凸显出来。为此,本文提出以历史观来化解庄子哲学的现代困境,从而完成庄子哲学的现代建构。(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3年05期)
张海元,田婷,查玉瑶[4](2013)在《从话语范型看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话语范型方面分析,将老舍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分为认同、反抗、疏离叁个阶段。1950-1957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自觉认同阶段,老舍的创作与思想从启蒙话语范型自觉向革命话语范型转变。1957年底或1958年初开始,老舍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则从认同走向反抗与疏离。(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奚志英,朱凌[5](2013)在《论莫言小说儿童书写的声音范型与话语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莫言小说中有许多儿童形象。以发声与否为标准,可分为不发声的"哑巴"式儿童和发声的"大嘴"式儿童两种类型。"哑巴"式的儿童大多沉默、悒郁、神经质,往往具有超常的生命力,以哑默的方式给自己争取生存的空间。"大嘴"式的儿童则是通过大声的言语方式来显示他们的存在。无论是"哑巴"式的儿童类型还是"大嘴"式的儿童类型,发声/不发声所联系的关键问题在于构成拒抗,重新释放其力量。小说中多种声音相互糅杂的书写方式,又使得莫言的儿童书写小说具有复调与对话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王晓华,沈小勇[6](2012)在《儒学的现代危机:启蒙话语与创生范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溯历史,儒学的每一次重大转型与发展都与其遭遇的困境以及所处的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五四"时期儒学批判话语的历史情境下,"儒学与现代性"关系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视和需要认真回答的历史性课题。一、"五四"运动下的儒学危机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日加剧以及中国自身政治统治的没落,传统儒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危机。传统士大夫们所尊奉的孔门圣教在西学的逼近之下也呈现出持久的紧张与冲(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2年08期)
王振权[7](2007)在《文本细读:中国古典教育话语的叙事范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国古典教育话语具有相应特点的话语范式。中国古典教育思想的保存文本不仅具有理论话语范型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以“教育情境”说话论理叙事范型的研究特色。(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王振权[8](2007)在《文本细读:中国古典教育话语的叙事范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国古典教育话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所形成的话语范式特点。中国古典教育思想不仅存在为理论话语范型的教育文本,同时以用“教育情境”说话的“情境说理”方式,呈现出中国古典教育研究的叙事范型特色。(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科学》期刊2007年Z2期)
余昱[9](2002)在《对语文考试话语范型的重新解读——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改革呼声最高的是对考试的改革。作者认为 ,语文教学在考试层面活跃着两个因素 :一是考试的仪式化与知识的商品化 ;二是考试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学生的主动学习方式。作者通过文化研究的思维范式 ,对语文考试这一话语范型进行了重新解读(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02年05期)
祝亚峰[10](2001)在《当代话语范型与女性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女性写作与主流话语之间呈现一种分享与受制的关系,既对时尚主流应合,又保持一份自觉的疏离,同时惜鉴其话语资源来拓展文学想象、文本叙事的空间。(本文来源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话语范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视角的变幻、时空的旋转、实践的变迁和认识的变化,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的语言体系中,所使用的文化范围是不一样的。马克思恩格斯主要采用了狭义与广义的文化语系,列宁斯大林经常使用比较形式的文化词汇,毛泽东及后来的中共领导集体较多地在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的层面上阐述文化理论。不同的使用方式,体现了不同时期文化关注的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话语范型论文参考文献
[1].龚举善.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研究的话语范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2].孟宪平,曹小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文化范型”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
[3].韩沫,王铁军.庄子哲学的现代困境:启蒙话语与创生范型[J].求索.2013
[4].张海元,田婷,查玉瑶.从话语范型看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5].奚志英,朱凌.论莫言小说儿童书写的声音范型与话语效果[J].中国文学研究.2013
[6].王晓华,沈小勇.儒学的现代危机:启蒙话语与创生范型[J].哲学研究.2012
[7].王振权.文本细读:中国古典教育话语的叙事范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
[8].王振权.文本细读:中国古典教育话语的叙事范型[J].当代教育科学.2007
[9].余昱.对语文考试话语范型的重新解读——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剖析[J].学术论坛.2002
[10].祝亚峰.当代话语范型与女性写作[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