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凤梅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三中25540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应当密切关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语文课,植根在厚重的历史上,横贯古今。语文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情感的形成。巧用多媒体,展现语文鲜活的生命,能让学生欣赏美景、感悟人生,同时促进学生情感的动态生成。
一、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环保意识。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呢?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声像材料,为学生营造特定的氛围,创设特定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各种情境,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形成。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为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我搜集了许多图片,展示了今昔黄河的景色。昔日,黄河的美景,搜集了三十多张:黄河源头冬季夏季景色、潼关、公伯峡,以及俯瞰的九曲黄河……在图片播放的过程中,学生激情澎湃,“真美!”赞叹声不绝于耳。放完图片,我问道:“谁去过黄河?”一只小手孤零零地举了起来。我问:“你看到的黄河什么样子?”“只是很细的水流。”学生回答道,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失望。“刚才,我给大家展示的是昔日的黄河,今天黄河的现状如何呢?请看——”紧接着,鼠标一点,我展示了十八张近期黄河的图片,那被污染的河水,那干涸的河床……
通过这两组对比鲜明的图片、这次黄河的巡礼,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我们的母亲河,同时也唤起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环保进行到底,从而激起了一个公民沉甸甸的环保意识。
二、化虚为实,放飞学生善感的心灵。
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文章描写的景物搬到学生面前,把抽象的内容变具体、静态变动态、化虚为实,使原来枯燥的课本内容更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全身心地去主动发现、探索、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就能使教学获得最佳效果。
尼亚加拉大瀑布,是《奔落的雪原》描绘的景色。该如何引领学生感知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魅力?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二十多张图片,有尼亚加拉大瀑布巨大的马蹄形的俯瞰图,有远观的平面图,有乘着船在山谷中近距离仰视瀑布的情景……我把这些图片按课文的顺序一张张排列好,学生读完课文后,我一边利用多媒体播放尼亚加拉大瀑布风景图,一边扮演解说员,在旁边解说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情况,让学生从外形上认识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紧接着我让学生针对播放的风景图,查找课文的相关内容,看作者怎样描写的瀑布场景,面对如此美景,作者的情感又是如何呢?看着澎湃的瀑布,学生激情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里面,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问题迎刃而解。
三、提供素材,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艺术形象的感染,获得思想的启迪?如果利用多媒体提供的素材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一定能达到陶冶思想情操的目的,激发其责任感。
《最后一课》,亡国奴生活的悲惨无奈。怎样让学生理解国破家亡的人民的生活状态,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悲哀呢?我结合学校播放的《南京大屠杀》影片,引领学生课堂上发言,所见,所感,蕴藏着亡国奴怎样的悲哀?
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智慧之门亦打开了。“不自由,毋宁死!”学生的呼声响起来。无须多言,学生深刻理解了战争的含义,理解了韩麦尔先生的心情,认识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识到了自己——华夏子孙,肩膀上那沉甸甸的责任。
四、激发情感,开启学生感恩的情结。
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带动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愫,开启学生感恩的情结。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到大,家人对他们的照顾比较全面,这令很大一部分同学对父母爱的感知麻木了、曲解了,怎样引导学生认识父母无私的爱?在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课上,我播放了flash动画歌曲《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儿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学生陷入了沉思,有几个女同学悄悄地低头抹起了眼泪。也许想起了花折伞,也许想起了那一巴掌,也许……这次作文课,学生出奇的安静。歌曲的播放,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调动了学生写作的欲望,他们深入挖掘生活中与亲人有关的细节,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对亲人的感激之情。仍然记得一篇作文的结尾:爷爷走了,我所能做的只有深深跪在爷爷的灵前,泪流满面……
语文是一扇窗,从这里可以欣赏“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丽,也可以欣赏到“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适时巧用多媒体,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引领学生的心灵向善。古人云“人生如素娟”,教师在学生的心灵上书写什么至关重要。在语文课堂,老师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文字对学生心灵的引领,促进学生情感的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