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赏识教育还没有多少教师注意,“赏识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课题早已摆在了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赏识”即欣赏、认识,它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育者应注意挖掘,积极引导,激励其发挥最大效力。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8437(2009)2-0068-01
赏识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它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是不同的。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修身、养家、治国、平天下”的圣人,即使一个人很不错了,仍然看到的是他的不足。传统教育的影响,使中国的家长信奉“棍棒教育”超过信奉“赏识教育”,而大多数教师也觉得“师道尊严”比较好。这种一叶障目,只见劣势,不见优势的做法,让人们丧失了自信心和创造力。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受教育者受到的压抑是可想而知的。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推行赏识教育。因笔者是计算机教师,所以就计算机教育中如何运用赏识教育讲几点拙见。
1教师必需对学生一视同仁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于教师应该对他们一视同仁,不要认为学习好的就觉得他什么都好,学习不好的就什么都不行,应该主动去发现他们的优点,找到他们的闪光点。要赏识一个人,必须接受一个人,对学生也是这样,但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喜欢那些学习好、听话、乖巧的学生,而对纪律松懈、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喜欢不起来,并常常横加指责。后进生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往往会破罐子破摔,成为学校、老师都头疼的学生。笔者在教初中2006届学生的时候,有个学生刚进校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也很差,是属于让老师头痛的一类学生,当时笔者任本班计算机教师和副班主任,对这个学生印象很深。有次学校举行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比赛,笔者有意让他去参加,可班主任却连连摇头说:“他不行的,让另外一个学生去吧!”其实这个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很强的。在笔者的坚持下班主任最终同意让他和另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一起参加。并且告诉这个学生:“你一定能行的,因为你很聪明,只是你的聪明用在贪玩上了,好好准备吧,不要想那么多,你只要记住自己是最棒的就行了!”参赛的结果是这个学生的作品获得了市三等奖。他很高兴,班主任在班上表扬了他。从此以后他变了,不再贪玩了,学校态度端正了,纪律也好了,后来还考上了省重点中学。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天使,只要你发现他长处,对他一视同仁,鼓励他给他机会,每个雏鸟都能长成雄鹰的!
2教师必需有耐心、爱心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这种爱缘于对脆弱的生命,对孤寂的心灵的爱。这种爱不是以功利为目的的,不是为了让孩子成名成家,而是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并时刻伴随着成功长大。每个孩子做一道题不可能是听一遍就会的,这就需要教师有耐心和爱心,不厌其烦的对学生不懂的知识进行讲解。对于计算机理论知识很多学生接收很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进行演示,多次讲解,学生上机的时候要对照实物进行讲解。
3教师应调整心态
心态,在赏识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想在实践中得到效果,首先就要调整好自身的心态。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在家里,在学校中,只要是与人相处,常常会遇到很多烦恼。这些烦恼是不是自寻烦恼呢?其实有很多时候,是自己钻进了牛角尖,却在不停的埋怨别人。心底无私,天地自然就宽广了。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候,教师是否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呢?不要认为教师的地位比学生要高出多少。要把自己放在学生当中,将学生当作朋友,就会发现,很多不该说的话、很多不该做的事就不会发生在学生身上。因为我们不会刻薄的、严厉的、高高在上的去对待自己的朋友。宽容的对待所爱的人。爱自己的学生就要多欣赏他们,就会发现更多的快乐。
4赏识不等于骄纵
很多教师认为赏识教育就是不能批评学生,只能赞扬,这其实是错误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好坏并不十分清楚,如果老师一味的赞扬他们,就会让他们心里产生我是最棒的,我做什么都是对的,这样也不利于他们心理的发展,性格的成长。所以对于他们的缺点教师应该适时的指出,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骄纵。赏识教育的主旨是发现人的闪光点,发现人的潜在力,从而树立他们的信心,促进他们进取。而对人的弱点,教师当然不能赏识,否则赏识便失去了它的原则性。无原则的赏识就是骄纵,是教育中的大忌。
对于赏识教育教师应该把握好度。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像农民种庄稼,这两者之间其实是很相通的。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只有放下架子和学生处于同一高度,和学生构建起心灵的桥梁,才能与学生更好的沟通。每个孩子的心灵其实都是那么单纯,可是他们又都有自己解不开的一些心结,他们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毛病。作为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孩子,如何去关爱这些孩子,效果会更好。赏识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每个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