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入字论文_张树铮

导读:本文包含了清入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北京话,官话,语言,轻声,异读,变调,声调。

清入字论文文献综述

张树铮[1](2019)在《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和冀鲁官话保唐片方言古清入字归调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清入字散归四声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和冀鲁官话保唐片的共同特点。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音,缺乏对清入散归四声地区的综合比较,没有揭示出这些地区清入字归调的内部差异。从这些地区中清入归调一致的字入手,可以发现一些规律:读阴平和上声的主要是口语常用字,而读阳平和去声的基本是书面语词用字;口语常用字中,读阴平的字数多,以动词为主也有部分名词,读上声的字数不及阴平一半,主要是名词。由此可以推定,清入散归四声地区中清入派入阴平是更古老的层次,上声次之;书面语音则以读阳平为更古老层次,读去声是明代之后的变化。这一新结论与《中原音韵》清入归上的矛盾可以用周德清对清入归派根据"中原之音"作了统一化的处理来解释。(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孙景涛[2](2018)在《北京话清入字的二次归派》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话清入字混乱在于出现了二次归派。据《中原音韵》及现代方言,可知清入演变滞后,一度独立成类,且呈归上趋势。后来由于政治版图的改变,方言接触的加深,最终完全解体,派入阴阳上去。本文目的即探求其中的规律。主要发现有叁:1)汉语方言普遍存在两极分化变调,其实质是两字组连调域倾向于高低、升降、长短等对立。这一倾向有可能改变并固化某些字的调值。2)在准轻重格音高式两极变调中,前字在后字降调的作用之下转为升调(阳平)。这是部分清入归阳平的原因(另一部分归阳平源自"同音攀附")。3)清入字后随"了、过、子、吗"等轻声可以形成前长后短的重轻格,在这种以音长为准的两极变调中,前字因后字短促而倾向于既长且平的声调(阴平)。这是清入归阴平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18年05期)

黄晓东[3](2006)在《二百年来北京话清入字归调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助文献材料和笔者的实地调查材料,考察了二百年来北京话清入字归调的变化。文章以《李氏音鉴》等材料分别代表前、中、后叁个时期的北京话,选取材料中共有的245个常用清入字,逐个考察它们在不同时期的异读、调类归并及读音的保留、增减和转移等情况,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二百年来北京话清入字的演变进行了解释。(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2006年03期)

周晨萌[4](2006)在《北京话轻声、儿化、清入字的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轻声、儿化、清入字是北京话中重要的语言现象,本文以语言变异理论为指导,在综合运用描写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对20世纪80年代《当代北京口语语料》46万语料中的轻声、儿化、异读清入字的共时变异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分析。同时将研究结果和时贤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叁种语言现象在真实时间上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显象时间上的研究。全文共分七部分。引论。主要介绍了与北京话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北京社会史和文化史,包括北京的地理交通、建置沿革、人口居民以及北京话的发展简史。第一章概说。重点阐述了北京话的特点、前人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本文有关轻声、儿化、清入字叁种语言现象的显象时间上的研究材料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于20世纪80年代调查所得的《当代北京口语语料》;真实时间上的材料来自各学者已发表的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以语言变异理论为指导,兼顾共时和历时,运用描写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全面分析了语料中的轻声、儿化和清入字,全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叁部分:一是依据语料描写了叁种语言现象的语音、词汇特征;二是运用变异理论探讨了叁种语言现象的变异,并对其变异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叁是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叁种语言现象在近20年内的变化。第二章轻声。本章首先对语料中出现的轻声词、轻声音节的语言特征进行了简单的描述,然后分别从共时变异和历时变化两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了轻声词和轻声音节的使用情况。首先,我们描述了轻声词在不同音节位置、不同词语结构、不同意义层级以及不同频段中的分布以及轻声音节的音变规律。其次,我们分析了轻声词、弱化音节在各言语社团中的分布。轻声词和弱化音节的使用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年龄的减小而逐渐减少,体力劳动者高于脑力劳动者和学生,满族、回族多于汉族,女性使用的轻声词高于男性、而弱化音节低于男性。轻声词和弱化音节出现了衰减。最后,我们比较了轻声词从80年代到现在20年间的发展变化。北京话的轻声的确出现了衰减趋势,但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消失。第叁章儿化。本章从儿化的一般特征、儿化的共时变异以及儿化的历时变化叁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北京话儿化词以及儿化韵的社会分布和演变规律。首先,简单介绍了儿化词在不同音节不同词类中的分布以及儿化韵的韵类系统、分合情况。其次,分析了儿化词在各言语社团中的分布以及4组儿化韵的合并情况。儿化词的使用同样也出现了衰减,其衰减规律和轻声词一样: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年龄的减小而逐渐减少,体力劳动者高于脑力劳动者和学生,满族、回族多于汉族,女性低于男性。4组儿化韵虽然存在归并现象,但总体以分为主,合并现象主要集中在男性、老年人、低文化程度者以及体力劳动者中。最后,我们对4组儿化韵在10年间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章清入字。本章首先对语料中清入字的异读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异读清入字的共时变异以及历时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首先考察了清入字的异读情况,对异读清入字的归调、声韵音变以及声调和韵母的关系一一做了介绍。其次对异读清入字的社会分布进行了归纳,发现异读清入字的使用随着年龄的减小而增加、高文化程度者总体上略高于低文化程度者、体力劳动者高于脑力劳动者和学生、女性略高于男性、满族和回族多于汉族。最后对部分具体清入字如“色”、“黑”等的异读在20年间的变化做了比较分析。第五章叁种语言现象的变异机制和原因。本章主要对引起变异的语言机制和外部原因进行了综合探讨。首先从内部机制上说,语音弱化是引起轻声儿化音变的主要原因,而轻声儿化又成为清入字异读的原因。另外从外部因素上来说,说话人的社会特征(主要是年龄、文化、职业以及性别)、整个社会的人文背景以及人们的语言心态在叁种语言现象的变异、变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余论。主要阐述了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等。(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期刊2006-05-01)

张世方[5](2004)在《社会因素与北京话清入字的今调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人口流动、语言政策和语言心理等叁个方面讨论社会因素在北京话清入字归调中的作用。人口流动在语言发展演变中主要表现为方言接触 ,语言政策主要指推广普通话 ,语言心理则主要表现在近代读书人的崇古心态 ,故意将已经归入舒声调类的古入声字读作“伪入声”以与舒声字相别。以上因素对北京话清入字的归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2004年05期)

高晓虹[6](2003)在《北京话古清入字归调历史及成因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元代以来的几种韵书为材料 ,考察了北京话清入字归调的历史 ,指出 :明末北京话清入字已经派入四声 ,清代北京话中清入字归四声的比例与今北京话已经相当接近 ,并且明代以来的韵书中清入字都存在白读音多归阴平和上声、文读音多归阳平和去声的趋势 ,与今北京话一致。文章还联系北京地区的历史、周围方言的情况对北京话清入字归调的成因作出解释。(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2003年04期)

黄晓东[7](2001)在《中古清入字在今北京话中的异读现象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考察中古清入字在今北京话中的异读现象。通过对北京话的实地调查,基本掌握了清入字异读的共时状况,并考察了各种社会因素对该语音现象的影响。通过对民国以来各种北京话材料的比较,考察了清入字异读现象的流变。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北京话清入字异读演变的内部和外部诸因素,归纳其演变方式及类型。最后预测该语音现象的发展趋势,并对北京话清入字的审音工作提出商榷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期刊2001-05-20)

清入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京话清入字混乱在于出现了二次归派。据《中原音韵》及现代方言,可知清入演变滞后,一度独立成类,且呈归上趋势。后来由于政治版图的改变,方言接触的加深,最终完全解体,派入阴阳上去。本文目的即探求其中的规律。主要发现有叁:1)汉语方言普遍存在两极分化变调,其实质是两字组连调域倾向于高低、升降、长短等对立。这一倾向有可能改变并固化某些字的调值。2)在准轻重格音高式两极变调中,前字在后字降调的作用之下转为升调(阳平)。这是部分清入归阳平的原因(另一部分归阳平源自"同音攀附")。3)清入字后随"了、过、子、吗"等轻声可以形成前长后短的重轻格,在这种以音长为准的两极变调中,前字因后字短促而倾向于既长且平的声调(阴平)。这是清入归阴平的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入字论文参考文献

[1].张树铮.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和冀鲁官话保唐片方言古清入字归调的比较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2].孙景涛.北京话清入字的二次归派[J].中国语文.2018

[3].黄晓东.二百年来北京话清入字归调的变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

[4].周晨萌.北京话轻声、儿化、清入字的变异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

[5].张世方.社会因素与北京话清入字的今调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

[6].高晓虹.北京话古清入字归调历史及成因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

[7].黄晓东.中古清入字在今北京话中的异读现象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一巧的分析,我们看到中古清入字...一6的两幅图可以看出,无论是异读字数还...一2从上可以看出,五地全浊入声字归入上...高青(常家)方言F0曲线图一16所选的“/”、“七”这两个早,是...一16:府城话的长入和阴入

标签:;  ;  ;  ;  ;  ;  ;  

清入字论文_张树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