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稳定性论文_徐加初,岑神德

导读:本文包含了湿热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湿热,稳定性,热稳定性,风力,叶片,溶剂,迭代法。

湿热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徐加初,岑神德[1](2017)在《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一阶横向剪切变形理论,假设材料的物性参数不随湿热环境而变化,在应力应变本构关系中考虑湿热环境的影响,推导出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在均布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控制方程,采用修正迭代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静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关系式,应用极值屈曲原理确定临界屈曲载荷,讨论了几何参数、温度和湿度对壳体屈曲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31-35》期刊2017-10-21)

王飞,王浩江,李维义,雷祖碧[2](2016)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湿热和盐雾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湿热老化和盐雾老化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湿热老化试验时间的增加,PET薄膜的拉伸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断裂伸长率则呈现先减小、然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而随着盐雾试验时间的增加,PET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6年06期)

李维义,王飞,王浩江,雷祖碧[3](2016)在《尼龙6的盐雾和湿热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盐雾老化和湿热老化对尼龙6(PA6)质量、尺寸变化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6的质量和尺寸变化率随盐雾和湿热老化试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断裂伸长率在盐雾和湿热老化试验条件下明显增大。(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6年04期)

张康康,李亮,罗杰,李映辉[4](2016)在《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气弹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气弹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将细长叶片简化为Euler-Bernoulli型悬臂梁,基于复合材料梁理论,在本构方程中引入湿热效应,使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叶片弯扭(挥舞-扭转)耦合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叶片线性自由振动特征方程,使用假设模态法求解振动特性,讨论了截面扭角、湿热效应、铺层角等因素对叶片气弹稳定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扭转阻尼比非常小,易出现气弹不稳定,增加截面扭角可改善气弹稳定性;(2)当出现气弹不稳定时,温度的升高会加剧气弹不稳定;(3)湿度对气弹稳定性影响较小;(4)纤维铺层角对气弹性稳定性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牛广达,李闻哲,王立铎[5](2016)在《钙钛矿材料和薄膜的湿/热稳定性问题及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碘化铅甲胺(MAPbI_3)是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基础材料,研究发现它在水氧作用或热作用下极易老化。我们研究了水氧、热对钙钛矿薄膜的腐蚀作用。基于热力学分析,提出了MAPbI_3在水氧/UV光照条件下的分解机理等。研究结果表明,水氧/UV光照易于钙钛矿薄膜分解,从而影响其吸光性能。Al_2O_3界面修饰可以有效抑制空气中的水氧对钙钛矿的分解作用。交流阻抗谱结果表明氧化铝后修饰层还可以有效抑制界面电子复合,从而改善电池总体的界面电子转移。最终,经过氧化铝后修饰,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薄膜进行热稳定性研究发现,在空气环境,120度加热,MAPbI_3薄膜会迅速发生降解,通过对A位进行Cs掺杂,可以有效缓解热稳定性差的问题,但当掺杂浓度过高时,由于CsPbI_3本身的相稳定性问题,会再次发生迅速降解。此外,通过Cs掺杂后,能够减少器件内部电荷复合,有效改善电池性能,优化得到最佳掺杂比例为MA0.91Cs0.09Pb I3,最高效率达到18.1%。(本文来源于《第叁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05-21)

杨钊[6](2016)在《基于热稳定性理论的湿热湿冷地区居住建筑设计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热稳定性是指建筑在自然运行状态下维持室内温度相对稳定的能力,即将室内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舒适温度区间以内,房间室内温度在舒适温度区间内的时间越长,建筑热稳定性越好。文章首先对影响建筑热稳定性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总结了湿热湿冷地区的气候条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础条件;从建筑外围护结构、空间组合、规划设计叁个层面探讨居住建筑、居住区在气候背景条件下需要采取何种设计策略以提高建筑的热稳定性。文章采用能耗模拟软件Design builder作为模拟模拟工具。对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外窗、外墙、屋顶)进行了以下模拟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1)相同外窗在不同朝向条件下的得热情况,指出南向是湿热湿冷地区最佳朝向;2)玻璃SHGC值对建筑热稳定性的影响,其值越大,建筑热稳定性越差;3)建筑外遮阳措施对建筑热稳定性的影响,得出活动外遮阳是最适宜湿热湿冷地区的遮阳形式,其中活动外遮阳百叶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的热稳定性;4)不同SHGC值玻璃组合活动外遮阳对建筑热稳定行的影响,得出越低SHGC值玻璃组合活动外遮阳,建筑热稳定性越好;5)窗墙比对建筑热稳定性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外窗是室内得热的主要通道,窗墙比越大建筑热稳定性越差。外窗增加外遮阳百叶后,南向在增加外遮阳的条件下,窗墙比越大,建筑热稳定性越好;6)外墙保温层厚度对建筑热稳定性的影响,在不设置遮阳的条件下,保温层厚度越大,建筑热稳定性越差,在外窗采用活动外遮阳进行有效隔热的条件下,保温层厚度越厚,建筑热稳定性越好;7)墙体热惰性指标对建筑热稳定性的影响,自然运行状态下的房间外墙热惰性指标越大,热稳定性越差,墙体热惰性指标不宜过大;8)保温层的设置位置对建筑热稳定性的影响,在不设置外遮阳的条件下,内保温条件下的建筑热稳定性最佳,在设置获得外遮阳的条件下,夹芯保温的建筑热稳定性最佳;9)屋顶形式(坡屋顶、平屋顶)对建筑热稳定性的影响,平屋利于建筑冬季保温,坡屋顶利于夏季散热,坡屋顶坡度越大,建筑热稳定性越好;10)屋顶设置覆土层、通风间层对建筑热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覆土屋顶、通风屋顶都会增强建筑的热稳定性;在居住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层面,基于自然通风夏季降温、相邻空间的夏季隔热、阳光间冬季采暖对空间组合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11)通过模拟相邻房间之间的热作用,提出热缓冲空间的设计策略,结合夏季隔热和冬季采暖,设置热缓冲空间增强建筑的热稳定性;12)基于夏季自然通风降温原理,对房间在平面、剖面上通风口的设置进行了模拟研究,提出房间设置相对位置较远的两个通风口对加强自然通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类设置双向通风口的空间设计策略;13)结合自然通风和热缓冲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了几类常见居住建筑的空间组合要点;在居住区规划层面,基于夏季室外降温和充分的冬季日照获取来提升建筑热稳定性,在居住区规划设计层面进行了以下研究:14)居住区下垫面构成要素对居住区微气候的热作用,指出增加绿地、降低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硬地铺装对室外夏季降温的重要性;15)日照对居住区建筑群布局的影响研究,提出了控制大寒日获取最低日照时数所需的建筑间距的计算方式,并通过模拟高层住宅居住区在大寒日的日照分布,总结了其日照设计要点;16)自然通风对建筑群体布局的影响,总结了利于建筑群自然通风的布局要点。(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1)

李亮,李映辉,杨鄂川[7](2015)在《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颤振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风力发电机通常安装在山区、海上、戈壁等风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湿热将改变复合材料叶片刚度,进而影响叶片气弹稳定性。本文探讨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经典颤振稳定性问题,将细长叶片简化为Euler-Bernoulli型闭式薄壁梁,考虑离心效应、科氏效应、截面翘曲、非定常气动力等因素,基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和广义Hamilton原理,建立叶片挥舞-扭转耦合非线性振动控制方程,由控制方程得到叶片气动弹性问题的特征方程,采用假设模态法求解特征方程,得到损耗因子、模态阻尼和颤振极限环,分析湿热效应、纤维铺层、弯扭耦合、截面翘曲对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5-05-08)

赵吉诗,冯少广,王舰,李睿,李荣光[8](2013)在《湿热老化对热熔胶粘剂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收缩带由辐射交联聚乙烯层、热熔胶粘剂及配套液态环氧底漆组成,其是3PE管道应用最广泛的补口材料。在热收缩带的补口过程中,主管道PE层及焊缝两侧的环氧底漆层通过热熔胶粘剂作用与热收缩带形成有效粘结,热熔胶粘剂的结构稳定性将对热收缩带补口的长期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为此,采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湿热老化对国内外5种具有代表性的补口热收缩带热熔胶粘剂化学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老化导致热熔胶粘剂组分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变化,一方面存在部分酯基水解和小分子脱除,另一方面部分组分存在降解/交联反应。(表2,图3,参8)(本文来源于《油气储运》期刊2013年02期)

杨永伟,李建波,单志华[9](2013)在《溶剂对无机-有机鞣革耐湿热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铬、铝、铁、坚木为鞣剂对浸酸牛皮进行无机及有机-无机结合鞣,并使用蒸馏水、脲、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菜油、机油等溶剂,分别对坯革进行处理,通过测定皮革收缩温度(Ts)的变化,据此探讨无机溶剂、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对皮革耐湿热稳定性的影响及皮革退鞣的相关原理。研究结果表明:甘油对无机鞣革的耐湿热稳定性影响最大,可使Ts下降15.58℃;铝鞣革、铁鞣革不耐水和机油的浸泡;0.5mol/L的脲溶液和菜油对铁鞣革有很强的退鞣作用;结合鞣革均不耐水和甘油浸洗,Ts平均下降4.82℃,机油对结合鞣革耐湿热稳定性的降幅超过菜油;脲溶液使植-铬鞣的鞣制效应略加增强,但对植-铁鞣的退鞣效果明显,△Ts达-6.5℃;栲胶-无机结合鞣革的耐溶剂性要优于配合物单独鞣革。(本文来源于《中国皮革》期刊2013年03期)

李建波,杨永伟,陈慧,单志华[10](2012)在《溶剂处理对有机鞣革耐湿热稳定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醛、戊二醛、恶唑烷、坚木栲胶为鞣剂,分别对绵羊皮进行醛鞣、植-醛结合鞣。得到的革样采用中性水、0.5mol/L脲溶液、2.5%十二烷基硫酸钠、菜油、甘油、机油做溶剂处理。通过对处理后革样耐湿热稳定性(Ts)的测定,探讨溶剂对醛鞣革及植-醛结合鞣革耐湿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革样Ts影响最大,其次是脲溶液和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干态下恶唑烷革样的Ts降低了9.4℃、干态下植-恶唑烷结合鞣革降低了3.6℃。非极性溶剂表现出有趣的作用结果,植物油和机油对醛鞣革样作用后Ts升高,对植-醛结合鞣革样作用后Ts降低。说明不同极性的溶剂对鞣剂与胶原的结合有着各不相同的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皮革》期刊2012年23期)

湿热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湿热老化和盐雾老化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湿热老化试验时间的增加,PET薄膜的拉伸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断裂伸长率则呈现先减小、然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而随着盐雾试验时间的增加,PET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逐渐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热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徐加初,岑神德.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C].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31-35.2017

[2].王飞,王浩江,李维义,雷祖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湿热和盐雾稳定性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6

[3].李维义,王飞,王浩江,雷祖碧.尼龙6的盐雾和湿热稳定性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6

[4].张康康,李亮,罗杰,李映辉.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气弹稳定性[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6

[5].牛广达,李闻哲,王立铎.钙钛矿材料和薄膜的湿/热稳定性问题及调控[C].第叁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6].杨钊.基于热稳定性理论的湿热湿冷地区居住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

[7].李亮,李映辉,杨鄂川.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颤振稳定性分析[C].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2015

[8].赵吉诗,冯少广,王舰,李睿,李荣光.湿热老化对热熔胶粘剂结构稳定性的影响[J].油气储运.2013

[9].杨永伟,李建波,单志华.溶剂对无机-有机鞣革耐湿热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皮革.2013

[10].李建波,杨永伟,陈慧,单志华.溶剂处理对有机鞣革耐湿热稳定性影响[J].中国皮革.2012

论文知识图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a)湿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皮革和羊皮纸的#~2 不同温度对甘露聚糖酶酶活的影响2.3 ...铬裸、植撅醛蹂.D-丙氮酸十醛,D一谷氨酸...!" 京尼平用量对皮粉湿热稳定性的...*! 鞣制时间对皮粉湿热稳定性的影

标签:;  ;  ;  ;  ;  ;  ;  

湿热稳定性论文_徐加初,岑神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