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毒性论文_孙敏敏,曹学森,潘翠珍,郭瑶,谭笑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脏毒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性,心脏,类药物,心肌,应变,吲哚,亚胺。

心脏毒性论文文献综述

孙敏敏,曹学森,潘翠珍,郭瑶,谭笑[1](2019)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评价硫酸吲哚酚(IS)对肾功能不全(CRF)大鼠的心脏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在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模型中的心脏毒性。方法方法30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入组肾功能不全CRF手术对照组、CRF+IS处理(IS)组和假手术(sham operation,SOR)组,每组10只。对CRF组和IS组实施5/6肾切除术建立肾功能不全模型,建模成功后,IS组给予隔天腹腔注射IS(100 mg/kg)约24周。每组大鼠在基线和注射结束1周时采集左室短轴二维超声图像,分析获得应变及应变率参数并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实验完成后取心脏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IS组中3只大鼠在IS注射12~20周中发生猝死,实验结束时SOR组10例,CRF组10例,IS组7例纳入统计分析。3组的左室内径均较基线明显增大,IS组和CRF组的室壁厚度均较基线明显增厚,IS组肥厚程度更为显着(P均<0.01)。实验前后,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在CRF组显着增加(P=0.017),但在IS组及SO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张功能参数环向应变率(circumferential peak E'/peak/A',E'/A'-SRc)和径向应变率(radial peak E'/peak/A',E'/A'-SRr)在IS组和CRF组均较基线显着降低,且实验后IS组显着低于CRF组(P均<0.01)。CRF组及IS组的心脏重量均显着大于SOR组(P均<0.05)。心肌细胞面积在SOR组、CRF组及IS组依次增大,且心肌纤维化程度在SOR组、CRF组和IS组依次增加(P均<0.05)。结论 IS可以加重肾功能不全大鼠的心肌损害,表现为心肌细胞的肥厚,坏死和纤维化,且左室舒张功能的下降早于收缩功能受损,应变率显像的舒张功能指标可敏感检测IS导致的左室舒张功能改变。(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盈禹,陈思充,郝丽英[2](2019)在《双酚A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酚A(Bisphenol-A,BPA)被公认为环境激素干扰化合物,能够通过与ERβ受体结合激活相关化学转导途径造成女性快速心律失常,作用于多种离子通道影响心肌动作电位和兴奋-收缩偶联,导致心肌触发活动异常和心律失常。同时,BPA及其代谢产物能够通过氧化应激反应损伤心肌细胞。了解BPA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本文对双酚A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心脏造成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解剖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6期)

肖丹妮,黄顺民,李金国[3](2019)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CHOP方案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泼尼松联合方案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有效防治化疗所致心脏毒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CHOP方案化疗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共130例,其中病例组为29例,对照组101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多柔比星脂质体是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保护因素。结论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剂型可能降低心脏毒性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11期)

汪巨峰[4](2019)在《中药和天然药的心脏毒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文献报道长期服用有些中药可引起比较严重的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毒性。而近期亦有科学研究数据指出有些中药和天然药服用后可引起心脏的毒性或安全风险。本文从电生理(心电的变化和离子通道的影响),生理功能(心肌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及毒性病理(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等叁个方面探讨了中药和天然药的可能毒性机制,并结合科学研究数据对某些中药如乌头,雷公藤,夹竹桃等的已有文献报道的心(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张艺哲,赵琪,邢红艳,王美婷,杨鑫[5](2019)在《中药单体体外心脏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中药安全性评价尤其是心脏毒性评价是中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豚鼠和兔心脏组织、人诱导分化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hiPSC-CM)以及稳转离子通道的HEK293细胞从组织、细胞和分子层面对四种中药单体进行体外心脏毒性评价。方法:采用微电极技术记录不同浓度的杠柳毒苷、新乌头碱、青蒿琥酯和白藜芦醇对兔浦肯野纤维和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采用RTCA记录上述中药单体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吴勤研,王楠,冷静,陈静,骆雨璇[6](2019)在《右雷佐生在预防表柔比星心脏毒性时使用的合理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分析右雷佐生(DEX)在预防表柔比星心脏毒性时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的用药。方法提取东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7月1日至12月31日肿瘤病人化疗方案中使用到表柔比星的病例,其中使用到右雷佐生的,参照药品说明书和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13年版)的规定,对其用药人群、用药时机、用药剂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下半年有148例共计672次使用到表柔比星。有56例共计234次使用了右雷佐生且均为乳腺癌病人,占到乳腺癌病人总化疗次数(324次)的72.22%,其中,有28例共计158次首次化疗即使用右雷佐生,占到使用右雷佐生化疗次数(234次)的67.52%;有206例次右雷佐生稀释浓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所占比例为88.03%。结论临床医生在使用右雷佐生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规范现象,审方药师应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切实发挥审核处方的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黄丹,李群益,施孝金,陈海飞[7](2019)在《右雷佐生联合榄香烯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右雷佐生联合榄香烯注射液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应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癌症患者58例,分为单药组(31例)和联用组(27例)。单药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基础上加用右雷佐生静脉滴注,联用组在单药组基础上联合榄香烯注射液。结果联用组主动脉增宽和心包积液等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低于单药组(P <0. 05)。结论右雷佐生联合榄香烯注射液可有效减轻蒽环类药物对癌症患者的心脏毒性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21期)

刘昕[8](2019)在《脑钠肽早期诊断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必不可少的方式,但因化疗引起的心脏毒性治疗难度较大,也是现阶段造成肿瘤幸存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化疗早期加强心脏毒性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经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脑钠肽(BNP)在心脏毒性方面诊断中具有良好特异性,将BNP临床进展综述如下。(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陈娜,郑慧,许芳芳,胡莉莉,周旺[9](2019)在《基于3D-STI技术应用心肌综合指数评价化疗对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叁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获得左室整体心肌应变及扭转,计算左室心肌综合指数(MCI),评价其对肺癌患者化疗后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监测价值。方法追踪观察拟行化疗的肺癌患者56例,分别在其化疗前、化疗3周期及化疗6周期后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数据的采集,应用后者获得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扭转(LVtw)等参数,计算MCI,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左室整体心肌应变、LVtw及MCI对心脏毒性的临床监测价值。结果与化疗前、化疗3周期后比较,MCI、GAS、GLS、GCS和LVtw在化疗6周期后明显减低;与化疗前比较,MCI、GAS、GLS和LVtw在化疗3周期后下降显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MCI的曲线下面积为0.931,以-244.1 (%×°)为截断值时,判断化疗药物对左室心肌功能损害的特异性为91.7%,敏感性为85.7%。结论 MCI在判断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心脏毒性方面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为判断化疗患者的早期心肌毒性及指导预后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赵丽,葛亚楠,荆全民[10](2019)在《右丙亚胺对蒽环类药物引起乳腺癌术后患者心脏毒性的预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于蒽环类化疗药物造成的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化疗前给予右丙亚胺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12、24个月时的血清心肌钙蛋白T(cTnT)、B型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和心电图异常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6、12、2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TnT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血清BNP水平显着升高,而观察组在治疗12个月后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KMB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24个月后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K-M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VEF水平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2、24个月后,LV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总发生率(19.0%)显着低于对照组(36.2%)(P<0.05)。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丙亚胺可预防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乳腺癌术后心脏毒性,且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肿瘤药学》期刊2019年05期)

心脏毒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酚A(Bisphenol-A,BPA)被公认为环境激素干扰化合物,能够通过与ERβ受体结合激活相关化学转导途径造成女性快速心律失常,作用于多种离子通道影响心肌动作电位和兴奋-收缩偶联,导致心肌触发活动异常和心律失常。同时,BPA及其代谢产物能够通过氧化应激反应损伤心肌细胞。了解BPA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本文对双酚A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心脏造成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作一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脏毒性论文参考文献

[1].孙敏敏,曹学森,潘翠珍,郭瑶,谭笑.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评价硫酸吲哚酚(IS)对肾功能不全(CRF)大鼠的心脏毒性[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9

[2].刘盈禹,陈思充,郝丽英.双酚A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19

[3].肖丹妮,黄顺民,李金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CHOP方案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海峡药学.2019

[4].汪巨峰.中药和天然药的心脏毒性评价研究[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张艺哲,赵琪,邢红艳,王美婷,杨鑫.中药单体体外心脏毒性研究[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吴勤研,王楠,冷静,陈静,骆雨璇.右雷佐生在预防表柔比星心脏毒性时使用的合理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9

[7].黄丹,李群益,施孝金,陈海飞.右雷佐生联合榄香烯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9

[8].刘昕.脑钠肽早期诊断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9

[9].陈娜,郑慧,许芳芳,胡莉莉,周旺.基于3D-STI技术应用心肌综合指数评价化疗对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10].赵丽,葛亚楠,荆全民.右丙亚胺对蒽环类药物引起乳腺癌术后患者心脏毒性的预防研究[J].肿瘤药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分别给药1、3、6次后DOX-FGSCNPs在小...纵隔放疗患者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升高患者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应用EPO患者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肝功能异常患者心脏毒性的发生情...不同年龄组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

标签:;  ;  ;  ;  ;  ;  ;  

心脏毒性论文_孙敏敏,曹学森,潘翠珍,郭瑶,谭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