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陀区河道长效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

关于普陀区河道长效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

杨一

上海市普陀区河道管理所上海市200333

摘要:总结了普陀区河道管理模式成效,分析了河道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河道管理创新发展建议。

关键词:河道管理;创新发展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以及《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推行河长制的工作,普陀区聚焦“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目标和“一轴两翼”重点地区建设,以全面推行河长制、打赢中小河道整治攻坚战作为首要任务,在中小河道整治及管理的过程中引入长效管理机制,使河道的综合资源有序分配,责任明确化,管理更长效化、合理化,使近两年的河道管理取得不错的成绩。

普陀区作为中心城区共有河道58条,河道总长度为86.01公里,水域面积为195.5万平方米。主要设施量为:137公里护岸;55.3公里安全护栏;18.7万平方米防汛通道;530块河道铭牌和里程桩。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已形成一套符合普陀区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河道管理模式。

1河道管理取得的成效

1.1完善机制,不断优化河道长效管理模式

普陀区河道所致力于规范河道长效管护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水环境的改善。河道管护模式为:一是全力开展养护、保洁工作,全天巡视本区范围内河道,清理河坡垃圾和水上漂浮物,保证水环境的整洁;二是完善养护、保洁单位考核制度,以严格明晰的制度,保障河道保洁管护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水面清洁、岸坡整洁”;三是强化监管工作,科学运用GPS系统、水利信息化平台等现代化手段,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控,确保管护船只有效运行,提升河道长效管护效能;

1.2严格考核,巩固长效管理成果

完善各项考核机制:一是河道的考核工作,做到月有检查、季有考核,每月组织两次以上的暗访,每季度组织1次全面考核。二是调整河道长效管护考核制度,将考核方式改为集中考核与暗访考核相结合,按照全覆盖的要求,逐河检查,从头至尾检查。三是结合区河长办管理工作每个月组织1次集中检查,每个月组织1次暗访。

1.3倾听诉求,全力解决群众需求

2017年普陀区河道管理所针对“12345”投诉热线接受处理129件,水务热线接受处理80件,处理率100%。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突出的河道问题作为重点治理的对象。为了增加市民对河长制工作的认识,区河道所连续两年开展了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通过展示宣传版画、张贴宣传标语、散发宣传资料、提供水事咨询、征求意见问卷等形式,集中宣传普陀河道建设成果,关心群众诉求,真正把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1.4创新服务,河道保护志愿者活动成效显著

积极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充分体现“自愿奉献”的特点,以保护河道水环境、维护河道生态健康为目标,让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学会了奉献,学会了负责,学会了追求,在社会上形成“人人关心河道、人人爱护河道”的良好氛围。

2河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河道管理机制建设还比较薄弱

考核办法和管理办法内容还不够细化,考核频率还太少,问责机制还不完善,“一河一档”的档案管理还不专业,管理人员能力还不够。

2.2河道养护、保洁管理相对粗放化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发现太慢,处理过程太长,发力还不精准,导致河道整治后水质仍出现反复,部分区域仍然有偷排现象。已封堵的排污(水)口也未定期勘察和复验,出现有部分渗漏现象,造成对河道水质的破坏。另外,对河道附近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也不够及时。

2.3员工的业务能力还有待加强

辖区内水系丰富,河道情况相对复杂,这也给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河长制工作的政策解读及河道的综合管理能力还有待加强,对投诉热线的反馈速度和处理能力还需提高。

3河道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群众对待生存的环境有了更高的标准。这同时也给水环境治理以及管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河道长效管理存在的短板,我们更应该不断积极整改、创新发展。

(1)打造滨河岸段,提升河道景观,条块结合,资源互补,通过河长办平台协调区绿容局、区财政局、区体育局、各街镇等单位联合开展河道综合治理。这其中2017年共拆除沿河违建168处,共计约5.88万平方米;联手开展滨河景观提升,打造了不少示范点,其中包含桃浦河梅岭北路桥景观绿地、杨家桥景观绿地及集生态、休闲、景观、健身于一体的南北厅滨湖绿地。

(2)创建星级河道,积极开展河道样板段建设。探索星级河道退界问题,为实现朝阳河防汛通道的贯通,积极与河道沿线单位、小区对接协调,拆除围墙、车棚,挪换停车场地,释放沿河空间。同时对3公里的沿岸景观进行提升改造,重点打造滨河步道及栈道,设置亲水平台,布置小品街具等,美化了桥梁、管线及驳岸栏杆。

(3)加大巡查力度,实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河道养护三级巡查制度。对河道所领导、巡查员、养护保洁企业三个层面的巡查重点进行明确分工,在定人、定河段开展日常巡查的基础上,要求市管河道、滨河景观带、人员密集区域河道每天巡查一次,做到巡查内容更细化、巡查记录更规范。

(4)利用已成熟的河长制管理机制,强势推进,创新发展。加大河长制的宣传力度,考核结果除在媒体上公布外,还应向每一位河长发送告知书,让其及时掌握所管辖河道的情况,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加大对成员部门的检查考核力度,做到奖惩分明。

(5)进一步加强河道长效管理的宣传教育,一方面扩大社会影响,充分发挥河道保护志愿服务队作用,使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常态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河道管养人员的宣传教育,使其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务实、踏实的作风履行好日常巡查和长效管理职责。

结束语:

现如今随着水环境治理的强力推进,以河长制建设大背景为契机,我们更应该强化河道长效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及考核检查工作,同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等,把解决群众呼声较高的主要矛盾放在年度河道长效管理的首要位置。在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中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高水平、高标准提升城区品质品位,对星级河道、样版段河道进行精细化养护管理,不断优化全区水环境,为建设宜居、宜创、宜业的“美丽普陀”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兴恩,蒋宏岭,陈葆,丁长松.浅谈新时期河道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J].治淮,2017(06):44-45.

[2]陈转兰,吴建兴.新时期县级河道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J].江苏水利,2014(12):29-30.

标签:;  ;  ;  

关于普陀区河道长效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