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记忆论文_沈波,吴甜

导读:本文包含了组织记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织,记忆,战略,能力,绩效,关系,政策。

组织记忆论文文献综述

沈波,吴甜[1](2019)在《知识创新机制:基于组织记忆动态过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记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而组织记忆系统知识量的变化主要来源于组织学习与组织忘记过程,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未系统地探究组织记忆过程中的组织学习与组织忘记行为对知识创新机制的影响。本文从组织记忆动态视角,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知识创新的动态机制,并构建了知识创新的动态演进机理模型,最后通过演化仿真分析得出了组织记忆系统中组织学习与组织忘记行为对知识创新的内部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组织学习和组织忘记都会对知识创新产生影响。企业只有充分利用组织记忆系统的内部机制,自发地进行组织学习与组织忘记行为,才能打破知识创新的边界以更大地提升组织知识创新能力。本文从组织记忆动态过程中组织学习与组织忘记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了知识创新机制,丰富并拓展了组织记忆与知识创新研究的理论视角,给出了企业管理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19年09期)

马竹君[2](2019)在《资源结构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是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资源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因而资源与创新间的内在关系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资源对创新影响机制的解释多是基于资源基础观,但是难以解释为何那些资源禀赋相似的企业创新绩效迥异的现象。而且在这个资源争夺日益激烈的时代,几乎所有的组织都会面临某种程度上资源的有限性。尤其是,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创新活动的生力军几乎难以具备或获取资源基础观视角下的宝贵资源,却又经常实现卓越的创新产出,资源基础观难以解释这一资源窘境中的创新产出问题。因而需要作出调整,如何从创新的视角有效配置和利用组织中有限的资源、确立合理的资源结构应当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另外,中小企业因物质资源等有限而更加倚重知识资源以及知识型员工、创新型管理者,而作为内外部知识的集合体,组织记忆显然会影响资源配置等策略的选用。本研究基于组织记忆这一视角,分类、分层次细化分析资源结构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既具体至子类别也体现在组合层面。所得结论和观点主要包括:(1)资源富余、资源匮乏和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和倒U型相关,且二者能够强化对方的创新作用。大企业富余的资源可以支撑大型、复杂的研发项目等,当然也容易催生诸多代理问题。从组织行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不同理论出发,资源富余在大企业中存在方向完全不同的创新作用。中小企业受限于资源规模较少存在这些作用,而显着受惠于资源富余对于自由探索等的支持。资源匮乏经常被视为负面的资源状态,本研究认为并证实其并非富余的对立面,适度匮乏对于最理想、最常见路径的抑制效应反而可以把中小企业引入新的行为路径。这些共同说明资源恰好够用或者资源拥有量和需求量持平时,中小企业难以主动寻求变化反而会造成创新动力及产出减少,因此需要主动维持资源富余或匮乏的状态。(2)非沉淀资源只有面向具体应用、沉淀至特定情境后才能实现其价值,本研究在沉淀/非沉淀资源维度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那些追求创新的中小企业应当将资源进行沉淀,以维持沉淀资源富余以及非沉淀资源的适度匮乏。这在佐证两类资源作用存在差异的同时,也显示出资源结构研究的必要性与实践可行性。(3)资源无法独立发挥作用,而需要相互结合为自由流动、自主作业的资源单位。中小企业通常缺乏正式而细致的规章制度、权责分工来指导与规范员工活动,因而更加倚重资源单位的能动性以维持运营。资源单位可存在于企业内部或外部,在规模、相互关联等方面也会存有区别,这一维度的资源结构同样可用以解释企业的创新及成长表现。本研究证实,内部资源单位集聚、外部资源单位松散和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且二者同时能够强化对方的作用。随着无边界化等管理实践的推进,资源单位不仅构成企业行为的微观主体,而且也将承载和体现着企业整体的动态能力以及创新、成长能力。它们行为自主且自由,中小企业无法也没有必要介入其中,但却可以影响其规模、相互关联等来调整资源结构继而实现创新与成长。比如从创新角度,中小企业应当集中有限资源在单一或者少数细分市场建构自身的优势与地位,并根据创新需求灵活机动地实施外部合作。(4)中小企业通常缺乏大企业规范、系统的研发及知识管理体系,其研发过程更倾向于且通常只能倚重于高管(特别是企业家)、关键科技员工、研发团队以及外部合作伙伴等所积累的经验、经历,这些隐性知识又经常以记忆的形式存在于组织中。本研究证实极具中小企业特色的组织记忆在资源配置以及创新实现过程中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结果为中小企业提供努力的方向。综上所示,本研究证实从创新绩效提升视角,中小企业应当维持沉淀资源富余、非沉淀资源适度匮乏的资源结构以及内部资源单位集聚、外部资源单位松散的资源结构,所得结论期望为中小企业相关资源配置策略决策提供直接参考,非常契合当前企业实际和时代主题,亦是对资源基础观等理论和研究视角的扩展与推进。(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2-01)

张润珍,高玉春[3](2018)在《组织记忆、组织即兴与应急决策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类似于个体记忆,组织也存在能对当前决策起影响作用的记忆,这些记忆由组织内的成员、规章制度、物质实体所承载。一旦突发事件出现,其时间紧迫性要求组织迅速做出决策,决策依据首先是已有组织记忆;然而突发事件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往往使得组织原有计划、预案在新的状况下不适用,组织的应急决策成为即兴决策。组织如何既能高效利用组织记忆,又能适当即兴,是应急决策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本文来源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姚艳虹,葛哲宇,周惠平[4](2018)在《创新网络中知识耦合、组织记忆与企业创新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资源依赖理论和知识基础观,重新梳理知识耦合概念,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知识耦合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组织记忆、关系嵌入和政府创新支持的作用。研究发现:知识耦合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组织记忆中介了知识耦合与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关系嵌入正向调节知识耦合与组织记忆间的关系,政府创新支持正向调节组织记忆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李振华[5](2018)在《知识管理与组织记忆耦合关系对政府即兴决策能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全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驱动作用下,由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呈现出突发性强、现实性强、传播快速、影响深远等特点。政府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决策主体,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往往出现预案缺乏或不适用于现实情境等情形,此时,需要政府依据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组织记忆适时的进行即兴决策。知识管理能力和组织记忆水平成为影响政府即兴决策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结合知识管理和组织记忆两大要素,基于耦合关系的视角,探讨知识管理与组织记忆耦合关系对政府即兴决策能力的影响机理,旨在促进政府即兴决策能力的提升。本论文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探讨知识管理与组织记忆的耦合互动机理及其对政府即兴决策能力的影响,具体内容包括:(1)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知识管理与组织记忆耦合互动机理,剖析两者耦合关系对政府即兴决策能力的影响机理,构建知识管理与组织记忆耦合关系对政府即兴决策能力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2)选取2014—2016年舆情热度较高的27起突发公共舆情事件为研究样本,结合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危机应对中所涉及到的关键知识和相关记忆,借鉴知识管理评价的理论与研究、组织记忆的流程划分和测量,构建知识管理与组织记忆耦合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危机的具体决策行为,借鉴即兴能力的测量维度划分,构建政府即兴决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涉事政府知识管理能力、组织记忆水平和即兴决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耦合度计算公式对涉事政府知识管理系统和组织记忆系统的耦合度进行计算。(3)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就知识管理与组织记忆耦合关系对政府即兴决策能力的影响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基于宏观层面的影响政府即兴决策能力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知识管理、组织记忆均对政府即兴决策能力的有影响,知识管理与组织记忆耦合关系对政府即兴决策能力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构建基于微观层面的BP神经网络模型,着重分析知识管理系统和组织记忆系统的各维度指标之间对政府即兴决策能力的具体影响关系,通过对各项维度指标赋予20%的增加值,计算各项指标对政府即兴决策综合能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组织记忆更新和组织记忆传播对提升政府反应能力、政府资源整合能力、政府创新能力的影响最明显。(4)基于知识管理与组织记忆耦合关系视角的政府即兴决策能力提升路径。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提升知识管理与组织记忆耦合关系的视角,从实现知识管理系统和组织记忆系统协同发展,加强知识管理平台与组织记忆平台的衔接互动,实现以危机学习为纽带的“知识—记忆”的融合等方面,提出促进政府即兴决策能力提升的可行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11)

董姝妍[6](2017)在《从组织记忆到组织遗忘:基于“抛弃政策”的战略变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已经为人们所深深认同。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应对动态复杂环境的有效手段,就是实施战略变革。但一些企业能够及时改变战略以适应环境,然而另一些企业却不能进行适时战略变革或不能正确战略变革而导致企业走向失败;这些现象揭示了企业需要实施持续性战略变革以谋求发展。综观现有对于战略变革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战略变革内容和战略变革过程两个方向展开的,可由于研究者们拥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关注点,致使这两个方向的研究出现自己内部和两个方向之间的研究结果出现不一致、不融合的现象,使得至今仍未对企业战略变革“前因-过程-后果”得出一个一致的、系统的、动态的指导框架;究其原因,是因为两个方向均未进入组织内部来探究战略变革的过程和系统动力。怎样不断通过战略变革实现创新发展?怎样克服创新发展中的路径依赖?怎样使得变异机制强势?这些问题业已成为战略变革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彼得·德鲁克提出的“抛弃政策”为本研究指明了方向,只有先从“有计划地、系统地淘汰过时的、衰退的、旧的东西(德鲁克)”开始着手,企业才能避免组织中的“遗传强势”现象;只有“将不切实际的、不成熟的、荒唐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创新项目(德鲁克)”,企业才能实现变异机制的强势效应;只有“在整个企业中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让整个企业不断地学习(德鲁克)”,企业才能将“新的战略选择”成功实施。因此,“抛弃政策——创新项目(战略变革导向的具体内涵)——组织学习”互动往复,企业才能正确实现与实现正确的“遗传—变异—选择”过程。管理大师德鲁克的思想为本研究指明了方向,因此如何实现“持续性战略变革”成为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开“持续性战略变革”这一关键问题,本文在综合考量以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获得一些启发:(1)针对战略变革内容和过程学派的分离状态,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两者的初步结合,并认为组织学习能够促进战略变革;但这些研究对组织学习如何促进战略变革的内部机理揭示不足。(2)组织记忆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获取、存储和提取学习效果,但记忆难以改变;组织遗忘(战略性)是一种战略上的放弃,是对组织记忆的某些无用的和误导性的观念、逻辑和方法等的放弃过程;因此从组织记忆和组织遗忘互动的组织学习过程来探索战略变革的内在机理,是一个适当且必要的选择。综上,本研究为了解决“持续性战略变革”这一关键问题,以德鲁克的抛弃政策为视角,将战略变革的前因后果和过程相结合,探索基于组织记忆与组织遗忘互动的系统性、周期性和持续性的战略变革过程。本研究意在构建基于抛弃政策的战略变革理论,所以本文属于理论构建型的探索性研究。要解答关于这类“怎么样”和“为什么”式的研究问题,案例研究法特别有效。更重要的是,从研究目的上,本研究是要发现一个企业持续战略变革的内生动因,这类问题往往具有传统性、长期性和隐性等特征,因此需要按时间顺序追溯相互关联的各种事件,所以采用对单案例分阶段、对不同时期进行扎根分析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保持与实证数据的紧密联系,才能构建出经得起检验、有意义而且有效的理论。本文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战略变革”,因此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特征的创新战略变革践行者的“长春一汽”,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符合“数一数二”和“极端情境”这两个标准的,所以本文选择了作为中国汽车工业“长子”的长春一汽来构建理论。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和扎根理论的叁级编码技术,分析发现,长春一汽存在“生产——市场——企业家”导向的战略变革演进路径。长春一汽能够不断破除前一阶段主导逻辑的“禁锢”,主要是由于企业家精神驱动下的“有计划抛弃的自主创新系统”使然。因此虽然叁个阶段的战略导向表象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在“企业家精神”推动下的创新战略变革。基于“抛弃政策”的长春一汽战略变革过程模型,其实质是在外部环境诱因作用下,企业家精神成为导致组织变异超越组织遗传的源动力,组织学习机制因其能够促使组织记忆与组织遗忘积极而理性互动而对实施与实现战略变革起调节作用。由此会形成“企业家精神(抛弃政策的初始动因)→(抛弃政策←→组织学习)→战略变革”这种“有计划抛弃的自主创新系统”。因此,企业家精神这一根性动因,会打破原有落后的主导逻辑,启动新一轮的创新过程(战略变革过程)。这正是德鲁克提出的基于“抛弃政策”的创新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强调了创新的系统性、动态性和持续性。综上,本文提出了抛弃政策的新视角,构建了基于抛弃政策的战略变革系统,构建了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战略变革内生动力系统,并提出了组织记忆和组织遗忘互动的组织学习过程。这一持续性战略变革系统构建的基本观点是:自觉创新产生自主创新。在这一动因构念及其作用逻辑的基础上,创建了以企业家精神、抛弃政策、组织学习为基本构成的系统模型:通过组织记忆和组织遗忘互动的组织学习过程,实现战略持续变革演进,最终提高企业的战略变革能力。这一模型与现有理论相比,是研究创新战略持续变革的内生性机理,建立了“企业家精神+抛弃政策+组织学习”有机整合的理论框架。这一基于“抛弃政策”的战略变革系统中,动力源是组织内部基于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创新精神刚性;并揭示了通过“企业家精神”来不断变异企业战略的“主导逻辑”,进而推动企业组织的创新系统不断循环,最终推进战略变革适时升级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企业实施这一战略变革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7-12-01)

邱国栋,董姝妍[7](2016)在《从组织记忆到组织遗忘:基于“抛弃政策”的战略变革研究——以长春一汽发展历程为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创新发展"为理念的战略变革是"超强竞争"时代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和企业共同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基于"抛弃政策"视角,聚焦组织内生性战略变革问题,采用了单案例(长春一汽)扎根分析方法,以探索组织记忆与组织遗忘互动的组织学习过程。提出了基于"抛弃政策"的战略变革过程模型,是在企业家精神这一内生性动力引导下,经由精神、制度和经营叁层面的"有计划地抛弃的创新战略变革系统"实现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战略变革过程学派和内容学派的理论整合,探索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战略持续变革的内生性机理为目的,建立了"企业家精神+抛弃政策+组织学习"有机整合的理论框架。(本文来源于《中国软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刘进,池趁芳,揭筱纹[8](2016)在《创业企业成长中的组织记忆与组织学习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业企业成长中离不开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而组织记忆、组织学习也成为制约创业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国外有关战略领导能力理论为基础,从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视角,构建组织记忆、组织学习与创业企业成长绩效整合模型。在对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组织记忆、组织学习、成长绩效的内涵界定及测量量表修正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对创业成长绩效具有显着正向作用;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与组织记忆在作用于创业成长绩效时,发挥替代作用;组织学习在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影响创业成长绩效中起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6年07期)

李会军[9](2016)在《组织学习、组织记忆与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现代社会的动态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方方面面的挑战,如何从企业自身和外部获取和挖掘能够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的竞争优势变得愈加重要。非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特别是服务业需要加以重视的创新领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非技术创新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研究在非技术创新中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应运而生,并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中,企业若要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而适应能力的增强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组织学习和组织记忆。本文选取非技术创新(在本文中仅指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作为组织学习、组织记忆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研究的中间变量,提出了“组织学习、组织记忆—非技术创新—持续竞争优势”的一条研究路径。以上海、苏州、昆山等上海周边地区的企业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信度效度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来验证所提出假设的合理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组织记忆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非技术创新是研究组织学习、组织记忆与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变量。由于大多数企业是被动的适应环境,使得组织柔性不能显着的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通过路径分析,尝试研究组织学习、组织记忆通过非技术创新来影响正在持续竞争优势的程度以及组织学习、组织记忆自身直接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分析,说明当下的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组织学习、重视组织记忆的作用,从而增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企业也应重视非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通过“软创新”提升企业“软实力”,努力获取竞争优势,最终达到企业综合实力增强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6-01-05)

韵江,王文敬[10](2015)在《组织记忆、即兴能力与战略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存储的旧知识即组织记忆对战略变革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二者间的影响路径也还未有具有说服力的成果。本文从知识联系角度引入即兴能力作为中介变量,通过组织中新旧知识的整合进一步探讨组织记忆对战略变革的影响作用,并实证检验即兴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不同的组织记忆类型虽然对战略变革均具有正向作用,但其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2)组织记忆对即兴能力的有效发挥起着积极作用;(3)组织记忆能够通过提高即兴能力也就是立即反应能力、利用现有资源能力与意图创造能力,对战略变革产生正向影响,促进变革效果。(本文来源于《南开管理评论》期刊2015年04期)

组织记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创新是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资源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因而资源与创新间的内在关系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资源对创新影响机制的解释多是基于资源基础观,但是难以解释为何那些资源禀赋相似的企业创新绩效迥异的现象。而且在这个资源争夺日益激烈的时代,几乎所有的组织都会面临某种程度上资源的有限性。尤其是,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创新活动的生力军几乎难以具备或获取资源基础观视角下的宝贵资源,却又经常实现卓越的创新产出,资源基础观难以解释这一资源窘境中的创新产出问题。因而需要作出调整,如何从创新的视角有效配置和利用组织中有限的资源、确立合理的资源结构应当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另外,中小企业因物质资源等有限而更加倚重知识资源以及知识型员工、创新型管理者,而作为内外部知识的集合体,组织记忆显然会影响资源配置等策略的选用。本研究基于组织记忆这一视角,分类、分层次细化分析资源结构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既具体至子类别也体现在组合层面。所得结论和观点主要包括:(1)资源富余、资源匮乏和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和倒U型相关,且二者能够强化对方的创新作用。大企业富余的资源可以支撑大型、复杂的研发项目等,当然也容易催生诸多代理问题。从组织行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不同理论出发,资源富余在大企业中存在方向完全不同的创新作用。中小企业受限于资源规模较少存在这些作用,而显着受惠于资源富余对于自由探索等的支持。资源匮乏经常被视为负面的资源状态,本研究认为并证实其并非富余的对立面,适度匮乏对于最理想、最常见路径的抑制效应反而可以把中小企业引入新的行为路径。这些共同说明资源恰好够用或者资源拥有量和需求量持平时,中小企业难以主动寻求变化反而会造成创新动力及产出减少,因此需要主动维持资源富余或匮乏的状态。(2)非沉淀资源只有面向具体应用、沉淀至特定情境后才能实现其价值,本研究在沉淀/非沉淀资源维度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那些追求创新的中小企业应当将资源进行沉淀,以维持沉淀资源富余以及非沉淀资源的适度匮乏。这在佐证两类资源作用存在差异的同时,也显示出资源结构研究的必要性与实践可行性。(3)资源无法独立发挥作用,而需要相互结合为自由流动、自主作业的资源单位。中小企业通常缺乏正式而细致的规章制度、权责分工来指导与规范员工活动,因而更加倚重资源单位的能动性以维持运营。资源单位可存在于企业内部或外部,在规模、相互关联等方面也会存有区别,这一维度的资源结构同样可用以解释企业的创新及成长表现。本研究证实,内部资源单位集聚、外部资源单位松散和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且二者同时能够强化对方的作用。随着无边界化等管理实践的推进,资源单位不仅构成企业行为的微观主体,而且也将承载和体现着企业整体的动态能力以及创新、成长能力。它们行为自主且自由,中小企业无法也没有必要介入其中,但却可以影响其规模、相互关联等来调整资源结构继而实现创新与成长。比如从创新角度,中小企业应当集中有限资源在单一或者少数细分市场建构自身的优势与地位,并根据创新需求灵活机动地实施外部合作。(4)中小企业通常缺乏大企业规范、系统的研发及知识管理体系,其研发过程更倾向于且通常只能倚重于高管(特别是企业家)、关键科技员工、研发团队以及外部合作伙伴等所积累的经验、经历,这些隐性知识又经常以记忆的形式存在于组织中。本研究证实极具中小企业特色的组织记忆在资源配置以及创新实现过程中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结果为中小企业提供努力的方向。综上所示,本研究证实从创新绩效提升视角,中小企业应当维持沉淀资源富余、非沉淀资源适度匮乏的资源结构以及内部资源单位集聚、外部资源单位松散的资源结构,所得结论期望为中小企业相关资源配置策略决策提供直接参考,非常契合当前企业实际和时代主题,亦是对资源基础观等理论和研究视角的扩展与推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织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1].沈波,吴甜.知识创新机制:基于组织记忆动态过程的分析[J].管理评论.2019

[2].马竹君.资源结构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9

[3].张润珍,高玉春.组织记忆、组织即兴与应急决策的关系研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4].姚艳虹,葛哲宇,周惠平.创新网络中知识耦合、组织记忆与企业创新绩效[J].软科学.2018

[5].李振华.知识管理与组织记忆耦合关系对政府即兴决策能力的影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6].董姝妍.从组织记忆到组织遗忘:基于“抛弃政策”的战略变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

[7].邱国栋,董姝妍.从组织记忆到组织遗忘:基于“抛弃政策”的战略变革研究——以长春一汽发展历程为案例[J].中国软科学.2016

[8].刘进,池趁芳,揭筱纹.创业企业成长中的组织记忆与组织学习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6

[9].李会军.组织学习、组织记忆与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6

[10].韵江,王文敬.组织记忆、即兴能力与战略变革[J].南开管理评论.2015

论文知识图

改进的学习过程模型学习型组织过程6P-1B模型2T细胞活化信号通路示意图[19]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拉马克演化模式学校组织记忆机制模型> 组织记忆的结构

标签:;  ;  ;  ;  ;  ;  ;  

组织记忆论文_沈波,吴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