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言语效应论文_孟珠,闫国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关言语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效应,言语,中文,句子,干扰,记忆,过程。

无关言语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孟珠,闫国利[1](2018)在《阅读任务中无关言语效应的作用机制:干扰基于内容还是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关言语效应是指视觉认知任务受到同时呈现的背景言语干扰的现象。阅读任务中无关言语效应作用机制的争论主要存在于内容干扰假说和过程干扰假说之间。两种假说的分歧主要涉及对无关言语特征、认知任务类型以及二者关系等叁方面的理论认识。现有的实证研究普遍支持过程干扰假说。未来研究可从阅读任务中无关言语效应的影响因素、影响阶段以及结合脑成像和眼动追踪技术等方面来进行。(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2期)

孟珠[2](2016)在《汉语句子阅读中的无关言语效应: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关言语效应,是指无关的背景言语显着破坏正在进行的认知任务表现的现象。已有的采用短时记忆任务的研究结果均支持无关言语效应是一种过程干扰,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无关言语对阅读等偏重语义加工的复杂认知任务的影响是源于相同的加工过程还是源于视听材料内容上的相似。本研究借助眼动追踪技术,系统地探讨无关言语(新闻联播音频)对中文句子阅读的影响。实验一初步考察无关言语是否会干扰中文句子阅读,以及言语的语义成分起到怎样的作用。实验采用3(背景音类型: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无)×2(目标词词频:高频,低频)两因素被试内设计。结果发现,(1)相比无背景音条件,读者在有意义言语条件下需要更长的阅读时间,更多的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而无意义言语与无背景音条件下的眼动指标无显着差异;(2)首次注视时间上,背景音类型和词频产生显着的交互作用,表现为背景音(有意义言语和无意义言语)条件下的词频效应消失。可见,在句子阅读任务中同样存在无关言语效应,无关言语干扰了早期的词汇识别,且言语的语义成分较声学特征起到更大的作用。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在中文句子阅读任务中,无关言语效应的作用机制是过程干扰还是内容干扰。实验采用3(背景音类型: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无)×2(任务类型:自然阅读,校对阅读)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背景音类型为被试内变量,任务类型为被试间变量。实验二同样得到显着的无关言语效应,表现为,有意义言语和无意义言语均降低了读者的阅读理解正确率,但只有在有意义言语条件下,读者的有效阅读速率显着降低。并且,背景音类型与任务类型存在交互的趋势,在校对阅读状态下并未发现不同的背景音对阅读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表明在视听材料内容相似性一致的情况下,背景音对阅读的干扰程度仍因任务不同而不同,即会受到任务类型的调节。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过程干扰假设(Marsh,Hughes & Jones,2007,2009)。(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孟珠,闫国利,刘妮娜,何立媛[3](2015)在《阅读中的无关言语效应基于过程还是基于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关言语效应,是指无关的背景言语显着破坏正在进行的认知任务表现的现象。已有的采用短时记忆任务的研究结果均支持无关言语效应是一种过程干扰,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无关言语对阅读等复杂认知任务的影响是源于相同的加工过程而非视听材料内容上的相似。本研究借助眼动追踪技术,系统地探讨无关言语(新闻联播音频)对中文句子阅读的影响。实验一初步考察无关言语是否会干扰中文句子阅读,以及言语的语义成分起到怎样的作用。实验采用3(背景音类型: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无)×2(目标词词频:高频,低频)两因素被试内设计。结果发现,(1)相比无背景音条件,读者在有意义言语条件下需要更长的阅读时间,更多的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而无意义言语与无背景音条件下的眼动指标无显着差异;(2)首次注视时间上,背景音类型和词频产生显着的交互作用,表现为背景音(有意义言语和无意义言语)条件下的词频效应消失。可见,在句子阅读任务中同样存在无关言语效应,无关言语干扰了早期的词汇识别,且言语的语义成分较声学特征起到更大的作用。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在中文句子阅读任务中,无关言语效应的作用机制是过程干扰还是内容干扰。实验采用3(背景音类型: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无)×2(任务类型:自然阅读,校对阅读)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实验的基本假设:在不影响听觉呈现的言语和视觉呈现的句子内容相似程度的前提下,仅通过指导语改变被试完成任务所采用的策略,如果无关言语效应基于过程,则效应大小应有所不同;如果无关言语效应基于内容,则效应大小不会受指导语的调节,言语对自然阅读和校对阅读的干扰应不存在差异。结果发现:在总阅读时间,注视次数等整体指标上,背景音类型与任务类型产生显着的交互作用。说明无关言语对阅读任务的干扰基于相同的加工过程。(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期刊2015-10-16)

高江峰[4](2007)在《汉字短时记忆系列回忆中无关言语的倒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关言语倒摄效应是指在接受视觉呈现的系列回忆任务结束后,直到回忆前(视觉呈现的系列任务的保持期间)被试听到与记忆任务无关的言语,回忆受到干扰的现象(Miles等人,1991)。目前关于无关言语倒摄效应的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是工作记忆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无关言语影响了语音库中信息的存贮,从而对记忆材料的回忆成绩产生了影响,但目前对于无关言语倒摄效应产生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探讨阶段。而且,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见到。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视觉呈现字表和听觉呈现无关言语的方式,以100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无关言语对汉字短时记忆系列回忆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汉字短时记忆系列回忆中无关言语倒摄效应的延迟时间进行探讨。实验中,字表由高频汉字构成,无关言语是一些法语录音片断。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1.汉字短时记忆系列回忆中产生了无关言语倒摄效应,即在分心作业期间接受无关言语刺激的被试系列回忆成绩,显着低于在此期间不接受无关言语或接受白噪音刺激的被试系列回忆成绩。2.分别在语音存贮中语音环发生作用的3秒和语音环不再发生作用的9秒和12秒进行分心作业后,在被试的系列回忆中均产生了无关言语倒摄效应。即分别在3秒、9秒、12秒的分心作业期间接受无关言语刺激的系列回忆成绩,显着低于分别在此期间不接受无关言语或接受白噪音刺激的系列回忆成绩。3.汉字系列回忆无关言语倒摄效应的产生中,语音环不是无关言语影响的焦点,无关言语影响语音环与较长时间发音抑制中字表存贮所采用的任何系统之间的转换。(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7-06-01)

尚琳琳[5](2003)在《汉语拼音中的无关言语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汉语拼音作为实验材料,对目前关于无关言语效应比较有影响的两种理论,O-OER的状态变化假设和工作记忆的语音相似干扰假设的适用性以及无关言语效应的机制进行探讨。实验一,采用Jones等人(1995)的研究范式,对状态变化假设和工作记忆的语音相似干扰假设进行验证。背景声音干扰处于编码阶段和复述阶段。实验一没有得到和Jones等人(1995)的实验相同的结果。实验二,仍然采用Jones等人(1995)的研究范式,但是把干扰的位置变为复述阶段,对状态变化假设和工作记忆的语音相似干扰假设进行验证。实验二也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实验一和实验二得出的干扰模式相同。对实验一和实验二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状态变化假设对汉语拼音的实验材料不适用,状态变化假设可能只适用于英文材料,它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工作记忆的发音相似干扰假设适用于实验1A的汉语拼音实验材料(与实验2A相同),并且能够合理的解释存在发音相似的视觉材料造成的干扰比发音不相似的视觉材料造成的干扰大的趋势的原因,但是工作记忆的发音相似干扰假设对实验1B(与实验2B相同)的汉语拼音实验材料不适用,工作记忆的发音相似干扰假设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汉语拼音的无关言语效应可能具有本身特有的加工机制。(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无关言语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关言语效应,是指无关的背景言语显着破坏正在进行的认知任务表现的现象。已有的采用短时记忆任务的研究结果均支持无关言语效应是一种过程干扰,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无关言语对阅读等偏重语义加工的复杂认知任务的影响是源于相同的加工过程还是源于视听材料内容上的相似。本研究借助眼动追踪技术,系统地探讨无关言语(新闻联播音频)对中文句子阅读的影响。实验一初步考察无关言语是否会干扰中文句子阅读,以及言语的语义成分起到怎样的作用。实验采用3(背景音类型: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无)×2(目标词词频:高频,低频)两因素被试内设计。结果发现,(1)相比无背景音条件,读者在有意义言语条件下需要更长的阅读时间,更多的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而无意义言语与无背景音条件下的眼动指标无显着差异;(2)首次注视时间上,背景音类型和词频产生显着的交互作用,表现为背景音(有意义言语和无意义言语)条件下的词频效应消失。可见,在句子阅读任务中同样存在无关言语效应,无关言语干扰了早期的词汇识别,且言语的语义成分较声学特征起到更大的作用。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在中文句子阅读任务中,无关言语效应的作用机制是过程干扰还是内容干扰。实验采用3(背景音类型: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无)×2(任务类型:自然阅读,校对阅读)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背景音类型为被试内变量,任务类型为被试间变量。实验二同样得到显着的无关言语效应,表现为,有意义言语和无意义言语均降低了读者的阅读理解正确率,但只有在有意义言语条件下,读者的有效阅读速率显着降低。并且,背景音类型与任务类型存在交互的趋势,在校对阅读状态下并未发现不同的背景音对阅读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表明在视听材料内容相似性一致的情况下,背景音对阅读的干扰程度仍因任务不同而不同,即会受到任务类型的调节。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过程干扰假设(Marsh,Hughes & Jones,2007,200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关言语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孟珠,闫国利.阅读任务中无关言语效应的作用机制:干扰基于内容还是过程?[J].心理科学进展.2018

[2].孟珠.汉语句子阅读中的无关言语效应: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D].天津师范大学.2016

[3].孟珠,闫国利,刘妮娜,何立媛.阅读中的无关言语效应基于过程还是基于内容?[C].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2015

[4].高江峰.汉字短时记忆系列回忆中无关言语的倒摄效应[D].河北大学.2007

[5].尚琳琳.汉语拼音中的无关言语效应[D].河北师范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无关言语呈现不同位置下字表系列回忆成...研究设计技术流线图&HitchGJ.(1974)提出的工作记...叁种声音背景条件下VAN波形和地形图叁种声音背景条件下VAN波形和地形图叁种声音背景条件下VAN波形和地形图

标签:;  ;  ;  ;  ;  ;  ;  

无关言语效应论文_孟珠,闫国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