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工具车论文和设计-赵首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工具车,是底框架的安装有车轮,在底框架上的四个角各固定一根立柱,前侧的两根立柱间、后侧的两根立柱间分别固定前横梁、后横梁,左侧的前、后立柱间以及右侧的前、后立柱间分别设有上侧梁,底横梁固定在两根底侧梁间组成底框架,底侧梁是底前侧梁、底后侧梁的一端通过底圆管关节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立柱铰接,上侧梁是上前侧梁、上后侧梁的一端通过上圆管关节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立柱铰接,立撑的两端分别与上圆管关节、底圆管关节铰接,立撑套装有斜撑上座,两根斜撑的顶端分别与斜撑上座铰链,下端与底前侧梁、底后侧梁的中部的斜撑下座铰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可折叠、保存运输使用方便的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折叠工具车,包括车轮、前把手和后把手,其特征是底框架的四个角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车轮,在底框架的四个角上部各固定有一根立柱,前侧的两根立柱间固定有一根前横梁,后侧的两根立柱间固定有一根后横梁,左侧的前立柱、后立柱间以及右侧的前立柱、后立柱间分别设有上侧梁,底横梁固定在两根底侧梁间组成底框架,底侧梁是底前侧梁、底后侧梁的一端通过底圆管关节连接,底前侧梁、底后侧梁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立柱铰接,上侧梁是上前侧梁、上后侧梁的一端通过上圆管关节连接,上前侧梁、上后侧梁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立柱铰接,立撑的两端分别与上圆管关节、底圆管关节铰接,立撑上套装有活动的斜撑上座,两根斜撑的顶端分别与斜撑上座铰链,下端分别与安装在底前侧梁、底后侧梁的中部的斜撑下座铰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折叠工具车,包括车轮、前把手和后把手,其特征是底框架的四个角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车轮,在底框架的四个角上部各固定有一根立柱,前侧的两根立柱间固定有一根前横梁,后侧的两根立柱间固定有一根后横梁,左侧的前立柱、后立柱间以及右侧的前立柱、后立柱间分别设有上侧梁,底横梁固定在两根底侧梁间组成底框架,底侧梁是底前侧梁、底后侧梁的一端通过底圆管关节连接,底前侧梁、底后侧梁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立柱铰接,上侧梁是上前侧梁、上后侧梁的一端通过上圆管关节连接,上前侧梁、上后侧梁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立柱铰接,立撑的两端分别与上圆管关节、底圆管关节铰接,立撑上套装有活动的斜撑上座,两根斜撑的顶端分别与斜撑上座铰链,下端分别与安装在底前侧梁、底后侧梁的中部的斜撑下座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工具车,其特征是在前侧的两根立柱、后侧的两根立柱顶端分别铰接有前把手、后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工具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把手是可伸缩的把手杆的下端通过铰接座与底框架的前端连接,把手设置在可伸缩的把手杆的上端,前横梁设有一个用于卡住把手杆的弹性卡扣,后侧的两根立柱顶端铰接有后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工具车,其特征是安装在底框架前面的为带刹车的转向轮,后面的两个车轮为随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工具车,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每根立柱的顶部分别插接有一根遮阳蓬杆。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具运输专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工具车。

背景技术

工具车的使用比较广泛,现有的工具车采用底框架、前轮架、后轮架、以及左右两侧和前后左右四角遮阳蓬杆架组成,底框架分为前框架和后框架,前框架与前轮架铰链,后框架与后轮架铰链,同时前框架和后框架中间铰链,前轮架和后轮架不是直的,前后轮架的(立)管设计车框长高要求均向内车子中心向上折弯,并在两架(立)管上方铰链折叠,车框两侧勾连一半,车框的另一半勾连,是用四根斜杆中间下部通过一根横杆分别做两侧铰链,托起前后框架中间,四根斜杆的中间分别与前后轮架杆的中间铰链,四根斜杆顶端前后分别用横杆相连。前后左右四角遮阳蓬杆架底部分别与前后轮架底部铰链,中部分别用拉板与前后轮架中上部铰链,形成了前后上下左右折叠连接关系。整个结构关系较为复杂,且车框两侧因完全斜交,形成了两侧的前中、后中有大于车框高度的二分之一的缺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可折叠、保存运输使用方便的折叠工具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工具车,包括车轮、前把手和后把手,其特点是底框架的四个角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车轮,在底框架的四个角上部各固定有一根立柱,前侧的两根立柱间固定有一根前横梁,后侧的两根立柱间固定有一根后横梁,左侧的前立柱、后立柱间以及右侧的前立柱、后立柱间分别设有上侧梁,底横梁固定在两根底侧梁间组成底框架,底侧梁是底前侧梁、底后侧梁的一端通过底圆管关节连接,底前侧梁、底后侧梁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立柱铰接,上侧梁是上前侧梁、上后侧梁的一端通过上圆管关节连接,上前侧梁、上后侧梁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立柱铰接,立撑的两端分别与上圆管关节、底圆管关节铰接,立撑上套装有活动的斜撑上座,两根斜撑的顶端分别与斜撑上座铰链,下端分别与安装在底前侧梁、底后侧梁的中部的斜撑下座铰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在前侧的两根立柱、后侧的两根立柱顶端分别铰接有前把手、后把手。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前把手是可伸缩的把手杆的下端通过铰接座与底框架的前端连接,把手设置在可伸缩的把手杆的上端,前横梁设有一个用于卡住把手杆的弹性卡扣,后侧的两根立柱顶端铰接有后把手。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安装在底框架前面的为带刹车的转向轮,后面的两个车轮为随动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在所述的每根立柱的顶部分别插接有一根遮阳蓬杆。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底侧梁采用底前侧梁、底后侧梁通过底圆管关节连接,上侧梁采用上前侧梁、上后侧梁通过上圆管关节连接,上圆管关节和底圆管关节可折叠,这样形成整个底框架和上侧梁可折叠,在不使用及运输时,进行折叠,减少占地面积,便于存放,立撑和斜撑在展开时,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是整个工具车具有一定的刚性,用于载重运输;把手铰接,便于折叠运输;前轮未带刹车的转向轮,用于确定行走方向以及在静止时踩下刹车保持固定;遮阳蓬杆用于安装遮阳蓬,表面对车内怕晒的工具进行遮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结构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结构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中:1、车轮,2、底框架,3、立柱,4、前横梁,5、后横梁,6、上侧梁,7、底侧梁,8、底横梁,9、底前侧梁,10、底后侧梁,11、底圆管关节,12、上前侧梁,13、上后侧梁,14、上圆管关节,15、立撑,16、斜撑,17、前把手,18、后把手,19、把手杆,20、卡扣,21、遮阳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折叠工具车,参照图1,是在底框架2的四个角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车轮1,安装在底框架2前面的车轮1为带刹车的转向轮,后面的两个车轮1为随动轮,在底框架2的四个角上部各固定有一根立柱3,前侧的两根立柱3间固定有一根以上的前横梁4组成前框架,后侧的两根立柱3间固定有一根以上的后横梁5组成后框架,在前侧的两根立柱3、后侧的两根立柱3顶端分别铰接有前把手17、后把手18,左侧的两立柱3间以及右侧的两立柱3间分别设有上侧梁6,两根底侧梁7间固定有若干根底横梁8组成底框架2,底侧梁7是底前侧梁9、底后侧梁10的一端通过底圆管关节11连接,底前侧梁9、底后侧梁10的另一端分别与同侧的前部的立柱3、后部的立柱3铰接,上侧梁6是上前侧梁12、上后侧梁13的一端通过上圆管关节14连接,上前侧梁12、上后侧梁13的另一端分别与同侧的前部的立柱3、后部的立柱3铰接,立撑15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上圆管关节14、底圆管关节11铰接,立撑15上套装有可上下活动的斜撑上座,两根斜撑16的顶端分别与斜撑上座铰链,斜撑16的下端分别与安装在底前侧梁9、底后侧梁10的上斜撑下座铰接,在每根立柱3的顶部分别插接有一根遮阳蓬杆21,用于安装遮阳蓬,折叠时,通过连接上前侧梁12与上后侧梁13的上圆管关节14、连接底前侧梁9、底后侧梁10的底圆管关节11将上侧梁6、底侧梁7对折,各铰接关节随动,形成如图2所示的折叠状态。

为了便于拖拉行走,参照图3,所述的前把手17是可伸缩的把手杆的下端通过铰接座与底框架的前端连接,把手设置在可伸缩的把手杆19的上端,一根前横梁4上设有一个用于卡住把手杆19的弹性卡扣20,后侧的两根立柱3顶端铰接有后把手18,在每根立柱3的顶部分别插接有一根遮阳蓬杆21,其折叠状态见图4。

设计图

一种折叠工具车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5786.0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441410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B62B 3/02

专利分类号:B62B3/02;B62B5/00;B62B5/04;B62B5/06

范畴分类:32C;32G;

申请人:山东宝葫芦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宝葫芦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1400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沙河镇路旺驻地

发明人:赵首郡

第一发明人:赵首郡

当前权利人:山东宝葫芦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梁翠荣

代理机构:37225

代理机构编号: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折叠工具车论文和设计-赵首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