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导水裂隙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隙,数值,含水层,高度,煤层,钻孔,公式。
导水裂隙带论文文献综述
冯超,代革联[1](2019)在《采动条件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解决小保当井田在煤矿开采时所引起的煤矿安全事故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矿区人民饮水安全。以小保当延安组四段2_(-2)煤层的先期开采工作面为例,在已有的现场勘察资料和实验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法、理论分析法、FLAC~(3D)数值模拟法以及物理模拟法,分别预测了小保当井田2_(-2)煤层采动条件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小保当2_(-2)煤层采动条件下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154 m(采高为6 m时),裂采比25.6。其研究成果可为榆神矿区煤矿的开采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孙浩彬[2](2019)在《盖州煤矿9105综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盖州煤矿9105工作面回采受残留3号老空水和上部导水裂隙带的影响,涌水量较大。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导水裂隙带观测基本原理,并根据盖州煤矿9105工作面实际地质情况进行了观测方案设计和实地观测,结果表明2个观测孔的数据较为一致,确定了导水裂隙带的高度。(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杜家发,李文平,杨志[3](2019)在《张家峁煤矿N15203工作面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家峁煤矿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煤层埋藏浅,煤矿开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导通上覆含水层,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地下水涌入矿井,威胁矿井安全开采。为详细分析张家峁煤矿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情况,以矿区北翼N15203工作面地质条件为背景,利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方法对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现场钻孔电视成像实测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①数值模拟可展现覆岩破坏的动态变化规律,当工作面推进至60 m和110 m时,覆岩破坏速率明显加快,与关键层理论判断结果一致;②由于黄土层塑性变化较大,对导水裂隙带发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水裂隙带发育至基岩顶界附近,高度约108 m,裂采比约19.64;③通过与现场钻孔电视成像结果对比,数值模拟和关键层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保持一致,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发育情况。分析结果对于陕北浅埋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9年10期)
邢延团[4](2019)在《洛河组含水层下厚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亭南煤矿二盘区巨厚洛河组下开采条件为背景,采用理论和工程探测方法,对不同工作面采厚情况下采动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特征进行了探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4面采高6m条件下,实探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44. 0m; 206工作面采放总厚度7. 5m情况下,实探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40. 2m; 206工作面采放总厚度9m情况下,实探导高为148. 3m,导水裂隙带高度并没有因采高的变化而明显变化,均至宜君组底界附近,同时受控于覆岩中关键层的位置。实测结果也验证了基于关键位置的导高判别方法的正确性及其在亭南煤矿巨厚洛河组覆岩条件下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亭南煤矿后续盘区合理采放高度设计和顶板水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王文才,李雨萌[5](2019)在《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矿主要涌水水源来自于顶板,因此研究顶板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和相关影响因素对矿井防止涌水有重要作用,以察哈素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施工,计算出冒裂带合理高度,并且得出单位进尺漏失量同单位时间漏失量变化趋势一致的结论,在今后的安全设计和生产中,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导水裂隙比均采用最大值109.2 m且合理的观测方案必须以最大高度及形态预计准确为前提。剪切与土岩分界面顺层滑动形成的组合滑动模式,为边坡失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徐维,刘德旺,尹尚先,姜涛[6](2019)在《东曲矿28806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东曲矿28806工作面的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根据该矿地质条件和实际开采情况,采用经验公式、井下仰孔注水法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根据井下仰孔注水法试验得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上界为53.88 m;FLAC~(3D)数值模拟得到导水裂隙带上界高度为55.5 m,与实测值基本接近。对比经验公式法得到的导水裂隙带预测值,大大提高了精度。实践表明,实测法和数值模拟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武忠山,王生全,彭涛,王晓康[7](2019)在《曹家滩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影响因素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层采后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影响矿井涌(突)水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曹家滩煤矿综采条件为背景,运用FLAC 3D软件,模拟分析了固定采高情况下采宽、采深、推进速度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揭示了曹家滩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表明,曹家滩煤矿2-2煤层在采高6 m的条件下,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工作面采宽、采深成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与工作面推进速度呈负相关关系,最终确定曹家滩煤矿2-2煤层的裂采比为27. 8倍。研究成果对矿井防治水工程设计及采煤保水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5期)
田超[8](2019)在《东曲煤矿28806综采面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采面导水裂隙带高度是煤层开采的主要参数,是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一种重要依据,虽然可以通过一些经验公式进行计算,但是煤矿地质条件的不同,对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很难进行准确的计算。采用钻孔探测的方式,在东曲煤矿28806工作面轨道运输巷设计了两个钻孔,分别探测该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为52. 45~53. 70 m,与经验公式计算值基本一致,可以作为矿井水文地质分析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陈旸,梁世伟[9](2019)在《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研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确定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高度是水体下采煤的工作重点。就目前技术发展而言,实践证明没有哪种单一手段能准确确定其高度。经过长期的总结,只能多个方法联合应用才能判断出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高度,使用的方法有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法、计算机数值模拟、经验公式计算法、现场实测等。(本文来源于《能源与节能》期刊2019年08期)
李新凤,吴豪杰[10](2019)在《导水裂隙带内充水含水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内的含水层是煤层开采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对矿井生产影响很大。本文在分析济宁叁号煤矿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计算了主采煤层3上煤和3下煤的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对导水裂隙带内的充水含水层及其对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水害防治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导水裂隙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盖州煤矿9105工作面回采受残留3号老空水和上部导水裂隙带的影响,涌水量较大。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导水裂隙带观测基本原理,并根据盖州煤矿9105工作面实际地质情况进行了观测方案设计和实地观测,结果表明2个观测孔的数据较为一致,确定了导水裂隙带的高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水裂隙带论文参考文献
[1].冯超,代革联.采动条件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J].煤炭技术.2019
[2].孙浩彬.盖州煤矿9105综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观测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9
[3].杜家发,李文平,杨志.张家峁煤矿N15203工作面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J].金属矿山.2019
[4].邢延团.洛河组含水层下厚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与分析[J].煤炭工程.2019
[5].王文才,李雨萌.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观测研究[J].煤炭技术.2019
[6].徐维,刘德旺,尹尚先,姜涛.东曲矿28806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J].煤炭技术.2019
[7].武忠山,王生全,彭涛,王晓康.曹家滩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影响因素数值模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8].田超.东曲煤矿28806综采面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J].煤炭科技.2019
[9].陈旸,梁世伟.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研究方法[J].能源与节能.2019
[10].李新凤,吴豪杰.导水裂隙带内充水含水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