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包括相互连接的车架和车身,车身呈平板状,车架由车身前端向前凸起延伸,车架底部设有与集卡牵引座配合使用的牵引座销,车身前端两侧配置有升降支腿,车身后端两侧安装有车轮,车身四周的顶部平面用作维修平台并设有防滑纹,车身后端的顶部平面固定有吊具承载卡座,吊具承载卡座的顶部设有防滑垫。本实用新型便利性、兼容性更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车架和车身,车身呈平板状,车架由车身前端向前凸起延伸,车架底部设有与集卡牵引座配合使用的牵引座销,车身前端两侧配置有升降支腿,车身后端两侧安装有车轮,车身四周的顶部平面用作维修平台并设有防滑纹,车身后端的顶部平面固定有吊具承载卡座,吊具承载卡座的顶部设有防滑垫。
设计方案
1.一种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车架和车身,车身呈平板状,车架由车身前端向前凸起延伸,车架底部设有与集卡牵引座配合使用的牵引座销,车身前端两侧配置有升降支腿,车身后端两侧安装有车轮,车身四周的顶部平面用作维修平台并设有防滑纹,车身后端的顶部平面固定有吊具承载卡座,吊具承载卡座的顶部设有防滑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其特征在于,车身两侧及后端设有踏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其特征在于,吊具承载卡座包括两间隔设置的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设为卡槽,卡槽的槽口宽度大于卡槽的底部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其特征在于,卡槽底部下方设有镂空孔,防滑垫铺设于卡槽底部,镂空孔配置有紧固件,防滑垫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其特征在于,吊具承载卡座上设置有爬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其特征在于,两支撑座的间距为36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其特征在于,牵引座销与车架前端的间距为800mm,牵引座销与车架后端的间距为21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贴附有反光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为压配式车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车,具体涉及一种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吊具拖车工作流程较繁琐、效率低下,缺陷突出,具体如下:
1.港区需要配置专门用于悬挂并牵引吊具拖车的牵引车辆(如叉车或港内牵引机车),增加了固定资产投入。
2.在叉车或牵引机车配挂吊具拖车时,最少需要两名人员配合才可装配三脚架,吊具20尺状态运输时,转弯半径要求须足够大,否则牵引机车或叉车尾部易与车体牵引三脚架干涉。
3.遇到更换的故障吊具在40尺以上状态时,还需在三脚架和叉车之间加装辅助中间串杆来增加长度,此时需要3名以上人员配合,在加装过程中,牵引杆易偏斜,存在不安全因素,尤其行驶到交叉路口转弯时,半径一定要大,不然会出现吊具端面碰到牵引车尾部,出现损伤及卡滞事故现象,卡滞往往发生在港区横纵路相接的转弯处,而这些地方正好是港内集卡通过的黄金地段,一旦发生卡滞,相当于码头作业环线完全被切断,影响极大。
4.车架轴距和轮距较小,吊具运输过程中存在滑移现象,易引起翻倒事故。
5.所配套的车轮为传统的铁芯包胶式轮胎,承重性不佳,易变性脱落,且为非标轮胎,价格偏贵不耐用,维护成本高。
6.本身的结构导致的抗风性差等缺陷,放在任何位置都需要木楔块卡滞,以防安全。
7.备用吊具维修过程困难,人员爬上吊具时必须借助爬梯,人员钻入车底维修时长时间弯腰工作、钻入车底困难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便利性、兼容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包括相互连接的车架和车身,车身呈平板状,车架由车身前端向前凸起延伸,车架底部设有与集卡牵引座配合使用的牵引座销,车身前端两侧配置有升降支腿,车身后端两侧安装有车轮,车身四周的顶部平面用作维修平台并设有防滑纹,车身后端的顶部平面固定有吊具承载卡座,吊具承载卡座的顶部设有防滑垫。
优选地,车身两侧及后端设有踏板。
优选地,吊具承载卡座包括两间隔设置的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设为卡槽,卡槽的槽口宽度大于卡槽的底部宽度。
优选地,卡槽底部下方设有镂空孔,防滑垫铺设于卡槽底部,镂空孔配置有紧固件,防滑垫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卡槽。
优选地,吊具承载卡座上设置有爬梯。
优选地,两支撑座的间距为3600mm。
优选地,牵引座销与车架前端的间距为800mm,牵引座销与车架后端的间距为2150mm。
优选地,车架上贴附有反光条。
优选地,所述车轮为压配式车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车架、维修平台和踏板集中于一体,使得托运操作难度低,托运速度相比传统吊具拖车提高约65%,且只需单人操作,人力投入降低50%以上,而由于维修平台、承载卡座防滑,维修人员安全性、便利性得以有效提高,同时,港内集卡牵引座能自动锁紧牵引座销,无需专用牵引车,可配合港内集卡使用,兼容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的后视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车架;2、车身;3、牵引座销;4、升降支腿;5、车轮;6、维修平台;7、防滑纹;8、吊具承载卡座;81、支撑座;82、卡槽;83、镂空孔;9、防滑垫;10、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包括相互连接的车架1和车身2,车身2呈平板状,车架1由车身2前端向前凸起延伸,车架1底部设有与集卡牵引座配合使用的牵引座销3,车身2前端两侧配置有升降支腿4,车身2后端两侧安装有车轮5,车身2四周的顶部平面用作维修平台6并设有防滑纹7,车身2后端的顶部平面固定有吊具承载卡座8,吊具承载卡座8的顶部设有防滑垫9,解决了运输过程中所载吊具发生滑移的问题。
本例中,车身2两侧及后端设有踏板10、吊具承载卡座8上设置有爬梯。将车架1、维修平台6、踏板10和爬梯集中于一体,使得托运操作难度低,托运速度相比传统吊具拖车提高约65%,且只需单人操作,人力投入降低50%以上,而由于维修平台6、承载卡座防滑,维修人员安全性、便利性得以有效提高。如此,无需借助如辅助中间串杆类其他任何辅助措施,牵引及制动力流畅无任何软性铰点,司机驾驶操控性完全等同于港内集卡运输,杜绝了吊具拖车卡死,因此完全解决了港区要道卡死而带来的对生产的严重影响。维修人员可站立在承载卡座正下方对吊具进行全面的检查、维修,无需长时间弯腰、无需搭梯;同时车体配套安装有维修人员上下的踏板10以及维修站位平台,踏板10和平台为整体的防滑纹7板,保证了维修中的便利与安全性。车架1上贴附有反光条,,保证夜间拖车行车或停放的安全性。
同时,港内集卡牵引座能自动锁紧牵引座销3,无需专用牵引车,可配合港内集卡使用,兼容性更好,利用港内集卡牵引原理,解决了转弯半径超大、车体三脚架折弯或断裂的顽疾,其中,牵引座销3与车架1前端的间距为800mm,牵引座销3与车架1后端的间距为2150mm,即,前回转半径800mm,后回转半径2150mm,此外,本例的车架1和车身2总长度11258mm,总宽度为3000mm,前悬高度1250mm,额定载荷15t,整体车架1为焊接件,车高为1250mm,车宽为2150mm,可完全满足任何尺寸状态下的故障吊具,重心稳,底盘大而稳,运输和防台抗风安全可靠。
本例所采用的车轮5为压配式车轮5,为标准件,货源充足、承载能力大、轮胎寿命长、减少维护成本、保障生产紧急吊具更换的及时性。车身2前端的承重部件升降支腿4采用C200T收缩型支腿装置,稳定且具有安全的抗风性,无需使用防滑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吊具承载卡座8包括两间隔设置的支撑座81,支撑座81的顶部设为卡槽82,卡槽82的槽口宽度大于卡槽82的底部宽度。卡槽82底部下方设有镂空孔83,防滑垫9铺设于卡槽82底部,镂空孔83配置有紧固件,如图4所示,防滑垫9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卡槽82,紧固件则便于在镂空孔83中操作安装固定防滑垫9。两支撑座81的间距为3600mm,可放置40尺吊具,无需加长牵引杆。如此,两吊具承载面之间相距3600mm,宽度为2150mm,厚度为200mm,两支撑座81的中心距离牵引座销7000mm,高度为960mm,防滑垫9为四个,本例防滑垫9选材尼龙66,选用锁紧螺母M16、垫圈、内六角螺栓M16*50作为紧固件。
本半挂式起重机吊具专用拖车的使用方法,其步骤为:
a、码头现场大型起重机吊具故障;b、港内集卡通过牵引座与吊具拖车牵引座销3连接,连接方式为销连接,港内集卡牵引座有自动锁紧装置,当吊具拖车牵引座销3进入集卡牵引座卡槽后,牵引座的锁紧装置被触发,自动锁紧牵引座销3;c、摇起升降支腿4,此支腿通过摇把控制,齿轮箱传动,同时控制左右支腿同时起升联动;d、集卡将备用吊具拖车牵引至故障吊具下方;e、维修人员更换吊具,此时还需要一辆空载的吊具拖车配合,首先将故障吊具放置在空载吊具拖车的吊具承载面上,维修人员解除故障吊具与起重机连接,起重机与备用吊具连接后完成吊具更换;f、集卡将故障吊具拖回维修区域;g、放下新型吊具拖车前支腿(与步骤c反向操作);h、港内集卡牵引座与吊具拖车牵引座销3分离;i、集卡离开,维修人员在吊具拖车上维修故障吊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8350.9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395670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B60P 3/00
专利分类号:B60P3/00;B62D53/06
范畴分类:32B;
申请人: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1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东路406号港口中心
发明人:齐永志;肖炳林;张振中;容梓豪;魏斌
第一发明人:齐永志
当前权利人: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
代理人:张少锐
代理机构:44236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