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性的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对象性的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象性的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象,马克思,感性,本质,现实,人是,手稿。

对象性的活动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肖宁[1](2019)在《论“对象性活动”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研究往往用"异化劳动"为中心来定位此时马克思的思想高度,而忽略了《手稿》中另一概念——"对象性活动"的重要性,一般用抽象人本学来说明《手稿》的哲学立场,而忽略了其中已经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萌芽。但是,异化劳动是以对象性活动为解释原则而得出的结论",对象性活动"比"异化劳动"更能说明《手稿》的真实内容和哲学原则高度,更能体现马克思此时陷入的抽象人本学和历史唯物主义新旧交替的思想阵痛。透过"对象性活动"的概念,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连续性便可得到把握。(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9年05期)

王南湜,夏钊[2](2019)在《人是对象性活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之第一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现代哲学之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对"人是什么?"问题的追问,马克思关于"人是对象性活动"之命题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此问题的回答。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回答了"我可以期待什么?"和"我应当作什么?"这两个子问题,而对于"我能知道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等着作中作了深刻的回答,这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两个子问题的回答,即以科学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的客观描述,中介了对于"我可以期待什么?"和"我应当做什么?"问题的回答。可以说,"人是对象性活动"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的哲学本体论基本原则,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是从"马克思哲学1.0"到"马克思哲学2.0",而非"两个马克思"。(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沈艳华[3](2019)在《“对象性活动”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观照——以河北大学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改革实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政课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如何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和人生导向的作用,一直是思政课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河北大学对思政课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其中,在"对象性活动"哲学理论观照下进行的微电影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让思政课教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对象性活动是实践的主客体之间内在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改造实践客体、提升实践主体的有效途径。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本质上是对象性活动,它通过搭建实践载体,构建对象性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温度,使思政课教学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中增强时效性和吸引力。(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肖宁[4](2019)在《作为原则的“对象性活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隐含前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象性活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隐而不显的哲学前提和基础,这一原则的形成吸收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因素。马克思首先站在费尔巴哈"感性对象性"原则的基础上批判黑格尔"自我活动"的"非对象性",又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拯救被费尔巴哈忽略的"活动"原则,将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同时理解为"对象性活动"。同时,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意义上谈论"对象性活动",而是将"对象性活动"诉诸现实劳动,将劳动的实现诉诸"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进而将真正的劳动规定为占有了对象本质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揭示了"对象性活动"的真实含义。(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胡立刚[5](2018)在《论马克思“对象性活动”思想对主客体对立的瓦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主体和客体的二分对立是西方近代认识论得以可能的前提,这一对立根源于理性形而上学的抽象分裂和对立。通过分析和指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发动的存在论革命,即"对象性活动"思想,来指明在"对象性活动"视域中主体和客体对立的瓦解。(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8年12期)

张义修[6](2018)在《“实践”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内涵及其转变——一项从人本学到新世界观的概念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在多个文本中用"对象性活动"来刻画人的"实践",但其内涵发生了重要转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象性活动"服务于人本学的哲学逻辑建构,反映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经济异化的最初思考;《神圣家族》一方面坚持从人的本质出发、深入阐释人的对象性本质,另一方面又赋予对象性、实践性活动以现实性的内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对象性活动"则转变为马克思界划自己与费尔巴哈之差异的概念,其核心已经不再是抽象的人本学设定,而是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以社会变革为指向的现实的社会经济实践。(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18年02期)

孔艳丽[7](2018)在《感性对象性原则·劳动·感性活动——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感性活动”的本质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实践"原则的雏形或初拟形式"感性活动"原则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感性活动"原则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感性对象性"原则和对黑格尔否定性辩证法中"劳动"概念加以创造整合的结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表达上虽然带有一些费尔巴哈式的直观性的词句,但当我们真正进入整个文本,仔细推敲全文的脉络和思想体系后就会发现,它的理论指向和意义早已超过费尔巴哈式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感性活动"原则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要的理论成果,至此,马克思开启了关于存在论意义上全新的主客体关系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大连干部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马健,杨渝玲[8](2017)在《马克思“对象性的活动”思想的双重源起》一文中研究指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性的活动"原则构成马克思整个实践思想的哲学底蕴,其背后既囊括了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继承,又彰显出马克思深入社会现实维度对国民经济学的精细分析。基于以上双重的思考与研究,对象性和对象性的活动的应有价值被给予足够关注和准确解读。至此,马克思的实践观被赋予丰富的哲学意蕴,并使得实践的秘密得以最终凸显。(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动态》期刊2017年09期)

王晓朝,刘伟[9](2017)在《从“对象性活动”到“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认识过程的文本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或前后"断裂"的,而是存在一个不断扬弃和提升的过程。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活动",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现实的个人",尽管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对立。相反,正是基于其早期对人的本质"定在"(黑格尔语)意义上的认识,马克思才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变革。因此,任何片面强调马克思在某一时期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或者将马克思早期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同质化于人道主义,都是一种理论上的曲解和僭越。(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7年05期)

马晓梅[10](2017)在《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对象性活动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本质问题,是人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马克思在人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彻底地批判了旧哲学对抽象人的崇拜,逐步形成和确立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现实和实践的挑战与理论的深化和拓展,迫切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作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理论界对人的本质探讨众说纷纭,而对于人的现实本质,应该从现实的人、他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条件的统一中加以把握。无论是“活动说”还是“社会关系说”都同一于人的对象性活动。对象性活动是指现实的人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活动。本文着重从人的对象性活动这个维度来分析梳理人的本质。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的形成和发展,受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影响,自觉地运用自己所创造的唯物史观,从人的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来把握人的本质,从而实现人的本质观的“哥白尼式革命”。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由批判继承到自我创新的过程。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对象性活动的理论来源。在黑格尔影响时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即抽象的人,黑格尔对对象化即外化或异化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对象化只是绝对精神的一个环节;在费尔巴哈影响时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即理想的人,但费尔巴哈仅仅把对象化理解为“感性”或自然,而不是理解为“实践”、“感性活动”或对象化活动。第二部分,阐述了关于人的本质是对象性活动理论的形成及发展。在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形成时期,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现实本质,看到了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在发展时期,马克思指出了现实人的生产劳动与社会关系相互融合,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劳动实践中现实生成的。第叁部分,分析了马克思把人的对象性活动作为人的本质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内容,第一部分是讲,人与对象不是分离的,而是一体的关系,人是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于外部世界并发生各种关系,具体包括人的自然存在、人的类意识存在、人的社会存在,并且分别阐述人作为不同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关系;第二部分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具体内容有,现实的人在对象性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人的本质不是固定的、抽象的,而是在对象性活动中生成的,因此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实践”、需要“改变世界”,劳动实践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对象性活动。第四部分,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对象性活动理论的当代意义。理论意义是,从人的本质出发,马克思建构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也是区分马克思与其他哲学家观点的根本所在,并且解释了人的对象性活动的“为我性”。从现实上,促进了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6-13)

对象性的活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现代哲学之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对"人是什么?"问题的追问,马克思关于"人是对象性活动"之命题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此问题的回答。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回答了"我可以期待什么?"和"我应当作什么?"这两个子问题,而对于"我能知道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等着作中作了深刻的回答,这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两个子问题的回答,即以科学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的客观描述,中介了对于"我可以期待什么?"和"我应当做什么?"问题的回答。可以说,"人是对象性活动"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的哲学本体论基本原则,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是从"马克思哲学1.0"到"马克思哲学2.0",而非"两个马克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象性的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1].肖宁.论“对象性活动”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意义[J].理论月刊.2019

[2].王南湜,夏钊.人是对象性活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之第一原理[J].天津社会科学.2019

[3].沈艳华.“对象性活动”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观照——以河北大学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肖宁.作为原则的“对象性活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隐含前提[J].江西社会科学.2019

[5].胡立刚.论马克思“对象性活动”思想对主客体对立的瓦解[J].理论界.2018

[6].张义修.“实践”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内涵及其转变——一项从人本学到新世界观的概念史考察[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8

[7].孔艳丽.感性对象性原则·劳动·感性活动——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感性活动”的本质生成[J].大连干部学刊.2018

[8].马健,杨渝玲.马克思“对象性的活动”思想的双重源起[J].社会科学动态.2017

[9].王晓朝,刘伟.从“对象性活动”到“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认识过程的文本学探析[J].河北学刊.2017

[10].马晓梅.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对象性活动维度[D].山东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  ;  ;  ;  ;  

对象性的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