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五九七农场小学155610
摘要教学实践中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适度融合,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无疑是有变革性作用的,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课堂整合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已得到广泛运用,这也是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实践中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适度融合,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无疑是有变革性作用的,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求。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给当今的课堂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主要表现在动画、视频、音频等,例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教师的导入环节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小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会有很大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接着,进一步展开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开国大典”这一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个视频。视频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情势,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的盛况,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教师在接下来教学时,学生肯定会有兴趣听讲,同学们就读得个个有激情,之后讨论气氛也更热烈。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会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去思考教师所讲的事物。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自由的驰骋,语文教学,学生只有自由思考,将思维发散开来,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所在。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一个有趣而且较为逼真的情境,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更好的延伸。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问题是课堂的试金石。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离不开问题的引导,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同样,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多媒体展示的优美图像的引导下,思考各类问题。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一些游乐场的画面,如旋转木马、划船等等,给学生展示一副生气勃勃的画面,小学生对于这些有趣的内容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接着可以问问学生:你们知道画面中的事物,移动有什么规律吗?你们能将他们分分类吗?学生一听老师说,就会开始思考,看着视频上正在播放的事物,学生更会有兴趣去探索问题。这样可以改善学生上课开小差的不良习惯,而且这种生动且贴近生活的画面,更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三、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学更贴进生活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之中的,同样也要运用到生活之中去,才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价值所在。在一般教学过程中,因为数学内容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部分,所以教师还是较容易将数学的内容与生活相联系起来的。如果学生如果思维能力不是太强的话,不容易想象出各个画面,而且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不能集中起来,很容易就错过了很多内容。数学教学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其与生活相联系起来。教师通过多媒体,将数学中设计的生活相关内容,展示给学生。比如测量单位,教师可以放一些生活中的图形,接着教师将图形的大小标在屏幕上,直观的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展现给学生。
四、解决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是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理解,对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害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角平移重叠,将角的两边长短随意改变。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后,要运用到实践之中。所以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要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的利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如今网上的资源非常多,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寻找一些适合学生的资源,将新知识融合在这些有趣的事物中。学生产生兴趣后,会激发自己的思维,进一步去思考,教师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践所联系起来。如《元角分的认识》《千克和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二年级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这些都让学生兴奋不已,极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望,迫不急待地想在网络中做“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去用,学习热情空前高潮。其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随着网络的发展、高科技的普及,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打造一个愉悦有趣的课堂,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最终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因此,打破学科界限是信息技术教学取得理想效果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