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对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构建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的理论体系,采用成人依恋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和手机成瘾量表对536名某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36.75%的大学生表现出手机成瘾倾向;手机成瘾组的成人依恋和依恋焦虑得分均高于非手机成瘾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人际疏离感、手机成瘾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人际疏离感在依恋回避与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依恋回避可以直接影响手机成瘾,也可通过人际疏离感间接影响手机成瘾。
关键词:成人依恋;人际疏离感;手机成瘾
2019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国内手机网络用户数量达到8.17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随着手机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手机成瘾和低头族的出现,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手机成瘾对大学生的认知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性障碍,如抑郁、睡眠障碍、社交焦虑、孤独感等。[1]
成人依恋是个人与当前的重要他人形成的稳定的情感联系。[2]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依恋关系失调的表现方式是成瘾,因此大学生对手机成瘾可看作依恋的转移和补偿,是其正常的依恋未得到满足的一种表现方式。[3]
人际疏离感是个体较难与他人正常相处,且不能归属于其相应所属群体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的消极情绪感受。研究发现,疏离感水平较高的青少年,更倾向于通过过度使用虚拟网络交友、聊天、娱乐等,以弥补其现实中归属感的缺失和满足被接纳的需要。[4]依恋理论认为,安全型的个体常表现出对他人的善意信任,以及对生活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而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则对人际关系容易表现出适应不良问题,并导致焦虑、抑郁、攻击性行为等心理问题的产生。[5]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在调查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的同时,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人际疏离感和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及人际疏离感在成人依恋与手机成瘾间的中介效应,旨在从成人依恋的视角出发,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形成过程,为进一步的干预研究提供建议和指导。
微信公众号是商家进行业务推广的一种有力途径。传播手段是一对多的将消息推送到关注平台的客户,因此达到率几乎是100%。已有许多商家微信公众号因其优质的推送内容而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在注重内容原创性的同时,积极的寻找合作伙伴。同时,商家在微信中适度地植入广告,实现了较广范围的传播。
选取杨东、黄希庭等人编制的《青少年疏离感问卷》[7]中的人际疏离感维度进行调查。人际疏离感共15题,1代表完全不符合,7代表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人际疏离感程度越高。[8]本研究中人际疏离感的Cronbach ɑ 系数为0.776。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某省三所高校大一到大五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86份,应答率为97.6%,其中有效问卷536份,有效率为91.4%。其中男生216人,女生320人;独生子女192人,非独生子女344人;城镇184人,农村352人;大一71人,大二89人,大三101人,大四212人,大五63人。
(二)工具
对手机成瘾与成人依恋、人际疏离感关系展开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
新生儿气胸常并发新生儿湿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吸入综合征,严重影响新生儿生活质量。因此,及时诊断并治疗新生儿气胸对改善其预后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3-4]。
采用梁永炽编制的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该量表采用5点评分,1代表“几乎没有”,5代表“总是”,共17共题。当有8个及以上条目选项得分≥4时,认为其具有手机成瘾倾向,本研究中,总量表Cronbach ɑ系数分别为0.852。
(三)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比较各量表在大学生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成人依恋、人际疏离感和手机成瘾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探讨成人依恋和人际疏离感对手机成瘾的预测作用;利用非参数百分位Boots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
二、调查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56.67%)高于对照组(36.67%)(Z=-2.546,P<0.05),见表1。
根据手机成瘾筛选标准,手机成瘾筛选比例为36.75%。对手机成瘾组和非手机成瘾组的成人依恋及其维度和人际疏离感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手机成瘾组和非手机成瘾组的成人依恋及人际疏离感得分比较(x±s)
量表手机成瘾组(n=197)非手机成瘾组(n=339)t值成人依恋54.53±9.8950.29±8.17-5.089∗∗∗依恋焦虑19.90±4.5416.65±4.15-8.248∗∗∗依恋回避34.62±6.7133.63±5.28-1.770人际疏离感59.85±11.5058.01±11.99-1.734
注:***P<0.001(双侧检验)
采用温忠麟等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控制人口学变量(对变量进行虚拟化)的影响,分别以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作为自变量,手机成瘾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结果显示,大学生依恋焦虑得分与依恋焦虑、人际疏离感、手机成瘾得分呈正相关(P<0.01),依恋回避得分与人际疏离感、手机成瘾得分呈正相关,人际疏离感得分与手机成瘾得分呈正相关(P<0.01)。
采用李菲茗等人修订的成人依恋量表。[6]分为两个维度,包括依恋回避(12个题目)和依恋焦虑(6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法,1~5分别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其中1、5、6、12、14题反向计分。本研究中,总量表和焦虑回避、焦虑依恋的Cronbach ɑ系数分别为0.812、0.705、0.799。
表2 成人依恋、人际疏离感和手机成瘾相关性分析(r)
量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人际疏离感手机成瘾依恋焦虑----依恋回避0.505∗∗---人际疏离感0.470∗∗0.487∗∗--手机成瘾0.482∗∗0.221∗∗0.193∗∗-
注:**为p<0.01
上述知情者称,吴浈调到北京后,成为炙手可热的实权派。“按道理,一个有污点的人,是不应该得到提拔重用的。”
结果表明,手机成瘾组的成人依恋得分、依恋焦虑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手机成瘾组。
表3 人际疏离感的中介效应检验(n=536)
模型步骤因变量系数自变量βtR2P〛11手机成瘾c依恋回避0.2595.981∗∗∗0.097<0.0012人际疏离感a依恋回避0.48312.821∗∗∗0.317<0.0013手机成瘾c’依恋回避0.1893.834∗∗∗0.111<0.001b人际疏离感0.1462.933∗∗-0.00421手机成瘾c依恋焦虑0.48612.923∗∗∗0.267<0.0012人际疏离感a依恋焦虑0.45512.451∗∗∗0.308<0.0013手机成瘾c’依恋焦虑0.48811.406∗∗∗0.267<0.001b人际疏离感-0.005-0.109-0.913
注:***P<0.001,**P<0.01((双侧检验)
结果显示,依恋回避对人际疏离感和手机成瘾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人际疏离感对手机成瘾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模型1中b和c’均显著,因此人际疏离感在依恋回避和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模型2中b不显著,通过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检验人际疏离感在依恋焦虑和手机成瘾间的中介作用,通过重复抽样5000次,计算95%的可信区间,结果发现,模型1间接效应为-0.0682,95%CI为(-0.1301—-0.0104),不包括0,说明人际疏离感在依恋回避和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7.1%。模型2间接效应95%CI为(-0.0521,0.0212),包括0,因此该间接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模型路径见表4。
表4 模型路径表
模型间接效应值SEBootLLCIBootULCI10.08740.03250.02750.15682-0.00180.0195-0.03960.0366
注:**为p<0.01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在调查的对象中,手机成瘾检出率为36.75%,高于以往的研究结果。[9]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不同,尤其高回避、高焦虑依恋个体更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适应问题,而手机虚拟网络世界的精彩纷呈,则为他们提供了虚拟社交、游戏、娱乐等,成为他们摆脱社交焦虑的主要工具。
调查结果显示,手机成瘾组和非手机成瘾组的大学生在成人依恋和依恋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手机成瘾组的成人依恋得分高于低手机成瘾组,原因可能在于手机成瘾组的大学生群体长时间处于虚拟网络编织的世界里,这虽然暂时性满足了他们的依恋归属感与安全感需要,但使其更容易对现实社交产生较高的回避和焦虑。[10]
刘莉几乎是有些惊喜地说:“你也感觉臭么?”她一直还以为只自己闻到臭味,这下证实了确实不只是自己的幻觉。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依恋回避和人际疏离感显著负向预测手机成瘾,即依恋回避和人际疏离感是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依恋关系有利于个体发展积极乐观等性格特征,促使积极行为方式的发生[8],不良依恋模式则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开展,使其更容易通过手机等网络媒介弥补社交的缺失。人际疏离感显著正向预测手机成瘾,高疏离感的个体容易因与周围环境群体的隔离而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孤独感,而手机的基本通信功能和网络社交、娱乐等丰富功能,又恰恰成为高疏离感个体寻求缓解孤独感的重要工具,因此使其更容易产生手机成瘾行为。
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人际疏离感在依恋回避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安全的依恋类型能使个体通过人际间的信任、沟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并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能有效降低手机成瘾的可能性。而高依恋回避类型的个体基于对情感线索的警觉或对于亲密关系的退缩,容易对亲密关系产生过度追求或陷入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之中[11]。一旦其对知觉到的人际疏离感缺乏有效调控时,其最易于通过功能繁多的手机获得慰藉,以摆脱因人际缺乏而带来的焦虑感和孤独感,并在快乐原则的强化下,通过习惯族系的建立,形成手机成瘾。因此,可以通过干预大学生的人际疏离感,促使大学生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以预防大学生手机成瘾。
参考文献:
[1]李宗波,王婷婷,梁音,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主观幸福感: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4).
[2]杜江红,李永鑫.成人依恋风格的结构探索[J].心理学探新,2017(6).
[3]谢晶,方平,张厚粲,等.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与成人依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7).
[4]徐夫真,张文新.青少年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调节效应检验[J].心理学报,2011(4).
[5]林国凤,耿靖宇,高峰强,等.大学生依恋回避与抑郁:复合中介模型的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1).
[6]李菲茗,傅根耀.成人依恋问卷(AAQ3.1)的初步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3).
[7]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2(4).
[8]于海琴,周宗奎.儿童的两种亲密人际关系:亲子依恋与友谊[J].心理科学,2004(1).
[9]王月琴,张宇.大学生手机依赖与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11).
[10]李旭,郑雪,王永红.成人依恋对特质焦虑的影响:自尊和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1).
[11]汤芙蓉,张大均,刘衍玲.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3).
收稿日期:2019-06-12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2018]-JKGHYB-015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手机成瘾形成机制与干预研究:基于成人依恋风格的视角”(2019-ZDJH-515)
第一作者简介:高晓萌(1991-),男,河南新乡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心理与网络社会行为研究。
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 (2019)06-0107-03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标签:手机论文; 人际论文; 焦虑论文; 成人论文; 大学生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论文;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2018]-JKGHYB-0153)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手机成瘾形成机制与干预研究:基于成人依恋风格的视角”(2019-ZDJH-515)论文;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院论文;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论文;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