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痤疮473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慢[1](2021)在《加味消瘰丸联合丹白散面膜治疗痰瘀凝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皮损以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对加味消瘰丸联合丹白散面膜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对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分组,直至A组(治疗组)、B组(对照组1)、C组(对照组2)、D组(对照组3)各收集45例为止。其中A组:加味消瘰丸+丹白散面膜;B组:加味消瘰丸+纯酸奶;C组:加味消瘰丸;D组:丹参酮胶囊。四组患者共计180例,均治疗3个疗程,每4周为1个疗程,每周复诊一次,共治疗12周。在治疗前以及每个疗程结束后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皮损和中医证候的积分;并于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每月进行一次,观察复发情况;治疗期间随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试验完成后对各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共计176例患者完成本次试验,其中A组44例,B组45例,C组44例,D组43例。经临床观察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四组患者在治疗前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基于皮损积分的比较,四组在治疗12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A组与B、C、D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与D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基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四组在治疗12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A组与B、C、D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组间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基于临床疗效比较,A、B、C、D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80.00%、72.73%、62.79%,四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A-B、A-C、A-D、B-D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C-D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基于复发率比较,A、B、C、D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82%、13.89%、21.42%、33.33%,四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基于安全性比较,A、B、C、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82%、2.22%、0%、11.63%,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消瘰丸联合丹白散面膜能有效改善痰瘀凝结型痤疮的皮损和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王莹[2](2021)在《张丰川教授治疗寻常痤疮的辨证思路总结及用药特色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总结张丰川教授对寻常痤疮病因病机的理解及辨治思路,探讨张丰川教授的组方、用药特色,对其治疗痤疮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中医药临床对寻常痤疮的辩证、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将张教授的经验系统化整理,便于今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方法:①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张丰川教授门诊中肺胃热盛证型的寻常痤疮患者病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②通过跟诊学习、阅读中医文献及张丰川教授既往撰写的文章,结合张丰川教授亲自讲授,对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辨证思路及用药特色进行总结,并对收集的经典个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临床观察的30例有效病例中,女性26例,男性4例,年龄以26-30岁之间居多;观察到最长病程为14年,最短为半年,其中以1-3年间最多见;多数患者的皮肤性质为油性皮肤(17例,57%)及混合性皮肤(12例,40%)。相关风险因素分析发现,饮食辛辣、油腻、月经不调及熬夜被患者认为是影响痤疮加重的主要因素;多数患者自觉痤疮加重与季节无关(14例,47%),部分自觉夏季加重12例,40%),少有自觉秋冬季加重者(4例,13%)。量表评估显示,轻度焦虑者2人(7%);轻度及中度抑郁患者分别为2人(7%)及6人(20%);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较多(23例,76%),其中大部分患者有失眠情况(16例,53%);分别有7例(23%)、5例(17%)和5例(17%)的患者在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受到痤疮影响。皮损数量方面,治疗第2周及第4周时皮损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及97%,平均皮损计数与治疗前相比分别下降了 34%、58%,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皮损数量有所减少;中医证候方面,治疗2周、4周后的平均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分别下降了 38%、71%,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均较前有所改善;结合皮损及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综合评价,治疗第2周时有效4人,无效26人,总有效率13%;治疗第4周时显效15人,有效14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97%;在观察期间用药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安全性较好。张丰川教授认为,痤疮的发病根本为郁,与湿、热、瘀、毒相关,病位在肺胃、肝肾,临床中根据痤疮的发病时间及病程分期辨证,从阴阳角度以阳证、阴证、半阴半阳证辨治痤疮皮损,从三焦角度宣通上焦、运化中焦、通利下焦,还根据皮损形态、皮损部位、皮损轻重多个角度进行痤疮的特色辨治。治疗时以自拟的消痤汤为核心处方,擅用疏风清热、清热凉血、逐瘀散结、补益肝肾、解郁安神类药物,常配伍加减的方剂有枇杷清肺饮、麻杏石甘汤、青蒿鳖甲汤、二至丸等。结论:采用消痤汤加减治疗肺胃热盛证痤疮,在皮损及中医证候方面均有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张丰川教授对寻常痤疮的诊疗有其独到的见解与体悟。他以“郁”为痤疮的发病根本,结合脏腑辨证及分期辨证,并从阴阳、三焦、皮损形态、皮损部位等多个角度进行痤疮的特色辨治,以核心处方为主,灵活加减用药,注重散郁火的同时固护阴液及正气,在临床中颇具疗效。
陈咪咪[3](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收集整理名老中医医案,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挖掘出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并运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以发现其潜在的新方组合,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新的指导意义。材料与方法: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现刊专着为主,收集整理现代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医案;并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搜索近10年的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进行分析,分别从药物频率、性味归经、药物剂量、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以得出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结果:1.对163首处方进行分析,共涉及中药238味,其中前10味药分别为:黄芩、牡丹皮、连翘、甘草、赤芍、生地黄、丹参、蒲公英、当归、金银花。归经以肝、胃、心、肺经为主。性味以寒温为主。统计前10味药物常用剂量(除甘草)分别为:黄芩10g、牡丹皮10g、连翘15g、赤芍10g、生地黄15g、丹参15g、蒲公英30g、当归10g、金银花15g。2.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得出常用药对为:(1)牡丹皮、赤芍;(2)牡丹皮、甘草;(3)黄芩、牡丹皮;(4)生地黄、牡丹皮;(5)赤芍、甘草;(6)黄芩、赤芍;(7)连翘,丹参;(8)黄芩,连翘;(9)黄芩,生地黄;(10)金银花、连翘。3.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核心药物为:丹参、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甘草、黄芩、牡丹皮、桑白皮、赤芍、生地黄。4.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所得新方有:(1)荆芥、防风、乌梢蛇、蝉蜕;(2)白芍、熟地黄、茯苓、陈皮、焦山楂;(3)连翘、金银花、夏枯草、牡蛎、浙贝母;(4)茵陈、虎杖、丹参、荆芥、蝉蜕、白鲜皮;(5)熟地黄、山茱萸、知母、巴戟天;(6)栀子、黄芩、南沙参、枇杷叶、桑白皮;(7)败酱草、紫草、大青叶、僵蚕、姜黄;(8)枳壳、川芎、牡丹皮、厚朴、香附;(9)白扁豆、砂仁、鸡内金、芡实;(10)白扁豆、木香、鸡内金、芡实;(11)忍冬藤、重楼、射干、白花蛇舌草、天葵子;(12)忍冬藤、漏芦、龙骨、南沙参;(13)甘草、黄连、大黄、茵陈、北豆根;(14)昆布、枳实、紫苏、冬凌草;(15)没药、木香、鸡内金、乳香;(16)枳实、水牛角、艾叶、茯神;(17)合欢皮、刺蒺藜、首乌藤、百合;(18)柴胡、郁金、鱼腥草、白芍、香附。结论:1.现代名老中医多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来治疗痤疮,清热药中又以清热凉血药居多,治疗符合痤疮发病的特点。2.研究发现,在治疗痤疮的药物中,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肝、胃为主;治疗方剂多寒温并用而不伤正,并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兼活血化瘀散结。3.通过对药物的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分析,可知其治疗多由枇杷清肺饮、清热解毒汤等化裁而来,并且根据其症状表现的不同可配伍具有软件散结、滋阴、行气止痛等功效的药物,灵活组方,以达标本同治。
魏璐璐[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蒋小敏辨治痤疮经验》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探究蒋小敏教授辨治痤疮的用药规律,归纳总结蒋小敏教授临床辨证论治痤疮经验,以求对痤疮的治疗有更好的认识,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1.搜集和分析与痤疮有关的资料、论文,经过初步整理归纳,了解中、西医对痤疮认识的源流、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2.搜集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门诊经蒋小敏教授诊治的痤疮案例,筛选85例治疗有效痤疮病例,使用Excel 2016进行频数统计、IBM SPSS Modeler 18进行关联分析、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对蒋小敏教授临床辨证论治痤疮经验,包括病因、病位、病机、常见证型、理法方药进行总结归纳。结果:1.数据研究结果1.1频数分析痤疮病案总计85例,206诊次,男患者22例,女患者63例,男患者约占总例数的四分之一,女患者约占四分之三。痤疮患者多见于20-29年龄段,占样本数约百分之八十。在出现频数大于等于15次的痤疮症状中,发于面部、小便黄、咽红、夜寐欠佳、口干为痤疮的五大高频症状;其中按部位划分的话出现的频数依次从高到底为:以面部痤疮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背部、脖颈部、前胸部。面部痤疮按照出现频数高低分布排列依次为:口唇周围、两颊、额头、下颌、鼻周。兼夹脉象按出现频率高低分布分别为:脉浮细数、脉濡、脉浮数、脉弦细、脉细数、脉弦滑、脉浮滑、脉滑细数、脉缓、脉濡数、脉弦涩、脉沉细、脉浮、脉浮涩、脉弦、脉弦滑数。单个脉象出现频率最高为数脉,按出现频次高低分别为数、细、浮、弦、濡、滑、涩、缓、沉。痤疮证型分布,以手太阴肺经,卫闭营郁型最多,其次为厥阴肝郁脾虚,血分瘀热和太阳兼太阴,阴血素亏,风热入营型。可见痤疮由营卫郁闭表证与肝郁脾虚、阴血亏虚里证致病最多。痤疮用药依照出现的频数高低分布,出现频数大于等于30次的药物分别为甘草、金银花、连翘、紫草、葛根、紫荆皮、山楂、丹皮、防风、茯苓、郁金、白藓皮、当归、柴胡、生地、黄芩、路路通、炒白术、桑白皮、白芍、天花粉、地肤子、射干、女贞子、蝉蜕、白花蛇舌草、炒谷芽、白芷、炒麦芽、炒枳壳。包含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发散风热药、补血药等。药性分布以寒药居多,其次为温药,再者为平药、凉药,热药最少。药物归经分布,在出现频数大于30次的药物中,以入肝经与脾经最多,各出现13次,其次为肺经和胃经,各出现12次。1.2内关联分析运用Apriori算法对出现频次大于等于30次的中药进行药物内关联分析,得到药对有金银花-葛根、紫草-紫荆皮、紫草-山楂、甘草-茯苓等。药物关联频率最高的是金银花与葛根,二者皆为解表药,体现了蒋小敏教授治疗痤疮与在表之营卫郁滞有关,治疗以轻宣达表透热为主。1.3聚类分析对出现频次大于等于30次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4组药物组合,第一组为白花蛇舌草、蝉蜕、桑白皮、天花粉、茯苓、郁金、葛根、金银花、紫草、紫荆皮、山楂、防风、丹皮,与蒋小敏教授自拟经验方痤疮消方药基本吻合,说明了痤疮消在针对临床上大部分痤疮是行之有效的。体现了疏风散表,凉营通瘀的治法在痤疮治疗中是可行的。结论:1.本次数据挖掘所得数据与临床实际基本吻合。2.蒋小敏教授认为风热、寒风、风燥、湿(暑)热为痤疮发病的外因;食积、阴虚、肝郁、脾虚为痤疮发病的内因,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产生火、热、湿、痰、瘀等致病因素,导致痤疮的发生。痤疮的发病病位多责之于阳明,可牵涉太阳、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以营分为主,可兼涉卫分、气分与血分。病机为“郁乃痤”。3.自古营、血分观念混淆不清,蒋小敏教授通过吸纳江西姚派理论,将痤疮病位定在营分为主。食积与睡眠不足为现代病因,中医历代文献少有提及,蒋小敏教授结合西医发病机制,创新性提出此观点,并在临床痤疮治疗中应用解郁安神药与消食药,取得了可观疗效。4.较之《中国痤疮指南》(2019版)及《中医外科学》所列举肺经风热、脾胃湿热、痰瘀凝结、冲任不调等四种证型,蒋小敏教授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更补充发展多种证型,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新的思路。如治疗厥阴肝郁脾虚,血分瘀热型痤疮常用自拟经前汤(逍遥散加减);治疗阳明气分湿热型痤疮常以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厥阴肝经血分湿热为主的痤疮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手太阴肺经风热,卫闭营郁型痤疮常用自拟痤疮消;治疗少阴阴虚血少,血亏阳浮型痤疮常用二至丸和二仙汤加减;治疗足太阴气虚湿热型痤疮常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太阴阴虚伏火,心火独亢于上,食积湿滞热郁型痤疮常用自拟口疮汤加减;治疗阳明经表证,风燥化火,耗伤阴津型痤疮,常用银翘汤加葛根、黄芩加减;治疗太阳兼太阴,阴血素亏,风热入营型痤疮常用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汤加减;治疗少阳经脉寒风郁火型痤疮常用小柴胡汤加减。配合外治法甲硝唑注射液一瓶和野菊花注射液四支使热去湿清,痤疮瘢痕自消。
张新荣[5](2021)在《中医药治疗痤疮的数据挖掘及其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痤疮是一种出现在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全球患病率9.38%,我国发病率8.1%,其临床特点是初起出现黑白头粉刺和丘疹,继而出现脓疱和囊肿,甚至结节和囊肿,痤疮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萎缩性瘢痕或者增生性瘢痕,在发病的过程中同时伴有皮脂溢出,属慢性病程。痤疮除了影响美观外,还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带来了心理疾病。目前痤疮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因痤疮发病范围广和环境因素的干扰,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因此痤疮一直是皮肤病学研究的热门领域。痤疮的中医病因可以归纳为风、湿、热、瘀、郁、痰,其次还与人体自身素质和环境有关,病位从肺、脾、胃、肝、肾、冲任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痤疮的病机与肺热血热、肠胃湿热、脾虚痰湿、瘀血阻滞、肾阴不足、情志不节、肝火上炎等方面有关,而女性患者除上述罗列的原因外,还与肝和冲任的关系密切。在辨证方面应首当辨热、郁、痰。其中热又分为风热、血热和湿热;郁又包括毒郁和血瘀;痰指痤疮患者久病后脾胃失调,运化失健,酿生湿浊,湿聚成痰,凝滞肌肤而致。目前临床上辨证论治分为肺经风热、肠胃湿热、肝经郁热、痰热瘀结、肝肾阴虚和冲任失调等六种。其中痰热瘀结型痤疮较为严重,以清热化痰活血为治疗原则,临床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治疗痤疮疗效显着,与西医治疗相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价格亲民,可长期使用等凸显其优点。由于现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及理解不同,辨证分型不同或辨证分型相同,所以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同,总体上疗效显着却缺乏规范化的总结与梳理,临床上缺乏大样本的用药疗效观察,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中医药治疗痤疮的发展。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医药治疗痤疮的文献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梳理与总结,探讨其用药规律及其治疗痤疮meta分析的深层次研究,为临床治疗痤疮时适当选择用药提供依据,造福于患者。目的:1.通过收集和归纳近十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中药内服方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以期为痤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2.系统评价传统中药内服方联合常规西药常规治疗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基于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治疗痤疮方剂,运用R语言进行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对文献中的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资料,得出数据的分布类型及规律,从而挖掘其中的组方特点和用药规律。2.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全文数据库(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等数据库,收集中药内服方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痤疮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使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中药内服方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并做有效率的对比。结果:1.共筛选443首治疗痤疮方剂,涉及中药243味,对频数大于30且除甘草外的药物进行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物有黄芩、连翘、丹参、蒲公英,金银花、赤芍、牡丹皮、生地黄、桑白皮、白花蛇舌草;4类功效不同的药物组合和24组药对;频数大于30的药物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足厥阴肝经为主。频数大于30的药物主治功效中,清热药占53.68%、化痰止咳平喘药占12.22%、活血化瘀药占9.64%。2.按照纳排标准筛选出共23篇文献。采用中药内服方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痤疮有效率RR=1.50,95%CI[1.41,1.59]优于西药常规疗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治疗痤疮处方多以清热为本,辅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的原则,应用最多的处方为清热化痰类的中药;选用最多的组对为连翘、枇杷叶、黄芩等清热化痰药。此组方规律为中医药中采用的处方治疗痤疮的新组合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2.Meta分析初步提示中药内服方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痤疮的有效率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痤疮。
浦彩琪[6](2021)在《加味三仁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湿热蕴结证痤疮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加味三仁汤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湿热蕴结证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加味三仁汤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患处)、对照组Ⅰ(口服盐酸多西环素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患处)、对照组Ⅱ(外用康复新液湿敷患处),每组36例,此外,三组患者均予痤疮膏、石膏倒模并红蓝光照射治疗,每周1次。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第2周、第4周、第6周记录患者皮损积分、次症积分、综合疗效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疗效判定。治疗结束后连续随访2个月,统计复发情况,将三组所得资料录入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研究的108例病例,共脱落5例,实际病例数103例,总脱落率:4.63%。三组病例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率91.4%,对照组Ⅰ总有效率73.5%,对照组Ⅱ总有效率67.6%,表明三种治疗方案治疗痤疮都有一定的疗效。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Ⅰ与对照组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三组皮损积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一定减少,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对照组Ⅰ皮损积分低于治疗组及对照组Ⅱ,治疗组皮损积分低于对照组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皮损积分稍低于对照组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Ⅰ皮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皮损积分低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对照组Ⅰ积分低于对照组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三组次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6周后治疗组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Ⅰ与对照组Ⅱ相比,治疗2周后、4周后、6周后对照组Ⅰ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三组综合疗效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Ⅰ相比,治疗2周后、4周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三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Ⅰ积分低于对照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三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Ⅱ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4例患者、对照组Ⅰ6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分别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加味三仁汤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湿热蕴结证痤疮,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口服加味三仁汤主要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外用康复新液湿敷可以减轻患者局部炎症反应,减轻皮损严重程度,进而预防并减少瘢痕及色素沉着,两者联合,优势互补,在有效减轻痤疮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及减少皮损数量的同时,改善患者全身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杜新亮[7](2021)在《中药面膜外治湿热蕴盛型痤疮的疗效及其对经表皮失水率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1.观察中药面膜外治湿热蕴盛型痤疮的疗效。2.检测中药面膜在改善湿热蕴盛型痤疮经表皮失水率(TEWL)方面的作用。方法1.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湿热蕴盛型痤疮患者,采取自身左右对照法,以面部中线为界,设定受试者面部左侧为治疗组,面部右侧为对照组,治疗组外敷中药面膜,对照组外敷安慰剂面膜,两组基础用药为口服维胺酯胶囊和外用夫西地酸乳膏。2.观察方法:观察疗程为6W,于初次治疗及治疗后的第2W、4 W、6W分别观察痤疮皮损改变和TEWL的变化情况并做记录。3.数据处理:试验观察结果数据统计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对疗效变化用总有效率比较,对TEWL的变化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根据皮损统计结果显示:经过对湿热蕴盛痤疮2W、4W、6W的治疗,前后对比疗效变化,发现第4W与第2W相比,第6W与第2W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而第6W与第4W相比,两组总有效率相当,无明显差异;在试验观察疗程的同期相比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疗效方面综合看来,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而说明自制中药面膜在治疗湿热蕴盛型痤疮的疗效优于安慰剂中药面膜。2.关于对TEWL统计结果显示:对第4W和第6W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分析发现:治疗组前后对比,卡方值均为004*,P<0.05,代表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对TEWL改善明显,而对照组卡方值均大,P>0.05,无显着性差异,说明对照组对TEWL的无改善作用;在试验观察自身同期对比中,治疗组卡方值为001*和003*,说明P<0.05,而对照组卡方值大,说明P>0.05,前者有显着性差异而后者无显着性差异,表明自制中药面膜在改善湿热蕴盛型痤疮的TEWL方面优于安慰剂中药面膜。3.本次试验中,中药面膜在治疗湿热蕴盛型痤疮的整个疗程中,均未出现红肿、灼热、瘙痒等不适反应。结论1.中药面膜对治疗湿热型痤疮疗效显着,能明显改善其面部皮损。2.中药面膜能明显改善湿热蕴盛型痤疮的经表皮失水率。3.本临床观察试验证明中药面膜安全性可靠,而且能有效缩短中度痤疮的治疗疗程,减轻治疗负担。
金禹含[8](2021)在《基于文献的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近20年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类文献的研读、整理,归纳出痤疮的中医辨证分型、针灸疗法治疗痤疮的高频穴位、归经分布、常用组方配穴方法及联合其他外治法等内容。总结出针灸治疗痤疮的选穴、配伍处方规律及操作方法,并进行临床验证。以期望为临床应用针灸疗法治疗痤疮提供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文献来自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近20年)公开刊物发表的相关文献。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中文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昔全文期刊数据库),将关键词为“痤疮”、“粉刺”、“青春痘”、“针灸”、“针刺”的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类文献纳入文献研究范畴。根据设置的文献资料筛选标准对纳入的文献建立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电子表格软件对数据库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应用频数分析整理痤疮的病因、发病机制、中医辨证分型以及文献中应用针灸取穴及治疗方法,寻找治疗痤疮使用的高频腧穴以及腧穴归经等,总结出针灸治疗痤疮的腧穴配伍规律及操作方法。根据文献研究结果对临床常见的肺胃热盛型痤疮进行针对性的针灸处方拟定,设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该针灸处方的疗效,以检验本次文献研究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93篇文献。其中着重论述痤疮病因以及发病机制的文献54篇,论述痤疮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36篇,提及配合其他中医外治法的文献48篇,合计应用腧穴68个,共1083频次。临床试验结果:①治疗组(两法联用组)及对照组(口服中药组)均能有效使肺胃热盛型痤疮病患的GAGS积分及Pillsbury四级改良分类法评级降低,治疗时均可有效改善痤疮带来的瘙痒、疼痛等症状,疗效显着。②治疗组(两法联用组)在降低Pi1lsbury四级改良分类法评级、GAGS积分及每个分区区域皮损分值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口服中药组)。③治疗组(两法联用组)治疗肺胃热盛型痤疮的总有效率、显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口服中药组)。结论:根据录入的93篇文献进一步确定目前痤疮的临床分型以肺胃热盛型最为多见,而且针灸的治疗效果最佳。依据文献中使用的穴位频次高低、聚类分析结果以及导师经验,归纳整理出针灸治疗痤疮的经验用穴为:曲池(LI11)、合谷(LI4)、足三里(ST36)、大椎(GV14)、肺俞(BL13)、三阴交(SP6)、局部阿是穴、膈俞(BL17)、内庭(ST44)、心俞(BL15)。将总结出的针灸处方及操作方法用于临床试验,并与口服中药疗法对比。临床试验结果:针刺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治疗痤疮均有较好的疗效,对于痤疮患者的皮损消退情况,以及GAGS评分有明显改善作用。但两组临床治愈率存在差异,证实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肺胃热盛型痤疮的疗效显着,对病患痤疮瘙痒、红肿热痛等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着。
潘雪[9](2020)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相关性及补肾解郁调冲法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系统查阅、整理国内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相关文献,并通过对PCOS与心理应激相关性的分析阐释,为临床诊治PCOS提供参考依据及新思路。2通过横断面研究分析PCOS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慢性心理应激为切入点,对各中医证型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人格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PCOS中医各证型与慢性心理应激的关系,明确“肾虚肝郁”在PCOS中的重要病机作用,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基础。3应用来曲唑联合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法建立动物模型证实慢性心理应激对PCOS的重要影响;以此模型为研究对象,结合生殖与心理应激方面指标,探讨补肾解郁调冲方对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疗效机制;以内质网应激(ERS)诱导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通路PERK-ATF4-CHOP为研究新靶点,探讨补肾解郁调冲方对PCOS合并慢性应激大鼠的疗效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对309例PCOS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采集及整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变化、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分析PCO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不同证型PCOS患者在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肾虚肝郁型PCOS与发病相关因素、焦虑抑郁情况及人格特征的依存关系。2实验研究以CUMS方法模拟慢性心理应激,以来曲唑构建PCOS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慢性应激组(CUMS)、PCOS组、PCOS合并慢性应激组(PCOS+CUMS)。以行为学、卵巢组织病理学、血清性激素、海马组织神经递质等为指标进行模型对比及评价。应用PCOS+CUMS动物模型进行疗效机制研究。除正常组外,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达英-35组、单纯补肾(即补肾)组、补肾解郁调冲(即补肾解郁)低、中、高剂量组。进行行为学检测,测定各组大鼠卵巢体积、卵巢质量;以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测定血清LH、FSH、FT水平;HPLC-ECD测定海马组织中NE、5-HT 及 5-HIAA 水平。选取补肾解郁低、中、高剂量组中疗效较佳的组别与其余各组进行疗效机制研究,以Tunel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GRP78、CHOP蛋白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中CHOP、GRP78、PERK、ATF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1)本研究有效病例为309例,27-33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55.34%),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91.26%),脑力劳动者居多(75.4%);肥胖患者占比为36.89%,67.96%的患者无运动习惯,月经紊乱者占比为95.47%,有不孕病史者占29.13%,其中原发性不孕者占不孕症患者的64.44%,继发性不孕者为35.56%;(2)309例PCOS患者中,肾虚肝郁证占比最高(37.22%),其次为痰瘀互结证(23.30%)、脾虚痰湿证(20.39%)、肾虚血瘀证(19.09%);(3)不同证型间文化程度、工作性质、BMI存在差异(p<0.05);大专及以上者在肾虚肝郁证中占比最高(95.65%);脑力劳动者在肾虚肝郁证、脾虚痰湿证中占比较高,分别为80.95%、80.87%;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PCOS患者BMI高于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p<0.05);(4)在SF-36方面,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活力(VT)维度得分较低;存在焦虑状态者占PCOS患者总人数的28.8%,抑郁状态者占40.13%;(5)不同中医证型在VT及MH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肾虚肝郁证VT维度及MH维度得分低于脾虚痰湿证(p<0.05);肾虚肝郁型PCOS患者SF-36心理健康总分低于其余3个证型,SAS及SDS评分高于其余3个证型(p<0.05);(6)各中医证型间EPQ-RSC中E、N、P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证的E维度得分最高,肾虚肝郁证最低;肾虚肝郁证的N、P维度得分最高,脾虚痰湿证最低;(7)进一步对中医证型占比最高之肾虚肝郁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BMI、抑郁情况、神经质N与肾虚肝郁证有关(p<0.05)。年龄偏小(以34-40岁为参照)、体重偏低(以超重、肥胖为参照)、抑郁状态与肾虚肝郁证呈正相关;高中及中专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参照)、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以无业参照)、情绪稳定或人格为神经质中间型(以情绪不稳定者为参照)与肾虚肝郁证呈负相关。2实验一PCOS组、PCOS+CUMS组大鼠体质量、血清FT水平、LH/FSH比值高于空白组(p<0.05);PCOS+CUMS组较PCOS组卵巢组织多囊样改变更加明显;CUMS组、-PCOS+CUMS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蔗糖偏嗜度及海马组织中NE、5-HT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5-HIAA含量、5-HIAA/5-HT比值高于空白组(p<0.05);3实验二(1)体质量、卵巢体积及卵巢质量: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左侧卵巢体积及卵巢质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达英-35组、补肾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左侧卵巢体积及卵巢质量明显减小(p<0.05);(2)卵巢组织病理学:模型组可见多个囊状扩张卵泡,颗粒细胞排列松散,层数减少;补肾解郁中、高剂量组可见正常形态的卵泡及黄体,囊性扩张卵泡少见,颗粒细胞排列整齐,层数较模型组增多;(3)性激素:模型组大鼠LH、FT水平及LH/FSH比值较正常组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达英-35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FT水平明显降低(p<0.05),达英-35组及补肾解郁中、高剂量组大鼠LH水平、LH/FSH比值明显降低(p<0.05);补肾组在LH水平方面较模型组降低(p<0.05);4实验三(1)行为学:模型组大鼠水平、垂直运动得分及蔗糖偏嗜度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大鼠垂直运动得分、蔗糖偏嗜度虽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补肾解郁中剂量组、补肾组大鼠垂直运动得分较治疗前呈升高趋势;补肾解郁中剂量组蔗糖偏嗜度升高幅度最大;(2)神经递质:模型组大鼠NE、5-HT含量较正常组降低,5-HIAA含量升高(p<0.05),而5-HIAA/5-HT比值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及补肾解郁各剂量组NE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大鼠5-HT、5-HIAA含量及5-HIAA/5-HT比值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补肾解郁中剂量组5-HT含量最高,补肾解郁高剂量组5-HIAA含量最低;5实验四(1)颗粒细胞凋亡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较正常组卵巢颗粒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达英-35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卵泡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2)GRP78、CHOP、PERK、ATF4蛋白表达: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中GRP78、CHOP蛋白主要表达于颗粒细胞层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RP78、CHOP、ATF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模型组PER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达英-35组、补肾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GRP78、ATF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补肾解郁中剂量组CHO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治疗组PERK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文献综述,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心理应激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药在治疗PCO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结合心理应激因素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及优势。2临床研究证实,肾虚肝郁证是PCOS常见的中医证型;肾虚肝郁型PCOS患者存在更大的精神压力及心理负担,且易具有内向,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等人格倾向,“肾虚肝郁”与PCOS患者的慢性心理应激状态具有密切关联;年龄偏小、体重偏低、存在抑郁状态、情绪不稳定者辨证为肾虚肝郁证的可能性更大,临证治疗中应重视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3来曲唑联合CUMS诱导的PCOS合并慢性应激状态动物模型较传统PCOS模型大鼠卵巢病理改变、内分泌及行为学变化、神经递质方面更贴近临床,可作为研究PCOS合并心理应激的病理及药效学机制的可靠动物模型,并进一步证实了慢性心理应激与PCOS相互影响。4补肾解郁调冲方可促进模型大鼠体内生殖内分泌环境恢复平衡,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改善行为学表现;该方的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抑制PERK-ATF4-CHOP信号通路,下调GRP78表达,进而延缓ERS介导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有关。
徐妍[10](2020)在《面部损容性皮肤病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面部损容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评估,系统评价疾病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与面部损容性皮肤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面部损容性皮肤病患者共129例为病例组,其中包括脂溢性皮炎3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31例、痤疮32例、玫瑰痤疮36例。对照组为同时期本院职工及其家人、同事、同学或朋友等,共入选120例。入选的研究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按照本研究实施方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问卷包括:(1)一般情况调查表;(2)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问卷调查表;(3)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4)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运用SPSS 21.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有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1两组间性别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年龄及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SAS、SDS及DLQI评分中位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S、SDS、DLQI与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面部损容性皮肤病与患者发生抑郁和焦虑状态,生活质量下降密切相关,尤其是对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3四种损容性皮肤病组间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分析显示,四种损容性皮肤病之间SAS、SDS、DL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脂溢性皮炎最低,玫瑰痤疮最高。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玫瑰痤疮、痤疮对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玫瑰痤疮的影响最大。另外,女性与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要高于男性(P<0.05)。结论1面部损容性皮肤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使得生活质量下降。2面部损容性皮肤病对患者心理存在影响,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状态。3玫瑰痤疮较痤疮、脂溢性皮炎及激素依赖性皮炎对心理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更大。图6幅;表9个;参184篇。
二、青少年痤疮473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痤疮47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消瘰丸联合丹白散面膜治疗痰瘀凝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理论研究 |
1.对痰瘀凝结型痤疮的认识 |
2.痤疮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
3.痤疮与皮肤屏障 |
4.总结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病例入选标准 |
3.研究方法 |
4.医学伦理学要求 |
5.统计学方法 |
6.研究结果 |
7.讨论 |
8.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表1: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分表 |
附表2:中医证候评分表 |
附表3:不良反应情况记录表 |
附表4:复发情况记录表 |
附表5: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B 综述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张丰川教授治疗寻常痤疮的辨证思路总结及用药特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寻常痤疮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寻常痤疮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 流行病学特点及分布 |
1.2 寻常痤疮的发病因素 |
2. 寻常痤疮的现代医学治疗 |
2.1 外用药物治疗 |
2.2 系统药物治疗 |
2.3 物理治疗 |
3. 中医对寻常痤疮的认识及治疗 |
3.1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
3.2 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一 研究方法与临床资料 |
1. 研究方法 |
2. 临床资料 |
二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量表评估 |
3 疗效评价 |
三 讨论 |
1. 资料分析 |
2. 张丰川教授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总结及用药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蒋小敏辨治痤疮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痤疮的西医研究概况 |
1.1 流行病学 |
1.2 病因 |
1.3 发病机制 |
1.4 西医治疗 |
2 痤疮的中医研究概况 |
2.1 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 |
第一部分 卫气营血理论与痤疮的关系 |
1 营的生理病理特点 |
1.1 营的生理特点 |
1.2 营的病理特点与显症特点 |
2 营与卫的关系 |
3 营卫与气血关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与数据挖掘 |
1 实验方案 |
1.1 一般临床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数据录入及统计方法 |
3 研究数据结果 |
3.1 频数分析 |
3.2 内关联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第三部分 临床证型与用药规律总结 |
1 病因病位 |
2 病机 |
3 辨证分型 |
3.1 手太阴肺经风热,卫闭营郁型 |
3.2 太阴阴虚伏火,心火独亢于上,食积湿滞热郁 |
3.3 阳明气分湿热 |
3.4 足太阴气虚湿热 |
3.5 少阳经脉寒风郁火 |
3.6 厥阴肝经血分湿热 |
3.7 厥阴肝郁脾虚,血分瘀热 |
3.8 少阴阴虚血少,血亏阳浮,波及营分 |
3.9 阳明经表证,风燥化火,耗伤阴津 |
3.10 太阳兼太阴,阴血素亏,风热入营 |
4 用药与辨证治疗特色 |
4.1 慎用苦寒,顾护脾胃正气 |
4.2 重视化瘀通络 |
4.3 注重顾护阴分 |
4.4 注重睡眠,解郁安神药的应用 |
4.5 擅察口唇咽喉以验寒热 |
4.6 喜用花类药疏肝 |
4.7 善用阳明引经药 |
4.8 重视食积病因,消食药的应用 |
4.9 常用甘草 |
4.10 依据痤疮发病部位,分经论治 |
4.11 中西结合,内外同治 |
4.12 注重指导患者生活习惯的养成及心理疏导 |
第四部分 案例举隅 |
1 厥阴肝郁脾虚,血分瘀(郁)热 |
2 阳明气分湿热 |
3 太阳兼太阴,阴血素亏,风湿热入营 |
4 太阴阴虚伏火,心火独亢于上,食积湿滞热郁 |
5 手太阴肺经风热,卫闭营郁 |
6 足太阴气虚湿热 |
7 少阴阴虚血少,血亏阳浮,波及营分 |
8 厥阴肝经血分湿热 |
9 少阳经脉寒风郁火 |
10 阳明经表证,风燥化火,耗伤阴津 |
讨论 |
1 从营分病变治疗痤疮的可行性与指导意义 |
2 目前治疗痤疮可能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中医药治疗痤疮的数据挖掘及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痤疮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痤疮发病机制的西医研究进展 |
1.1 痤疮丙酸杆菌(PA)感染因素 |
1.2 遗传因素 |
1.3 免疫因素 |
1.4 心理因素 |
1.5 饮食因素 |
2 痤疮发病机制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古代医家对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 近现代医家对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治疗痤疮的作用靶点探析 |
1 痤疮发病机制 |
2 中药治疗痤疮的作用靶点 |
2.1 GATA6蛋白 |
2.2 MAPK/NF-κB信号通路 |
2.3 PI3K/PKB信号通路 |
2.4 TGF-β/Smad信号通路 |
2.5 炎症因子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痤疮的数据挖掘及meta分析方法学概述 |
1 数据挖掘技术 |
2 meta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中医药治疗痤疮用药规律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数据来源 |
2 数据筛选 |
3 数据规范化 |
4 数据录入 |
5 数据挖掘 |
结果 |
1 药物使用频次、频率分析 |
2 药性(四气)分析 |
3 药味(五味)分析 |
4 药物归经分析 |
5 核心药物的聚类分析 |
6 关联规则分析 |
讨论 |
1 药物频次分析 |
2 系统聚类分析 |
3 关联规则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Meta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3 文献检索和策略 |
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6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检索结果 |
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3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分析 |
4 临床总有效率 |
5 不良反应发生率 |
6 纳入文献发表偏倚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 徐国梅导师治疗痤疮经验总结 |
1. 从脏腑辨证 |
1.1 肺胃热盛 |
1.2 脾虚湿滞 |
1.3 肝肾阴虚 |
2. 从脏腑论治 |
2.1 从肺胃论治 |
2.2 从脾论治 |
2.3 从肝肾论治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加味三仁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湿热蕴结证痤疮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引言 |
研究方案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及临床分级 |
2.1.1 寻常痤疮诊断标准 |
2.1.2 临床分级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6 剔除与脱落患者的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数及分组 |
3.2 药物制备、仪器准备 |
3.3 治疗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3.4.1 皮损(主症)评分 |
3.4.2 全身症状(次症)评分: |
3.4.3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 |
3.4.4 一般资料及安全性指标 |
3.4.5 治疗疗程 |
3.4.6 随访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 |
4.2 临床疗效判定 |
5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分析 |
2.1 性别构成 |
2.2 年龄构成 |
2.3 病程比较 |
2.4 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
2.5 治疗前皮损积分比较 |
2.6 治疗前全身症状(次症)积分比较 |
2.7 治疗前综合疗效积分比较 |
2.8 治疗前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积分比较 |
3 结果 |
3.1 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 |
3.2 治疗后全身症状(次症)积分比较 |
3.3 治疗后综合疗积分效比较 |
3.4 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积分比较 |
3.5 临床疗效比较 |
3.6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7 复发情况分析 |
讨论 |
1 中西医对痤疮的基本认识 |
1.1 中医对痤疮的基本认识 |
1.2 西医对痤疮的基本认识 |
2 加味三仁汤探讨 |
2.1 三仁汤出处及临床运用 |
2.2 加味三仁汤方义分析 |
2.3 三仁汤中药物药理研究 |
3 康复新液药理研究 |
4 痤疮膏、石膏倒模综合治疗 |
5 研究结果讨论 |
5.1 皮损积分分析 |
5.2 全身症状(次症)积分分析 |
5.3 综合疗效积分分析 |
5.4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分析 |
5.5 临床疗效分析 |
5.6 不良反应分析 |
5.7 复发率分析 |
6 本课题创新点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痤疮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中药面膜外治湿热蕴盛型痤疮的疗效及其对经表皮失水率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对照方法 |
3 基础治疗 |
4 记录项目与观察指标 |
5 结果判读标准 |
(三)痤疮皮损资料收集和TEWL值的检测 |
1 痤疮皮损资料收集 |
2 TEWL值的检测 |
(四)中药面膜的采购、初加工、制备、保存、贴敷及特色 |
1 中药面膜组成中药的采购和初加工 |
2 中药面膜的制备 |
3 中药面膜的保存 |
4 中药面膜的贴敷 |
5 中药面膜特色 |
(五)中药面膜安全性评估 |
(六)质控与不可控因素 |
1 质控 |
2 不可控因素 |
(七)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脱落病例及原因 |
3 统计结果 |
3.1 两组治疗前后对比 |
3.2 两组自身同期对比 |
第三章 中西医病因病机、中药面膜和结果分析 |
(一)中西医病因病机分析 |
1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2 西医病因病机分析 |
(二)中药面膜分析 |
1 中药面膜分析 |
2 安慰剂面膜分析 |
3 基础治疗选药依据分析 |
(三)结果分析 |
1 疗效分析 |
2 TEWL变化分析 |
3 综合分析 |
(四)创新性、局限与扩展 |
1 创新性 |
2 局限 |
3 扩展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文献综述 论中医外治法对痤疮疗效及经表皮失水率改变的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文献的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论文一 针灸疗法治疗痤疮的选穴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论文二 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研究资料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 综述 痤疮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相关性及补肾解郁调冲法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患病情况 |
2 病因 |
3 发病机制 |
4 临床表现 |
5 并发症 |
6 诊断标准 |
7 治疗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
1 病名源流 |
2 中医病因病机 |
3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4 中医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1 PCOS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 |
2 PCOS患者的心理特征 |
3 心理应激与PCOS之间的内分泌关联 |
4 心理障碍是PCOS的重要并发症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心理社会因素、人格特征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 |
前言 |
1 研究材料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补肾解郁调冲方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大鼠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状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补肾解郁调冲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大鼠卵巢形态学、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补肾解郁调冲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学、海马神经递质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补肾解郁调冲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大鼠卵巢PERK-ATF4-CHOP凋亡通路的影响PERK-ATF4-CHOP凋亡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总结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面部损容性皮肤病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1 病例组与对照组选择 |
1.1.2 调查方法 |
1.1.3 调查内容及工具 |
1.1.4 统计学方法 |
1.1.5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面部损容性皮肤病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
1.2.2 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类型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
1.3 讨论 |
1.3.1 面部损容性皮肤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分析 |
1.3.2 面部损容性皮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 |
1.4 小结 |
1.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
2.1 前言 |
2.2 常见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
2.2.1 脂溢性皮炎 |
2.2.2 激素依赖性皮炎 |
2.2.3 痤疮 |
2.2.4 玫瑰痤疮 |
2.3 面部损容性皮肤病与心理因素、生活质量的关系 |
2.4 常见评估量表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 B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
附录 C 焦虑自评量表(SAS) |
附录 D 抑郁自评量表(SDS)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青少年痤疮473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消瘰丸联合丹白散面膜治疗痰瘀凝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慢.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张丰川教授治疗寻常痤疮的辨证思路总结及用药特色分析[D]. 王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名老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分析[D]. 陈咪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蒋小敏辨治痤疮经验[D]. 魏璐璐.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中医药治疗痤疮的数据挖掘及其meta分析[D]. 张新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加味三仁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湿热蕴结证痤疮临床研究[D]. 浦彩琪.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中药面膜外治湿热蕴盛型痤疮的疗效及其对经表皮失水率影响的临床观察[D]. 杜新亮.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文献的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 金禹含.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相关性及补肾解郁调冲法干预的实验研究[D]. 潘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面部损容性皮肤病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 徐妍.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