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外源抗虫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抗虫基因,欧美杨107杨,外源基因表达,Bt毒蛋白
外源抗虫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张益文,任亚超,刘娇娇,梁海永,杨敏生[1](2015)在《转双抗虫基因欧美杨107杨中外源基因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并分析转双抗虫基因(BtCryl Ac和API基因)欧美杨107杨(简称:转基因107杨)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且筛选出对鳞翅目害虫美国白蛾和杨扇舟蛾具有高抗虫性的转基因107杨株系【方法】以10个转基因107杨株系2年生田间苗为试验材料,未转基因107杨为对照(CK),进行外源基因表达测定,包括PC R检测、绝对荧光定量PC R检测和毒蛋白检测以及鳞翅目害虫抗虫性对比试验【结果】PCR检测结果表明,10个转基因株系均检测到外源基因BtCryl Ac和API而对照未检测到,证明BtCryl Ac和API基因已稳定插入转基因植株基因组中。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8月份PB1,PB2,PB6,PB9和PB10这5个株系BtCryl Ac基因的转录丰度较高为1.72×10~8~7.91×10~9,PB1最高;PB3,PB7和PB8次之为1.03×10~7~2.35×10~7;PB4和PB5与对照一样未检测到BtCrylAc基因的转录表达。ELISA毒蛋白检测表明,CrylAc毒蛋白的表达量与转录丰度大小变化趋势一致,PBl最高,为665.11 ng·g~(-1),PB4和PB5与对照一样未检测到毒蛋白。室内饲虫试验证明转基因107杨对美国白蛾幼虫的杀虫效果高于杨扇舟蛾幼虫。8个表达毒蛋白的转基因株系对1-6龄美国白蛾幼虫的致死率均为100%,但致死时间存在一定差异,PB1和PB2对各龄幼虫的致死时间均较短;PB1,PB2,PB6,PB9和PB10对1~4龄杨扇舟蛾幼虫的致死率均为100%,其中PB1和PB2的致死时间较短,PB3,PB7和PB8对1~2龄杨扇舟蛾幼虫的致死率为100%,对3龄和4龄的致死率最高为22.22%。综合抗虫对比试验结果,可以将8个转基因株系划分为2个抗性水平:PB1,PB2,PB6,YB9和PB10为高抗株系对美国白蛾和杨扇舟蛾均表现高抗性;PB3,PB7和PB8为中抗株系,对杨扇舟蛾表现出中等抗性,但对美国白蛾表现出高抗性。【结论】通过对转基因107杨进行一系列分子检测及室内抗虫对比试验,证明外源基因已成功导入杨树基因组并稳定存在,并且有8个株系高效表达;抗虫试验证明转基因107杨对美国白蛾和杨扇舟蛾具有明显的抗性,筛选出的5个株系对2种害虫都具有高抗性,另外3个株系PB3,PB7和PB8对美国白蛾具有很高的抗性,而对杨扇舟虫我则表现出中低抗性。(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刘冬艳,张斌,曹杨宇,高宝嘉[2](2015)在《转抗虫基因杨树外源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能否稳定高效表达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有重要作用。文章从转Bt基因杨树对鳞翅目、鞘翅目昆虫的抗虫效应,以及抗虫选择性、稳定性及毒蛋白表达等方面分析转抗虫基因杨树外源基因的表达特点,综述了近年来转Bt基因杨树外源基因表达的研究成果,以便为转基因杨树和外源基因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林果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安百伟[3](2015)在《陆地棉一个外源Bt抗虫基因的鉴定和染色体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转Bt基因抗虫植物研究始于1987年,最初成功获得了转Bt烟草、番茄两种作物。由于其有效的杀虫抗虫效果而又对人和其它动物无毒性效应,从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DNA分子标记比传统的形态学标记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数量和共显性表达方面,是一种理想的基因定位工具。本试验利用陆地棉抗虫的N099和非抗虫海岛棉亲本"海7124"为试验材料,通过鉴定该抗虫基因的具体种类,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初步定位,具体结果如下:1、Bt基因特征的鉴定通过表型、Bt毒蛋白和DNA叁个层面对抗虫棉花的Bt基因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分析,最终确定抗虫亲本N099中所含抗虫基因为双价Bt基因Cry1Ac+Cry2A。2、F2作图群体性状调查和分离规律的研究种植"海7124"和N099杂交的F2代群体,共计172株植株,在大田涂卡那霉素进行表型鉴定,结果显示:抗性单株125,不抗性单株为47株,群体的抗、感性状分离比例为3:1(X2=0.496),Bt基因呈单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理论分离比例。3、Bt抗虫基因的初步定位利用234对引物对亲本海7124和N099进行多态性筛选,共得到182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而后构建F2代近等基因混池,利用BSA法对得到的182对多态性引物进行二次筛选,结果得到22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利用这些引物检测F2作图群体的基因型,结果显示NAU2912与目的基因相连锁,两者的遗传距离为12.7cM。查看棉花遗传图谱得知,NAU2912位于棉花第26染色体上。根据该引物的位置合成了上下距离50cM区间的56对引物,继续利用亲本筛选多态性得到31对引物。将得到的多态性引物检测F2群体的基因型,通过Jion Map4.0软件进行连锁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6对引物与Bt目的基因相连锁,目的基因两侧的分子标记为dc40260和cgr6702,其遗传距离分别为1.8cM和2.9cM;由此将目的基因定位在棉花第26染色体上。(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林鸿[4](2014)在《玉米外源抗虫基因转化体创制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虫害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传统育种耗时长、效率低,转抗虫基因玉米成为解决虫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根据植物偏爱密码子原则,对野生型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F进行人工改造,并在5ˊ端前面加上了AdhI的增强子序列。为了初步验证其对玉米螟等害虫的毒性,我们将人工改造后的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中PET28b中,继而将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进行原核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原核表达诱导出来的杀虫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免疫试纸条显示Cry1F可溶蛋白的存在。收集原核表达诱导的可溶性蛋白,加入到人工制成的玉米螟饲料中,喂食玉米螟,进行原核表达虫试实验。虫试实验证明,改造后的Cry1F显示出很强的杀虫能力,说明Cry1F基因人工改造正确。改造正确后的Cry1F进一步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CPB中,该载体以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驱动目的基因,抗除草剂Bar基因作为选择标记基因。采用基因枪介导法遗传转化玉米愈伤组织,经过组织培养得到转基因植株。然后对得到的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鉴定。PCR初步筛选出阳性植株,随机选取4株PCR呈阳性的植株进行Southern分子杂交,证明外源基因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用Cry1F免疫试纸条对PCR呈阳性的植株进行检测,试纸条呈阳性,说明转基因玉米植株能够表达出相应的杀虫蛋白。对表达Cry1F杀虫蛋白的植株进行室内抗虫实验,证明转基因植株表现出较强的抗虫性。本实验将人工改造后的Cry1F基因,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得到转基因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和室内抗虫实验,证明获得了Cry1F蛋白高效表达的转化体,为玉米育种提供抗虫材料。(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4-05-01)
施敏娟,陆佩玲,陈建,杨益众[5](2010)在《外源抗虫基因与植物自身抗虫防御体系的互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源抗虫基因的导入将导致植株本身生理代谢等方面发生改变,从而对植物原有抗虫防御体系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外源基因导入对植株外部形态结构、内在生化抗性以及诱导抗性的影响,为外源、内源抗虫体系的相互利用以及抗性植物的研制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10年05期)
王志伟,胡根海,林丽婷,王清连[6](2010)在《外源抗虫基因对杂交棉正反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外源抗虫基因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正反交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产量比常规杂交棉有了显着提高,但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不大;外源基因在母本中或父本中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影响也不显着,对纤维品质的影响除比强度外也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遗传性状的控制主要受核基因控制。(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5期)
王志伟,王清连[7](2010)在《外源抗虫基因对棉花杂种优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外源抗虫基因对棉花杂种优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3对杂交棉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分析得出,外源基因的引入,可以提高杂交棉产量,但对棉花品质性状的改变并没有显着的影响。转基因杂交棉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为负相关,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品质和品质构成要素之间多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1期)
李立[8](2009)在《转抗虫基因叁倍体毛白杨成年树木外源基因表达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源基因能否在转基因植物中稳定表达是影响转基因植物应用前景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许多情况下外源基因整合进目的植物基因组后,其表达与稳定性和转基因的失活与沉默有关;外界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的生长发育通过影响外源基因的失活与沉默而影响外源基因的表达与稳定性。转Bt基因叁倍体毛白杨于2002年种植,经过6年的田间栽植,杨树体内转Bt基因是否仍然存在并且表达如何,均是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对6a生转基因叁倍体毛白杨中杀虫毒蛋白的表达及其抗虫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外源基因在成年树木中的表达差异和稳定性,为选育出高效抗虫优良无性系提供依据。1经过6年的田间栽植,对转基因株系再次进行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在杨树基因组中稳定存在。2以成树转基因株系叶片对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和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cus)幼虫进行室内饲虫试验。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9个转基因株系中,分别有63.15%和31.58%的株系对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表现出高抗性(校正致死率超过80%);转基因株系可明显抑制存活幼虫生长发育,且饲养幼虫发育存在显着差异;以成树转基因株系叶片饲养美国白蛾Hypanthia cunea (Drury)老熟幼虫(从4龄开始饲养),结果表明在参试的9个转基因系号中,同一系号不同龄期的死亡率不同,各个转基因系号对5龄和6龄幼虫均有较高的致死率。其中7个系号对幼虫校正致死率超过80%。6a转基因株系饲养美国白蛾的幼虫虫体重、体长、排粪量、平均蛹重和化蛹个数明显低于对照。3对不同树龄转基因株系叶片饲养杨扇舟蛾C. anachoreta和舞毒蛾L.dispar幼虫致死率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9个转基因株系中,1a幼树有11个株系对杨扇舟蛾1龄幼虫的致死率在50%以上,而6a成树对杨扇舟蛾1龄幼虫致死率在50%以上的只有1个株系;1a和2a幼树对杨扇舟蛾高抗株系均占总参试系号的47.37%,6a成树仅为31.58%。6a成树对杨扇舟蛾高抗株系明显低于幼树,幼树对杨扇舟蛾抗虫性较稳定。对舞毒蛾的致死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不同树龄转基因株系饲养的幼虫发育存在明显差异,成树叶片饲养杨扇舟蛾幼虫的虫体重和虫体长均较幼树叶片饲养的大;转基因株系在前两年间抗虫性表达上比较稳定,经过6年的田间生长,抗虫性有减弱趋势。4对外源基因表达相关分析表明,幼树和成树杨扇舟蛾幼虫致死率与其生长发育达到极显着相关,即幼虫发育慢的系号,致死率也高。不同年份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转基因株系对同种虫种及不同虫种间死亡率存在极显着相关,但成树与幼树之间的决定系数明显比幼树之间决定系数低;ELISA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对害虫的杀虫效果与Bt毒蛋白的表达量存在显着相关,表明Bt毒蛋白在抗虫效果中占有重要地位。幼虫致死率与转基因株系生长情况之间相关性不显着,表明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与生长情况无关。(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7)
王颖,甄志先,杨敏生,李志兰,梁海永[9](2007)在《转双抗虫基因叁倍体毛白杨外源基因表达及性状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部分改造的Bt Cry1 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了叁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获得一批转双抗虫基因株系。对转基因株系的抗虫毒蛋白表达进行了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同时用转基因株系叶片对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和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幼虫进行室内饲虫试验,并对各项外源基因表达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的28个转基因株系中,对杨扇舟蛾高抗株系占总参试系号的41%,中抗系号占35.0%,低抗系号占24%,对舞毒蛾高抗株系占参试系号的70%。转基因植株可明显抑制存活幼虫的生长发育,且不同转基因株系饲养的幼虫发育存在显着差异。连续两年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转基因株系幼虫死亡率间存在极显着相关。转基因植株对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均表达出抗虫性,并存在极显着相关。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转基因株系Bt毒蛋白表达量存在差异,变化在0.0011%~0.0161%。转基因植株对害虫的杀虫效果与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存在显着相关,表明Bt毒蛋白在抗虫效果中占有重要地位。转基因植株对卡那霉素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但与抗虫程度相关不明显,单纯用卡那霉素作为筛选手段并不能完全反映植株的真实抗虫效果。(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7年09期)
程茂高,乔卿梅,原国辉[10](2004)在《植物外源抗虫基因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植物外源抗虫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植物外源抗虫基因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概况 ,并对今后外源抗虫基因的主要研究方向作了探讨。(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04年05期)
外源抗虫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能否稳定高效表达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有重要作用。文章从转Bt基因杨树对鳞翅目、鞘翅目昆虫的抗虫效应,以及抗虫选择性、稳定性及毒蛋白表达等方面分析转抗虫基因杨树外源基因的表达特点,综述了近年来转Bt基因杨树外源基因表达的研究成果,以便为转基因杨树和外源基因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源抗虫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张益文,任亚超,刘娇娇,梁海永,杨敏生.转双抗虫基因欧美杨107杨中外源基因的表达[J].林业科学.2015
[2].刘冬艳,张斌,曹杨宇,高宝嘉.转抗虫基因杨树外源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J].河北林果研究.2015
[3].安百伟.陆地棉一个外源Bt抗虫基因的鉴定和染色体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15
[4].林鸿.玉米外源抗虫基因转化体创制与表达分析[D].郑州大学.2014
[5].施敏娟,陆佩玲,陈建,杨益众.外源抗虫基因与植物自身抗虫防御体系的互作[J].昆虫知识.2010
[6].王志伟,胡根海,林丽婷,王清连.外源抗虫基因对杂交棉正反交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0
[7].王志伟,王清连.外源抗虫基因对棉花杂种优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0
[8].李立.转抗虫基因叁倍体毛白杨成年树木外源基因表达稳定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
[9].王颖,甄志先,杨敏生,李志兰,梁海永.转双抗虫基因叁倍体毛白杨外源基因表达及性状相关性分析[J].昆虫学报.2007
[10].程茂高,乔卿梅,原国辉.植物外源抗虫基因及其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