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加班”戳中了这届年轻人的痛点。
据说,在职场生态中,有一种加班屡见不鲜,令人感到心累——“唯时长论”“坐班不做事”“领导不走我不走”等“形式主义加班”现象,正在消磨我们的奋斗精神,堪称当代青年职场生活不可承受之重。
眼见着下班时间到了,办公室里仍旧一派忙碌之象,接连不断的电话声、噼里啪啦的打字声、此起彼伏的讨论工作声——谁还不是个“积极努力三好员工”呢?
On the Issue of Tour Guide’s Self-discipline in Yunnan Tourism Image Dilemm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U Chaohui 5
式中:b为型腔半厚,m;u、v为x、y方向的速度分量,为x、y方向的平均速度,m/s;ρ为密度,kg/m3;cp为比定压热容,J/(kg·K);k为热导率,W/(m·K);p为熔体的压力,Pa;T为熔体的温度,℃;x、y为平面坐标;z为厚度坐标;γ为剪切速率,s-1;η为剪切黏度,Pa·s;t为时间,s。
出现“勤奋给领导看”的症状不能只怪一线劳动者谄媚,被“形式主义”拖垮的职场人已经苦不堪言了,身为“社畜”的无奈谁人能懂?我们其实更该反思的是这种职场文化形成的由来。
况且,加班是为了完成工作,而不是加给领导看,做给同事看的。假积极、伪奋斗能装一时,但总有露馅的时候。过度敷衍,众人总会发现,彼此心知肚明,该配合你演出的我视而不见,何苦来哉!
可惜,主动加班或许能“博领导一个点头”,在领导面前怒刷一波存在感,但职场同时也是现实的,用所谓的苦劳终究难以长远立足,还是要靠功劳来说话。
在“领导不走,你也不能走”的不成文规矩的涵化之下,底层员工战战兢兢,来自管理者的压力让其不敢早踏出办公室一步,而部分领导也以公司加班盛行为荣,直接将加班与工作态度、对公司忠诚度挂钩,认为不能加班的员工不是好下属,更是反向压迫着员工必须要加班。
具体而言,这些力量可以是:自主学习,提升自身能量——利用各种学习工具,有效积累组织各种培训的知识,整合系统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宝库,形成符合自身条件的时间管理,明晰自身问题,通过时刻地学习成为跨界专家,为自己的深度赋能;转化角色认知,实现自我管理——从“雇员”向“伙伴”的角色转化,将个人的使命与组织的使命交相呼应,主动参与到组织活动中,体验企业主人翁的愉悦感,使自身发展的驱动力得到提升,更有机会发挥自身才能,为自我发展赋能;培养敏锐环境洞察力为自主创新赋能;保持心态开放为与他人合作赋能等。
畸形“加班文化”逼出的“形式主义加班”,非但不能体现公司整体的奋斗氛围,反而还暴露该公司考评方法与用人观的不合理。领导应该保持足够的清醒,判断责任分工是否明确、每位职员是否人尽其用,一味地鼓励“形式主义加班”并不可取。
工作时间闲散摸鱼,下班时间开始加班,这样的上进、认真使错了地方。搞出加班的大阵仗,实际上却在消磨时间,身在办公室,心已飞家里,每隔几秒就看一下时间,如此走形式、摆阵势、做样子的加班,不仅无法保证工作效率,继续下去,“形式主义加班”只会沦为“无效加班”,甚至是“消耗型加班”,催生消极怠工等副作用,降低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与好感度。当混日子的人越来越多,长远来看,企业终会失去活力和生机。
所以,到点下班不是过错,我们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加班”。要知道不加班并不等于不上进,高效率的工作才是根本。
标签:形式主义论文; 职场论文; 领导论文; 员工论文; 自己的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年轻人》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