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式密封论文_李国勤,孙丹,焦忠泽,杜宸宇,白禄

导读:本文包含了刷式密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特性,摩擦,建模,迷宫,实体,梳齿,流气。

刷式密封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勤,孙丹,焦忠泽,杜宸宇,白禄[1](2019)在《多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级低滞后刷式密封的级间压力均衡性和传热特性影响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建立了基于叁维实体建模的多级低滞后刷式密封传热特性求解模型,在验证数值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数值分析了不同压比条件下多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的级间压力分布特性,研究了两级和叁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温度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级和叁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的最大级间压降均出现在末级刷丝,压比对级间压降占比的影响较小;两级和叁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刷丝束温度逐级升高,末排刷丝温度最高,这主要是因为泄漏气流将前级刷丝束的热量带至末排,导致末排刷丝温度较高,末排刷丝的热变形量最大;刷式密封的热量主要来源是由刷丝与转子之间摩擦产生,其传热形式包括刷丝与挡板、转子之间的导热,以及刷丝、转子、挡板与气流之间的对流换热;刷丝与转子之间的接触力大小决定了摩擦产生的热量大小,导致最高温度不同;热量散失的主要形式是泄漏气流带走的热量。(本文来源于《风机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2](2019)在《MTU的刷式密封》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业与其他行业一样,传统的密封思路是通过复杂的通道设计或"迷宫"设计防止油液泄漏。相比之下,更简单的刷式密封更易抑制油液泄漏、提高涡轮发动机的运营效率。德国MTU发动机公司在刷式密封方面拥有一项专利性制造工艺,现已成为MTU旗下的一大品牌。刷式密封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阻尼密封,刷式密封与转动部件的接触面是由成千上万根小金属丝组成,同时这些刷丝与转动部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这种设计使得这些刷丝起到了无数个小弹簧的作用,有效避免了因直接长时间高频率与转动部件碰磨后而导致密封件与转动部(本文来源于《航空维修与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马登骞,张元桥,李军,李志刚,晏鑫[3](2019)在《动叶叶顶迷宫刷式密封的透平级气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透平级叶顶泄漏损失大的问题,提出了将叶顶迷宫密封设计成迷宫刷式密封结构的设计方案,旨在减少叶顶泄漏量和提高气动效率。采用基于非线性多孔介质模型的RANS方程数值方法,研究了实验测量的迷宫刷式密封的泄漏量,数值预测泄漏量与实验测量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基于1.5级透平级动叶叶顶迷宫密封结构,将第1个、最后1个迷宫长齿设计成刷丝束的前置、后置迷宫刷式密封结构,对比分析了迷宫刷式密封刷丝束间隙为0~0.4 mm时,1.5级透平级的叶顶间隙泄漏量和气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前置、后置叶顶迷宫刷式密封在减少泄漏量和提高透平级气动效率方面相似;与叶顶迷宫密封相比,叶顶迷宫刷式密封在刷丝束间隙为0.4 mm时泄漏量减少了18%,透平级效率提高了0.6%;叶顶密封间隙损失主要包括腔室耗散和出口腔室黏性损失;相比于叶顶迷宫密封,叶顶迷宫刷式密封减小了气流相对偏转角,导致密封出口泄漏流与动叶出口主流掺混损失减少;叶顶迷宫刷式密封通过减少出口腔室黏性损失从而提高透平级气动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孙丹,李国勤,艾延廷,刘永泉,战鹏[4](2019)在《基于叁维实体建模的刷式密封传热机理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基于叁维实体建模的刷式密封传热特性求解模型,在验证数值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刷式密封流场与温度场分布特性,研究了压比、转速、干涉量和热流密度对刷丝最高温度的影响,揭示了刷式密封的传热机理。结果表明:高温区主要集中在末排刷丝与转子面接触位置,刷丝的最高温度随着压比、转速、干涉量和热流密度增加而增大,其中干涉量对刷丝最高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当干涉量从0.1mm增至0.7mm时,刷丝的最高温度上升1.61倍;刷式密封热量的主要来源为刷丝与转子表面摩擦产生的热量,其传热形式包括导热和对流换热,摩擦热量通过导热形式进入刷丝和转子,当刷丝与转子之间的接触力增加时,摩擦热量增大,刷丝的最高温度升高,摩擦热量通过对流换热形式在流体和固体之间进行传递,热量散失主要形式为泄漏气流带走部分热量。(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孙丹,丁海洋,李国勤,刘长胜,刘斌[5](2019)在《基于流固耦合的刷式密封泄漏特性理论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研究了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及影响因素。建立了考虑刷丝变形的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流固耦合理论模型,实验研究了刷式密封泄漏量随进出口压比和转速等的变化规律,并与理论求解模型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密封泄漏量的影响规律,验证了构造的刷式密封泄漏量理论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径向间隙一定时,刷式密封泄漏量随压比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加,转速对刷式密封的泄漏量影响不大;刷丝直径和刷丝间隙通过影响气体在刷丝束区域有效流通面积来影响泄漏量,有效流通面积越小,泄漏量越小;反之,则越大;随着刷丝直径、刷丝轴向排数的增大,刷式密封泄漏量逐渐降低;随着刷丝间隙的增大,泄漏量逐渐增大;随着后挡板保护高度、刷丝与后挡板轴向间隙的增大,泄漏量先显着增大后缓慢增加,最后趋于稳定;所构造的泄漏量理论公式可以准确预测刷式密封的泄漏量,为刷式密封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马登骞,张元桥,李军,晏鑫[6](2019)在《考虑刷丝变形的后夹板结构对刷式密封泄漏和传热特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于非线性Darcian多孔介质模型的叁维RANS方程耦合有限元分析接触模型的数值方法,建立了考虑泄漏流气动力、刷丝间摩擦力以及刷丝与前后夹板间相互作用的刷丝变形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了3种后夹板结构对刷式密封泄漏特性、力学特性和传热特性的影响。所建模型可为刷式密封刚化效应、摩擦热效应的研究以及先进刷式密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数值计算得到的刷式密封泄漏量与实验测量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典型后夹板结构的刷式密封,后夹板环形槽结构对泄漏量及压力分布影响较小;刷丝束所受到的轴向气动力随着压比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后夹板环形槽增加了下游刷丝束的压力,减小了刷丝轴向变形量,可有效防止刷丝发生刚化效应,降低泄漏气流对刷丝束造成的扰动;刷式密封高温区出现在刷丝束与转子表面接触处,后夹板环形槽结构可有效改善刷丝束与转子内部的温度分布。(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赵蕊[7](2019)在《碳纤维刷式密封性能计算方法及泄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刷式密封作为柔性高速动态密封装置,在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设备的气路动态密封部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高速条件下的摩擦生热烧尖、磨损加剧、泄漏量难以计算等问题,使得其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为此,本文研究采用碳纤维丝代替高温合金金属刷丝,设计刷式密封结构,以期其应用在高速、高温场合时,既能保证刷式密封的柔性特征和良好密封性能,又能避免传统金属刷式密封的烧尖断毛等缺陷。为此,首先开展了刷式密封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基于多孔介质流动理论构建了刷式密封的泄漏性能计算模型。采用将刷式密封刷束区处理为多孔介质的方法,基于纳维斯克托斯方程建立了控制方程,确定了刷式密封孔隙率、当量直径以及刷丝对流体阻力的计算方法,从而构建了刷式密封泄漏流动模型。并基于Fluent软件模拟了两种极限厚度下刷式密封的泄漏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实际的刷式密封泄漏量处于采用所建模型模拟计算的两种极限厚度下刷式密封泄漏量内。为了能够更好的分析刷式密封性能,结合试验数据对刷式密封刷束厚度及孔隙率进行了修正,采用修正后的模型重新对金属刷式密封泄漏特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保持了较好的相一致性,验证了所建刷式密封泄漏流动模型的可行性。其次,采用修正后的模型对碳纤维刷式密封进行了数值计算,在计算域、网格划分以及边界条件均与金属刷式密封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压差及转速下流体流经碳纤维刷式密封与金属刷式密封的速度、压力及泄漏特性,并对两种刷式密封的性能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碳纤维刷式密封的泄漏量相较之金属刷式密封减小,且碳纤维刷式密封的泄漏性能受到上下游压差的敏感性更小,具有更加优良的密封性能。最后,开展了结构参数对碳纤维刷式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刷式密封泄漏量随刷环内径、后挡板高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加趋势,前挡板高度的影响较小,刷丝长度和刷丝排列角度对碳纤维刷式密封泄漏量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需要进一步探索其影响规律。本研究工作为高性能刷式密封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柴保桐,赵玉柱,吴峥峰[8](2019)在《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刷式密封区域视为多孔介质,建立刷式密封CFD数值分析模型;结合FLUENT软件,通过求解Non-Darcian多孔介质模型的能量方程和(RANS)完全雷诺平均方程的方法,对影响刷式密封泄漏流动规律的一些物理量,比如刷式密封栅栏高度、间隙大小、压比和刷丝束宽度等进行了相关模拟研究;推导并验证了文中所应用的多孔介质阻尼系数。结果表明:在相同压比情况下,栅栏高度越低,泄漏量越大。刷式密封泄漏量会伴随压比变化呈线性变化。对于相同的栅栏高度,随着压比的增加,泄漏量均呈直线上升。(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李军,李志刚,张元桥,王凌峰,刘璐园[9](2019)在《刷式密封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刷式密封技术凭借其优良的封严性能而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汽轮机中应用。简要回顾了典型刷式密封技术及其发展历程,综述了刷式密封的泄漏特性、摩擦传热特性、力学行为、闭合和迟滞效应以及转子动力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MTU箍制刷式密封技术及其在湿蒸汽环境下的试验研究结果,以及目前非金属丝刷式密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总结了刷式密封技术流热固耦合特性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刷式密封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真实运行工况下运行寿命和性能可靠性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为刷式密封技术在透平行业中的高效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航空发动机》期刊2019年02期)

吴施志,江平,力宁,潘君,王智加[10](2019)在《刷式密封摩擦生热温度场数值计算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摩擦热热源条件下建立了CFD多孔介质数值计算模型,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刷式密封摩擦生热温度场进行计算分析,开展了刷式密封装置全工况条件下摩擦生热试验研究,采用红外成像技术实现了刷式密封动态温度场实时监测。根据试验结果对摩擦生热温度场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引入了刚度修正系数,并对刚度修正系数进行了确定及验证。总结出经过试验验证的航空发动机刷式密封摩擦生热温度场计算分析及试验方法,结果表明:与全工况试验结果相比,计算误差值从48.15%减少到10.67%。(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刷式密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航空业与其他行业一样,传统的密封思路是通过复杂的通道设计或"迷宫"设计防止油液泄漏。相比之下,更简单的刷式密封更易抑制油液泄漏、提高涡轮发动机的运营效率。德国MTU发动机公司在刷式密封方面拥有一项专利性制造工艺,现已成为MTU旗下的一大品牌。刷式密封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阻尼密封,刷式密封与转动部件的接触面是由成千上万根小金属丝组成,同时这些刷丝与转动部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这种设计使得这些刷丝起到了无数个小弹簧的作用,有效避免了因直接长时间高频率与转动部件碰磨后而导致密封件与转动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刷式密封论文参考文献

[1].李国勤,孙丹,焦忠泽,杜宸宇,白禄.多级低滞后型刷式密封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J].风机技术.2019

[2]..MTU的刷式密封[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9

[3].马登骞,张元桥,李军,李志刚,晏鑫.动叶叶顶迷宫刷式密封的透平级气动性能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4].孙丹,李国勤,艾延廷,刘永泉,战鹏.基于叁维实体建模的刷式密封传热机理数值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9

[5].孙丹,丁海洋,李国勤,刘长胜,刘斌.基于流固耦合的刷式密封泄漏特性理论与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9

[6].马登骞,张元桥,李军,晏鑫.考虑刷丝变形的后夹板结构对刷式密封泄漏和传热特性影响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7].赵蕊.碳纤维刷式密封性能计算方法及泄漏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8].柴保桐,赵玉柱,吴峥峰.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数值模拟[J].汽轮机技术.2019

[9].李军,李志刚,张元桥,王凌峰,刘璐园.刷式密封技术的研究进展[J].航空发动机.2019

[10].吴施志,江平,力宁,潘君,王智加.刷式密封摩擦生热温度场数值计算及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刷式密封结构典型刷式密封结构及刷丝受力情...2两级刷式密封的结构和实物(b)...2-5气液两相刷式密封泄漏分析模...动叶叶顶迷宫密封结构尺寸和改进设计...一4刷式密封模型轴向截面图

标签:;  ;  ;  ;  ;  ;  ;  

刷式密封论文_李国勤,孙丹,焦忠泽,杜宸宇,白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