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草属论文_左学丽,李旭青,杨燕萍,魏莱,曾丽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冰草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种质,远缘,小麦,染色体,核型,抗逆性,微克。

冰草属论文文献综述

左学丽,李旭青,杨燕萍,魏莱,曾丽倩[1](2019)在《小麦近缘植物冰草属种间杂种亲本及F_2代染色体核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冰草属植物为禾本科小麦族多年生异花授粉植物,其P基因组作为多种优异外源基因供体,对于小麦抗病性、抗逆性尤其是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属植物为优异牧草资源,具有多分蘖、返青早、枯黄晚、耐践踏等的特性。为了对冰草属蒙古冰草和冰草及其种间杂交后代种质鉴定、良种繁育、(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李立会,张锦鹏,杨欣明,刘伟华,李秀全[2](2019)在《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及新种质创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冰草属物种被认为是小麦改良的最佳外源供体之一,但一直未能成功。我们团队历经30年的努力,突破了小麦与冰草属间的远缘杂交障碍,攻克了利用冰草属P基因组改良小麦的国际难题,实现了从技术研发、材料创新到新品种培育的突破。我们创建了在授精蛋白识别免疫系统建成初期的幼龄授粉、75ppm赤霉素与小麦母本花粉混合液预处理、授精12天盾片退化前的幼胚拯救杂交技术,首次获得小麦与冰草属3个物种间自交可育杂种。通过染色体微切割技术、转录组De novo测序等途径,开发出P基因组着丝粒特异、均匀分布于各条染色体、分布于染色体臂端等多种类型的特异重复序列20个,以及来源于P基因组序列的6243对EST-STS和169365个SNP特异标记,标记覆盖冰草基因组98%以上的区域,STS和SNP标记的平均标记密度分别为1.27cM和528kb,解决了小麦背景下外源染色体片段或基因的高效检测与追踪问题。创制小麦-冰草异源附加系、代换系和缺失系等遗传工具材料90份,创制异源易位系等育种中间材料211份,实现了向小麦转移野生近缘种多个优异基因的突破。创制高产、抗病、抗逆等小麦-冰草新种质392份,向36个主要育种单位发放创新种质3157份次,育成普冰143、晋麦80、普冰9946、普冰701、新冬49 (普冰696)、科农2011、普冰151、青麦8号、川麦93、普冰2011等9个小麦新品种。创建的远缘杂交技术体系已被国内外专家成功应用于蒙古冰草、药用野生稻、茄子、柳树等野生近缘物种的远缘杂交研究。本文也报道了我们近期分别在利用冰草的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多穗粒数、小旗叶等优异性状基因在小麦种质改良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利用冰草外源染色体优异片段进行小麦新种质创制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迟恩惠[3](2019)在《蒙古冰草EST-SSR引物开发及其在冰草属中通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植物基因序列分析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NCBI-EST数据库容量每年都以成几何倍数增长,不断推动着包括EST-SSR在内的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在诸多植物中得到批量开发并实施相关研究。蒙古冰草是一种极耐旱的禾本科牧草,作为具有优良抗性基因的牧草,目前分子水平上有关遗传信息等研究相对较少,少数一些相关的报道也只停留在小麦的基因组学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种优良牧草的合理利用。本论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尽可能多的获得蒙古冰草转录本序列信息,并对其进行系统注释,鉴定转录本中的SSR位点,并筛选具有多态性的SSR,以期为蒙古冰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以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蒙古冰草叶片转录组中获得了24237250个高质量序列,将其拼装组成75367条非冗余基因片段,经系统评估结果显示,序列组装完整性较高,可满足后续分析。将全部Unigene与Nr、KEGG等8个数据库比对,其中得到37826(50.19%)个有注释信息的基因。(2)利用MISA工具,含有SSR位点的EST序列为3751条,共有4396个SSR位点,SSR发生频率为5.8%。在所有位点中,不考虑单核苷酸重复时,叁核苷酸重复率最高,占68.44%;其次为二核苷酸重复,占比26.34%。两者中最为丰富的基元分别为CCG/CGG与AG/CT,占总基元数的41.09%。转录组SSR基序重复数从5到12次不等,其中串联重复数为5的位点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8.59%。这表明蒙古冰草的EST-SSR主要以二碱基和叁碱基重复单元为主。(3)从筛选设计出的2396条EST-SSR引物中,随机挑选400对,对采集自不同地区的8个蒙古冰草材料进行PCR扩增,共有230对扩增出清晰条带的引物,扩增成功率为57.5%,其中扩增效果达到中度多态性的引物为57对。蒙古冰草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PIC范围在0.262-0.657内,平均为0.441,且多态比率100%。(4)蒙古冰草单株材料的遗传一致度变幅水平居于0.5411-0.9415之间,均值为0.71。遗传一致度越接近1则亲缘关系越近,说明整体亲缘关系较近。(5)将筛选得到的多态性较好的57对引物,在冰草属的其他4个种中进行通用性分析。成功筛选出40对EST-SSR引物,在冰草属物种转移率为68.97%,这些引物可用于属内物种的遗传关系及其生态遗传学研究,具有较广泛的利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4](2019)在《“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及其新种质创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从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立会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及其新种质创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小麦是主要口粮作物,但是我国小麦常规育种进入艰难的爬坡阶段。遗传基础狭窄和多样性亲本资源的缺乏成为限制小麦育种取得突破的瓶颈。远缘杂交在小麦(本文来源于《农村科学实验》期刊2019年03期)

孙蕊,柴凤久,刘泽东,高海娟[5](2018)在《浅谈冰草属牧草的优良特性及发展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冰草属牧草的分类分布、抗逆性以及饲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概述,并对今后冰草属牧草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李旭青[6](2018)在《冰草属种间杂种F_1代群体农艺性状与耐盐性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冰草属(Agropyron Gaertn.)植物为禾本科小麦族多年生异花授粉植物,具有多分蘖,多小穗,多小花等丰产株型结构,还具有抗寒,抗旱,抗盐碱,抗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等优良生理性状。种群内变异较大,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挖掘冰草特殊性状,筛选优异基因对于小麦的改良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一直受到小麦育种家的重视。试验以冰草属代表物种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和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种间杂种F1代群体为材料,分别种植在廊坊、张家口、秦皇岛叁个生态区,从农艺性状和耐盐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寻找优异性状的目标材料,挖掘耐盐性基因,为冰草的起源、遗传变异和选育新品种提供依据。研究分析发现:1.经过对不同地区冰草F1代群体农艺性状的调查发现,冰草F1代材料分蘖最高可达550个,小穗数最高可达75个,小花数最高可达36个,变异系数范围9.1%-92.04%,平均变异系数为33.15%。存在多分蘖,多小穗数,多小花数等高产性状,且存在丰富的变异性。主要农艺性状间存在相关性,不同地区主要农艺性状存在差异。2.为了确定冰草的最佳耐盐浓度,对F1代结实种子进行盆栽不同浓度海水浇灌模拟盐胁迫,发现70%海水浓度为适宜的盐浓度。对F1代冰草材料进行70%海水浇灌耐盐性鉴定,对其中32个材料的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90号、22号、53号、99号、3号、50号、25号、129号、109号、121号、65号、127号、101号、111号、115号较其他材料耐盐性强,而5号、4号、128号、96号、126号较其他材料耐盐性差。(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期刊2018-06-01)

李立会[7](2017)在《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及其高产抗病抗逆新种质创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最主要的口粮作物之一,但育种新材料匮乏已成为限制产量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分析小麦进化历史和育种进程,发现远杂交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冰草属植物是小麦野生近种,仅含P基因组,具有众多优异基因,被国际普遍认为是改良小麦的最佳外源基因组之一,但该属物种与小麦之间的远杂交一直未能成功。针对小麦与冰草属不能杂交的国际研究现状,创建创建以克服杂交障碍、高效诱导易位、特异分子标记追踪、外源多粒标志性状大群体选择为一体的远杂交技术体系,首次获得小麦与冰草属3个物种间的自交可育杂种及其衍生后代,突破了利用冰草属P基因组改良小麦的国际难题。针对向小麦有效转移外源基因的关键问题,揭示了冰草属P基因组结构重排现象,提出了远杂交中附加系和易位系创制的新模式;创制异源二体附加系、端体附加系、代换系、P染色体缺失系、异源易位系、渐渗系等类型多样的新种质354个,并揭示其可用于小麦改良的高产、抗病、抗逆等优异性状/基因,特别是多穗粒数性状受主效QTL控制,并在多环境下稳定表达,能够提高大面积推广品种穗粒数64.9%~134%。针对创新种质的有效利用问题,阐明多粒育种新材料的生理与遗传基础,创制骨干亲本和国外优质材料背景下多穗粒数与千粒重和亩穗数等性状相协调的育种新材料254个,并首次在6个小麦主产区育成携带冰草属P基因组优异基因的新品种7个、后备新品种(系)1109个,证实了新种质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了育种新材料匮乏的关键问题,而且在突破性新品种培育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7-08-07)

闫伟红,马玉宝,张晶然,王凯,孟庆伟[8](2016)在《低温胁迫对8份冰草属植物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抗寒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室内低温培养箱模拟低温胁迫,对8份来自不同产地的冰草属植物材料进行胁迫,并测定8份材料幼苗的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5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程度加强,8份材料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能提高其抗寒性,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贡献最大;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8份冰草属植物幼苗的抗寒性顺序为:细茎冰草>蒙古冰草(宁夏)>蒙古冰草(内清)>蒙古冰草(内农)>冰草>光穗冰草>沙生冰草>蒙古冰草(甘肃)。(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业》期刊2016年03期)

韩海明[9](2015)在《冰草属P基因组特异序列分离及其在小麦—冰草衍生后代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组特异序列对于开发基因组特异标记和研究染色体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作用。穗粒数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叁因素之一,通过远缘杂交创造多粒新种质,对于拓宽小麦育种的遗传基础和促进育种水平的持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染色体显微分离和DOP-PCR分离的冰草P基因组特异序列和基于此开发的冰草特异分子标记为工具,确定特异序列在P基因组染色体上的分布特征,鉴定小麦-冰草多粒种质中冰草染色质成分,挖掘可用于检测多粒种质的分子标记,并对小麦-冰草多粒种质进行综合农艺性状评价,旨在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基础数据与材料,并为阐明决定多粒基因/QTL源自冰草P基因组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1、6PS和6PL的显微分离及其DOP-PCR扩增。以小麦-冰草6PS和6PL端体附加系为材料对6PS和6PL进行显微切割和DOP-PCR扩增,并以其DOP-PCR产物为探针对二倍体冰草、小麦-冰草6PS、6PL和6P附加系进行染色体着染。结果表明,6PS和6PL的DOP-PCR产物在冰草染色体上的分布没有差异,均遍布于冰草所有染色体,而且在杂交模式上6P染色体与冰草其它染色体相比没有差异;它们在小麦染色体上没有杂交信号,说明DOP-PCR产物中含有冰草特异序列,可以作为探针检测外源冰草染色质。2、冰草属P基因组特异序列的分离。将6PS的DOP-PCR产物连接到p MD19-T载体,用斑点杂交筛选冰草Z559和小麦Fukuho有差异的DNA克隆进行测序及BLAST分析。从中分离出了76条冰草特异序列,其中18个序列具有逆转录转座子的特征,6个具有DNA转座子特征,1个序列属于串联重复序列,含有简单重复序列的序列有3个,与小麦基因组等序列无相似性的序列有12个。3、基于冰草特异序列的分子标记开发。基于76条冰草特异序列设计了96对引物,在冰草Z559和Fukuho之间筛选出48对多态性引物,其中41对表现为冰草和6P附加系4844-12特异。利用小麦族16个基因组进行特异性分析发现,仅18对引物表现出P基因组的特异性。但有30个分子标记能在所有附加系上产生冰草特异条带;6个标记为6PS特异:2个在6PS-0-0.15区段上,4个在6PS-0.15-1.00区段上。4、特异序列在P基因组染色体上的分布特征。经FISH分析,76个冰草特异序列中有18个序列可以在冰草染色体上产生信号,并根据它们的分布特征将其分为5类:第1类,散布于冰草所有染色体,有10个;第2类,分布在冰草染色体近着丝粒区,有2个;第3类,分布在染色体的亚端粒区,有4个;第4类,分布在冰草染色体着丝粒处,1个;第5类,分布在冰草染色体的端部,有1个。利用分布在冰草染色体端粒处的p Ac TRT1、近着丝粒区的p Acp CR2以及亚端粒区的p Ac TR1对17个小麦-冰草附加系进行区分,可分区为4组;并利用p Ac TRT1和p Acp CR2鉴别二倍体冰草Z1842的所有染色体,绘制了二倍体冰草的模式图,同时证明了冰草染色体存在结构多态性。5、冰草特异序列及其标记在小麦-冰草多粒种质中的应用。6P附加系方面:利用p Ac TRT1、p Acp CR2、p Ac TR1的FISH和6个6PS特异分子标记,证实了不同6P附加系中6P染色体存在差异。易位系方面:利用GISH-FISH和冰草特异序列的分子标记鉴定出小麦-冰草易位系Pb5065为T1AS-6PS-1AS·1AL,其具有多效性的6P染色质来自6PS-0.00-0.15区段;利用P基因组为探针的GISH和p Ac PR1为探针的FISH对小麦-冰草易位系WAT-31进行检测,其结果一致,说明p Ac PR1(第1类序列)可以代替P基因组进行小麦-冰草易位系的检测,同时利用小麦着丝粒探针CRW和冰草着丝粒序列p Ac CR1发现WAT-31包含42个小麦着丝粒和2个冰草着丝粒。渐渗系方面:利用41个冰草特异序列开发的标记和312个冰草ESTs开发的STS标记对74份小麦-冰草渐渗系进行检测,发现有15个分子标记可以检测65份材料,其中冰草特异序列开发的标记有6个,STS标记有9个:7个来自6P长臂,2个来自6P短臂。为小麦高产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重要基础。6、小麦-冰草多粒种质的综合性状评价。通过在河南新乡连续两年种植,对128个小麦-冰草多粒种质进行农艺性状评价、抗白粉病调查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发现,穗粒数高于80粒的材料有36份,抗白粉病的有85份,具有优质亚基组合的有41份。其中,有12份小麦-冰草新种质不但穗粒数大于80粒,并且还具有白粉病抗性和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的特点,说明这些新种质综合性状优异,这为未来培育兼具高产、优质、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5-06-01)

杜俊利,岳林[10](2013)在《冰草属植物坪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分别对不同播量的叁种冰草属植物以及草地早熟禾的颜色、质地、均匀度、密度、盖度、耐践踏性以及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了坪用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粗放管理条件下,冰草属植物坪用价值普遍优于草地早熟禾,而播量为60g/m2扁穗冰草成坪表现最优异,是实用型草坪建植的理想品种。(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3年35期)

冰草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冰草属物种被认为是小麦改良的最佳外源供体之一,但一直未能成功。我们团队历经30年的努力,突破了小麦与冰草属间的远缘杂交障碍,攻克了利用冰草属P基因组改良小麦的国际难题,实现了从技术研发、材料创新到新品种培育的突破。我们创建了在授精蛋白识别免疫系统建成初期的幼龄授粉、75ppm赤霉素与小麦母本花粉混合液预处理、授精12天盾片退化前的幼胚拯救杂交技术,首次获得小麦与冰草属3个物种间自交可育杂种。通过染色体微切割技术、转录组De novo测序等途径,开发出P基因组着丝粒特异、均匀分布于各条染色体、分布于染色体臂端等多种类型的特异重复序列20个,以及来源于P基因组序列的6243对EST-STS和169365个SNP特异标记,标记覆盖冰草基因组98%以上的区域,STS和SNP标记的平均标记密度分别为1.27cM和528kb,解决了小麦背景下外源染色体片段或基因的高效检测与追踪问题。创制小麦-冰草异源附加系、代换系和缺失系等遗传工具材料90份,创制异源易位系等育种中间材料211份,实现了向小麦转移野生近缘种多个优异基因的突破。创制高产、抗病、抗逆等小麦-冰草新种质392份,向36个主要育种单位发放创新种质3157份次,育成普冰143、晋麦80、普冰9946、普冰701、新冬49 (普冰696)、科农2011、普冰151、青麦8号、川麦93、普冰2011等9个小麦新品种。创建的远缘杂交技术体系已被国内外专家成功应用于蒙古冰草、药用野生稻、茄子、柳树等野生近缘物种的远缘杂交研究。本文也报道了我们近期分别在利用冰草的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多穗粒数、小旗叶等优异性状基因在小麦种质改良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利用冰草外源染色体优异片段进行小麦新种质创制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冰草属论文参考文献

[1].左学丽,李旭青,杨燕萍,魏莱,曾丽倩.小麦近缘植物冰草属种间杂种亲本及F_2代染色体核型分析[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李立会,张锦鹏,杨欣明,刘伟华,李秀全.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及新种质创制研究进展[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3].迟恩惠.蒙古冰草EST-SSR引物开发及其在冰草属中通用性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4]..“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及其新种质创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J].农村科学实验.2019

[5].孙蕊,柴凤久,刘泽东,高海娟.浅谈冰草属牧草的优良特性及发展前景[J].现代畜牧科技.2018

[6].李旭青.冰草属种间杂种F_1代群体农艺性状与耐盐性调查与分析[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

[7].李立会.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及其高产抗病抗逆新种质创制[C].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7

[8].闫伟红,马玉宝,张晶然,王凯,孟庆伟.低温胁迫对8份冰草属植物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抗寒性评价[J].草原与草业.2016

[9].韩海明.冰草属P基因组特异序列分离及其在小麦—冰草衍生后代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10].杜俊利,岳林.冰草属植物坪用特性研究[J].科技资讯.2013

论文知识图

冰草属-图3 蒙古冰草冰草属-图2 沙生冰草冰草属-图5 中间冰草冰草属-图4 西伯利亚冰草冰草属-图1 冰 草个冰草属植物居群基于醇溶蛋白...

标签:;  ;  ;  ;  ;  ;  ;  

冰草属论文_左学丽,李旭青,杨燕萍,魏莱,曾丽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