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珍(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810007)
【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解,为乙肝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并探讨HBV前S1抗原在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中的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4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60例精神病患者血清HBsAg阳性81例(17.61%),其中大三阳27例(5.87%),小三阳41例(8.91%),HBsAg、HBeAg阳性的模式7例(1.52%);大三阳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21例(77.78%);小三阳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30例(73.17%);HBsAg、HBeAg阳性模式的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5例(71.43%)。三者间前S1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HB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对这类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抗病毒和保肝治疗,同时加强管理、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其它精神病患者和医护人员被感染。
【关键词】精神病乙肝病毒前S1抗原乙肝两对半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112-02
为了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的传播感染,了解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可以为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对2012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46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检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460例,其中男性258例,女性202例,年龄14~71岁,平均年龄42.5岁。
1.2标本采集所有患者于清晨采取空腹静脉血3ml,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备用。
1.3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前S1抗原进行检测。
1.4仪器与试剂使用MK3型酶标仪,RT-3000洗板机,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且均在有效期内,严格按照说明书及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5统计学分析HBV血清标志物用阴阳性表示,检出率用百分比表示,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460例精神病患者血清HBsAg阳性81例,阳性率为17.61%;单项抗-HBs阳性155例,占33.70%;6项检测结果皆为阴性者65例,占14.13%。
2.2HBV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27例,阳性率为5.87%;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41例,阳性率为8.91%;HBsAg、HBeAg阳性的模式有7例,阳性率为1.52%。27例乙肝大三阳的患者中,有21例前S1抗原阳性,占77.78%;41例乙肝小三阳的患者中,有30例前S1抗原阳性,占73.17%;7例HBsAg、HBeAg阳性模式的患者中,有5例前S1抗原阳性,占71.43%。三者间前S1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感染模式中均未检出前S1抗原。具体感染模式和前S1抗原测定结果见表1。
表1乙肝病毒感染模式和前S1抗原测定结果
3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传染病,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约为10%。本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中的HBsAg阳性率为17.61%,高于一般人群感染率。可能是因为精神病患者行为紊乱,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缺乏卫生方面自我保护的能力;而家属又因各种原因监管不力,不重视为其接种乙肝疫苗,导致无法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1]。
乙肝两对半反映了人体感染HBV后机体反应的状态,长期以来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单纯依赖于对乙肝两对半的检测。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而HBeAg阳性是HBV复制、传染的重要标志。前S1抗原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有研究指出,前S1抗原与HBeAg几乎同时出现和消失,它的持续存在表明有病毒复制和病毒颗粒存在,可作为HBV复制的指标,在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中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2]。因此,前S1抗原可与乙肝两对半联合检测以补充和完善两对半检测的不足。
对HBSAg阳性的精神病患者应该给予相应的抗病毒和保肝治疗,同时加强管理、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其它精神病患者和医护人员被感染。
参考文献
[1]袁招红,汪兴周,聂宇波.1236例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与乙肝两对半结果分析.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1).
[2]温晓红.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两对半”同步检测的临床意义.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