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强迫振动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导数,风洞,阻尼,桥梁,参数,模型,相位。
强迫振动法论文文献综述
牛华伟,陈政清[1](2014)在《桥梁主梁断面18个颤振导数识别的叁自由度强迫振动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开发的全数控叁自由强迫振动装置,发展桥梁断面18个颤振导数识别的叁自由度强迫振动法。强迫振动装置的驱动系统由伺服电机、数字驱动器和独特的耦合运动机构共同组成,实现由电脑调节振动频率等参数及控制其各个自由度单独或耦合运动;采用时域最小二乘识别算法,通过单自由度、竖向和扭转两自由耦合以及叁自由度耦合叁种运动方式分别对宽厚比为1/22.5的平板断面以及两种典型的桥梁断面进行颤振导数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的平板断面颤振导数与Theodorsen理论值非常接近;桥梁断面颤振导数曲线比较光滑,与阻力有关的颤振导数也具有良好的趋势性,而且模型运动方式对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罗晓英[2](2012)在《强迫振动法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激励结构振动的方法,可以采集到结构的强迫振动时程。再对强迫振动时程采用随机减量法提取自由振动信号,并进行ITD识别,即可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对随机减量技术与ITD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一个实测信号的识别实例。(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2年03期)
牛华伟[3](2007)在《气动导数识别的叁自由度强迫振动法及颤振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颤振研究的难点主要在于桥梁断面非定常气动自激力的准确描述和颤振发生机理的科学解释两个方面,而气动导数是描述桥梁断面气动性能的重要参数,它在描述桥梁断面气动自激力和揭示桥梁颤振发生机理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桥梁断面的气动导数识别与颤振分析由于在试验和理论方面具有双重难度而一直是桥梁风工程研究的热点。鉴于此,本文首先开发了用于桥梁断面气动自激力测量和气动导数识别的叁自由度强迫振动系统,然后对气动导数识别的强迫振动法和气动自激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发展了用于桥梁结构二维颤振分析的复模态单参数搜索方法,并基于二维叁自由度颤振分析研究了桥梁断面的颤振机理。本文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开发了完全数控的叁自由度强迫振动装置,它不但可以驱动节段模型作叁个自由度组合的七种运动方式,而且通过机械的正弦机构实现了无理论误差的正弦运动,并基于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实现了模型运动位移信号的测量;2、研制了桥梁结构气动力测量的叁节段测力测压复合节段模型试验系统,该复合测力模型可以通过其悬浮段测力系统及测压积分方法同时得到作用在模型上的气动力,而且由压力测量可得到模型断面的压力分布。通过天平系统测力、叁节段模型悬浮段测力和测压积分方法分别测量了机翼断面模型的气动自激力并依之进行了气动导数识别,证明了气动测力测压复合节段模型对气动力测量的有效性与可行性;3、研究了桥梁断面18个气动导数识别的频域FFT方法,并提出了用于对比的CORR识别算法,得到了频域泄漏误差不会影响单自由度强迫振动法的识别精度但可能影响叁自由度耦合振动状态气动导数识别精度的重要结论,而且发现单自由度运动状态力和位移的相关性比叁自由度耦合振动状态更好;4、基于实测位移信号改进了时域最小二乘识别方法,其计算过程中用到的速度信号由实测位移信号微分得到,避免了现有方法中由加速度进行数值积分的复杂过程,提高了气动导数的识别精度;5、对桥梁断面气动导数的影响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模型强迫振动幅值会对气动导数的识别结果有明显影响而耦合振动频率比对气动导数识别结果影响较小,试验结果还表明桥梁断面的气动导数是关于风速和频率的二元函数,通过改变风速和改变频率试验得到的气动导数曲线存在明显偏差。此外,研究发现栏杆等附属物会改变桥梁断面的气动导数曲线;6、提出了自激力分量系数的概念,并依此为基础研究了桥梁断面的自激力特性,进一步证明了各气动自激力分量的渐进性,并定性地分析了各自激力分量在颤振临界状态的能量贡献,从新的角度揭示了颤振发生的机理,还通过不同类型桥梁断面的实测力信号研究了自激力的高阶谐波特性。7、提出了桥梁节段二维叁自由度颤振分析的复模态单参数搜索方法,其对颤振状态的求解过程不需要进行迭代,并通过不同类型的桥梁断面在颤振分析过程中的振动频率、阻尼、相位和自由度之间的能量比等参数的变化揭示了颤振发生的机理。最后还通过弹性悬挂试验研究了双幅桥面之间的气动干扰效应对桥梁颤振稳定性的不利影响。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478051)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No.20040532019)的资助。(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7-10-25)
郭震山[4](2006)在《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的叁自由度强迫振动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动导数是描述主梁断面气动性能的重要参数,在大跨度桥梁颤振和抖振分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动导数一般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得。按照振动驱动机制不同,节段模型试验方法可分为自由振动法和强迫振动法两大类。与自由振动法相比,强迫振动法具有响应信号的信噪比大,气动导数识别结果离散度小,精度高,对应折减风速范围宽等优点。但由于所需试验设备复杂、一次性投资大等原因,强迫振动法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目前还处于两自由度水平,识别理论还不完善,识别结果也不太理想。鉴于这种状况,本文从识别理论和试验技术两个方面对强迫振动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开发研制了节段模型叁自由度耦合强迫振动装置,该装置既可使节段模型沿竖向、侧向或扭转方向作可控的单自由度简谐强迫振动,又可沿任意两个或叁个方向作可控的两自由度或叁自由度耦合强迫振动。 将分状态强迫振动频域法从竖弯和扭转两个自由度的水平拓展到了竖弯、扭转和侧弯叁个自由度的水平,首次实现了用叁自由度分状态强迫振动频域法对18个气动导数的识别。提出了叁自由度耦合状态强迫振动频域法。通过使节段模型沿竖向、侧向和扭转方向作不同频率的耦合振动,仅需一次试验就可获得所有18个气动导数。发现了节段模型实际强迫振动频率与预设频率之间的小量偏差是降低频域法识别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对试验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在对超长预试验振动信号进行精确频率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型振动频率进行微调,达到有效降低上述频率偏差的目的,从而使频域法的气动导数识别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对加速度时程信号进行数值积分求解速度和位移时程的问题上,提出了确定初始速度和初始位移的新方法,并集合样条函数积分、椭圆数字滤波,双向滤波技术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建立了一个可以得到精确可靠的速度和位移时程信号的处理方法,避免了目前利用振动参数生成速度和位移信号所带来的误差。通过对动荷载成分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高精度自激力时程获取方法,为建立完善的强迫振动时域气动导数识别方法奠定了基础。该方法摒弃了之前将特定风速与零风速下节段模型所受动荷载按对应相位简单相减得到自激力时(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06-01-01)
王卫华,李明水,陈忻[5](2005)在《强迫振动法提取桥梁气动导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节段模型的自由振动法来提取气动导数,这种方法其装置简单、易于实现,但在试验中结果并不完美。原因之一是模型可能会受到涡的影响,并且在高风速时,信号受干扰严重,信噪比较低。另外激振方式的不同也会造成重复性差。强迫振动法一直被认为是提取气动导数最精确的方法,但由于装置较为复杂,研究和实施此法者目前较少。笔者给出了针对两种桥梁断面进行的一次强迫振动法实验检验,表明效果好。(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05年01期)
程忠宇,张琦,陈政清,于向东[6](2003)在《强迫振动法大跨度桥梁节段模型气动导数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桥梁节段模型颤振导数测定的二维强迫振动实验装置,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对振动频率的控制,模型惯性力、气动力的测量采用了特殊设计的测力元件,模型运动用压电式加速度计进行测量。实验时,模型分别作单自由度的竖弯或扭转的简谐运动,通过测量模型所受到的气动力及模型位移,应用谱分析方法和非线性曲线拟合算法实现了对八个颤振气动导数的辨识,并通过平板模型实验数据与Theodorsen理想平板数据及国外文献数据对比对实验装置及辨识算法进行了检验。(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陈政清,于向东[7](2002)在《大跨桥梁颤振自激力的强迫振动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我们开发的国内第一个强迫振动法试验方法 ,研究了叁种不同断面的桥梁颤振自激力特性和Scanlan提出的颤振导数理论的若干假定。研究表明 ,在实用风速范围内 ,颤振导数基本与测试频率、振幅无关 ;流线断面的自激力能基本符合Scanlan的线性假定 ,但钝体断面的自激力高次谐波分量大 ,明显具有对模型运动的非线性响应特征。(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2年05期)
于向东[8](2002)在《大跨桥梁颤振导数识别的强迫振动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识别都是大跨度桥梁颤抖振响应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鉴于目前桥梁断面颤振导数识别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跨度桥梁非定常气动力、颤振分析方法及颤振导数识别方法的回顾和评述,基于现有的非定常气动力和颤振导数的测试方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铁道部重点学科基金的联合资助下,研究开发了一套在风洞中采用强迫振动法测试颤振导数的装置。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首次在国内成功实现了在风洞中测试桥梁节段模型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法,并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了本测试装置的可靠性。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强迫振动法装置具有试验数据稳定、数据重复性好、可测量的折减风速范围宽、交叉项导数与对角项导数具有同等精度和不需要复杂的系统识别过程等一系列优点。 2.通过系列试验考查了模型驱动频率和振幅对颤振导数的影响,验证了驱动频率和振幅对颤振导数影响很小。在折减风速的实用范围之内,颤振导数只是折减风速的函数。 3.通过对叁种典型断面颤振导数的测试,考查了各颤振导数随断面形状的变化趋势,说明了最主要的变化体现在与扭转阻尼有关的H_2和A_2项。 4.考查了Scanlan的线性假定:如果自激力与模型运动的位移、速度成线性关系,模型振动是某一频率的正弦函数,那么相应的自激力也应是这一频率的正弦函数,高次谐波的分量应极小。结果表明对薄平板这一类近乎流线体的断面,自激力与振动参数之间能较好地满足线性关系。而钝体断面的颤振自激力高次谐波分量较大,具有较明显的非线性响应特征,验证了用颤振导数表示钝体的自激力只是一种线性近似。 5.在两自由度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法识别装置的基础上,我们和国防科技大学及同济大学风洞试验室联合研制开发了一套叁自由度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法识别装置,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2-05-01)
刘伟,瞿章华[9](1998)在《强迫振动法求解偏航阻尼导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求解了非定常薄层近似N-S方程模拟强迫振动条件下的非定常扰动流场,并在Etkin定义下给出偏航阻尼导数Cηγ-Cηβcosα的计算方法和数值积分公式,还给出Ma=10,α=9.847°,19.68°下的计算结果。(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1998年03期)
王承增[10](1987)在《用强迫振动法测量跨超音速风洞模型的俯仰阻尼导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叙述了测量俯仰阻尼导数的试验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程。在FL-23风洞中,测量了AGARD-C模型俯仰阻尼导数,结果表明:阻尼导数随M数的变化趋势是合理的,M=2.5 C模型在FL-23的测量结果同在AEDC 4英尺风洞所得的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用在跨超音速风洞中测量飞行器模型的俯仰阻尼导数。(本文来源于《空气动力学学报》期刊1987年02期)
强迫振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激励结构振动的方法,可以采集到结构的强迫振动时程。再对强迫振动时程采用随机减量法提取自由振动信号,并进行ITD识别,即可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对随机减量技术与ITD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一个实测信号的识别实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强迫振动法论文参考文献
[1].牛华伟,陈政清.桥梁主梁断面18个颤振导数识别的叁自由度强迫振动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4
[2].罗晓英.强迫振动法结构模态参数识别[J].公路工程.2012
[3].牛华伟.气动导数识别的叁自由度强迫振动法及颤振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
[4].郭震山.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的叁自由度强迫振动法[D].同济大学.2006
[5].王卫华,李明水,陈忻.强迫振动法提取桥梁气动导数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5
[6].程忠宇,张琦,陈政清,于向东.强迫振动法大跨度桥梁节段模型气动导数辨识[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3
[7].陈政清,于向东.大跨桥梁颤振自激力的强迫振动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2
[8].于向东.大跨桥梁颤振导数识别的强迫振动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2
[9].刘伟,瞿章华.强迫振动法求解偏航阻尼导数[J].推进技术.1998
[10].王承增.用强迫振动法测量跨超音速风洞模型的俯仰阻尼导数[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