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贸易条件论文_谭本艳,李思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收入贸易条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贸易,条件,收入,对外贸易,收入差距,价格,制成品。

收入贸易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谭本艳,李思雨[1](2016)在《收入贸易条件的冲击对中国私人储蓄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综述贸易条件影响宏观经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1981-2014年收入贸易条件和私人储蓄率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收入贸易条件影响私人储蓄率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收入贸易条件对私人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会带来私人储蓄率的上升。最后,通过以上分析结合中国目前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冯怡[2](2014)在《人民币汇率对中国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的贸易整体福利带来巨大变化。本文使用2008年至2012年8月的海关进出口贸易指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品的收入贸易指数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人民币升值并没有使工业制品出口数量恶化,反而使我国收入贸易指数得到改善。(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4年04期)

张祎,王少英[3](2013)在《我国纺织品收入贸易条件与贸易结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贸易条件作为衡量贸易利益和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其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本文通过2003~2012年我国纺织品按HS编码分类的商品历年进出口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成9类,建立面板数据,分析分散度指数、结构变化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技术含量以及世界进口增长率等贸易结构因素与收入贸易条件①变动的相关程度,提出了改善我国纺织品贸易条件与贸易结构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论坛》期刊2013年10期)

姜彬[4](2013)在《技术赶超条件下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李嘉图模型和H-O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技术赶超的概念,建立一个贸易和收入分配的一般均衡模型,从技术赶超的角度解释对外贸易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扩大了收入差距,这种结构变化主要是通过技术赶超实现的,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和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也对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丽水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庞羽虹[5](2013)在《碳关税对中国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际范围内相继开展了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很多欧洲国家如瑞典、丹麦都已在国内开征碳税,对本国的出口行业形成了一定的约束;而发展中国家目前并未承担碳减排的义务。为了倡议所谓的“公平”,在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边界调节税”法案,主要针对进口产品的关税征收,实质就是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征收碳关税政策。从环境层面分析,碳关税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起到了一定作用。长期而言,征收碳关税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创新。但作为新的贸易壁垒,碳关税的征收就是强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碳减排的责任,这便违背了WTO中的基本原则。本文把碳关税与衡量一国贸易利益的重要标志——收入贸易条件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分别分析碳关税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以及碳关税对我国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机制;测算在30美元/吨碳关税水平下,我国具有代表性的7个出口行业对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化学工业、农业、食品制造业、采掘业对收入贸易条件起恶化作用,并依次增大,而炼焦加工业的恶化作用最大;金属产品制造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对收入贸易条件的促进作用依次增强,而这个促进作用得益于出口量的增长。通过本文研究分析,碳关税的征收会恶化我国收入贸易条件。面对即将征收的碳关税,为了不使我国收入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应大力推动金属产品制造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量的增长。同时,结合出口价格弹性,我国主要出口产业的价格弹性基本都是缺乏弹性的,提高价格会使总收益增加,所以在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我国可以适当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增加贸易收入,从而改善我国收入贸易条件。此外,本文还提出我国应对碳关税的相关政策及建议。(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3-01-07)

张茜倩[6](2012)在《贸易开放条件下中国收入差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与此同时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贸易开放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历来就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与发展,贸易和收入分配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贸易开放与收入差距的同步发展是否意味着贸易开放和收入差距拉大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如果贸易开放会影响收入差距,那么其影响机制是什么?影响程度又有多大?这些都是我们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对国际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理论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分别从对外贸易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差异入手,具体分析贸易开放对区域收入差距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首先,本文对贸易发展、区域收入差距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阐述,并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对其结构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在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也存在极大的不平衡。从时间上来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外贸发展较之以前取得较快发展,然而对外贸易真正取得迅速发展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因而对外贸易存在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历程。另外就空间而言,由于各个地区自身的区位、自然以及经济、政策因素,我国外贸发展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明显的失衡,东部沿海地区无论是贸易开放度,还是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对改革开放以来区域收入差距的分析表明,我国区域收入同样存在这与贸易发展相类似的自东部向西逐级递减的发展态势,并且用泰尔指数对区域收入差距的结构分解表明,东中西叁大区域内部差距在逐步减小,而叁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已成为构成区域差距的主体。对城乡收入差距发展现状的分析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同样是伴随着贸易开放的提高而不断攀升,并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分解表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城市内部以及农村内部差距,成为构成城乡差距的主体。其次,从产业集聚、要素积累、技术溢出等多种路径入手,对贸易开放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具体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在机制分析基础上,我们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具体从制度变迁和技术溢出两个角度,对贸易如何影响区域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正是由于不同区域贸易发展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从贸易开放中所获取的收益也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到区域收入。实证结果也表明,贸易开放及其带来的市场化改革以及技术溢出效应对区域收入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不同区域在贸易规模和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从中获取的利益呈现由东到西逐级递减态势,进而影响到区域收入水平。此外,不同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投资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也会对区域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再次,从商品价格、产业结构、吸引外资等角度对贸易影响城乡收入分配的途径进行分析。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样本期间分为两个时段,依据各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不同时期贸易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贸易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即在贸易开放初期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然而随着贸易的进一步扩展,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缩小。此外教育水平、投资支出、市场化改革、利用外资等因素也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最后,在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2-04-01)

缪丹[7](2012)在《入世后我国价格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增长问题,尤其是贸易条件恶化问题倍受关注。正确认识我国的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和原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2000-2010年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的原始数据为依据,计算出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相关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视角(中旬)》期刊2012年03期)

冯晓玲,张凡[8](2011)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能全面、准确反映贸易利益的收入贸易条件为着眼点,力图说明FDI对其影响。首先,利用回归方程测算出1985~2008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得出由于出口量的扩张,导致中国在价格贸易条件下降的同时,收入贸易条件却呈现逐年上升态势的结论;其次,以实证数据为基础,利用协整模型对收入贸易条件与FDI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由此得出,长期内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与FDI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FDI的增长正是中国收入贸易条件改善的格兰杰原因。(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史学林[9](2009)在《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贸易己成为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各国在参与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对外贸易所获利益的多少是各国参与其中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因此,如何获得有利于本国的贸易条件,更多的分享对外贸易所带来的利益,是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国内许多学者对贸易条件的考察一般都只集中在商品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并将其等同于贸易条件的变动,从而得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而作为衡量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获总体利益的另一指标——收入贸易条件却被忽视。因此对收入贸易条件加以研究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同时,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世界对外贸易结构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各国逐渐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品出口方向转移。因此,从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两个方面考察我国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所获利益的大小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因此,本文在价格贸易条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收入贸易条件,对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对贸易条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并简要讨论了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的关系;其次,根据国际与国内相关资料对我国1992-2007年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动趋势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在波动中呈逐渐恶化的趋势,而收入贸易条件呈持续改善的发展趋势;最后,在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我国收入贸易条件的主要因素,并实证分析了其对工业品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实证最终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和出口商品结构都对我国工业制成品收入贸易条件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本文认为工业品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工业品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仅根据工业品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而推断我国工业品贸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的结论缺乏足够的根据。在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背景下,我国应当在持续保持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不恶化的前提下,同时注重改善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继续大力推动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12-01)

高宇[10](2008)在《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贸易自由化的号召下参与并扩大着国际贸易的进程。从本质上来讲,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都是为了在本国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贸易获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因此贸易条件作为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各国在参与国际贸易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它的优劣直接涉及到各国切身的贸易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幅增长,并且贸易结构逐渐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的结构,快速的增长和贸易结构的转变是否为我们带来了应得的贸易利益呢?本文以衡量贸易利益的标准——贸易条件,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分析了我国各项主要的贸易条件自1995年以来的变动趋势,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贸易条件变动背后的原因,并且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贸易条件改善的可行途径。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用帕氏价格指数计算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及双要素贸易条件的总体指数和分类商品的具体指数变动情况,并且探讨了各项指数变动背后的原因。发现总体和分类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都呈现恶化的趋势,国内进口需求的扩大和进口品价格的上升主要影响了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下降。与此同时,收入贸易条件和单/双要素贸易条件在出口数量的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带动下呈现与价格贸易条件反向的变动趋势,这与国内大量的加工贸易,出口支持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进步等等因素有关。其次,本文结合中国面临的现实内外环境,对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因素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分析,进一步利用回归模型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模型显示出进口关税、汇率贬值以及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对价格贸易条件有正向效应,而进口商品结构和实际GDP指数对其具有负向效应。最后,文章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一些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8-03-30)

收入贸易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的贸易整体福利带来巨大变化。本文使用2008年至2012年8月的海关进出口贸易指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品的收入贸易指数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人民币升值并没有使工业制品出口数量恶化,反而使我国收入贸易指数得到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收入贸易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1].谭本艳,李思雨.收入贸易条件的冲击对中国私人储蓄率的影响[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2].冯怡.人民币汇率对中国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4

[3].张祎,王少英.我国纺织品收入贸易条件与贸易结构关系研究[J].经济论坛.2013

[4].姜彬.技术赶超条件下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3

[5].庞羽虹.碳关税对中国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D].宁波大学.2013

[6].张茜倩.贸易开放条件下中国收入差距研究[D].武汉大学.2012

[7].缪丹.入世后我国价格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2

[8].冯晓玲,张凡.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

[9].史学林.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10].高宇.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的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8

论文知识图

贫困化增长模型1地从直观图形上考察了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一3我国商品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I...、2、3的变动趋势线,设ITT表示收入贸一2002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和收中国与叁资企业的收入贸易条件...

标签:;  ;  ;  ;  ;  ;  ;  

收入贸易条件论文_谭本艳,李思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