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台结构论文和设计-吴上财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台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导电构件、一弹性片体与一压掣构件;绝缘本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并设有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压掣孔与导线孔,导电构件设于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座部、以及一由座部向上扳起的导接部,弹性片体设于容置空间内,且弹性片体一端接触于导电构件,压掣构件设于压掣孔并能朝容置空间内作动而牵动于弹性片体另一端,且压掣构件上具有一让位槽,让位槽二侧分别具有一阻挡壁。本实用新型端子台结构,可达到固定导线的目的,同时无须增设如盖子等组件,兼具节省零组件及省料等功效,更能降低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端子台结构,用以供一导线插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并于该绝缘本体上分别设有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一压掣孔与一导线孔;一导电构件,设于该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座部、以及一由该座部向上扳起的导接部;一弹性片体,设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弹性片体一端接触于该导电构件;以及一压掣构件,设于该压掣孔并能朝该容置空间内作动而牵动于该弹性片体另一端,且该压掣构件上具有一让位槽,该让位槽两侧分别具有一阻挡壁;其中,所述导线插入该导线孔通过该让位槽,并受该弹性片体另一端推抵而接触于该导接部上。

设计方案

1.一种端子台结构,用以供一导线插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并于该绝缘本体上分别设有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一压掣孔与一导线孔;

一导电构件,设于该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座部、以及一由该座部向上扳起的导接部;

一弹性片体,设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弹性片体一端接触于该导电构件;以及

一压掣构件,设于该压掣孔并能朝该容置空间内作动而牵动于该弹性片体另一端,且该压掣构件上具有一让位槽,该让位槽两侧分别具有一阻挡壁;

其中,所述导线插入该导线孔通过该让位槽,并受该弹性片体另一端推抵而接触于该导接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呈一长形扁状体,且该容置空间由该绝缘本体一侧面开设而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内形成一嵌槽,以供该座部延伸的一端嵌入该嵌槽内作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构件为一金属冲压件构成,且该导接部由该座部上以冲制料孔后向上弯起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片体一端卡入于该座部的料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端子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构件的导接部朝向该让位槽而对应该导线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片体具有一弹性部、一由该弹性部一端延伸而出的第一端部、以及一由该弹性部另一端延伸而出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即接触于该导电构件,而该第二端部则卡掣于该压掣构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让位槽下端开设有一供该第二端部插入的卡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槽的宽度大于该让位槽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子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槽在朝向其中一所述阻挡壁处呈开口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指一种端子台结构。

背景技术

端子台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式具电器连接需求的机器或机具上的电子零件,其可用以连接如电源线、控制线或作为数据传输线等用途上。

而现有的端子台结构,通常由一本体与一弹片彼此相结合而构成,并通过如铆接或相互卡持的结合方式,且在固定导线时除了弹片或导接端子外,通常还需以一金属盖子辅助防止导线由本体侧向滑出。因此在材料及组装成本上也相对提高。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失,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台结构,其利用既有的构件提供了限位作用,以达到固定导线的目的,同时无须增设如盖子等组件,兼具节省零组件及省料等功效,更能降低成本。

为了达成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台结构,用以供一导线插入,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导电构件、一弹性片体、以及一压掣构件;绝缘本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并于绝缘本体上分别设有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一压掣孔与一导线孔,导电构件设于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座部、以及一由座部向上扳起的导接部,弹性片体设于容置空间内,且弹性片体一端接触于导电构件,压掣构件设于压掣孔并能朝容置空间内作动而牵动于弹性片体另一端,且压掣构件上具有一让位槽,让位槽二侧分别具有一阻挡壁;其中,导线插入导线孔通过让位槽,并受弹性片体另一端推抵而接触于导接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构件、弹性片体与压掣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构件、弹性片体与压掣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部分放大详图。

图7为根据图6按压压掣构件的活动示意图。

图8为根据图7插入导线的活动示意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 绝缘本体;

10 容置空间; 100 嵌槽;

11 压掣孔;

12导线孔;

2 导电构件;

20 座部; 200 料孔;

21 导接部;

3 弹性片体;

30 弹性部;

31第一端部;

32第二端部;

4 压掣构件;

40 让位槽;400 卡槽;

41 阻挡壁;

5导线;

50 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本文中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创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台结构,用以供一导线5插入以作电性连接,包括一绝缘本体1、一导电构件2、一弹性片体3、以及一压掣构件4;其中,

该绝缘本体1可视所需插接的导线5数量而构成所需的数量,同时可依导线5的数量而增设上述对应的弹性片体3及压掣构件4。而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1可呈一长形扁状体,并依其长度方向依序供多个导线5插设;但为方便说明,以下仅以单一为例示。该绝缘本体1内具有一容置空间10,该容置空间10由绝缘本体1一侧面开设而构成,并于该绝缘本体1上分别设有与容置空间10相连通的一压掣孔11与一导线孔12,其中的导线孔12用以供上述导线5插入。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导电构件2为一金属冲压件构成,用以设于上述绝缘本体1的容置空间10内,并具有一座部20、以及一由座部20向上扳起的导接部21,导接部21对应至绝缘本体1的导线孔12。而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该导接部21即由座部20上以冲制料孔200后向上弯起而成,且导接部21可对应上述导线5的数量而为多个。此外,该绝缘本体1的容置空间10内一侧可形成一嵌槽100,以供座部20延伸的一端嵌入该嵌槽100内作定位。

承上所述,该弹性片体3也设于上述绝缘本体1的容置空间10内,且该弹性片体3一端接触于导电构件2,而该压掣构件4则设于绝缘本体1的压掣孔11,并能朝其容置空间10内活动而牵动于该弹性片体3另一端。而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该弹性片体3具有一弹性部30、一由该弹性部30一端延伸而出的第一端部31、以及一由该弹性部30另一端延伸而出的第二端部32,其中第一端部31卡入于导电构件2的座部20的料孔200,而第二端部32则卡掣于压掣构件4上。

再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在该压掣构件4上具有一让位槽40,以供上述导电构件2的导接部21朝向该让位槽40内(如图3所示),并于让位槽40二侧分别具有一阻挡壁41。此外,该让位槽40下端开设有一供弹性片体3的第二端部32插入的卡槽400,卡槽400的宽度可大于让位槽40的宽度,且卡槽400在朝向其中一阻挡壁41处呈开口状,可便于弹性片体3的第二端部32由此处组装而入,借以构成如图4所示的组合型态。

借由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端子台结构。

据此,如图5及图6所示,在尚未插入导线5前,压掣构件4受弹性片体3的第二端部32向上推抵的作用,而未完全进入容置空间10内。而如图7所示,当欲将导线5插入前,先将该压掣构件4朝向容置空间10推抵,此时弹性片体3的第二端部32亦受牵动而供压掣构件4的让位槽40进入容置空间10内。接着如图8所示,即可将导线5由导线孔12插入,以通过该让位槽40而位于导接部21一侧,再释放压掣构件4后,使弹性片体3可借由其弹性部30的弹力,而将其第二端部32朝向导线5的线芯50推抵,使导线5的线芯50可与导接部21接触并作电性连接。

因此,借由本实用新型端子台结构,由于导线5插入后,须通过压掣构件4的让位槽40而被局限在其内,因此可达到固定导线5的目的,同时无须增设如盖子等组件,兼具节省零组件及省料等功效,更能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内。

设计图

端子台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781353.8

申请日:2019-05-2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TW

国家/省市:71(台湾)

授权编号:CN209766723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H01R13/502

专利分类号:H01R13/502;H01R13/639;H01R13/15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町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町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中国台湾新北市五股区五权二路19号

发明人:吴上财

第一发明人:吴上财

当前权利人:町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秋越

代理机构:1122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端子台结构论文和设计-吴上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