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划”体系下配电网规划的管理优化研究

“大规划”体系下配电网规划的管理优化研究

(安徽淮南供电公司安徽淮南232007)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加,配电网作为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供电基础性设施,其稳定安全的运行将会直接的关系到地区性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以及公共安全的质量,所以,配电网在整个供电网络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大规划”体系;配电网规划;管理优化

1.“大规划”体系下配电网规划过程管理的相关内容

配电网规划的过程管理是通过支撑层、保障层、运营层、中心层的不断专业技术提升,将配电网及配电网规划的相关信息、需求、方案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这其中不但需要公司相关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的总体把控,还牵涉到从县公司到省公司、从技术研究人员到公司领导的相互协作、还需要与政府和其它企业的各方面配合,并且要保证电网资料信息的完善可靠性。

在配电网规划的过程管理上,首先需要各级电网基础资料的完善行与可靠性,不但企业内部的相关数据需要准确,相关政府部门及外部企业的相关资料也需要完善,统一口径,有了基础数据才有了编制规划的基础与依据。其次在规划管理中各个管理过程的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职责清晰,有效沟通并整体的配合,这就要求管理的相关机制管理内容明确,可起到整体的把控作用。同时也需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开展规划,分层分区因地制宜”的指导思想,坚持从市情出发,逐步推进、规范配电网规划理念,充分依据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等城乡建设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和要求。

2.配电网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支撑层面缺少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对于配电网规划里的相关技术要求,在职责上没有能详细的区分,致使配电网规划工作实质性内容达不到预期的技术指标,特别是针对于淮南供电公司下属的三个县公司,缺少经研所类的部门,致使最终规划成果有效性不高,最终计划下达后,没能实现原有的规划目标[24]。配电网规划是基于整个地区以及公司层面的工作,涉及的电力设施(变电站、线路、开关站、开闭所、环网柜等)和规划相应指标(负荷预测、负荷、供电量预测、N-1通过率、互联率等)非常多,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如果在技术支持上没有进行完善的职责区分,会导致配电网规划工作的最后打不到预期的技术基表,在1123体系的配电网管理下,因为缺少经济研究部门,县公司规划中的许多工作都集中在发展建设部,容易产生因为技术达不到要求而造成的配电网规划的有效性不高,最终计划下达后没有能实现原有的规划目标。

2.2保障层面存在相关机制不健全并缺乏长效沟通

保障层面来说,结合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认为相关机制非常健全的人只有3.95%,有87.15的人认为配电网规划管理在各个机制建立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公司现有情况下仍存在许多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经过深入调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公司缺全面的配电网配电网规划管理监督机制。

(2)公司缺少滚动规划调整机制和计划闭环管理机制。

(3)缺少专业化管理机制。

无论是在企业内部或是在与外部企业与政府的协作过程中缺少长效沟通配电网规划是一个长远的并且对于受规划区域电力使用有稳定、明显改善的工作,同时也是迎合区域内经济增长,为区域内用电用户提供电力需求保障的重要环节,同时还要考虑电力设施的线路走廊、变电站等占地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划,因此与政府部门建立长效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

3.配电网规划管理优化措施

3.1建立强化技术支撑并完善标准

构建以经研所为技术支撑的平台,统一编制原则,统一编制标准,统一编制流程,从下而上,统一编制。明确各个技术层面相关部门及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制定和修编详细的规划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1)分层管理与分级规划的统筹

充分以大规划体系建设为依托,健全配电网规划管理机制。编制配电网规划管理办法,按照“职责清晰、流程顺畅、管控有力”的工作目标,从管理理念上统一规划配电网,不再区分所谓城网规划和农网规划,初步建立与健全覆盖市、县公司的配电网规划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与规范了配电网规划管理体系,提高配电网规划质量和管控效率。

(2)地方期望与实际需求的统筹

建立与各区县级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等政府部门的沟通平台和长效沟通机制,定期汇报,积极交流,准确把握地区发展新形势,对凤台经济开发区、潘集煤化工园区等产业园区,以及凤台凤凰湖新区等新型城区超前开展负荷调查,完成项目对接,保证供电区域划分的准确性,保证县域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进而确保规划的适应性与可操作性。

(3)主网架与配电网结构的统筹建立技术支撑

构建以经研所为技术支撑的平台,统一编制原则,统一编制标准,统一编制流程,从下而上,统一编制。

(4)电网现状与可靠供电需求的统筹

注重配电网基础资料的规范收集工作。电网资料信息管理是电网规划中最基础的工作,配电网点多面广、变电站及线路数量多、信息收集及维护量大。为确保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创新组织模式,组织三县公司电网规划人员在市公司集中办公,创建“一表一议”机制,对各县域的配电网基础数据进行清理,绘制完成基于路网图的配电网现状接线图,为供电区域划分、配电网负荷预测、配电网项目规划和投资分析等工作提供充实和准确的基础数据。

3.2注重资料收集管理

电网资料信息管理是电网规划中最基础的工作,配电网点多面广、变电站及线路数量多、信息收集及维护量大。为确保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创新组织模式,组织经研所、运检部、调控中心、三县公司电网规划人员在市公司集中办公,并创建了“一表一议”的机制,对整个地区的配电网基础数据进行清理,绘制完成了基于路网图的配电网现状接线图,为供电区域划分、配电网负荷预测、配电网项目规划和投资分析等工作提供了充实和准确的基础数据。

3.3对地区进行用电区域等级划分

根据电力需求中负荷密度、最高负荷、用户重要程度、当地发达程度等指标,结合本地区实际,按照区域行政级别、经济发达程度、用户重要程度、当地用电水平以及各区域负荷密度情况,首先将整个淮南地区科学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供电区域;其次,根据供电区域的不同层次,开展不同层次的配电点研究工作,并找出配电网重点规划与建设区域;最后有侧重点的针对中心区域、产业园区和县域电网开展配电网规划专题研究工作。

3.4健全配电网规划管理机制

按照“职责清晰、流程顺畅、管控有力”的工作目标,从管理理念上统一规划配电网,不再区分所谓城网规划和农网规划,初步建立与健全了覆盖市、县公司的配电网规划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与规范了配电网规划管理体系,提高了配电网规划质量和管控效率。

4.配电网规划管理特色创新

(1)因地制宜,从配电网网架结构、配电网可靠性及解决薄弱环节等三个层面,按照“一县一特色”原则编制配电网规划,统筹落实主城区、城市郊区、中心乡镇、一般乡镇及农村电网规划。在县域配电网规划全过程集约化管理中,除了在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N-1准则等方面提出全地区的共性目标外,还需要让各个县针对自身特点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目标,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加强创新,注重从管理策略、管理机制、技术研究三方面开展配电网规划工作。

(3)管理创新。加强公司配电网规划管理力度,通过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应用管理环节的创新把控,积极促进淮南公司大规划体系的高效运转。

(4)技术创新。以提升经研所规划人员能力为目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公司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大规划”体系的要求深入开展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电网规划工作的效率。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初步实现“分层管理与分级规划、地方期望与实际需求、主网架与配电网结构、电网现状与可靠供电需求、地方规划与配电网规划”等五个方面的统筹处理,科学有序推进了“一县一特色”的配电网规划。如图1所示:

图1大规划体系下管理机制技术创新示意图

(5)机制创新。公司通过切实构建高效运转的大规划体系,有效分解配电网规划中跨部门、跨专业的目标任务,部门间协作有章可循,使部门配合更加流程化,使管理者更加注重细节,关注环节,畅通末节,有利于跨部门、跨专业目标任务的责任界定和结果评价,打破部门间的横向壁垒,形成良好的协作循环。如图2所示:

图2大规划体系下配电网管理机制创新示意图

例如在规划编制阶段创新组织模式,组织经研所、三县公司规划、营销与运行等人员在市公司联合集中办公,明确市、县公司层面、经研所等工作职责,实施配电网规划计划统一管理,重点分析各区域电网发展存在的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等突出问题,提出解决薄弱环节的具体措施,保证配电网规划项目的质量。在规划业务指导阶段应该加强双向沟通,明确目标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相互支持和帮助,清除工作的障碍,提升公司整体规划计划管理水平。

5.结语

配电网规划工作是保障电网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基础,而高效、流畅、符合实际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措施又是配电网规划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

参考文献:

[1]闫立萍.企业过程管理方法及其实践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13):5-12

[2]陈浩.扬州配电网规划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源技术应用,2013(07):45-47

[3]葛夫强.配电网规划全过程精益化管理[J].科技信息.2013(35):46-47

作者介绍:

朱婷(1983.2),女,安徽淮南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工程师,单位:安徽淮南供电公司,单位邮编:232007,研究方向:电网规划及物资管理

标签:;  ;  ;  

“大规划”体系下配电网规划的管理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