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平精神论文-马蕾

衡平精神论文-马蕾

导读:本文包含了衡平精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工具理性,价值理性,职业技能,人文素质

衡平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马蕾[1](2018)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张力何以衡平?——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和人文精神综合培养的理论机理与实践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素质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和人才培养导向也应当随之转变。工业文明发展视域下,职业教育发展的两种价值理念即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应当得以整合,教育过程中技能训练、经验积累与人的本性与自由发展应走向统一。职业教育应当走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相整合的创新之路,逐步从求数量和规模发展转入到求质量和内涵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于人的需求及人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8年33期)

冯燕,沈春明[2](2011)在《论我国精神卫生立法之衡平正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被精神病"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为了保障精神病患者的正当利益,精神卫生立法的核心价值诉求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和难点。以衡平正义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进程,且重点讨论了其核心价值诉求的演变以及发展趋势,以对我国精神卫生立法向衡平正义的方向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期刊2011年11期)

王亚群,张功鸿,朱雪妹[3](2006)在《从台湾地区《警察职权行使法》看自由裁量中的衡平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台湾地区的《警察职权行使法》出台。笔者试从此部法律关于盘查留置的规定入手,分析其中的自由裁量问题,引出一系列有关自由裁量权的探讨,进而提出将衡平引入自由裁量范畴的思考,并总结出衡平对执法实践中构筑思想道德理念、提高执法者素质的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半月)》期刊2006年06期)

顾元[4](2004)在《清代的个案研究:中国传统司法中的衡平精神及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和谐和衡平,这也是传统哲学天道、人道合一,自然、社会、个人一体的宇宙观的根本体现。儒家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以及中庸之道,都要求君主和国家能够以和谐和衡平为基本出发点,来处理国家、人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国家的统治之要在于其衡平功能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与以色列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期刊2004-10-11)

顾元[5](2002)在《从“援法断罪”到“曲法伸情”》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历朝的国家立法都严格要求司法官依法断案,尤其是自晋代以后,援法断罪处刑的传统逐渐形成。《唐律疏议·断狱》明确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叁十。”《大清律例》也有“凡断罪皆须具引律例”的类似规定。同时,各朝法律还有相应的关于司法官“(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02-07-01)

刘旺洪[6](1995)在《利益衡平:现代市场经济的法的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法的精神是时代精神在社会法的领域中的体现和贯彻,是一个民族法律制度的灵魂,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主流是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文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本性和法的价值底蕴出发,将现代市场经济的法的精神概括为"利益衡平",并具体探讨这一精神在市民社会、政治国家及其这两大社会领域之间实现的法律机制,指出"契约自由"是市民社会的利益衡平的法律机制,"权力制衡"是政治国家领域利益的衡平方式,而"宏观调控"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利益衡平。(本文来源于《法制现代化研究》期刊1995年00期)

衡平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被精神病"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为了保障精神病患者的正当利益,精神卫生立法的核心价值诉求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和难点。以衡平正义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精神卫生立法的进程,且重点讨论了其核心价值诉求的演变以及发展趋势,以对我国精神卫生立法向衡平正义的方向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衡平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1].马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张力何以衡平?——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和人文精神综合培养的理论机理与实践探微[J].职业技术教育.2018

[2].冯燕,沈春明.论我国精神卫生立法之衡平正义[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

[3].王亚群,张功鸿,朱雪妹.从台湾地区《警察职权行使法》看自由裁量中的衡平精神[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

[4].顾元.清代的个案研究:中国传统司法中的衡平精神及其实现[C].中国与以色列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4

[5].顾元.从“援法断罪”到“曲法伸情”[N].人民法院报.2002

[6].刘旺洪.利益衡平:现代市场经济的法的精神[J].法制现代化研究.1995

标签:;  ;  ;  ;  

衡平精神论文-马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