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及卧式厌氧发酵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行常温发酵的卧式厌氧发酵罐在夜晚温度降低时,发酵效率会降低的技术问题。该自动保温装置包括控制装置、保温被、驱动装置和阳光传感器;其中,所述保温被通过驱动装置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或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阳光传感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保温被对卧式厌氧发酵罐进行保温,进而保证厌氧发酵的效率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保温被、驱动装置和阳光传感器;其中,所述保温被通过驱动装置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或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阳光传感器电连接;所述阳光传感器能检测出亮度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得到所述亮度并在所述亮度小于或等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且在所述亮度大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
设计方案
1.一种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保温被、驱动装置和阳光传感器;其中,
所述保温被通过驱动装置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或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阳光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阳光传感器能检测出亮度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得到所述亮度并在所述亮度小于或等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且在所述亮度大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端连接的卷轴;其中,
所述保温被的一端连接在卷轴上;
所述卷轴转动连接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
所述保温被随着卷轴转动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或随着卷轴转动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卷轴上套设有与主动齿轮相匹配的从动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被包括分别设置在卧式厌氧发酵罐两侧的被一和被二;所述卷轴包括卷轴一和卷轴二,所述卷轴一和卷轴二的一端分别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卷轴一和卷轴二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轴套一和轴套二内;所述被一和被二分别连接在卷轴一和卷轴二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一和轴套二均焊接在卧式厌氧发酵罐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一远离卷轴一的一端设有连杆轴一;所述被二远离卷轴人的一端设有连杆轴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被为PE复合型保温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系统或单片机控制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防爆微型电机。
10.一种卧式厌氧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及卧式厌氧发酵罐。
背景技术
厌氧发酵是指废弃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CO2<\/sub>产生的变化,液化阶段主要是发酵细菌起作用,包括纤维素分解菌和蛋白质水解菌。
厌氧发酵的设备一般有立式厌氧发酵罐和卧式厌氧发酵罐。
厌氧发酵一般分为常温发酵、中温发酵和高温发酵:
常温发酵一般是物料不经过外界加热直接在自然温度下进行消化处理,发酵温度会随着季节气候昼夜变化有所波动。常温发酵工艺简单造价低廉,但是其缺点是处理效果和产气量不稳定。
中温发酵温度在28℃~45℃之间,中温发酵加热量少,发酵容器散热较少,反应和性能较为稳定,可靠性高,如果物料有较好的预处理,会提高反应速度和气体发生量;受毒性抑制物阻害作用较小,受抑制后恢复快。
高温发酵温度在45℃~60℃之间,需要外界持续提供较多的热量,高温厌氧消化工艺代谢速率、有机质去除率和致病细菌的杀灭率均比中温厌氧消化工艺要高。
在厌氧发酵的过程中,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对厌氧微生物细胞内某些酶的活性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微生物对基质的代谢速率,从而影响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中污泥的产量,有机物的去除速率,反应器所能达至的处理负荷,有机物在生化反应中的流向,某些中间产物的形成,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及沼气的产量和成分等,进而影响厌氧发酵的效率。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进行常温发酵的卧式厌氧发酵罐在夜晚温度降低时,发酵效率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及卧式厌氧发酵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进行常温发酵的卧式厌氧发酵罐在夜晚温度降低时,发酵效率会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包括控制装置、保温被、驱动装置和阳光传感器;其中,
所述保温被通过驱动装置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或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阳光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阳光传感器能检测出亮度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得到所述亮度并在所述亮度小于或等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且在所述亮度大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端连接的卷轴;其中,
所述保温被的一端连接在卷轴上;
所述卷轴转动连接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
所述保温被随着卷轴转动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或随着卷轴转动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卷轴上套设有与主动齿轮相匹配的从动齿轮。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保温被包括分别设置在卧式厌氧发酵罐两侧的被一和被二;所述卷轴包括卷轴一和卷轴二,所述卷轴一和卷轴二的一端分别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卷轴一和卷轴二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轴套一和轴套二内;所述被一和被二分别连接在卷轴一和卷轴二上。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轴套一和轴套二均焊接在卧式厌氧发酵罐的外壁上。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被一远离卷轴一的一端设有连杆轴一;所述被二远离卷轴人的一端设有连杆轴二。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保温被为PE复合型保温被。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系统或单片机控制系统。
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电机为防爆微型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厌氧发酵罐,包括上述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及卧式厌氧发酵罐,阳光传感器能检测出亮度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得到所述亮度并在所述亮度小于或等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且在所述亮度大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在使用时,预先进行控制装置临界亮度的设定,即可以进行白天和夜晚的区分;选择在夜晚时放下保温被,在白天时卷起保温被;可以保证卧式厌氧发酵罐在夜晚尽量不受外界温度下降的影响,进而保证厌氧发酵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行常温发酵的卧式厌氧发酵罐在夜晚温度降低时,发酵效率会降低的问题,采用保温被对卧式厌氧发酵罐进行保温,进而保证厌氧发酵的效率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保温被卷收在厌氧发酵罐上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保温被盖设在厌氧发酵罐外侧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保温被盖设在厌氧发酵罐外侧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卷轴一和卷轴二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电机;2、被一;3、被二;4、卷轴一;5、卷轴二;6、连杆轴一;7、连杆轴二;8、阳光传感器;9、地面;10、控制箱;11、轴套一;12、输出轴;13、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15、轴套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包括控制装置、保温被、驱动装置和阳光传感器8,所述控制装置设在控制箱8内;其中,
所述保温被通过驱动装置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或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阳光传感器8电连接;
所述阳光传感器8能检测出亮度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得到所述亮度并在所述亮度小于或等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且在所述亮度大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阳光传感器8能检测出亮度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得到所述亮度并在所述亮度小于或等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且在所述亮度大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在使用时,预先进行控制装置临界亮度的设定,即可以进行白天和夜晚的区分;选择在夜晚时放下保温被,在白天时卷起保温被;可以保证卧式厌氧发酵罐在夜晚尽量不受外界温度下降的影响,进而保证厌氧发酵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行常温发酵的卧式厌氧发酵罐在夜晚温度降低时,发酵效率会降低的问题,采用保温被对卧式厌氧发酵罐进行保温,进而保证厌氧发酵的效率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以及与电机1输出端连接的卷轴;其中,
所述保温被的一端连接在卷轴上;
所述卷轴转动连接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
所述保温被随着卷轴转动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或随着卷轴转动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12上套设有主动齿轮13;所述卷轴上套设有与主动齿轮13相匹配的从动齿轮14。在使用时,主动齿轮13随着电机1输出轴12的转动而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14转动,从动齿轮14的转动会带动卷轴的转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传动结构进行传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温被包括分别设置在卧式厌氧发酵罐两侧的被一2和被二3;所述卷轴包括卷轴一4和卷轴二5,所述卷轴一4和卷轴二5的一端分别与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卷轴一4和卷轴二5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轴套一11和轴套二15内;所述被一2和被二3分别连接在卷轴一4和卷轴二5上(如图3所示,但图3中并没有画出卷轴一4和卷轴二5与电机1间的连接示意图,卷轴一4和卷轴二5与电机1间的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轴套一11和轴套二15均焊接在卧式厌氧发酵罐的外壁上;当然,所述轴套一11和轴套二15的设置方式并不受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也可以通过外界搭设支架进行设置。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被一2和被二3的长度与卧式厌氧发酵罐需要盖设的周向长度相适应。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被一2远离卷轴一4的一端设有连杆轴一6;所述被二3远离卷轴人的一端设有连杆轴二7;连杆轴一6的作用在于增加被一2的重量,以便在被一2放下时更容易放下,在盖设在卧式厌氧发酵罐的外侧时,也更容易服帖的盖设在卧式厌氧发酵罐的外侧,不会被风吹起,影响保温效果;在使用中,当被一2和被二3盖设在卧式厌氧发酵罐的外侧时,若连杆轴一6和连杆轴二7没有紧靠卧式厌氧发酵罐的外侧,可以采用人工移动连杆轴一6和连杆轴二7至与卧式厌氧发酵罐外侧紧靠;此时,所述连杆轴一6和连杆轴二7均位于地面9上。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温被为PE复合型保温被;当然,所述保温被的材质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材质,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适合的材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系统或单片机控制系统。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机1为防爆微型电机1。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阳光传感器8设置在卧式厌氧发酵管的顶部外侧;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厌氧发酵罐,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1中的卧式厌氧发酵罐用自动保温装置,阳光传感器8能检测出亮度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得到所述亮度并在所述亮度小于或等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盖设在厌氧发酵罐的外侧,且在所述亮度大于控制装置设定的亮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保温被卷收在厌氧发酵罐的上侧;在使用时,预先进行控制装置临界亮度的设定,即可以进行白天和夜晚的区分;选择在夜晚时放下保温被,在白天时卷起保温被;可以保证卧式厌氧发酵罐在夜晚尽量不受外界温度下降的影响,进而保证厌氧发酵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行常温发酵的卧式厌氧发酵罐在夜晚温度降低时,发酵效率会降低的问题,采用保温被对卧式厌氧发酵罐进行保温,进而保证厌氧发酵的效率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4750.7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68113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C12M 1/38
专利分类号:C12M1/38;C12M1/34;C12M1/107
范畴分类:18H;
申请人:徐州市环能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徐州市环能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汉源大道以西、汉风路以东、峨嵋路以南绿地商务城(B7-3地块)3#-1-1516
发明人:苗晓
第一发明人:苗晓
当前权利人:徐州市环能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付登云
代理机构:114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