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国家论文_陈海嵩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党国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政党,国家,党建,社会,法治,能力,先觉。

政党国家论文文献综述

陈海嵩[1](2018)在《中国环境法治中的政党、国家与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境法治的发展,但与环境法治实践取得极大进步相对照,环境法治研究则存在"理论虚置""解释乏力"现象。政党、国家、社会是影响中国环境法治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政党—国家—社会"关系决定了中国环境法治的基本架构、塑造了中国环境法治的理论内核。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国家—社会"的理论框架下,当代中国环境法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价值诉求,以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履行和实现为核心内容,通过授权和委托实现法律制度创新。环境政策法律化现象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变革中所出现的一些矛盾,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可以得到更合理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实相结合,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理论体系、制度体系、话语体系。(本文来源于《法学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王可园[2](2018)在《政党、国家、社会:认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叁个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可以从叁个视角进行认识:从政党的角度来看,政党的生存、政党功能的发挥和政党使命的实现都促进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诉求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虑也促成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源汲取、政党适应社会和政党引领社会促进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岭南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王锴[3](2018)在《政党国家理论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党国家理论产生于魏玛德国时期,产生的背景是魏玛国家性质的改变,即从君主国转变为民主国之后,人民的意志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政党作为人民意志与国家意志的中介,发挥着将多元的人民意志转化为统一的国家意志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魏玛遗老莱布霍尔兹(Leibholz)提出了政党国家(Parteienstaat)的理论。他认为,政党国家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结构性变迁。由于议员受到所属政党的约束,所以议员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被政党与人民之间的联系所取代。政党国家是直接民主(公投)在现代国家的代替物,就像在直接民主(公投)中多数公民的意志就等于人民的意志一样,政党国家中,议会中多数党的意志就等于普遍的公意。政党国家的出现改变了政党属于社会、不属于国家的传统,消弭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但是,国家与社会融合可能带来社会政治化与国家部分化的后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律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刘绍峰[4](2017)在《让时代声音更加嘹亮》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迅速成为一种现象,引起广泛关注。该剧在豆瓣网获9.1评分,大多数网民给予五星好评,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电视剧榜首。这是多年难得一见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有生活、有温度、有力度,充满时代精神和现实关怀,给人以震(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17-04-14)

杨承训[5](2015)在《发挥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发展的要律——兼析“思想市场”、“政治市场”、“改变政党国家”论调》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发挥政治优势是社会主义经济生成、壮大、长治久安的内生要求,已为正反两方面经验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由共产党领导,这是一个重要特征和根本保证。新自由主义宣扬的"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思想市场"、"政治市场"、"改变政党国家"等论调,违背历史事实,逻辑混乱,政治目的在于取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我们在经济工作中必须学会善于发挥政治优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排除企图削弱政治优势的种种干扰,运用正确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期刊2015年08期)

袁超[6](2015)在《政党—国家形态下的政党能力——一个解释中国经济转型的理论简纲》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成功实现经济转型有赖于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政策组合,内化于政策推行过程的动力机制需要得到合理解释。在政党—国家形态下,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其政党能力举足轻重。以党纲或意识形态、组织体系、党员及其规模和领袖或领导集体为主形成的结构要素是政党能力的支撑结构,它们从根本上支持着政党的权力过程。以此构建起来的政党能力分析框架是解释政党、经济改革与国家之间内在关联的一种新尝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周小婷[7](2015)在《国家控制如何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迅速崛起和扩张的网络媒体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信息传递载体、内容以及技术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这让国家意识到,传统监管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网络媒体时代的要求,开始在传统监管思路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监管方式。基于此,本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政党-国家体制下,国家对网络媒体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能力如何体现,以及网络媒体又是如何应对的?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本研究基于国家自主性理论,将国家自主性分解为四种具体的国家能力:汲取能力、控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法性能力,并以此提出国家控制媒体的四种途径:组织控制、财政控制、话语控制和技术控制。文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析了政党-国家体制下,国家对网络媒体的监管策略。纵向上,以时间为脉络,分成叁个阶段来阐述国家-媒体关系的演变:1978-1992年,主流意识形态遭到质疑,在合法化危机下出现了国家-媒体关系的摇摆,媒体作为党的喉舌的作用在下降;1992-1999年,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国家对媒体控制也开始放手,媒体被完全推向市场自负盈亏,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媒体繁荣时期;2000-至今,国家又开始意识到意识宣传的重要性,但与以往的直接控制不同,国家假市场之手重新进入媒体,运用市场化机制形成对媒体的软控制,实际资源和话语权仍旧掌握在国家手中。在横向上,本研究将国家对网络媒体的监管概括为常规监管和运动式监管。在常规监管上,国家主要通过组织、财政、话语和技术四种控制,来规范网络媒体的日常运作。在运动式监管上,国家依旧延续以往政党-国家常用的监管策略,对网络媒体进行突击式治理,以弥补常规监管的不足。对于国家的这种监管,媒体也有自己的应对之策,导致国家监管往往难以应对网络媒体的反控制,同时,运动式监管无法形成长效机制,国家缺乏与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这些都是目前政府网络媒体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5-03-01)

孙国东[8](2015)在《改革时代“政党—国家”的法治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政党—国家"的政治架构,构成了新时期中国法治国家建构的主要政治与社会—历史背景。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克服政治教条主义、"中国特殊论"和文化守旧主义。改革时代"政党—国家"的法治化,面临执政党的政治主导性与法律的"不可随意支配性"、社会层面的"分类监护体系"与法治所内在要求的"立法分类的非任意性"、"社会基本益品"的"有限准入体系"与法治所内在要求的法律的平等性之间的张力。改革时代"政党—国家"的法治建构,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应遵循政法分离和人大至上两个原则,并构建合宪性审查、财政法定(税收法定和预算法定)这两大政治"基础秩序",这将有助于法治国家的实质性建构。(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5年02期)

任剑涛[9](2014)在《以党建国:政党国家的兴起、兴盛与走势》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解现代中国国家建构的关键,在于厘清政党国家的兴起、兴盛与走势。从历史的角度看,政党国家的兴起,是由于帝制中国内部很难生长出民族国家,需要先知先觉的建国者促成中国的现代国家转型。从理论的角度讲,后发外生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必须借助于一种后发先至的国家建构方式,才足以解除国家建构的窘迫状态。在足以实现后发先至的国家建构方式上,只有政党国家具有优长之处。政党国家借助于高度组织化的力量,将分散的国家建构力量迅速聚集起来,以政党强大的政治意志形成国家的建构意志。在国家建设过程中,这样的国家形态也有促成国家发展奇迹的效用。但政党国家借助政治意志而非法律程序治理国家的定势,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有序。因此,它总是处在迅猛崛起和疾速衰颓的非正常状态,因此需要因势利导,进行政治改革。(本文来源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孙琼欢[10](2014)在《政党、国家、社会叁维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以宁波市北仑区基层管理模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叁位一体"的基层工作体系,通过体制机制的设计,实现了政党、国家与社会叁者的良性互动。从政党、国家、社会叁维视角对这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进行学理审视,我们发现:政党建设从"内部整合"走向对社会的"外部整合";服务型政府成为政党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中介环节;社会自主性与政党建设和政府转型互为因果。(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政党国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可以从叁个视角进行认识:从政党的角度来看,政党的生存、政党功能的发挥和政党使命的实现都促进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诉求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虑也促成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源汲取、政党适应社会和政党引领社会促进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党国家论文参考文献

[1].陈海嵩.中国环境法治中的政党、国家与社会[J].法学研究.2018

[2].王可园.政党、国家、社会:认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叁个视角[J].岭南学刊.2018

[3].王锴.政党国家理论述评[J].中国法律评论.2018

[4].刘绍峰.让时代声音更加嘹亮[N].湖南日报.2017

[5].杨承训.发挥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发展的要律——兼析“思想市场”、“政治市场”、“改变政党国家”论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

[6].袁超.政党—国家形态下的政党能力——一个解释中国经济转型的理论简纲[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7].周小婷.国家控制如何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2015

[8].孙国东.改革时代“政党—国家”的法治化[J].探索与争鸣.2015

[9].任剑涛.以党建国:政党国家的兴起、兴盛与走势[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

[10].孙琼欢.政党、国家、社会叁维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以宁波市北仑区基层管理模式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

论文知识图

反映了2000~2008年拉美基尼系数的变化政党国家的PS模型:英美国家的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图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北京地区2002年度科技活动情况一、北京地区...北京地区2002年度科技活动情况一、北京地区...

标签:;  ;  ;  ;  ;  ;  ;  

政党国家论文_陈海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