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半刚性基层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刚性,材料,基层,强度,路面,道路,性能。
半刚性基层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于丽梅,陈志国[1](2019)在《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干缩测试仪的研制及试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半刚性基层材料干缩特性测试方法在精度、可操作性及环境条件控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为此,研制了能够模拟路面实际工作环境、自动化程度高、测试准确性好,且能实时采集数据的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干缩测试仪,并提出了相关试验方法,进行了性能验证,可为评价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缩特性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9年09期)
郭建民,王晓燕,张军华,韦金城,李彬[2](2019)在《半刚性基层材料弯拉强度试验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济青高速公路旧路面铣刨完的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室内弯拉强度试验,从加载速度、成型方式以及强度变异对应应力比叁个影响因素方面进行探讨,可以得出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试验中加载速度愈慢,弯拉强度愈小;成型试件的方式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弯拉强度影响也非常大,振动成型方式获得的试件能够形成相对密实的结构,力学性能相对较好,获得平均弯拉强度较大,比静压成型方式更为合理;由于在同一疲劳荷载作用下,导致用弯拉强度的平均值来确定旧路面达到平衡湿度的半刚性基层材料疲劳试验的加载次数结果有很大出入,计算出的疲劳方程也因此不准确,判断半刚性基层的使用寿命和残余寿命的可靠性差。(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晋周[3](2019)在《中法沥青混凝土及半刚性基层材料设计指标与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资企业在对外进行援建项目时,由于不同国家对应的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首要问题:对当地路基路面设计、施工、试验技术标准的不熟悉,不能有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加以灵活运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材料为例,对中国和法国关于两类材料设计方法和路用性能的差异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沥青混凝土方面,针对TT高速公路所用BBSG和GB4混合料,分别从毛体积密度的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压实方法和级配设计角度对沥青混合料的中法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中法标评价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与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1)对于典型的粗集料断级配混合料,体密度与塑封密度和表干密度差异最大,对于几种混合料而言,塑封密度与体密度和表干密度的平均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2)富油系数确定混合料的油石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时确定的混合料并不一定是处于最紧密状态;(3)PCG旋转压实测量的体密度不能真实反映粗集料断级配混合料的压实状态,且PCG旋转压实角度较小,可能不适用于粗集料断级配混合料。(4)我国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指标与法国轮辙试验的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次,半刚性材料方面,以水泥稳定红土粒料为例,研究了中法采用不同养生条件对抗压强度造成的影响;研究了中法两国以不同试件尺寸进行劈裂试验的尺寸效应;分析了中法不同荷载模式下红土粒料的抗拉强度差异,并研究了水泥稳定红土粒料在法标强度模量设计曲线的区域。结果表明:(1)在高水泥剂量下,法标浸水4d的养生方法与国标浸水1d相比于延长了水化反应的时间,使得按法标确定的强度得以大于国标;(2)在劈裂的力学状态下,中法试件径高比的变化对强度造成的影响不显着;(3)中法标不同抗拉强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4)对于红土粒料,在利用法标强度模量设计曲线确定材料厚度时存在矛盾。最后,根据已经确定的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材料设计参数,运用法标ALIZE软件对TT高速公路柔性基层的4种设计方案进行结构设计分析,并进行不同基层结构形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复合式基层和半刚性基层结构相比,GB4-A+35/50+抗车辙剂类柔性基层确定的路面结构厚度最薄,为18cm,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形式的造价最低。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今后中资企业进行援建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期刊2019-05-01)
王虎[4](2018)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新材料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材料PAC,PAC是一种流动性、高低温性以及粘结性都十分优越的裂缝处治材料,提出了PAC的施工工艺,结合厦蓉高速漳州段改扩建工程试验段,进一步验证了PAC处治反射裂缝的良好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8年36期)
张云,陈伟,陈潇[5](2018)在《赤泥基应用于路基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赤泥基路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探讨了制备赤泥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研究了赤泥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35期)
张兴中[6](2018)在《半刚性基层长寿命路面结构和材料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绍半刚性路面结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实际工程为例,从路面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两个方面对半刚性基层长寿命路面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路面结构和材料设计的相关要求,通过对试验路段进行检测后证明,路面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长寿命路面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8年32期)
王志强[7](2018)在《道路半刚性基层材料收缩性能试验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为促进道路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作为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刚性基层施工材料不仅关系着道路建设质量,而且对公路工程事业的整体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论文对道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性能的试验方法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8年18期)
罗欢[8](2018)在《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半刚性基层材料,采用试验的方法对石灰土、二灰稳定碎石、水稳碎石叁种半刚性基层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回弹模量进行测试、分析,最后通过总结得出相比之下水稳碎石有着较强适应能力,即便在低温条件也可以发挥出符合要求的路用性能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梁又文[9](2018)在《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高渗高粘透层材料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路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的强度模量相差较大,如层间处治不到位就会变成道路结构层中的薄弱环节,无法承受较大的剪切力,从而使沥青路面发生位移、拥包等病害。而通过在基层与面层之间设置透层改善基层与面层的粘结性,能有效提高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之间的剪切强度和粘结强度,让公路具有更好的结构耐久性和承载力。本文在深入调查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透层应用情况和深入分析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结论以及结合沥青材料性质和沥青路面病害原因的分析基础上,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高渗高粘透层材料技术进行主要研究,并从渗透深度和粘结强度两个方向为研究方向,通过试验确定基质沥青、乳化剂、稳定剂、增粘剂及其配伍比例,针对设计配比出一种具备良好渗透性能和粘结性能的高渗高粘透层材料,然后以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之间的剪切强度和粘结强度为研究对象,对所设计配比出的高渗高粘透层材料与常用的煤油稀释沥青、乳化沥青等不同透层材料进行对比受力分析,通过分析表明高渗高粘透层材料性能优于工程中用到的其他透层材料。然后再通过试验确定高渗高粘透层材料的最佳洒布量及施工技术。(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史志华[10](2018)在《临哈线青敖段半刚性基层材料回弹模量演变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半刚性基层以具备较高的强度及较强的荷载扩散能力而被作为沥青道路基层广泛使用。国内现行规范设计阶段对半刚性基层材料回弹模量选取采用静态取值法,并未考虑材料模量服役期的演变行为。因此,对在役半刚性基层回弹模量演变规律及参数取值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源自内蒙古交通运输厅建设科技项目(NJ-2014-019),以京新高速临哈线青敖段2km半刚性基层试验路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路面数据采集系统,围绕服役期半刚性基层模量的衰变特性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受边坡影响,试验段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温度沿横向呈不均匀分布。提出边坡影响因子概念量化了不同季节道路边坡对基层温度分布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冬季边坡对道路基层温度分布影响大于夏季;通过对基层温度与应变关系分析,从而建立基层应变与温度的关系方程,并采用温度等效原则得到车辆荷载作用下基层应变的发展规律。(2)基于疲劳损伤理论推演出半刚性材料模量及应变演变模型,以内蒙古现役道路基层数据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推荐出适合于在役半刚性材料模量衰变模型及应变发展模型。结合试验路现场实测基层模量及应变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中相关参数进行估计,得到试验路基层模量演变方程及应变发展方程,并对试验路基层疲劳寿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基层预估寿命低于设计寿命。(3)以试验路及内蒙古在役道路半刚性基层模量衰变方程为研究对象,对服役期半刚性基层材料模量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服役期半刚性基层模量分叁阶段演变:第一阶段模量迅速衰变,约占总使用寿命的5~10%;第二阶段模量平稳衰变,约占总使用寿命的70~80%;第叁阶段模量加速衰变直至材料破坏。(4)利用服役期半刚性基层材料模量叁阶段衰变规律,以第二阶段模量衰变范围为有效模量值进行参数的选取,并结合半刚性基层材料相关室内试验对选取参数进行综合修正,最终推荐了适合于临哈线及内蒙古西北部地区半刚性基层材料回弹模量合理取值范围。(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半刚性基层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济青高速公路旧路面铣刨完的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室内弯拉强度试验,从加载速度、成型方式以及强度变异对应应力比叁个影响因素方面进行探讨,可以得出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试验中加载速度愈慢,弯拉强度愈小;成型试件的方式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弯拉强度影响也非常大,振动成型方式获得的试件能够形成相对密实的结构,力学性能相对较好,获得平均弯拉强度较大,比静压成型方式更为合理;由于在同一疲劳荷载作用下,导致用弯拉强度的平均值来确定旧路面达到平衡湿度的半刚性基层材料疲劳试验的加载次数结果有很大出入,计算出的疲劳方程也因此不准确,判断半刚性基层的使用寿命和残余寿命的可靠性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刚性基层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于丽梅,陈志国.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干缩测试仪的研制及试验方法[J].北方交通.2019
[2].郭建民,王晓燕,张军华,韦金城,李彬.半刚性基层材料弯拉强度试验影响因素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3].刘晋周.中法沥青混凝土及半刚性基层材料设计指标与路用性能研究[D].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2019
[4].王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新材料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
[5].张云,陈伟,陈潇.赤泥基应用于路基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实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8
[6].张兴中.半刚性基层长寿命路面结构和材料设计探讨[J].交通世界.2018
[7].王志强.道路半刚性基层材料收缩性能试验方法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
[8].罗欢.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
[9].梁又文.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高渗高粘透层材料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18
[10].史志华.临哈线青敖段半刚性基层材料回弹模量演变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