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印度之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印度,之行,福斯特,殖民主义,世界主义,意象,象征。
印度之行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方[1](2019)在《《印度之行》的后殖民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之行》是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小说,它包含了深刻而丰富的社会人文主义思想,对于探索和研究后殖民主义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部小说通过特定的情节描写反映出了作者的后殖民主义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作者本人的相关体验和感受,并在英国、印度两国文化冲突的基础上进行了和平共处的相关探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35期)
姜平[2](2019)在《意象遮蔽下的深层含义——《印度之行》主题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旨在论述福斯特在其小说《印度之行》中,通过不断再现的结构、对比、象征等文学手段所展现的文本主题:英印之间友谊的艰难,印度的"混沌"和印度教义的一切生灵统一理念,从而揭示其意象遮蔽下的深层含义——试图寻找西方对东方的支配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慧[3](2019)在《《黑暗之心》与《印度之行》中的“他者”地域形象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灵》及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是有关帝国主义尤其是东方主义文学题材的两个经典例子。两部作品均探究了处于帝国主义时期的英国人在异国他乡的行为与态度,并且塑造了"典型的"东方形象。本文以后殖民主义批评为理论依据,试比较分析两部作品中的东方地域形象,旨在阐释所谓东方形象不过是带有东方主义意识的主观产物,是处于当时历史时期的作家有意或无意的刻画。(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9年09期)
王俪蓉[4](2019)在《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解读印度之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是一种艺术呈现生活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的反映。其中角色设定和剧情发展,很大一部分都具有相当的现实性。不同的年代和社会背景造就了不同的创作流派,这些流派深深影响着作者们的精神和思维方式,使得他们创造出杰出的,具有时代性的作品来为自己和群众们发声。E.M.福斯特的作品《印度之行》属于殖民时代的旅行写作,被认为是英印文化的里程碑式代表作。在这部描写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小说中,福斯特以殖民文化为背景和基础,深入研究了英国文化、穆斯林文化、印度教文化的冲突,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不同文化与民族间爱的渴望,以及实现这种爱的艰难性。本文试图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小说中时代背景下人物多重心理活动和矛盾扭曲的性格、探寻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现象源头,研究阻碍人类团结一致和造成民族隔阂、互不理解的深层原因。(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9期)
潘婷[5](2019)在《陌生化视角下小说《印度之行》中文学性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之行》不仅继承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讲述不同民族、宗教和个人在印度寻求"联接"的故事,同时小说中的象征主义的运用、意识流的描写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怀疑和关系的异化使得该小说极具现代主义色彩。在关注社会等文本以外因素的同时,福斯特在小说创作中并没有忽视文本层面的因素,即文本中文学性的传达。本文尝试通过陌生化理论,着重分析《印度之行》中的文学性,进而拓展福斯特小说的研究空间。(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9期)
蔡季愚[6](2019)在《《印度之行》的象征意蕴与话语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在文中简要概述了《印度之行》的主要内容和象征意蕴,并分析了《印度之行》中的东方话语重构原则,以期促进读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这部经典之作。(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9年01期)
左琳[7](2018)在《文化融合的困惑与彷徨:《印度之行》中的文化隔阂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英国小说家E·M·福斯特最着名的一部作品,《印度之行》素以浓烈的人文主义气息为人所称道。本文通过分析文中所展现出来的不同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文化融合的尝试、梦想与现实的困惑,来体味福斯特对不同民族之间文化沟通的艰辛路径所作的文学化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20期)
陈家晃[8](2018)在《《印度之行》再解读:后殖民世界主义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E. 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是一部以殖民主义为背景的英国作品。批评家通常从文化或政治的视角解读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一主题。然而,这样的解读往往片面凸显小说反殖民主义这一人文思想,忽视殖民主义在历史进程中对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且没有从历史角度分析福斯特既是殖民者又是人文主义者的双重身份,因此无法合理解释小说在情节方面的矛盾性。后殖民世界主义是目前人文科学里的新视角。它既关注世界主义所宣扬的人文思想,也关注殖民主义在历史进程中对世界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关注殖民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矛盾。这为解读福斯特这部以殖民主义为背景同时又充满人文思想的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外文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左琳[9](2018)在《浅析《印度之行》中的象征意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作家E.M.福斯特小说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令人"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在代表作《印度之行》中,福斯特充分的运用象征意象,营造了独特的虚无和迷幻交织、极富哲理与诗意的丰富情境,为读者展开了多维的联想空间和品鉴脉络,也赋予了作品强烈的人文和现实主义意味。本文从命名、背景、象征物等多个角度论述了这部作品的象征意象。(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30期)
赖丹琪[10](2018)在《马拉巴山洞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印度之行》的“不可靠叙述”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福斯特重视制造悬念的创作观和布斯对"不可靠叙述者"的定义来看,《印度之行》中的叙述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靠的。然而,结合查特曼对"不可靠叙述"的理解,如果隐含读者更多发挥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创造性作用,便可以发现小说中叙述者的可靠性值得存疑。小说结构尤其是其中"回声"之谜的布局显示,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范式产生了冲突。而隐含读者对"马拉巴山洞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谜团的解读立场和叙述者立场产生的矛盾则构成了小说"不可靠叙述"的另一重含义。(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印度之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旨在论述福斯特在其小说《印度之行》中,通过不断再现的结构、对比、象征等文学手段所展现的文本主题:英印之间友谊的艰难,印度的"混沌"和印度教义的一切生灵统一理念,从而揭示其意象遮蔽下的深层含义——试图寻找西方对东方的支配的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印度之行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文方.《印度之行》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名作欣赏.2019
[2].姜平.意象遮蔽下的深层含义——《印度之行》主题解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
[3].王慧.《黑暗之心》与《印度之行》中的“他者”地域形象对比研究[J].青春岁月.2019
[4].王俪蓉.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解读印度之行[J].青年文学家.2019
[5].潘婷.陌生化视角下小说《印度之行》中文学性的构建[J].青年文学家.2019
[6].蔡季愚.《印度之行》的象征意蕴与话语重构[J].参花(上).2019
[7].左琳.文化融合的困惑与彷徨:《印度之行》中的文化隔阂解读[J].明日风尚.2018
[8].陈家晃.《印度之行》再解读:后殖民世界主义视角[J].外文研究.2018
[9].左琳.浅析《印度之行》中的象征意象[J].长江丛刊.2018
[10].赖丹琪.马拉巴山洞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印度之行》的“不可靠叙述”及其意义[J].外语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