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早晚期相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状,马尾松,生长,早晚,云南,矿柱,胸径。
早晚期相关论文文献综述
张敦论,吴德军,张振芬,李善文[1](1997)在《刺槐建筑材、矿柱材无性系早晚期相关及早期选择年龄》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刺槐30个无性系11年生测定林的数据,首先利用秩次相关方法测定了无性系各生长性状年度生长的稳定性。各无性系年一年秩次相关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各无性系生长力年度间比较稳定,早期选择具有可能性,其次为材积,树高相关较差。进一步分析了各生长性状早晚期表型和遗传相关。各无性系早晚期生长相关主要由遗传特性所决定,环境效应(本文来源于《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期刊1997-11-01)
吴德军,张敦论,张振芬,李善文[2](1997)在《刺槐无性系早晚期相关和早期选择年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刺槐无性系早晚期相关和早期选择年龄分析吴德军张敦论张振芬李善文(山东省林科所,济南250014)研究林木早—晚期生长相关关系并进行早期选择,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加速育种进程的主要途径。我们以11年生刺槐无性系测定林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其早—晚期生...(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1997年05期)
皮文林,罗方书,万国华,尹擎[3](1994)在《云南松生长的早晚期相关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松生长的早晚期相关初探皮文林,罗方书,万国华,尹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40)关键词云南松,地理种源,相关系数THEEARLIER-LATERPERIODCORRELATIONOFINCREMENTOFPINUSYUNNANEN...(本文来源于《云南植物研究》期刊1994年01期)
童再康,范义荣,王学平,杨家强[4](1993)在《黄山松生长早晚期相关与早期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由8年生黄山松种源试验林所作的分析知,历年树高遗传力稳定于0.62~0.76;各年树高间遗传相关系数均在0.82以上,显着高于相应的表型相关系数,表现出树高生长在时间上的遗传稳定。根据28年生人工林和45年生天然林解析木资料所估算的早晚期生长表型相关系数和早期选择的年遗传增益比率,初步确定8~10年生是黄山松最佳的早期选择年龄,此时选择所能得到的年遗传增益显着高于主伐期时选择的平均年增益。(本文来源于《浙江林学院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皮文林,罗方书[5](1992)在《云南松种源高径生长早晚期相关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云南松10个地理种源的高径生长进行7年连续的观测.生长量统计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种源间年平均生长量的差异极显着;连年生长量呈递增趋势;苗期与7年生时的高、径生长相关均极显着,可作为优良种源早期选择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1992年S6期)
李午平,伍家荣,李东[6](1992)在《马尾松生长性状的早晚期相关与早期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湖南武陵山地,雪峰山地以及南岭北坡山地,3个马尾松主要产区,47块标准地,共230株解析木的资料,进行了不同立地、不同产区、马尾松性状间,以及生长性状早晚期相关等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材积生长早晚期相关明显,且其相关关系随树龄的增大而更趋紧密;不同产区以及不同立地条件对马尾松生长性状的早晚期相关具有明显的影响;马尾松幼年期选择是有效的,20年生时的材积可用6年、8年或10年生时的树高与胸径进行预测。(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1992年03期)
李午平,伍家荣,李冬[7](1991)在《马尾松生长性状的早晚期相关与早期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性状的早期预测,是加速林木育种进程的重要途径。为了揭示马尾松生长性状的早晚相关规律,探求其早期预测的可能性,本文以湖南武陵山地、雪峰山地以及南岭北坡山地3个马尾松主要产区47块标准地共230余株解析木的资料,进行了不同立地,不同产区马尾松性状间以及生长性状早晚期相关等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期刊1991-05-01)
王章荣,陈天华,周志春,郑家聚,王原莱[8](1987)在《福建华安马尾松生长早晚期相关及早期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证明马尾松不同林分个体的高生长变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而径生长变异在达到某一高峰后有所下降。生长变异增长率和相关系数增长率均在9年或10年时最高。初步确认10年生是该地区马尾松天然林早期选择的“最佳年龄”,并可用10年生时的树高、胸径平方分别对30年时的材积进行早期预估。人工林早期选择的“最佳年龄”比天然林提早一年。(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7年03期)
王章荣,陈天华,周志春,郑家聚,王原莱[9](1986)在《马尾松生长性状早晚期相关及早期选择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福建省华安县西陂林场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天然林和人工林中各选取2个林分,每个林分各取样5株优势木;在人工林中又各取样5株中等木。通过上述30株样木的树干解析及收集福建省林业规划院的部分马尾松解析木资料,研究了马尾松生长(本文来源于《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期刊1986-11-01)
C.C.〔兰贝思〕,陈炳铨[10](1985)在《松树早——晚期相关及其对早期选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文献上研究的早一晚期相关作了分析,发现这种相关比研究者曾经论及并运用的早晚期相关更有预见性。除非涉及1—3年生这样年幼的相关以外,年龄间的相关,可以采用适于几个树种和各种研究的简单回归方程估算,而且达到一定精度。此方程对遗传测验也可能是适用的。(本文来源于《热带林业科技》期刊1985年04期)
早晚期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刺槐无性系早晚期相关和早期选择年龄分析吴德军张敦论张振芬李善文(山东省林科所,济南250014)研究林木早—晚期生长相关关系并进行早期选择,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加速育种进程的主要途径。我们以11年生刺槐无性系测定林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其早—晚期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晚期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1].张敦论,吴德军,张振芬,李善文.刺槐建筑材、矿柱材无性系早晚期相关及早期选择年龄[C].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1997
[2].吴德军,张敦论,张振芬,李善文.刺槐无性系早晚期相关和早期选择年龄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1997
[3].皮文林,罗方书,万国华,尹擎.云南松生长的早晚期相关初探[J].云南植物研究.1994
[4].童再康,范义荣,王学平,杨家强.黄山松生长早晚期相关与早期选择[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3
[5].皮文林,罗方书.云南松种源高径生长早晚期相关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
[6].李午平,伍家荣,李东.马尾松生长性状的早晚期相关与早期预测[J].湖南林业科技.1992
[7].李午平,伍家荣,李冬.马尾松生长性状的早晚期相关与早期预测[C].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1991
[8].王章荣,陈天华,周志春,郑家聚,王原莱.福建华安马尾松生长早晚期相关及早期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
[9].王章荣,陈天华,周志春,郑家聚,王原莱.马尾松生长性状早晚期相关及早期选择的初步研究[C].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1986
[10].C.C.〔兰贝思〕,陈炳铨.松树早——晚期相关及其对早期选择的关系[J].热带林业科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