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主动轴部件,包括轴体,所述轴体一端安装有花键,所述轴体外表面对应花键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部安装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外表面两边部等距离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收纳槽内表面对应弹性带一边部的固定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固定柱,所述弹性带另一边部外表面安装有固定环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弹性带,通过弹性带包裹花键,减少花键在生产后到安装前这段时间的碰撞损害,降低了主动轴生产后的损坏,保证主动轴安装后稳定的传动效果,同时设置了收纳槽和固定环片,便于对弹性带的收纳,避免弹性带干扰主动轴的安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主动轴部件,包括轴体(1),所述轴体(1)一端安装有花键(2),所述轴体(1)另一端安装有底盘(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1)外表面对应花键(2)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内部安装有弹性带(4),所述弹性带(4)外表面两边部等距离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收纳槽(3)内表面对应弹性带(4)一边部的固定孔(5)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固定柱(6),所述弹性带(4)另一边部外表面安装有固定环片(7),所述固定环片(7)内表面对应固定孔(5)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固定柱(8)。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主动轴部件,包括轴体(1),所述轴体(1)一端安装有花键(2),所述轴体(1)另一端安装有底盘(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1)外表面对应花键(2)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内部安装有弹性带(4),所述弹性带(4)外表面两边部等距离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收纳槽(3)内表面对应弹性带(4)一边部的固定孔(5)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固定柱(6),所述弹性带(4)另一边部外表面安装有固定环片(7),所述固定环片(7)内表面对应固定孔(5)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固定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主动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3)顶端与固定环片(7)相对位置处开设有槽口(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主动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一端中部焊接有卡合凸块(11),所述轴体(1)中部对应底盘(10)一侧滑动连接有垫片(12),所述垫片(12)中部开设有卡合通孔(13),所述轴体(1)中部对应垫片(12)一侧滑动连接有加强盘(14),所述加强盘(14)一端面中部开设有卡合盲孔(15),所述底盘(10)、垫片(12)和加强盘(14)边部均环绕开设有安装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主动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2)两端面对应安装孔(16)边部环绕粘结有嵌合垫圈(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主动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内部等角度开设有安装槽(18),两个所述安装槽(18)内部焊接有定磁铁(19),另两个安装槽(18)内部安装复位弹簧(20),所述复位弹簧(20)一端安装有活动磁铁(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主动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8)与相邻安装槽(18)的角度为90度,且两个定磁铁(19)安装在相邻的安装槽(18)内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主动轴部件。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类出行的常用工具之一,在汽车零部件中,汽车的主动轴又称驱动轴或半轴,是将差速器与驱动轮连接起来的轴,主动轴是变速箱减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的轴,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市场主动轴在生产后搬运售卖的过程中,其端部的花键并无有效的保护措施,容易出现磨损,进一步导致传动效果降低,甚至无法传动的情况,同时现有的主动轴生产后摆放时仅依靠底盘的支撑,其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翻倒的情况,导致花键或轴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场主动轴在生产后搬运售卖的过程中,其端部的花键并无有效的保护措施,容易出现磨损,进一步导致传动效果降低,甚至无法传动的情况,同时现有的主动轴生产后摆放时仅依靠底盘的支撑,其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翻倒的情况,导致花键或轴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主动轴部件,包括轴体,所述轴体一端安装有花键,所述轴体另一端安装有底盘,所述轴体外表面对应花键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部安装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外表面两边部等距离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收纳槽内表面对应弹性带一边部的固定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固定柱,所述弹性带另一边部外表面安装有固定环片,所述固定环片内表面对应固定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固定柱。
优选的,所述收纳槽顶端与固定环片相对位置处开设有槽口。
优选的,所述底盘一端中部焊接有卡合凸块,所述轴体中部对应底盘一侧滑动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中部开设有卡合通孔,所述轴体中部对应垫片一侧滑动连接有加强盘,所述加强盘一端面中部开设有卡合盲孔,所述底盘、垫片和加强盘边部均环绕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垫片两端面对应安装孔边部环绕粘结有嵌合垫圈。
优选的,所述底盘内部等角度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部焊接有定磁铁,另两个安装槽内部安装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安装有活动磁铁。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与相邻安装槽的角度为度,且两个定磁铁安装在相邻的安装槽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了弹性带,通过弹性带包裹花键,减少花键在生产后到安装前这段时间的碰撞损害,降低了主动轴生产后的损坏,保证主动轴安装后稳定的传动效果,同时设置了收纳槽和固定环片,便于对弹性带的收纳,避免弹性带干扰主动轴的安装。
2、设置了加强盘,通过加强盘的加强,提高底盘的强度,减少底盘安装后单独受力所造成的挤压变形,同时设置了垫片,配合卡合凸块、卡合通孔和卡合盲孔,保证主动轴安装后,加强盘和底盘之间的稳定贴合,达到加强底盘强度的目的。
3、在主动轴生产后存储室,通过一个主动轴的活动磁铁被另一个主动轴的定磁铁吸引固定,使得活动磁铁伸出安装槽插入到定磁铁的安装槽内,通过活动磁铁对两个主动轴的底板形成固定,提高了主动轴摆放的稳定性,减少了主动轴摆放过程中翻倒,导致花键和轴体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活动磁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强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轴体;2、花键;3、收纳槽;4、弹性带;5、固定孔;6、第一固定柱;7、固定环片;8、第二固定柱;9、槽口;10、底盘;11、卡合凸块;12、垫片;13、卡合通孔;14、加强盘;15、卡合盲孔;16、安装孔;17、嵌合垫圈;18、安装槽;19、定磁铁;20、复位弹簧;21、活动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主动轴部件,包括轴体1,轴体1一端安装有花键2,轴体1另一端安装有底盘10,轴体1外表面对应花键2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收纳槽3,收纳槽3内部安装有弹性带4,弹性带4外表面两边部等距离开设有固定孔5,收纳槽3内表面对应弹性带4一边部的固定孔5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固定柱6,弹性带4另一边部外表面安装有固定环片7,固定环片7内表面对应固定孔5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固定柱8,为了便于弹性带4的扣出使用,收纳槽3顶端与固定环片7相对位置处开设有槽口9。
底盘10一端中部焊接有卡合凸块11,轴体1中部对应底盘10一侧滑动连接有垫片12,垫片12中部开设有卡合通孔13,轴体1中部对应垫片12一侧滑动连接有加强盘14,加强盘14一端面中部开设有卡合盲孔15,底盘10、垫片12和加强盘14边部均环绕开设有安装孔16,为了减少安装时螺栓对加强盘14和底盘10的摩擦损坏,通过提高垫片12与加强盘14和底盘10两者的紧密贴合,垫片12两端面对应安装孔16边部环绕粘结有嵌合垫圈17。
底盘10内部等角度开设有安装槽18,两个安装槽18内部焊接有定磁铁19,另两个安装槽18内部安装复位弹簧20,复位弹簧20一端安装有活动磁铁21,为了保证相邻主动轴的活动磁铁21和定磁铁19能相互吸引,安装槽18与相邻安装槽18的角度为90度,且两个定磁铁19安装在相邻的安装槽18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新型主动轴部件使用时,主动轴生产存放时,通过固定环片7包裹弹性带4的一边部,第二固定柱8插入到固定孔5内,对弹性带4一边部进行固定,翻转弹性带4,令弹性带4包裹花键2,减少花键2在生产后到安装前这段时间的碰撞损害,降低了主动轴生产后的损坏,保证主动轴安装后稳定的传动效果,同时设置了收纳槽3和第一固定柱6,通过弹性带4的固定孔5套住第一固定柱6,使得弹性带4收纳在收纳槽3内部,避免弹性带4干扰主动轴的安装,在存放时,相邻两个主动轴的底盘10靠近,一个主动轴底盘10内部安装的活动磁铁21,受到另一个主动轴底盘10内部安装的定磁铁19吸引作用,使得活动磁铁21从该主动轴底盘10中部的安装槽18内伸出,并插入到另一个主动轴底盘10中部的安装槽18,使得并排摆放的主动轴通过活动磁铁21在两个安装槽18之间形成支撑关系,降低主动轴摆放时翻倒的情况,避免因此导致的花键2和轴体1损坏情况,设置了加强盘14,在主动轴的底盘10进行安装时,通过加强盘14的加强,提高底盘10的强度,减少底盘10安装后单独受力所造成的挤压变形,同时设置了垫片12,配合卡合凸块11、卡合通孔13和卡合盲孔15,保证主动轴安装后,加强盘14和底盘10之间的稳定贴合,达到加强底盘10强度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0530.5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430589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F16C 3/02
专利分类号:F16C3/02;F16H57/00
范畴分类:27B;
申请人:福建裕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裕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陈埭镇坊脚村工业区南路40号
发明人:林攀攀
第一发明人:林攀攀
当前权利人:福建裕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雪梅;赵勇
代理机构:44490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卓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