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香港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香港,形象,太平山,女性,沙田,南华,香港电影。
香港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康悦悦[1](2019)在《香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认同与形象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认同的设计实践与品牌形象成为20世纪末期香港设计的主流因素,"G.O.D.住好啲"便是香港本土品牌文化认同与形象建构新主体性的一个实际案例。香港视觉传达设计形象建构中的新主体性,表现在香港设计团队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基于当地风俗风物的再设计来进行身份的重塑,并更好地拓展内地市场。而形象建构中的新主体性的背后,也反映了香港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多元化。(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9年10期)
龚艳[2](2019)在《战后香港戏曲电影的国族文化形象建构及跨境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戏曲电影研究的重点通常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戏改"之后,以上海为中心的一系列地方戏曲改编电影,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花为媒》等。同时,经由内地到香港的戏曲电影也是战后非常成功的输出样本。如果再将传播的视野拉开,我们会看到一条更清晰的路径,香港电影制作与东南亚影业的关联,尤其在戏曲电影部分。从香港出版的《香港厦语电影访踪》《香港潮语电影寻踪》两本资料中可以看到,大量制作和流通的戏曲电影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地的华侨族群观看。这些甚至先于香港/内地或同时期制作的戏曲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20世纪50年代内地戏曲电影,在戏曲电影的版图上构建了更为宽广和延伸的传播脉络。它们共同形塑了当时中国民族文化跨境传播的路径和样态。(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9年10期)
刘涵[3](2019)在《1984年以来香港电影中内地女性形象的变迁与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九七"和"CEPA"的签订这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港电影中内地女性形象的变迁与重塑:从1984年《似水流年》里塑造的"阿珍"到"九七"回归后人文关怀下刻画的底层女性,再至"CEPA"后全新女性形象。历经数次变迁,最终香港电影实现了对内地女性形象的正面塑造和对大陆的形象认同与文化认同。(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朱鼎健[4](2019)在《示威活动损害香港国际旅游之都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一直是吸引全球旅客最多的城市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国际旅客就慕名而来,只因这个被称为“东方之珠”城市的维多利亚港、太平山顶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共有6514.8万人次访港,但近日,香港旅游界已发(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9-08-23)
叶蓝,凌德[5](2019)在《香港各界敦促严惩袭警暴徒》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些有预谋的“乱港”分子上周日在沙田一带制造骚乱甚至暴力袭警,激起了香港社会的愤慨。香港警方发表声明表示,暴徒行为已造成13名警察受伤,目前警方已拘捕47名涉嫌暴力袭警的犯罪嫌疑人,其中两名暴徒16日在法庭受审。香港各界纷纷建言,利用生物识别技术或设立《(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07-17)
孙晨旭[6](2019)在《从“帝国”遗产到英国“飞地”:二战结束前后美国视野中香港形象的转变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期间至战后初期,美国政要和社会精英一度热议涉港事务,初步形成对涉港问题的基本态度和政策框架。香港对于中英两国的特殊意义,以及香港对于美国的有形和无形价值,在二战结束之际随着大国关系的变化发生显着转变,美国视野中香港的形象相应地从"帝国"遗产转变为英国"飞地"。以此为起点,美国政府始终围绕美中、美英关系塑造香港的形象,评估香港的价值,进而制定香港政策。在中国收回香港主权以前,美国对香港的定位始终没有脱离美、中、英叁国关系,美国对港政策在本质上是美国对华政策和对英政策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下半月刊)》期刊2019年07期)
宗艺[7](2019)在《另类的殖民反抗者——施叔青《香港叁部曲》中姜侠魂形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叁部曲》记录了香港自开埠以来的百年殖民史,而其中,主人公黄得云与各个男性角色也在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中不断转换位置。而在这些众多的男性角色中,"姜侠魂"作为一个只出现了两个章节的神秘角色却内涵丰富,游离于殖民与被殖民关系的"流浪者",他既有着强烈的反抗殖民的意识,同时也有着被殖民者根植的怯懦与莽撞。(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8期)
王钰纯[8](2019)在《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2000年以来的香港中短篇小说杂志《字花》和《香港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形象学、区域文学研究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文学文本中的香港人形象及其心理认同问题,挖掘香港城市文学创作中所展示出的独特内涵和时代风貌。香港的城市经验中蕴含着丰富的发展启示,研究香港文学中的港人形象,有助于深化城市与人文共生同构关系的理解,并顺带关照到当下港人心灵回归及文化回归的问题。论文主体的第一部分,从时间角度关注了怀旧者和遗忘者两类人群,探索香港的城市历史,追寻城市文化中的怀旧轨迹;第二部分从空间理论入手,依照“失去-追寻”模式分析香港人的家园意识,并探讨香港人生存空间拓展与重构的可性能;第叁部分从港人群体的现实诉求出发,讨论城与人之间相互形塑和成就的动态关系,以疾病的隐喻分析城市病症并寻求解释之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29)
李昀春[9](2019)在《香港女性导演电影中男性形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电影诞生以来,经历过迷茫彷徨的低谷时期,也有过众人风靡的鼎盛时期,到如今的艰难前行,依旧在华语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这其中不仅有许多香港男性导演的努力,更有一批香港女性导演的为之奋斗。她们以其特殊的女性视角和性别意识塑造了众多有别于男性导演电影作品中的角色形象。本文选择香港女性导演电影中的男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以女性主义理论和男性研究为依托,从香港电影历史的角度去探讨香港女导演性别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过程,以及在各种历史文化背景的内外影响下,她们影片中所塑造的男性形象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本文主要通过递进的历史时间为轴,从香港电影历史发展的叁个阶段中出发,总结出不同阶段香港女性导演电影作品中男性形象的共同特点。绪论部分是对本课题研究的综合性梳理。第一章通过梳理香港电影和香港女性导演的发展脉络,从而理清香港女导演电影作品中男性形象变化的特殊背景。第二章到第四章则是从香港电影发展的叁个阶段中结合女性意识的变化,对香港女导演电影作品中的男性形象进行特点分析。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之前以伍锦霞、任意之、高宝树、唐书璇为主要的四位先锋女导演,她们在薄弱且不明确的女性意识下,所塑造的男性形象普遍呈现出一种“崇”的延续。第二阶段是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以许鞍华、单慧珠、罗卓瑶、张婉婷四位香港女导演为中流砥柱,她们的性别意识在商业与社会环境等影响下进行着“审”的游离,既有着对本土传统的规范恪守,又有着对现代社会的重新反思。因此,男性形象起初被塑造成社会的能指,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女性意识的普遍自觉流露,男性形象被塑造成多元而弱化的形象。第叁阶段是21新世纪以黄真真、黎妙雪、林爱华、麦曦茵四位为主要的香港新生代女导演,她们的女性意识已然形成了自觉且彰显的,是一种“醒”的叁次反思,有着现代色彩的新女性意识,被塑造的男性形象也带有了新的标签。本文认为,香港女性导演的性别意识是伴随着时代和环境而改变的,其塑造的男性形象更是在这种迭加的影响下而呈现出具有时代背景和意识能动的特点。但女性的意识和态度的表达也始终受制于社会规定的观念,从而局限了她们的总体文化。(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宋贺扬[10](2019)在《内地游客媒介形象建构研究——以香港《南华早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建构主义视角入手,将内地游客的媒介形象与传播学理论相结合,选取香港具有代表性的英文纸质媒体——《南华早报》,研究香港主流媒体向香港民众建构了怎样的内地游客媒介形象,是否如实反映了内地游客的整体形象,并对媒体如何呈现客观、公正的内地游客媒介形象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9年04期)
香港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战后戏曲电影研究的重点通常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戏改"之后,以上海为中心的一系列地方戏曲改编电影,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花为媒》等。同时,经由内地到香港的戏曲电影也是战后非常成功的输出样本。如果再将传播的视野拉开,我们会看到一条更清晰的路径,香港电影制作与东南亚影业的关联,尤其在戏曲电影部分。从香港出版的《香港厦语电影访踪》《香港潮语电影寻踪》两本资料中可以看到,大量制作和流通的戏曲电影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地的华侨族群观看。这些甚至先于香港/内地或同时期制作的戏曲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20世纪50年代内地戏曲电影,在戏曲电影的版图上构建了更为宽广和延伸的传播脉络。它们共同形塑了当时中国民族文化跨境传播的路径和样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香港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康悦悦.香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认同与形象建构[J].四川戏剧.2019
[2].龚艳.战后香港戏曲电影的国族文化形象建构及跨境传播研究[J].当代电影.2019
[3].刘涵.1984年以来香港电影中内地女性形象的变迁与重塑[J].宜宾学院学报.2019
[4].朱鼎健.示威活动损害香港国际旅游之都形象[N].人民政协报.2019
[5].叶蓝,凌德.香港各界敦促严惩袭警暴徒[N].环球时报.2019
[6].孙晨旭.从“帝国”遗产到英国“飞地”:二战结束前后美国视野中香港形象的转变及其意义[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9
[7].宗艺.另类的殖民反抗者——施叔青《香港叁部曲》中姜侠魂形象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9
[8].王钰纯.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D].华侨大学.2019
[9].李昀春.香港女性导演电影中男性形象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9
[10].宋贺扬.内地游客媒介形象建构研究——以香港《南华早报》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