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通信息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信息,信息安全,密信,智能,相似性,神经网络,交通标志。
交通信息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程斯誉,季小雯,王笛,张成龙,汪睿阳[1](2019)在《基于ZigBee技术的道路交通信息智能检测与预警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某些特殊路段的交通标志信息常被驾驶人员忽略,无法有效发挥其传递道路交通信息的作用,从而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本作品在原有交通标志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ZigBee技术的道路交通信息智能检测系统,最大程度地发挥原有交通标志牌的作用,降低特殊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9年19期)
秦国英[2](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信息安全入侵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CBTC)系统是集现代通信、控制、计算机与信号等技术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先进技术的应用在显着提高CBTC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也为系统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传统IT和工业控制系统的入侵检测方法未考虑CBTC系统的通信和应用特征,不能满足CBTC系统对入侵检测的需求。同时,目前针对CBTC系统信息安全入侵检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及时开展CBTC系统入侵检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结合CBTC系统和典型信息攻击的特点,研究了面向CBTC系统的入侵检测方法。本文采用单分类支持向量机(One-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OCSVM)和关联分析算法用于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DoS)攻击的检测,结合CBTC系统特点进行特征提取、建模和仿真验证。为检测CBTC数据欺骗攻击,创新性地提出多源互律入侵检测方法,研究该方法的检测性能及其对CBTC系统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本文方法与现有方法的检测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 CBTC系统的信息安全现状。总结了 CBTC系统的信息安全隐患,研究了 CBTC系统中的典型信息攻击方法及其原理,分析了 CBTC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的需求,设计了 CBTC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的框架;(2)研究了基于数据挖掘的CBTC系统拒绝服务攻击检测方法。采用OCSVM模型建立CBTC系统的流量异常检测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该模型在不同发车间隔场景下的检测性能。基于关联分析方法建立CBTC系统的双轮廓规则检测模型,建立系统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的规则库,利用Snort工具仿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3)提出了多源互律的入侵检测方法以解决CBTC数据欺骗攻击的检测难题。定义了多源互律检测的概念,设计了车载检测器和地面检测器的检测机制,分析了多源互律检测方案的检测性能及其对CBTC系统安全和效率的影响;(4)仿真验证了多源互律检测方法的性能并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整体性能。使用确定与随机 Petri 网(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Petri Nets,DSPN)建模仿真多源互律入侵检测系统,验证了检测器的性能。最后,基于系统的整体架构,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整体检测性能。通过仿真验证和对比现有方法,可以看出:本文设计的入侵检测系统可提升对DoS攻击和数据欺骗攻击的检测率,检测率分别高达99.5%和99.99974%,极大地提高了 CBTC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31)
张雯靓[3](2018)在《基于多源信息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速公路总里程的不断增加,路网结构越来越复杂,道路交通流量急剧增加,随之产生的道路拥挤、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往往基于单一形式的交通信息,且具有过多的假设条件及特定的模型结构,不能满足分析各类检测器数据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用于交通事件检测的新方法,以充分挖掘各类数据所蕴含的交通信息,进一步提升事件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基于多源信息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研究。首先,论文归纳和分析了可用于高速公路交通流信息采集的不同类型检测技术,对比各类技术的优缺点,据此明确了以手机切换定位检测器和微波检测器为研究对象,根据技术原理分析、真实数据采集和数据特性分析叁个步骤对两类检测技术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同时分析了两类数据的可靠性。另外,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原理出发,利用信息论验证了事件检测信息融合的有效性。其次,对事件状态下的交通流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车流波动理论,分析了事件的发生对上下游路段交通流造成的影响,并结合手机切换定位检测器和微波检测器数据的特点,建立了一个包含12个变量的事件检测初始特征变量集,利用随机森林-递归特征消除(RF-RFE)算法确定其中的8个重要变量作为模型输入参数。利用沪宁高速公路实地数据表明这8个参数在事件发生前后均有较明显的变化,验证了特征选择的有效性。然后,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优化方法理论,提出了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事件检测算法,针对单一核函数自适应能力可能不足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混合核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SO-MK-LSSVM)事件检测模型。为了更加提高算法的泛化能力和检测性能,又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的改进AdaBoost集成PSO-LSSVM弱分类器的学习模型。此外,针对高速公路交通事件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类PSO-LSSVM事件类型检测模型,可实现检测交通事故、车辆抛锚及恶劣天气这叁类交通事件。最后,利用高速公路采集的实际数据,对论文提出的事件检测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本文先利用过抽样技术(SMOTE)解决了实际数据存在的有偏性问题。通过分析检测率(DR)、误报率(FAR)、平均检测时间(MTTD)、分类正确率(CR)、AUC及性能指数(PI)这六个算法评价指标,证明了基于混合核的PSO-LSSVM模型和改进AdaBoost集成不同输入参数的PSO-LSSVM模型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相比,在事件检测性能和综合能力方面都具有显着的优势。其中,改进AdaBoost集成不同输入参数的PSO-LSSVM模型表现最优。基于这两类模型,还验证了加入手机切换定位检测器数据对于事件检测性能提高的有效性。针对论文所提出的基于多分类PSO-LSSVM事件类型检测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获得了较理想的检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01)
本刊讯[4](2017)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通过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检测评估能力评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2017年9月27日,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依据《保密科技测评机构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组织评审组对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进行了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检测评估能力评审。评审认为,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具备涉密信息系统检测评估能力,可以在交通运(本文来源于《保密科学技术》期刊2017年12期)
郁舒雅[5](2017)在《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信息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BTC)系统通过列车与地面设备间连续、双向、大容量的通信技术实现对列车的精准闭环控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化和快速化发展,CBTC中车地数据通信系统(DataCommunication System,DCS)中的信息安全漏洞暴露得日趋明显,由此产生的信息攻击行为将影响列控系统的控制性能和功能安全,为CBTC系统带来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本文重点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内容关注于能够为CBTC系统实现保护屏障的信息安全检测技术。本文提出应用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NCS)理论,研究因通信网络信息攻击而导致网络传输数据丢失或被篡改状态下,分析控制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信息安全检测方案。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基于网络控制系统的车地通信与列车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将CBTC多列车控制系统等效为NCS,通过车地通信传输差错下的CBTC多列车NCS模型,定量描述了车地通信与列车控制的关系;2)总结了 CBTC系统DCS中的固有漏洞和风险,整理研究了 ICS系统中典型的攻击行为及原理,并通过研究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DoS)和数据欺骗攻击原理,建立了以上两种攻击状态下的CBTC系统模型。3)基于CBTC系统特性提出了适用于CBTC系统的非参数累加和(Cumulative Sum,CUSUM)检测技术,并从信息安全检测过程设计及功能等方面,提出具有可行性的CBTC系统信息安全检测检测方案。4)设定仿真各项参数并对本文提出的系统模型和检测技术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本文研究的拒绝服务攻击和数据欺骗攻击行为分别进行检测,通过仿真结果分析验证检测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经过对多次仿真结果的综合统计,本文基于CBTC系统特性提出的非参数CUSUM检测技术对CBTC系统中的DoS攻击和数据欺骗攻击的检测漏报率、误报率均低于0.02,平均检测时延不超过0.6s。以上结果证明,本文基于CBTC系统特性提出的非参数CUSUM检测方法能够实时、有效地检测以上两种攻击对CBTC系统的攻击行为。(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6-08)
林新宇[6](2017)在《面向交通监控视频的图像异常检测及关键信息重建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理念的跨越式发展,公共交通领域的基础建设发展迅速,各种类型的监控设备显着增多,但是监控系统中潜在的问题也相应地显现出来。监控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监控视频画面经常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导致视频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使得监控系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不利于事件发生后的信息提取。另外,考虑到系统成本、监控拍摄、视频传输和存储等客观限制条件,部分监控视频的分辨率并不高。涉及公共安全事件的关键信息往往发生在这些监控场景中,给交管人员的相关工作带来了影响。因此本文开发了一种面向交通监控视频的图像异常检测系统,并构建了一种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的关键信息重建方法。(1)本文研究了常见视频图像异常类型的空间域特点,开发了一种面向交通视频的图像异常检测系统,实现对系统后台监控视频质量的自动检测,分析出视频图像的异常类型并及时预警,为工作人员提供检修依据。(2)针对涉及到公共安全事件但视频分辨较低的监控场景,本文构建一种基于自适应权重的混合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对无视频质量问题的关键图像信息进行重建。该方法利用了外部训练数据和内部自相似性数据的先验知识,通过构建的权重值自适应选择最佳方法最小化图像重建误差,充分融合基于外部数据学习和基于内部数据自相似性的重建方法优势。(3)本文利用实际交通监控视频数据测试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对经典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在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上完成了实验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4-01)
于晓杰[7](2017)在《攀先进检测与智能测控技术高峰——记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郏东耀》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郏东耀来说,即使一直埋头于基础与实践的结合,先进检测技术和智能测控技术依然有无数的神秘等待他在未来去挖掘。"仅仅我所研究的就包括多光谱成像检测技术、智能视觉识别理论与方法、智慧检测网络理论及其应用以及面向轨道交通领域的特种检测与评价方法等多个层面。"郏东耀表示。从热点中探索特色从小就对各种电子设备极其感兴趣的郏东耀,对"电子"有着某种特殊的(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7年04期)
何施[8](2016)在《道路交通环境检测及其信息融合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车辆交通环境感知系统由交通环境和传感器软硬件组成,交通环境和传感器之间的交互关系严重影响到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本文基于已知交通环境主要特征,设计相应检测和识别算法,设计逻辑检测和逻辑识别算法,通过实车实验,对设计的算法进行验证,对信息融合算法进行研究,然后建立智能车辆有限状态机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车观察,根据驾驶员关注的交通环境特征,研究了智能车辆交通环境感知系统的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得到需要检测和识别的环境主要特征,包括车道线的直线和角度特征,斑马线的矩形、角度、条纹特征,前方车辆的矩形、对称特征,交通信号灯的长宽比、颜色、位置等特征。设计了车道线检测、斑马线检测、前方车辆识别和交通信号灯识别等算法,研究并实施实车实验方案,验证了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根据实车实验中获取的环境特征,分析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逻辑检测和智能识别的方法;得出了特征级信息融合的基本规则,得到了交通环境信息融合数据;根据实车实验和信息融合的结果,建立智能车辆的有限状态机模型。(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6-12-01)
叶俊,许诗霞,王倩倩[9](2016)在《国内外可变信息交通标志检测标准比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交通拥堵状况加剧、智能交通发展迅速,可变信息交通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简称VMS)通过向出行者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行车引导服务,成为提高城市道路网利用率,改善出行环境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可变信息交通标志标准进行解读,找出国内标准和国外标准相关检测的异同,为我国VMS企业及其配件设备的制造商出口欧盟提供参考借鉴和帮助,也为我国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更好地帮助VMS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产业升级。(本文来源于《标准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第十叁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10-25)
刘湘雯,石亚丽,冯霞[10](2016)在《基于弱分类器集成的车联网虚假交通信息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联网中车辆以自组织的方式相互报告交通信息,开放的网络环境需要甄别消息,然而,要快速移动的车辆在短时间内检测出大量的交通警报信息是非常困难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弱分类器集成的虚假交通信息检测方法。首先,扩充交通警报信息的有效特征,并设计分割规则,将信息的特征集划分为多个特征子集;然后,根据子集特征的不同特性,使用对应的弱分类器分别进行处理。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表明,选用弱分类器集成方法检测车联网中的虚假交通信息减少了检测时间,且由于综合特征的应用,检测率优于仅使用部分特征的检测结果。(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交通信息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CBTC)系统是集现代通信、控制、计算机与信号等技术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先进技术的应用在显着提高CBTC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也为系统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传统IT和工业控制系统的入侵检测方法未考虑CBTC系统的通信和应用特征,不能满足CBTC系统对入侵检测的需求。同时,目前针对CBTC系统信息安全入侵检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及时开展CBTC系统入侵检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结合CBTC系统和典型信息攻击的特点,研究了面向CBTC系统的入侵检测方法。本文采用单分类支持向量机(One-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OCSVM)和关联分析算法用于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DoS)攻击的检测,结合CBTC系统特点进行特征提取、建模和仿真验证。为检测CBTC数据欺骗攻击,创新性地提出多源互律入侵检测方法,研究该方法的检测性能及其对CBTC系统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本文方法与现有方法的检测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 CBTC系统的信息安全现状。总结了 CBTC系统的信息安全隐患,研究了 CBTC系统中的典型信息攻击方法及其原理,分析了 CBTC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的需求,设计了 CBTC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的框架;(2)研究了基于数据挖掘的CBTC系统拒绝服务攻击检测方法。采用OCSVM模型建立CBTC系统的流量异常检测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该模型在不同发车间隔场景下的检测性能。基于关联分析方法建立CBTC系统的双轮廓规则检测模型,建立系统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的规则库,利用Snort工具仿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3)提出了多源互律的入侵检测方法以解决CBTC数据欺骗攻击的检测难题。定义了多源互律检测的概念,设计了车载检测器和地面检测器的检测机制,分析了多源互律检测方案的检测性能及其对CBTC系统安全和效率的影响;(4)仿真验证了多源互律检测方法的性能并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整体性能。使用确定与随机 Petri 网(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Petri Nets,DSPN)建模仿真多源互律入侵检测系统,验证了检测器的性能。最后,基于系统的整体架构,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整体检测性能。通过仿真验证和对比现有方法,可以看出:本文设计的入侵检测系统可提升对DoS攻击和数据欺骗攻击的检测率,检测率分别高达99.5%和99.99974%,极大地提高了 CBTC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通信息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程斯誉,季小雯,王笛,张成龙,汪睿阳.基于ZigBee技术的道路交通信息智能检测与预警系统[J].中国新通信.2019
[2].秦国英.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信息安全入侵检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3].张雯靓.基于多源信息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8
[4].本刊讯.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通过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检测评估能力评审[J].保密科学技术.2017
[5].郁舒雅.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信息安全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6].林新宇.面向交通监控视频的图像异常检测及关键信息重建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7].于晓杰.攀先进检测与智能测控技术高峰——记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郏东耀[J].科学中国人.2017
[8].何施.道路交通环境检测及其信息融合技术[D].青岛理工大学.2016
[9].叶俊,许诗霞,王倩倩.国内外可变信息交通标志检测标准比对研究[C].标准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第十叁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2016
[10].刘湘雯,石亚丽,冯霞.基于弱分类器集成的车联网虚假交通信息检测[J].通信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