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婴儿车骨架,在需要折叠婴儿车时,下压手把,使手把下管相对下支撑管以及侧支撑管折叠靠拢,同时,下支撑管受力后相对后脚管折叠靠拢,而侧支撑管受力后相对大关节转动并向后脚管折叠靠拢,转动前脚管,使其相对大关节转动并向后脚管折叠靠拢,从而完成婴儿车骨架的折叠,由于可实现手把与下支撑管、手把与侧支撑管、下支撑管与后脚管、侧支撑管与大关节以及前脚管与大关节的紧凑折叠,因此,可使收折完成的婴儿车骨架体积更加扁小,轻便且易于携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把(1),手把(1)的自由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手把下管(2)的一端部连接,两手把下管(2)的另一端分别与下支撑管(3)可转动连接,两下支撑管(3)的自由端分别与连接有后轮(6)的后脚管(7)可转动连接,两后脚管(7)的自由端上分别连接有大关节(8),两大关节(8)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侧支撑管(9),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有前轮(10)的前脚管(11)可转动连接,两侧支撑管(9)的自由端分别与手把下管(2)可转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把(1),手把(1)的自由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手把下管(2)的一端部连接,两手把下管(2)的另一端分别与下支撑管(3)可转动连接,两下支撑管(3)的自由端分别与连接有后轮(6)的后脚管(7)可转动连接,两后脚管(7)的自由端上分别连接有大关节(8),两大关节(8)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侧支撑管(9),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有前轮(10)的前脚管(11)可转动连接,两侧支撑管(9)的自由端分别与手把下管(2)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两下支撑管(3)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连动管(14),两后脚管(7)上分别套有可相对其滑动的滑套(15),两连动管(14)分别与对应侧的滑套(15)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还包括两下连杆(22),两下连杆(22)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前脚管(1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滑套(15)或连动管(14)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还包括有下X管,下X管的同侧的两端中,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前脚管(11)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连动管(14)或滑套(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在下X管的上方还设置有上X管,上X管的同侧的两端中,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后脚管(7)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连动管(14)或滑套(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在下X管的上方还设置有上X管,上X管的同侧的两端中,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后脚管(7)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连动管(14)或滑套(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两座管(12),两座管(12)前段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有连杆(24),两连杆(24)还分別与对应侧的后脚管(7)可转动连接,两座管(12)的后段可转动的后接对应侧的下支撑管(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X管的另一端与连动管(14)的连接处位于连动管(14)与滑套(15)的连接处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3或5-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1)为中部可对折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3或5-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前脚管(11)之间还连接有脚踏板(2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特别涉及婴儿车骨架。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婴儿车普遍应用于多数家庭,因其可折叠,且能使成人释放双手,因此非常受各个家庭的青睐。现有市面上的婴儿车,其骨架只能做2D收折,即只能做婴儿车上下前后两个方向的收折,收折完成后,婴儿车的体积仍然较大,携带不够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紧凑收折的婴儿车骨架,使收折完成的婴儿车骨架体积更加扁小,轻便且易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包括手把,手把的自由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手把下管的一端部连接,两手把下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下支撑管可转动连接,两下支撑管的自由端分别与连接有后轮的后脚管可转动连接,两后脚管的自由端上分别连接有大关节,两大关节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侧支撑管,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有前轮的前脚管可转动连接,两侧支撑管的自由端分别与手把下管可转动连接。
两下支撑管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连动管,两后脚管上分别套有可相对其滑动的滑套,两连动管分别与对应侧的滑套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还包括两下连杆,两下连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前脚管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滑套或连动管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还包括有下X管,下X管的同侧的两端中,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前脚管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连动管或滑套上。
在下X管的上方还设置有上X管,上X管的同侧的两端中,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后脚管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连动管或滑套上。
在下X管的上方还设置有上X管,上X管的同侧的两端中,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后脚管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连动管或滑套上。
还包括有两座管,两座管前段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有连杆,两连杆还分別与对应侧的后脚管可转动连接,两座管的后段可转动的后接对应侧的下支撑管。
所述下X管的另一端与连动杆的连接位置位于连动杆与滑套连接位置的下方。
所述手把为中部可对折结构。
所述的两前脚管之间还连接有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在需要折叠婴儿车时,下压手把,使手把下管相对下支撑管以及侧支撑管折叠靠拢,同时,下支撑管受力后相对后脚管折叠靠拢,而侧支撑管受力后相对大关节转动并向后脚管折叠靠拢,转动前脚管,使其相对大关节转动并向后脚管折叠靠拢,从而完成婴儿车骨架的折叠,由于可实现手把与下支撑管、手把与侧支撑管、下支撑管与后脚管、侧支撑管与大关节以及前脚管与大关节的3D紧凑折叠,即婴儿车上下、前后以及左右方向的收折,因此,可使收折完成的婴儿车骨架体积更加扁小,轻便且易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结构示意图(手把中部未对折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结构示意图(手把中部对折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45度角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婴儿车骨架,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手把1,手把1的自由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手把下管2的一端部连接,两手把下管2的另一端分别与下支撑管3 可转动连接,手把下管2与下支撑管3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转动关节实现二者可转动连接,如在手把下管2的端部设置上转动关节4,在下支撑管3的端部设置下转动关节5,上转动关节4和下转动关节5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或者上转动关节4和下转动关节5通过滚动轴承可转动连接等;两下支撑管3的自由端分别与连接有后轮6的后脚管7可转动连接,如铰接;两后脚管7的自由端上分别连接有大关节8,两大关节8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侧支撑管9,如铰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有前轮10的前脚管11可转动连接,如铰接;两侧支撑管9的自由端分别与手把下管2可转动连接,如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侧支撑管9和下支撑管3择一与对应侧的手把下管2的端部连接,侧支撑管9和下支撑管3在与对应侧的手把下管2连接时,二者不能同轴,以有效确保婴儿车骨架的收折;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下支撑管3通过转动关节与对应侧的手把下管2的端部可转动连接,而侧支撑管9则与对应侧的手把下管2的侧壁可转动连接。
两下支撑管3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连动管14,两后脚管7上分别套有可相对其滑动的滑套15,两连动管14分别与对应侧的滑套15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连动管14,以提供下支撑管3支撑强度,使由下支撑管3与手把1形成的婴儿车的靠背具有更高的支撑强度;而通过设置滑套15,可在折叠时,使连动管 14相对后脚管7折叠靠拢,保证婴儿车骨架收折后体积扁小,便于携带。
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还包括两下连杆22,两下连杆22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前脚管1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滑套15或连动管14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下连杆22,可在两下连杆22上套设菜篮,便于收纳物件,另外,通过设置下连杆22,通过下连杆22或下X管17与上X管16的配合,以带动前脚管11收折,同时提高婴儿车骨架的整体支撑强度。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还包括有下X管,下X管的同侧的两端中,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前脚管11上,如在前脚管11上设置第二U 型铁片20,上述的端部即可通过转轴等连接方式连接于该第二U型铁片20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连动管14或滑套15上,如在连动管14或滑套 15上设置第三U型铁片21,上述的端部即可通过转轴等连接方式连接于该第三 U型铁片21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下X管的另一端与连动管14的连接处位于连动管14与滑套15的连接处的下方;在下X管17的上方还设置有上X管16,上X管的同侧的两端中,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后脚管7上,如在后脚管7上设置交叉管座18,上述的端部即可通过转轴等连接方式连接于该交叉管座18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侧的连动管14或滑套 15上,如在滑套15或连接管14上设置第一U型铁片19,上述的端部即可通过转轴等连接方式连接于该第一U型铁片19上;上X管16和下X管17分别通过 U型铁片与婴儿车骨架连接,可实现连接点处的微调,利于婴儿车收折时,上X 管16和下X管17不会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有助于进一步减小收折后的婴儿车的体积;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U型铁片20是通过两个U型铁片拼接形成,而两个U型铁片拼接为一体,可使连接点处的微调更加精细,更利于婴儿车收折后的体积减小。另外,对于上X管16和下X管17,均是通过两根支管交叉可转动连接形成。通过设置上X管16和下X管17,可在婴儿车展开时,提升婴儿车的整体支撑强度,而在收折婴儿车时,上X管16和下X管17可分别随滑套15及连动管14移动而向中间靠拢收紧,并带动前脚管11向后脚管7折叠靠拢。
还包括有两座管12,两座管12前段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有连杆24,两连杆 24还分別与对应侧的后脚管7可转动连接,两座管12的后段可转动的后接对应侧的下支撑管3。通过座管12、连杆24、下支撑管3以及后脚管7形成四连杆结构,便于婴儿车骨架的收折。
所述手把1为中部可对折结构,如图2所示,可使婴儿车收折更为变小紧凑,收折体积更小。所述手把1的可对折结构在对折与展开时可通过解锁按钮13锁定,且所述手把1的可对折结构以及解锁按钮13均可套用现有技术。
所述的两前脚管11之间还连接有脚踏板23,便于孩子的脚步蹬踏。该脚踏板23可以是软性材料制成的脚踏板,也可以是可对折结构的脚踏板,以配合婴儿车骨架的收折,在脚踏板23采用可对折结构时,其可对折结构为现有技术。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0004.0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79740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B62B 7/08
专利分类号:B62B7/08
范畴分类:32C;32G;
申请人: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478 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永谊六路16号
发明人:李玮烨;郑信夫;陈鹤升
第一发明人:李玮烨
当前权利人: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伍嘉陵;胡琴
代理机构:44253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