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采伐年龄论文-代顺民,唐巍,唐大云,陈尚财

合理采伐年龄论文-代顺民,唐巍,唐大云,陈尚财

导读:本文包含了合理采伐年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杨树,短轮伐期用材林,成熟龄。

合理采伐年龄论文文献综述

代顺民,唐巍,唐大云,陈尚财[1](2009)在《杨树短轮伐期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杨树树干解析材料和专家学者研究结果,模拟该树种短轮伐期用材林生长过程,分析其数量成熟、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年龄,最后提出合理采伐年龄为7 a。(本文来源于《四川林勘设计》期刊2009年04期)

代顺民,唐巍,唐大云[2](2007)在《四川桤木短轮伐期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四川桤木树干解析和树冠调查材料,模拟该树种短轮伐期用材林生长过程,分析其数量成熟、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年龄,最后提出合理采伐年龄为10a。(本文来源于《四川林勘设计》期刊2007年02期)

秦光华,姜岳忠,朱瑞强,张瑞波[3](2006)在《杨树大径级工业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立地指数、经营管理水平和造林密度3方面入手,系统地研究了山东省的黑杨(Populus nigra)不同栽培模式的生产力和适宜培育目标.以工艺成熟为前提,兼顾数量成熟,利用经济成熟作为确定黑杨大径材人工林定向培育的合理采伐年龄.结果表明:在立地指数18以上的立地上皆适宜培育大径材,合理的造林密度为250.0~333.3株/hm2,合理采伐年龄为10~12 a.同时,提出了6种可显着提高黑杨大径级工业用材定向培育经济效益的优化栽培模式.(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张松丹[4](2005)在《短周期人工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综合决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伐年龄的确定是短周期人工用材林经营的关键环节之一。长期以来,在生产活动中,它的确定主要依据数量成熟和工艺成熟,而较少数考虑培育过程中的经济等多种因素。至今,对它的研究,也很少将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立地条件、经营措施以及木材利用方式、利率、成本等因素,以及可持续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使得传统的采伐年龄确定方法,难以满足短周期人工用材林的科学经营需要。因此,需要从理论、技术和方法上进行相关研究,以指导实践。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短周期人工用材林的成熟机理和合理采伐年龄确定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论进行了研究,并以具体区域的短周期人工用材林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论文对国内外短周期人工用材林发展,特别是其采伐年龄的确定方式、方法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从中归纳了急需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确立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在理论方面,论文对短周期人工用材林发生与发展、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剖析,明确了短周期人工用材林的成熟机理。通过对影响短周期人工用材林成熟各种因子的分析,明确了短周期人工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确定的原则和决策基础与构成。根据短周期人工用材林培育目标和它的生长规律,提出了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指导,以工艺成熟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兼顾数量成熟的原则和综合决策短周期人工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的思想。方法技术方面,论文根据理论上确立的思想和原则,讨论了确定短周期人工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提出利用定性和定量结合、单项成熟因子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决策的思路和方法;为适应不同时空条件选择理想的模型,构建了反映短周期人工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的立地、密度、质量、经济和数量等状态因子的分析、评价、决策模型体系,探讨了相关的应用原理和方法,构建了综合决策模型的框架。在有关体系论述的基础上,以雷州林业局的U6林分和W5林分为对象,根据已确定的综合决策模型,计算了不同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利用方式、利率的合理采伐年龄。并提出了合理采伐年龄应是动态的、位于一定区间的理念。论文还提出了应当对木材分级利用的观念。最后,论文根据现有研究,总结了短周期人工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确定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5-10-01)

丁贵杰[5](1998)在《贵州马尾松人工建筑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所建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立地指数(14~20)的生产力,确定了各指数级适宜培育目标。根据培育目标、立地和栽培措施的不同,设计多种建筑材培育类型,并分别求出了不同培育类型的数量、工艺、经济成熟龄,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各指数级合理采伐年龄,使采伐年龄较目前正在执行的采伐年龄(31~40a)缩短4~12a,内部收益率提高3~9个百分点。研究了立地、培育目标、经营状况(初植密度、间伐)、经济条件与采伐年龄的关系,随立地指数的提高,叁种成熟龄均降低;随间伐次数的增多,较低造林密度的数量成熟龄加大,工艺成熟龄减小;随贴现率提高,经济成熟龄减小,每升高1%~2%,约减小1a,相反,经济成熟龄约推迟1a。(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1998年03期)

赵德海,刘强,阳小军,王钧冠[6](1993)在《安福县杉木人工林合理采伐年龄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安福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脉东侧,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自60年代开始营造了大面积杉木人工林,据安福县198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统计,杉木人工林面积26064ha,占人工林总面积的82%。目前,早期营造的杉木人工林已陆续进入主伐利用时期,但何时采伐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开发》期刊1993年02期)

河南省泡桐协作组[7](1988)在《泡桐造林密度及其合理采伐年龄》一文中研究指出造林密度设计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树木群体的成长和木材的培育,必须予以重视。目前在造林上密度过大的现象仍存在,对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有影响,特别是泡桐系早期速生树种,单株散生优于群体成片种植,造林密度不宜过大,但目前不论成片栽植或桐粮间作,皆有过密现象,所以造林密度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泡桐采伐年龄是个复杂的经济指标,应根据营林目的、树种特性、种植方式、立地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以泡桐的冠幅、根幅和材积生长特性和营林目的为依据,来探讨一下泡桐林木密度和采伐年龄问题。(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1988年03期)

合理采伐年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四川桤木树干解析和树冠调查材料,模拟该树种短轮伐期用材林生长过程,分析其数量成熟、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年龄,最后提出合理采伐年龄为10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理采伐年龄论文参考文献

[1].代顺民,唐巍,唐大云,陈尚财.杨树短轮伐期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09

[2].代顺民,唐巍,唐大云.四川桤木短轮伐期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07

[3].秦光华,姜岳忠,朱瑞强,张瑞波.杨树大径级工业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的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

[4].张松丹.短周期人工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综合决策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

[5].丁贵杰.贵州马尾松人工建筑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研究[J].林业科学.1998

[6].赵德海,刘强,阳小军,王钧冠.安福县杉木人工林合理采伐年龄的确定[J].林业科技开发.1993

[7].河南省泡桐协作组.泡桐造林密度及其合理采伐年龄[J].山东林业科技.1988

标签:;  ;  ;  

合理采伐年龄论文-代顺民,唐巍,唐大云,陈尚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