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细胞膜片钳论文_杜小凤,贾慧娟,王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全细胞膜片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膜片,细胞,神经元,小鼠,技术,门控,电流。

全细胞膜片钳论文文献综述

杜小凤,贾慧娟,王欣[1](2017)在《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离体小鼠内侧膝状体亚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MGB)是听觉通路在丘脑的重要中继站,为了探究小鼠MGB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使用离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到99个MGB神经元,其中腹侧核(ventral division of MGB,MGBv)神经元36个,背侧核(dorsal division of MGB,MGBd)神经元34个,内侧核(medial division of MGB,MGBm)神经元29个。结果表明,神经元对去极化电流的反应具有爆发型(bursting)(16.2%,16/99)和紧张型(tonic)(83.8%,83/99)两种发放模式,并且所有MGB神经元在超极化电流刺激结束后均有去极化反弹(rebound),而仅有少数神经元(17.2%,17/99)在超极化刺激过程中有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_h)。此外,MGB各亚核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和激活阈值(active threshold)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以上表明MGB各亚核的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该结果有助于理解MGB各亚核在听觉信息处理中产生不同功能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徐祖才,张骏,黄浩,王静,徐忠祥[2](2016)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电生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神经元基本电生理特性。方法将成年SD大鼠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后,急性分离获得海马脑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电流钳技术实时观察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膜电位及其单位时间内动作电位频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全细胞膜片钳电压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后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分离所得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胞体饱满并可见突起。可在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记录到自发的动作电位及刺激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且化学损伤后神经元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动作电位频率加快,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幅值升高。结论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可以用于癫痫大鼠急性分离所得海马脑片的电生理研究,化学损伤后神经元兴奋性明显升高,为开展癫痫相关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6年21期)

林智颖,张静,黄天文,陈晓春[3](2016)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神经元钙通道药理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是研究离子通道和药物对离子通道影响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但是由于其对实验技术要求高,对实验标本制备和实验环境、实验用溶液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等原因致使其在实际运用中较为困难。本文报告了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行神经元钙通道药理研究的一些经验。(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6年09期)

刘玲,杜小凤,付欣,李慧,贾慧娟[4](2015)在《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离体小鼠下丘亚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听觉通路的重要中继站。本实验采用红外可视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昆明小鼠IC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共记录获得88个神经元,其中背侧核(dorsal cortex of IC,ICd)神经元21个,中央核(central nucleus of IC,ICc)神经元43个,外侧核(external cortex of IC,ICx)神经元24个。根据神经元对注入正电流的发放模式,将其分为起始型(6.8%,n=6),适应型(39.8%,n=35)和持续型(53.4%,n=47)叁种类型。约一半的神经元(49/88)具有超极化电流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h)。ICd和ICc神经元主要表现为持续型(61.9%和67.4%),ICx主要为适应型(75%)。比较发现,ICd、ICc及ICx神经元之间在动作电位发放阈值和膜时间常数等参数上存在显着差异。以上结果表明IC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神经元的类型、它们所接受的投射以及在声信息处理中作用不同相关。(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王文伟,祁小燕,张雪梅[5](2015)在《一种有效记录成骨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种有效记录成骨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方法。此方法使玻璃电极与细胞内液保持电化学连续性,使细胞内环境保持稳定,改善常规全细胞膜片钳破膜造成的破膜难和封接不稳,以及常规全细胞膜片钳破膜后造成的封接不稳。方法:以成骨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β-七叶素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骨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结果:采用这种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能有效记录到成骨细胞上L型钙通道电流。结论:穿孔膜片钳技术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记录全细胞电流的实验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疾病中成骨细胞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范茁,吴振强[6](2015)在《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生实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生物学科硕士研究生开设细胞电生理实验可弥补高校细胞电生理实验教学领域的空缺,使学生更好掌握细胞电生理理论知识。论文详细阐述了依托于膜片钳实验技术、以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细胞电生理实验课程的具体实验内容,相关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叁种主要成分(Na+、K+和Ca2+)离子电流的分离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和叁种主要成分电流的动力学特性。此外,记录和观察BK单通道和全细胞电流特征可以使学生在认识某种特异性离子通道电流特性的同时加深对膜片钳实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5年02期)

张亮,付崇罗[7](2014)在《Amphotericin B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技术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研究海德氏突触的电生理特性,建立用amphotericin B穿孔的膜片钳技术。方法:本文应用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在小鼠脑干的calyx细胞上进行穿孔膜片钳技术的研究。结果:应用amphotericin B进行穿孔后,通道电流衰减现象显着变慢。Amphotericin B的最适浓度为400μg/ml。结论:本研究摸索出了一种稳定的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可以更有效,更真实的反应神经元通道电流的电生理特性。为穿孔膜片钳技术在听觉信息传导和调控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14年01期)

徐祖才,徐平,张骏,雷显泽,徐忠祥[8](2012)在《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及膜片钳全细胞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种适用于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的海马神经元培养方法。方法选择鼠龄在1d内的Wistar大鼠,迅速断头,取双侧海马,神经基础培养基添加B-27及L-谷氨酰胺进行神经元原代培养,培养至第10天时,使用免疫荧光技术配合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进行细胞鉴定;神经元的电生理特征由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结果该方法所培养神经元状态良好,经鉴定发现纯度可高达100%,通过膜片钳全细胞法可记录到自发性动作电位及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高效,所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状态良好,适用于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2年31期)

李新芝,司军强,李丽,赵磊,马克涛[9](2011)在《微动脉段标本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一种在微动脉段标本上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技术。方法在离体豚鼠耳蜗螺旋动脉(SMA)、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肠系膜动脉(MA)分支微动脉(直径小于100μm)的原位平滑肌细胞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结果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平均值在-25~-37 mV之间,细胞膜电容(Cinput)平均值在70~250 pF之间,均高于消化分离的单个平滑肌细胞。应用缝隙连接阻断剂DPBA(100μmol/L)后,SMA、AICA和MA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膜电阻(Rinput)分别为(4 937±741)MΩ(n=12)、(3 703±367)MΩ(n=8)和(3336±479)MΩ(n=12),细胞Cinput分别为(4.5±0.2)pF(n=9)、(7.1±0.7)pF(n=5)和(9.6±0.9)pF(n=7),与单个平滑肌细胞相似,表明微动脉细胞间存在着丰富的缝隙连接。结论微动脉段标本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适用于微动脉细胞间缝隙连接、神经递质和药物对微动脉作用机制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林显光[10](2010)在《压力抛光技术在线虫细胞膜片钳实验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膜片钳实验中,玻璃电极本身特性对获得的实验数据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我们常用的直径在10-20微米的细胞来说,使用普通两部拉制或者叁步拉制法获得的玻璃电极的物理性质足以很好满足实验需要。但是如果实验中所用的细胞小一些,如线虫细胞直径在3-5微米左右,用普通拉制方法获得的玻璃电极几乎无法使用。这里我们使用压力抛光技术得到了物理性质足够好的电极,在线虫细胞上进行了膜片钳实验。(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0年19期)

全细胞膜片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神经元基本电生理特性。方法将成年SD大鼠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后,急性分离获得海马脑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电流钳技术实时观察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膜电位及其单位时间内动作电位频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全细胞膜片钳电压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后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分离所得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胞体饱满并可见突起。可在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记录到自发的动作电位及刺激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且化学损伤后神经元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动作电位频率加快,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幅值升高。结论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可以用于癫痫大鼠急性分离所得海马脑片的电生理研究,化学损伤后神经元兴奋性明显升高,为开展癫痫相关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细胞膜片钳论文参考文献

[1].杜小凤,贾慧娟,王欣.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离体小鼠内侧膝状体亚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J].生命科学研究.2017

[2].徐祖才,张骏,黄浩,王静,徐忠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电生理特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

[3].林智颖,张静,黄天文,陈晓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神经元钙通道药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

[4].刘玲,杜小凤,付欣,李慧,贾慧娟.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离体小鼠下丘亚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J].生理学报.2015

[5].王文伟,祁小燕,张雪梅.一种有效记录成骨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方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

[6].范茁,吴振强.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生实验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

[7].张亮,付崇罗.AmphotericinB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4

[8].徐祖才,徐平,张骏,雷显泽,徐忠祥.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及膜片钳全细胞记录[J].重庆医学.2012

[9].李新芝,司军强,李丽,赵磊,马克涛.微动脉段标本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10].林显光.压力抛光技术在线虫细胞膜片钳实验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

论文知识图

点刺激与区域刺激诱导电流速率对比一4CCK一85对单个豚鼠近端结肠平滑肌细...石CCK一85对单个豚鼠近端结肠平滑肌细胞...膜片钳工作原理示意图原代大鼠心肌细胞中表达Kv4.3蛋白的比...组细胞免疫荧光检测HCN4通道蛋白的表...

标签:;  ;  ;  ;  ;  ;  ;  

全细胞膜片钳论文_杜小凤,贾慧娟,王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