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消声器,涉及空气压缩机消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缓冲进气口、微孔消声机构及消声器外壳,所述缓冲进气口、微孔消声机构及消声器外壳两两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微孔消声机构由第一法兰和消声筒组成,所述第一法兰一端与所述缓冲进气口的第二法兰连接,另一端与消声器外壳的第三法兰连接,所述消声筒与第一法兰一体成型结构。该消声器通过扩散,以及气流在消声器壳体内的反射,实现进一步消减管道内气流产生的噪声的目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管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进气口(1)、微孔消声机构(2)及消声器外壳(3),所述缓冲进气口(1)、微孔消声机构(2)及消声器外壳(3)两两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微孔消声机构(2)由第一法兰(21)和消声筒(22)组成,所述第一法兰(21)一端与所述缓冲进气口(1)的第二法兰(11)连接,另一端与消声器外壳(3)的第三法兰(31)连接,所述消声筒(22)与第一法兰(21)一体成型结构,且消声筒(22)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23),所述消声器外壳(3)长度与消声筒(22)的相适配,且内径比消声筒(22)的外径大。
设计方案
1.一种管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进气口(1)、微孔消声机构(2)及消声器外壳(3),所述缓冲进气口(1)、微孔消声机构(2)及消声器外壳(3)两两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微孔消声机构(2)由第一法兰(21)和消声筒(22)组成,所述第一法兰(21)一端与所述缓冲进气口(1)的第二法兰(11)连接,另一端与消声器外壳(3)的第三法兰(31)连接,所述消声筒(22)与第一法兰(21)一体成型结构,且消声筒(22)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23),所述消声器外壳(3)长度与消声筒(22)的相适配,且内径比消声筒(22)的外径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21)与所述第二法兰(1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4),所述第一法兰(21)与所述第三法兰(3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进气口(1)为喇叭状,外径依次递增,且与第二法兰(11)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法兰(12),所述第四法兰(12)用于外接高压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外壳(3)设有与第三法兰(31)相对应的第五法兰(32),所述第五法兰(32)用于外接相关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筒(22)的整体形状为圆形、方形、锥形或为相适配的不规则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一种管道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进气口(1)、微孔消声机构(2)及消声器外壳(3)内表面还设有消音材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消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指对于同时具有噪声传播的气流管道,可以用附有吸声衬里的管道及弯头或利用截面积突然改变及其他声阻抗不连续的管道等降噪器件,使管道内噪声得到衰减或反射回去。前者称为阻性消声器,后者称为抗性消声器,也有阻抗复合式的消声。消声器种类很多,但究其消声机理,又可以把它分为六种主要的类型,即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小孔消声器和有源消声器。
然而,空气压缩机中的管道消声器可以应用于各种通过管道输送高压气体的机械行业。在空气压缩机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高压空气会通过管道向外部输送,在此过程中,管道内高速流动的气体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需要用管道消声器来消减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消声器,该消声器通过扩散,以及气流在消声器壳体内的反射,实现进一步消减管道内气流产生的噪声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消声器,包括缓冲进气口、微孔消声机构及消声器外壳,所述缓冲进气口、微孔消声机构及消声器外壳两两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微孔消声机构由第一法兰和消声筒组成,所述第一法兰一端与所述缓冲进气口的第二法兰连接,另一端与消声器外壳的第三法兰连接,所述消声筒与第一法兰一体成型结构,且消声筒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消声器外壳长度与消声筒的相适配,且内径比消声筒的外径大。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三法兰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缓冲进气口为喇叭状,外径依次递增,且与第二法兰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法兰,所述第四法兰用于外接高压气体。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消声器外壳设有与第三法兰相对应的第五法兰,所述第五法兰用于外接相关设备。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消声筒的整体形状为圆形、方形、锥形或为相适配的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缓冲进气口、微孔消声机构及消声器外壳内表面还设有消音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喇叭状缓冲进气口来降低空气压缩机管路中气流的流速,实现第一级噪音消减;进而再次通过微孔消声机构及消声器外壳的组合方式来实现第二级噪音消减,高压气流通过一级消减后进入微孔消声机构和相适配的消声器外壳,气体在消声筒内进一步进行扩散消减,以及气流在消声器壳体内的反射,实现进一步消减管道内气流产生的噪声;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安装便捷,耐用,便与在空气压缩机产品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其中,1缓冲进气口,11第二法兰,12第四法兰,2微孔消声机构,21第一法兰,22消声筒,23通孔,3消声器外壳,31第三法兰,32第五法兰,4第一密封垫,5第二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消声器,包括缓冲进气口1、微孔消声机构2及消声器外壳3,所述缓冲进气口1、微孔消声机构2及消声器外壳3两两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微孔消声机构2由第一法兰21和消声筒22组成,所述第一法兰21一端与所述缓冲进气口1的第二法兰11连接,另一端与消声器外壳3的第三法兰31连接,所述消声筒22与第一法兰21一体成型结构,且消声筒22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23,所述消声器外壳3长度与消声筒22的相适配,且内径比消声筒22的外径大。
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为所述第一法兰21与所述第二法兰1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4,所述第一法兰21与所述第三法兰3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5;其第一密封垫4及第二密封垫5主要是起密封接口的作用,其两个密封垫的材质均采用现有常规用的材质,保证其本设计方案的密封性,防止因为高压气流过时产生漏气。
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为所述缓冲进气口1为喇叭状,外径依次递增,且与第二法兰11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法兰12,所述第四法兰12用于外接高压气体,通过设置第四法兰方便于外接压缩机相关的管道设备,简化安装程序,便于更换。
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为所述消声器外壳3设有与第三法兰31相对应的第五法兰32,所述第五法兰32用于外接相关设备;通过设置第五法兰方便于外接压缩机相关的管道设备,简化安装程序,便于更换。
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为所述消声筒22的整体形状为圆形、方形、锥形或为相适配的不规则形状;消声筒22不限制与本实施例提出的形状,主要还是根据本身消声原理而设计,适用于各种可实现本方案的具体形状。
进一步优化的实施例为所述缓冲进气口1、微孔消声机构2及消声器外壳3内表面还设有消音材料;消声材料的增加为本方案的优化设计,为了简化应用成本,一般情况下可不加设消声材料,但是不排除对于噪声要求高的应用场景进行加设。
本实用新型通过喇叭状缓冲进气口来降低空气压缩机管路中气流的流速,实现第一级噪音消减;进而再次通过微孔消声机构及消声器外壳的组合方式来实现第二级噪音消减,高压气流通过一级消减后进入微孔消声机构和相适配的消声器外壳,气体在消声筒内进一步进行扩散消减,以及气流在消声器壳体内的反射,实现进一步消减管道内气流产生的噪声;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安装便捷,耐用,便与在空气压缩机产品中应用。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5429.7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40303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F16L 55/033
专利分类号:F16L55/033;F04B39/00
范畴分类:27G;
申请人:上海山田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山田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601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方泗路158号
发明人:山本翔;杜志波
第一发明人:山本翔
当前权利人:上海山田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桂荣
代理机构:1129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空气压缩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