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朱珍雨

(广西博白县龙潭中心卫生院广西博白537624)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率为15.0%,总有效率为45.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应用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较单纯抗生素治疗,临床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理疗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251-02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临床上治疗多采用抗生素控制炎症病情发展,中医学上常采用中药灌肠及合理的理疗进行治疗。本实验研究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住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均与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8.6±13.5)岁;治疗组40例患者,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7.7±12.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妇科检查显示:子宫活动受限,有压痛等症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使用一般用头孢类加左氧氟沙星或甲哨唑,最好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而定,每天两次,7-1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一个月进行下个疗程,连续三个疗程治疗后评价患者病情;治疗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配合VLH-D热理疗治疗。具体措施如:中药成分组成有:桂枝12g,桃仁12g,三棱12g,蒲公英20g,茯苓20g,赤芍20g,将药物浓煎100ml左右进行灌肠。将灌肠液温度调整到为37℃左右,选用一次性输液器代替肛管进行灌肠,患者需要排净大小便,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5cm左右,然后缓缓将药液注入直肠12cm左右,一天一次,10d为一疗程[1]。同时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后配合VLH-D热理疗对腹部进行理疗,一天一次,10d为一疗程。间隔一个月进行下个疗程,连续三个疗程治疗后评价患者病情。如果患者处于月经期,应待月经干净后3-5天再继续治疗。

1.3疗效评价

按照《中医妇产科学》中关于中医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标准进行判断。如果患者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完全消失,彩色超声检查子宫附件区没有包块,盆腔没有积液阴影,而且停止药物治疗后6个月后患者病情没有复发称之为痊愈;如果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基本正常,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示子宫附件区包块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1/2以上,盆腔积液明显减少,在2/3之上,则称之为显效;如果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有所好转,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示子宫附件区包块体积较治疗前缩小,尚不足1/2,盆腔积液减少量少于治疗前的2/3称之为好转;如果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没有变化,甚至恶化,彩色超声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没有变化则称之为无效[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计数资料选择率进行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具体情况见表1。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率为15.0%,总有效率为45.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盆腔炎多是由于妇女性卫生不当,比如经期性交和宫腔侵入性操作如人工流产等因素造成,如果患者在发生急性盆腔炎时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则会造成迁延不愈的慢性盆腔炎[3]。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抗生素治疗,尽可能根据药敏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如果在病原菌不明确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可根据自身行医经验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但是临床上多选择联合抗生素治疗,比如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很好的疗效,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该措施可使药物直接接触病灶,不需要经过肝脏代谢,而且还可减少经口服药对胃黏膜的刺激。由于病变部位与直肠相邻,直肠黏膜血运丰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使得粘连的组织软化,水肿吸收,有利于组织的修复及再生已达到控制炎症的目的[4]。本研究中选用的中药配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除肿痛的作用,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灌肠在配合VLH-D热理疗治疗盆腔炎,可通过热刺激及下腹部按摩,使得组织中血流速度加快,病灶局部的微循环获得很大改善,有利于炎性水肿及炎性物质的吸收,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另外,理疗还可借助热力作用使得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有利于药物更快达到病灶。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率为15.0%,总有效率为45.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灌肠配合理疗可明显提高盆腔炎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抗生素治疗,辅助中药灌肠配合VLH-D热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三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凤莲,朱继清.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盆腔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健康之路,2013,(7):288-288,289.

[2]卢少娴,卢雪明.中药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12):1077-1078.

[3]HerzogSereinaA,AlthausChristianL,HeijneJannekeCM.Timingofprogressionfrom<it>Chlamydiatrachomatis</it>infectionto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amathematicalmodellingstudy[J].BMCInfectiousDiseases,2013,12(1):989-990.

[4]LonarD.Analysisofthebacterialvaginosispredictivesignificanceinthediagnosisofinflammatoryprocessesinfemalepelvicminor[J].ArchivesofBiologicalSciences,2012,64(2):205-206.

标签:;  ;  ;  

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