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审计理论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理论,结构,起点,逻辑,契约,案例,关系。
审计理论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方宝璋[1](2019)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审计组织结构思想——基于代理成本的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最高审计组织独立于最高行政部门的思想,能够降低全体国民和政府各部门形成的代理关系所产生的第一类代理成本;最高审计组织隶属于最高监察组织的思想能够降低全体国民和监督部门(审计和监察)形成的代理关系所产生的第二类代理成本;审计组织内部垂直型的体制且代理层级较短的思想能够降低审计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的代理关系所产生的第叁类代理成本。借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审计组织结构思想,可对目前政府审计组织结构改革提供参考建议:一是建立独立于国务院的审计组织;二是实行监审合一,把审计署划到国家监察委员会之下;叁是建立垂直型的审计组织体制并减少地方审计机构的层级。(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9年21期)
郑小荣,吴睿,何瑞铧,曹源[2](2019)在《政府审计结果公开与公众反腐参与——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和结构方程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审计结果公开对公众反腐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审计结果公开既会提高公众的自我反腐效能感从而增强公众反腐意愿,也会提高公众反腐风险感从而降低公众反腐意愿。由于公众反腐效能感提高的反腐意愿小于公众反腐风险感降低的反腐意愿,审计结果公开整体上会降低公众参与腐败治理的意愿。因此政府在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要适当关注审计结果公开对公众参与腐败治理的消极作用,妥善处理重大和敏感审计结果的公开问题。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审计结果公开对公众反腐意愿的作用及其路径,深化和拓展了审计结果公开作用理论。(本文来源于《会计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刘丹[3](2019)在《以审计需求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回顾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叁个角度分析论证,提出以审计需求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并建立审计理论结构体系框架模型。(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9年16期)
王若彤[4](2018)在《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的。1971年,比蒙斯(F. A. Beams)发表文章《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1973年,马林(J. T. Malin)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也在《会计学月刊》发表,从而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2001年3月,中国正式成立"绿色会计委员会",同年6月,经财政部批准,中国会计学会又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这是学会的第七个专业委员(本文来源于《商业故事》期刊2018年12期)
唐华[5](2018)在《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与审计教学案例设计研究——以大智慧和欣泰电气造假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进行适当的教学案例开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通过借鉴Galatea模型从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叁个结构变量与决策性案例的特点及教学设计出发考量案例呈现和组织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审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并使之升华,提高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周红霞[6](2017)在《基于广义契约理论视角的审计理论结构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广义契约理论视角分析审计本质及其审计关系之演化,从弥补企业委托代理契约不完备而形成"叁方审计关系"的单向审计,向弥补企业超契约不完备而形成"四方审计关系"的双向审计之转变。并根据"四方审计关系"及其弥补企业超契约不完备的审计本质,论证了新审计理论结构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张旋,池宪平[7](2017)在《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研究综述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1961年,莫茨和夏拉夫合作出版的《审计理论结构》一书结束了审计理论要素独立存在的局面,首次提出以哲学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研究审计理论结构的模式。随后数年,国内外学者各自提出,以审计目标、审计环境、审计假设、审计本质及审计动因等,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体系。本文试图对近些年国内外提出的几种主要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进行评析综述并做出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7年18期)
尹小娜[8](2017)在《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新探究——基于审计目标与审计环境的双重论起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经历一段时期的"百家争鸣",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目前审计理论界对逻辑起点依旧存在不同的见解,并且,各种审计理论结构框架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现有的逻辑起点论,结合当前我国大的社会经济环境对审计理论结构发展的影响,将审计目标、审计环境二维结合,提出并探究基于审计目标同审计环境相结合的双重论的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本文来源于《当代会计》期刊2017年02期)
姚福山[9](2016)在《基于动因起点的内部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部审计理论体系包括审计基础理论、审计概念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实务理论四部分。任何理论体系都有其自身的体系结构,而构建一个理论体系的结构,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确立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本文在分析了假设起点论、本质起点论、目标起点论和环境起点论后,根据逻辑起点所应具备的特征条件,提出动因起点论,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内部审计的动因、本质、假设、目标、职能的逻辑顺序,构建内部审计基础理论结构,进而构建包含内部审计概念理论、内部审计应用理论以及内部审计实务理论为一体的内部审计理论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内部审计》期刊2016年12期)
肖琳秋[10](2016)在《现代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近年来预防和严惩腐败的需要,审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做好审计工作,我们需要正确分析其理论结构体系才能更好的指导审计工作。本文从基础、应用、发展等方面对我国现代审计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对审计理论的创新进行了简单分析。(本文来源于《财经界(学术版)》期刊2016年20期)
审计理论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审计结果公开对公众反腐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审计结果公开既会提高公众的自我反腐效能感从而增强公众反腐意愿,也会提高公众反腐风险感从而降低公众反腐意愿。由于公众反腐效能感提高的反腐意愿小于公众反腐风险感降低的反腐意愿,审计结果公开整体上会降低公众参与腐败治理的意愿。因此政府在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要适当关注审计结果公开对公众参与腐败治理的消极作用,妥善处理重大和敏感审计结果的公开问题。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审计结果公开对公众反腐意愿的作用及其路径,深化和拓展了审计结果公开作用理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计理论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方宝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审计组织结构思想——基于代理成本的理论视角[J].会计之友.2019
[2].郑小荣,吴睿,何瑞铧,曹源.政府审计结果公开与公众反腐参与——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和结构方程的实证检验[J].会计研究.2019
[3].刘丹.以审计需求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新思考[J].大众投资指南.2019
[4].王若彤.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综述[J].商业故事.2018
[5].唐华.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与审计教学案例设计研究——以大智慧和欣泰电气造假案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6].周红霞.基于广义契约理论视角的审计理论结构新论[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
[7].张旋,池宪平.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研究综述与展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
[8].尹小娜.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新探究——基于审计目标与审计环境的双重论起点[J].当代会计.2017
[9].姚福山.基于动因起点的内部审计理论结构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6
[10].肖琳秋.现代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结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