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论文-曾辉平

心源性休克论文-曾辉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源性休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CS,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论文文献综述

曾辉平[1](2019)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lsation,IABP)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使用PCI治疗,观察组使用IABP辅助PCI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术中死亡;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BP辅助PCI治疗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4期)

王小琴,梁红梅,裴传凤,杨昕[2](2019)在《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65例机械通气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3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综合药物治疗和给予系统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握力及一次脱机成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提高一次脱机成功率;加速患者的肌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降低患者ICU谵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何子阳,丘俊涛,张然[3](2019)在《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心脏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o-aortic balloon pump, IABP)联合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治疗心脏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联合组采用IABP联合CBP治疗,对照组仅采用CBP治疗。比较两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入住时间、辅助应用呼吸机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水平,治疗前后血乳酸、血氧饱和度水平,以及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治疗前后多器官功能不全(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评分情况。结果联合组ICU入住时间、辅助应用呼吸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I、PAWP、CVP、血乳酸、脉搏氧饱和度水平及MO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I和血氧饱和度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AWP、CVP和血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CI和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AWP、CVP和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联合组为16.0%低于对照组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MO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MO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BP联合CBP治疗心脏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临床效果好,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延缓MODS病情进展,利于患者康复。(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11期)

黄柳环[4](2019)在《手术和非手术疾病所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手术和非手术疾病所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ECMO中心收治8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非手术组4例,手术组4例,对两组生化指标比较。结果肾功能方面,手术组ECMO置管后3 d-7 d血清UN和CMO置管后3至5天Cr指标高于非手术组(P<0.05);在肝功能方面比非手术组高(P<0.05);凝血功能置管后2 d,手术组患者PLT与APTT指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内科疾病导致患者肝功能障碍更为严重,手术导致患者心肾功能障碍更为严重,因此,在ECMO流转时需对其病理生理特点进行密切监测。(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尹代江[5](2019)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确诊的100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组患者为心源性休克,对照组患者为非心源性休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开展进一步的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显着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在心率、肌钙蛋白、心肌酶和左心室内径这4个指标上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此外,研究组患者的既往新的历史和糖尿病历史都显着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出现前壁梗死和窦性心动过缓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也比较高。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要及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关注他们的糖尿病疾病历史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等等。(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0期)

王雅琴,姚璜,胡小聪,栾津,李庭毅[6](2019)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0月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10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非PICCO组(53例)和PICCO组(54例),非PICCO组给予常规监测治疗,PICCO组在PICCO指导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PICCO组治疗24、48、72 h后心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两组治疗24、48 h后高敏肌钙蛋白(hs-cTnI)、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PICCO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非PICCO组,PICCO组病死率明显低于非PIC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ICCO组治疗48、72 h后CI、EVLWI、ITBVI、GEDVI明显高于治疗24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2 h后,CI、EVLWI、ITBVI、GEDVI明显高于治疗48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PICCO组治疗48 h后与治疗24 h,hs-c TnI、NT-proBNP、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ICCO组治疗48 h后,hs-cTnI、NT-proBNP、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24 h,且低于非PICCO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ICCO监测在AMI合并CS患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较好地改善组织灌注,降低AMI合并CS患者的病死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29期)

孔祥勇,陈鸿武,余晓凡,马礼坤[7](2019)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暴发性心肌炎引起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暴发性心肌炎引起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局限性,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近3年收治的暴发性心肌炎引起严重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共5例,患者入院后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急诊置入IABP,分析IABP置入前后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IABP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5例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严重心源性休克,合并肝肾功能损害,4例患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明显升高,4例患者入院时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酸中毒。有2例患者导管室置入IABP同时做了冠脉造影检查正常,所有患者IABP置入后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改善(P>0.05),均在短时间内行心肺复苏抢救,血管活性药物不断加量,相比较IABP置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例联合使用了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5例患者中有3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IABP可有效改善泵功能衰竭,但对于引起严重心源性休克的心肌炎患者临床效果不佳。此类患者应该早期应用ECMO治疗降低死亡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保健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贺欣欣,刘春羽[8](2019)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2016年至2018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年龄>65岁)分为两组,一组为合并心源性休克(16人),另一组为未合并心源性休克(44人)。对两组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等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老年人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危险因素高于未合并患者,合并休克组血糖浓度、收缩压大小、心率、梗死面积、并发症等均高于非休克组,经过统计学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更易发生高血压、糖尿病,且梗死面积更广泛,易发生心脏疾病,且危险因素高于未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2期)

陈旭华,姜雯[9](2019)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大面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大面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南京明基医院收治的84例大面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组和IABP组,每组42例。PCI组患者接受PCI治疗,IABP组患者接受IABP辅助PCI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24 h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蛋白(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2组患者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MAP、CVP、HR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24 h的MAP、LVEF显着高于术前(P <0. 01),CVP及HR显着低于术前(P <0. 01);术后24 h,IABP组患者的MAP、LVEF显着高于PCI组,CVP及HR显着低于PCI组(P <0. 01)。2组患者术前血清NT-proBNP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24 h的血清NT-proBNP和hs-CRP水平均显着低于术前(P <0. 01);术后24 h,IABP组患者血清NT-proBNP和hs-CRP水平显着低于PCI组(P <0. 01)。PCI组和IABP组患者术后MACE发生率分别为47. 6%(20/42)、23. 8%(10/42),IABP组患者MACE发生率显着低于PCI组(χ2=5. 185,P <0. 05)。结论 IABP辅助PCI治疗大面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效果显着,且患者术后MACE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高传玉,Rafiq,Ahmed,BHAT,张静,张健[10](2019)在《Impella心脏轴流泵与心源性休克救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心源性休克的常见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包疾病、心肌炎、开胸手术,其主要表现为心输出量下降、平均动脉压下降、终末靶器官灌注不足,休克进入死亡瀑布。尽管介入、溶栓技术取得很大进步,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病死率仍高达50%以上。Impella是心脏血流动力学辅助装置轴流泵,可稳定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左心室负荷,增加器官的有效灌注,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就目前治疗心源性休克面临的挑战及Impella心脏轴流泵在心源性休克救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心源性休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65例机械通气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3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综合药物治疗和给予系统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握力及一次脱机成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提高一次脱机成功率;加速患者的肌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降低患者ICU谵妄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源性休克论文参考文献

[1].曾辉平.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9

[2].王小琴,梁红梅,裴传凤,杨昕.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J].护理学杂志.2019

[3].何子阳,丘俊涛,张然.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心脏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的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9

[4].黄柳环.手术和非手术疾病所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5].尹代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分析[J].人人健康.2019

[6].王雅琴,姚璜,胡小聪,栾津,李庭毅.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9

[7].孔祥勇,陈鸿武,余晓凡,马礼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暴发性心肌炎引起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

[8].贺欣欣,刘春羽.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特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陈旭华,姜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大面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

[10].高传玉,Rafiq,Ahmed,BHAT,张静,张健.Impella心脏轴流泵与心源性休克救治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标签:;  ;  ;  ;  

心源性休克论文-曾辉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