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只有雌蜂才有蜂针?(论文文献综述)
田小霞[1](2021)在《胡蜂科部分种类触角及其感受器形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触角是昆虫感觉器官最为丰富的部位,富含多种感受器,接受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如气味、温湿度、机械刺激等,与昆虫行为关系密切。胡蜂科昆虫尤其是社会性胡蜂种群内部以及种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交流,其中,触角感受器在交流信号的接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在分类上也有一定意义。对于触角感受器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对胡蜂科昆虫触角感受器形态学的研究尚十分不足。本研究比较了胡蜂科18个代表种雌雄个体的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对同类感受器的大小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并针对感受器的性状通过TNT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初步探讨了其在分类中的意义,用石蜡和树脂半薄切片技术,进行了6种胡蜂的触角内部组织结构观察;此外,还运用Micro-CT扫描技术初步研究了胡蜂科昆虫的内部形态结构,并开展了胡蜂科染色体的初步探索。结果如下:(1)扫描电镜观察了18种胡蜂的触角感受器,共发现触角感受器及其亚型19种,包括毛形感受器sensillum trichodeum和腔形感受器pit organs各3种,板形感受器sensillum placodeum、钟形感受器sensillum campaniformium、刺形感受器sensillum chaeticum、锥形感受器sensillum basiconicum以及阿格蒙感受器sensillum agmon各2种,纽扣形感受器sensillum coelocapitular、B(?)hm氏鬃毛和板锥形感受器sensillum plate cone各1种,其中,板锥形感受器只在光真狭腹胡蜂的触角上发现。(2)大部分胡蜂种,雌性感受器的种类多于雄性;常见感受器的大小,在种间以及种内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在胡蜂属Vespa内,板形感受器II型(SP-Ⅱ)的长度在雌蜂中差异显着;在马蜂属Polistes内,毛形感受器I型(ST-Ⅰ)的长度在种间以及种内不同性别间均有显着差异;常见感受器的大小在胡蜂亚科属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原胡蜂属Provespa和胡蜂属Vespa感受器相对较大。(3)利用TNT软件聚类分析表明,触角感受器虽然在不同种类中存在差异,但得到的种间相似性结果与前人的系统发育成果比对尚不能完全吻合。(4)触角外部形态在颜色、大小及末节端部差异明显,部分供试种类雄蜂触角末端存在无感受器区域,如柑马蜂Polistes mandarinus、麦氏马蜂P.megei、蒙古马蜂P.mongolicus和黄喙蜾蠃Rhynchium quinquecinctum;部分种类雄蜂的触角鞭节腹面存在角下瘤tyloid,其分布模式与数量在不同种中存在差异。(5)胡蜂的触角内部组织学观察:触角体壁可分为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底膜,大部分感觉细胞存在于皮细胞层中,触角腔内分布两条纵贯整个触角的触角神经、气管及其分支、分泌细胞和部分感觉细胞。雄性德国黄胡蜂两条触角神经间的距离大于其他种2条触角神经的间距。(6)此外,初步利用Micro-CT扫描观察了胡蜂的内部形态,包括胸部飞行肌肌肉束的排列,头部单眼、复眼、视叶以及和脑之间连接。
喻馨阅[2](2021)在《《蜜蜂塑造环境的艺术:从自然景观至社会结构》(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为罗伯特·E·佩奇(Robert E.Page Jr.)撰写的《蜜蜂塑造环境的艺术:从自然景观至社会结构》(The Art of the Bee:Shaping the Environment from Landscapes to Societies)中的第四章“社会契约”(The Social Contract)。原章节的主要内容是讨论连接蜜蜂社会的社会契约,从社会起源、社会协议、利他主义和社会利益等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和解释。本翻译报告通过分析原作为科技文本后,使用纽马克的交际理论翻译将翻译难点分为词汇、句法和语篇等三个层面,通过省译法和转换法等词汇层面、调整顺序和主被动切换等句法层面以及增加连接词和复述法等语篇层面的翻译方法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三个层面的难点,如重叠词、句序和语篇衔接与连贯。
鲁梅雪[3](2019)在《棉铃虫齿唇姬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发》文中研究表明天敌寄生蜂是害虫生物防治重要的主力军。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与现实中我国寄生蜂产品严重不足相矛盾,开发控害效果显着的寄生蜂产品势在必行。然而,目前许多防治效果好的寄生蜂都存在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匮乏或缺乏完善成熟的配套技术体系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寄生蜂商品化的进程。为此,本文选取具备优良寄生蜂特征,我国重要的控制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ubner)的优势种寄生蜂—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为研究对象,从繁蜂寄主的选择、繁蜂质量形态标准的确定、交尾配对模式对交配成功率的影响、评价生殖力的性状和分子快速检测,以及低温贮存、繁蜂寄生能力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等关键技术,分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以下初步研究结果。1.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寄主与繁蜂质量形态标准选择适合的繁蜂寄主,是实现寄生蜂人工繁育诸多技术中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单头寄生、群体寄生结合选择性试验,提出2龄末棉铃虫是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最适合的繁蜂寄主。与寄生1龄末、2龄初和3龄初其它虫龄相比,该蜂对2龄末棉铃虫寄生率最高、选择系数仅次于3龄初的;且具有出蜂的收益率最高、蜂体较大、发育整齐及饲养成本较低等优势。繁蜂时,间或以黏虫作为替代寄主,可为蜂提供不同的营养源,以此作为繁蜂复壮的途径。产品质量控制是繁蜂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以室内繁蜂第5代出现成蜂畸形现象作为种群复壮的指示性状,明确了优良棉铃虫齿唇姬蜂茧以灰白色,大小6.2mm×2.1 mm为佳。雌蜂6.0-7.0 mm、雄5.5-6.5 mm。对畸形蜂的有效识别和筛除,以此规范了该蜂繁蜂质量的形态标准,为产品控害效果的正常发挥提供了有利的保障。2.影响棉铃虫齿唇姬蜂交配成功率的因素获得较丰富的雌性后代将有利于寄生蜂人工繁育种群的扩繁和增殖,但前提是雌、雄蜂的成功交配。本文首先在不同温度条件(12~19℃和室温25±2℃)下,对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交配行为和交配节律进行了对比观察。该蜂交配行为由4个阶段组成,配对、求偶、交尾及交尾后期;随温度的升高,该蜂的交配行为更活跃,尤其是雌蜂对雄蜂求偶行为由迟钝变为响应更为明显,在室温25±2℃下,蜂的交尾成功率显着高于12~19℃下的;该蜂的交配节律呈现为上午高,比例高达78.9%,下午16:00~18:00的交配比例仅占5.3%;通过虫体分离术,获得摘除雌性生殖器官的仅有头胸部和部分腹部的活体雌蜂,发现只在有雌性生殖器官存在的情况下,雄蜂才表现强烈的求偶振翅行为,表明雌性生殖器官是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的部位;进一步,围绕亲代羽化日龄和雌、雄配比对交配成功率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羽化当天的雌蜂与1日龄雄蜂配对,交配率最高达57.9%;且在少雌多雄配比下,更有利于交配的成功,但有干扰交配现象发生。采自不同地区的蜂群进行杂交,交配率不同;随繁殖代数的增加,交配成功率下降。影响寄生蜂雌、雄蜂交配的因素很多,以上结果表明温度、雌雄配对时间、亲代年龄、雌雄配比、饲养世代数均影响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交配成功率。3.评价棉铃虫齿唇姬蜂雌蜂生殖力的指示性状寄生蜂人工繁育的目的是获得具有高生殖力的雌蜂,以此为寄生蜂在田间发挥控害效果提供保障。已有的研究表明,寄生蜂生殖力由蜂体大小和卵巢管数量所决定。因此,围绕生殖力分别从母代遗传效应和寄主效应对后代蜂体大小和卵巢管数量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的寄主育出的蜂大且卵巢管数量多,且相应的与卵子发生密切相关的两个基因,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其受体VgR的表达量也显着高于从小的寄主育出的个体小的蜂的,二者呈正相关性。由此提出,一定范围内,选择较大的蜂寄生较大的寄主育出的雌蜂生殖力较高,对于棉铃虫齿唇姬蜂而言,雌蜂蜂体大表明其生殖力强。4.棉铃虫齿唇姬蜂低温贮存与寄生能力检测通过低温贮存能大大延长繁蜂产品的货架期,并节约成本。为此,分别将被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的棉铃虫幼虫和蜂茧贮存在6-10℃的室内,35 d后移至室温25±2℃,统计各自的羽化率。结果表明,虽然以亲本寄生时的寄主虫龄、大小相同,但是以蜂茧进行低温贮存后的羽化率、蜂体大小均显着高于或大于以幼虫期贮存的。进一步,还将对低温贮存的方法进行改进,以期获得贮存期更长,生活力更好的后代。长期低温贮藏可能会导致寄生蜂蜂体变小、生活力减弱、生殖力下降,甚至导致寄生蜂寄生能力的完全丧失。因此,进行繁蜂寄生能力的检测和检测装置的开发就非常必要。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可拆卸、组装式的检测寄生蜂寄生能力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可组合连接的寄生蜂箱体和寄主箱体;以及利用该装置建立的快速评价寄生蜂寄生能力的方法,该方法以黏虫为寄主,寄生时间以上午8~10时为佳,雌蜂:黏虫=1:30~50,被寄生后,若其体壁下出现明显的黑色长椭圆形物体,即可判断其被寄生,并在单位时间内计算该蜂的产卵速率,以及总的产卵量,从而判定寄生蜂的寄生能力。通过上述装置和方法可对繁蜂后代进行寄生能力的快速检测,为保证繁蜂质量提供了技术和方法的保障。
陈铭慧(CHAN Ming Wai Cindy)[4](2019)在《基于文献的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研究及Meta分析》文中认为蜂针疗法(又称蜂蜇疗法或蜂刺疗法)是属于蜂疗一种,早在中国民间和医疗机构作为治疗疾病之用。将蜂针毒液的药物药理作用跟针灸学原理相互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的操作方法是使用镊子持夹住活蜂,放置穴位上令其螫刺,或用镊子将蜂针和蜂毒囊同时取下,持夹住这部份用来点刺或者是散刺在相关穴位。蜂针治疗的主要使用蜂毒的药用成份,现时已有蜂毒制成的针剂直接以注射针注射到患处作治疗。目前世界各地以活蜂蜇刺蜂毒来治疗的病症越趋广泛,它的药理成份及可治疗的病症研究也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是希望从文献中挖掘出有关蜂针临床治疗的病症,用来作为撰写病谱,同时用2个病作为范例(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鼻炎)来举证蜂针治疗的作用显示病症存在于这病谱的治疗价值。目的:蜂针治疗特别对一些疑难杂症、反复发作、复发率高的病症,是一种有效的另类治疗手段。在蜂针疗法日趋应用广泛的前提下,本研究旨在探究蜂针可以治疗或最终达至痊愈的疾病种类,效果等方面内容。目前用蜂针来作研究的病谱文献并不多,通过这次研究,一方面是要对蜂针疗法的可治疾病进行探讨,其次,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用先进科学化工具和多角度方向来进行分析,从而建构一份蜂针病谱,以供日后临床参考。方法:根据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制定检索方法与策略,以蜂针、病谱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CNKI,1979~2018)、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1989~2018)、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1981~2018)、SINOMED(1979~2018)、EMbase、SCIE和Elsevier等数据库内使用内建的高级检索功能来进行检索由1950-2018年期间的文章及文献,筛选出符合开始时已设定的检索条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逐一资料下载,以便进行方法学等质量评价,最终阶段对所有研究文献进行合并整理及统计量分析,然后评定蜂针治疗疾病及其他相关数据,再进行归类和整理,探讨蜂疗文献特点和病谱等内容。同时,通过以范例的形式用Meta分析来病症(当中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鼻炎),以初始纳入的文献来重点找出合格的文献,找出相关的数据导入到(Microsoft Office Profession Plus 2010-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内,再将电子表格内符合分析的数据输入到分析软件(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Review Manager 5.3(Version:5.3.5)进行合成分析,通过软件计算后得出统计结果,再人工分析其统计意义,综合各统计意义后,就可以用统计学的角度来反映出蜂针对这疾病的效果。结果:用作病谱分析的初选合格文献共9152篇,最终纳入及归入到病谱的共237篇,这次研究得到了 14类病症系统,病症78种类别,其中包括西医疾病51种类别、西医症状4种类别、中医病症8种类别。明细分项如下(详细统计量见表1-10):1.骨骼系统与结缔组织病症(其中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滑囊炎、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风湿类疾病(风湿寒性关节痛)、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腱鞘囊肿、颈肩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桡骨茎突腱鞘炎、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风湿病、风湿性多肌痛、干燥综合症、和骨折后遗症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痹症症,和腰腿痛)2.神经系统病症(其中包括面瘫(包括顽固性周围性面瘫、顽固性面瘫、面瘫后遗症、面神经炎)、脑血管病(偏瘫)、三叉神经痛、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头痛,和眩晕)3.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其中包括乳腺增生、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肾囊肿、乳房囊性增生、功能性痛经、盆腔炎、遗尿症、月经不调,和淋证)4.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其中包括湿疹、痤疮(寻常型痤疮)、硬皮病、体表血管瘤、皮肤纤维瘤、银屑病、疤痕疙瘩,和瘢痕疙瘩)5.肿瘤病症(其中包括膀胱癌、肝癌、上消化道癌症、乳腺癌,和肺癌)6.呼吸系统(其中包括鼻炎、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支、支扩、慢性咽炎,和过敏性咳嗽)7.消化系统病症(其中包括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肛裂、肝硬化,和泄泻)8.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症(其中包括肝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带状疱疹,和口疮)9.循环系统病症(其中包括脑梗塞、痔疮、浅静脉炎、冠心病、心绞痛,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症(其中包括糖尿病、桥本氏病(自身免疫性(又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痛风)11.精神和行为障碍病症(其中包括性功能障碍(阳萎、阳痿),和精神病)12.损伤、中毒和外因病症(其中包括急性腰扭伤)13.与医疗保健服务接触因素病症(其中包括预防感冒、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携带者)14.眼和附器病症(其中包括虹膜睫状体炎)研究范例的病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由初选的合格文献947共篇,到最终被纳入研究的文献17篇,其中治疗组共833例患者,对照组共680例患者,均为单独蜂针、蜂针配合药物、或蜂针配合其他方法治疗来治疗。用总有效率的进行Meta分析,结果标示:RR=1.12,95%CI(1.05,1.19),P<0.001,全部17篇文献中均表明有治疗组及对照组的阐述,并且有总有效率的报导,对于其他的结局指标(如:RF、CRP、ESR、关节肿胀度、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度、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双手握力、15米步行时间、晨僵时间等)则未有划一报导,做成可比性降低。只有3篇文献有说明所运用的随机分法。研究范例的病症-鼻炎,由初选的合格文献共60篇,到最终被纳入研究的文献4篇,其中治疗组共140例患者,对照组共138例患者,治疗组会以单独蜂针、蜂针配合药物、或蜂针配合其他方法治疗来治疗,而对照组则用非蜂针来进行治疗。用总有效率的治疗方向进行Meta分析,结果标示:OR=2.15,95%CI(0.52,0.86),P=0.29RR=1.08,95%CI(0.98,1.18),P=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大致总有效率则说明蜂针的治疗疗效可以。全部4篇文献中均表明有随机分法,只有3篇文献有说明所运用的随机分法。阐明治疗随机方法才可以让其研究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可比性及可信性更高。结论:在研究以蜂针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病谱期间,就发现了不同等级疾病症的频次。从文献频次上显示出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滑痹症、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和面瘫均属在治疗上较优势疾病;而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肝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鼻炎、癌、脑血管病(偏瘫)、糖尿病、湿疹、遗尿症、乳腺增生、三叉神经痛、痤疮(寻常型痤疮)等均需要待日后有更多文献及数据再作研究及分析得出结果。在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鼻炎的文献上,均显示出蜂针对患有该种病的患者,在生物临床报告结果以及症状等都可以得到改善。通过上述两个独立病症的Meta分析所获得的结果,可以反映出蜂针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证明了蜂针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然而蜂针治疗鼻炎的研究还需要更多有质量的文献作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显示出蜂针有效治疗多类的常见病以及疑难病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研究不足之处为纳入文献病例的基本情况、诊断标准、干预措施、结局评价标准均不统一,纳入文献量不多。这是一个开始,蜂针治疗病谱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研究需要有更多单一使用蜂针作治疗的文献作支持,以及采用大数据样本和更严格的研究设计。
杨凯[5](2019)在《唐代蜂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类重要的经济昆虫,蜜蜂在中国古代的养殖历史十分悠久。而作为中国古代农业的补充部分,蜂业的产生、发展、社会效益及其历史影响也值得研究。基于前代养蜂经验的累积、有利的的农业政策条件、良好的农业技术基础以及较适宜的生态环境,唐代出现了专门的家庭养蜂业,养殖技术也进一步提高。唐人注意养蜂地点、方式和收蜜时间。他们将蜂箱置于檐下廊柱之处,以避免恶劣天气的影响。除了唐代农书《四时纂要》中所载六月、八月“开蜜”的农事以外,当时大量诗文表明,春、夏、秋皆有收蜜的活动。为保证蜂蜜的质量,唐人自觉靠近花、果等优质的蜜源植物。在采集蜂蜜时,用遮蔽法和烟熏法来避免蜂蛰,并且采取多种医疗手段来治疗蜂伤。养蜂成为唐人的家庭副业,一些人赖以为生甚至致获巨富。《四时纂要》中的“六月开蜜”和“八月开蜜”是目前已知古农书中介绍养蜂技术的最早记载,说明新兴的养蜂业受到农家的关注。依据唐代史料中的土贡物产信息,列表统计分析可得,此期蜂产品(以蜂蜜、蜜蜡为主)的地理分布集中于南方,尤其以山南道和江南道的出产州郡数目最多。这种分布特点可能是由于植被(蜜源植物)的分布特征所致。在土贡蜂产品的内部构成方面,蜜蜡与蜡烛约占75%,而蜂蜜则占25%。说明唐代上层社会中可能对蜜蜡的需求量可能更大。在蜂产品贸易方面,渤海产蜂蜜大量输入日本,外国蜂产品则多作为朝贡之物进入国内。根据敦煌吐鲁番文书,可以获取关于蜂产品物价的重要信息。对比同为甜食的砂糖、石蜜等物,蜂蜜的单位价格要更低。蜂产品在唐代医疗、饮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领域应用颇多。蜂蜜、蜜蜡、蜂子、蒲黄等在唐代医书、本草中被列为上品药,在各种方书中应用极其普遍。蜂蜡疗法、蜂毒疗法是独特的治疗手段。蜜灸和炼蜜是重要的中药炮制方法。蜂蜜和饴糖、蔗糖并为唐人获取甜味的三大来源。唐代蜜制甜食有蜜饮、蜜饯、蜜制面点等种类。除此之外,蜜和蜜蜡还被广泛运用到制烛、熏香、密封、传信、染色、美容、洗衣、铸造、制印、兽药等其他日常生活领域。在前人的基础上,唐人对蜜蜂的生物学认识不断具体深入,对蜂之毒性、习性、分型、种类、敌害等信息有进一步的了解。当然,在当时这些只是模糊性的认识,零散见于时人着述之中,尚未形成系统观点,不应作过高评价;在唐代社会,蜜或蜜制食品是深受欢迎的珍馐美食,以此上贡、赏赐、待客、馈赠之记载常见于文献之中;在佛、道教典籍里,蜂蜜皆被视为珍品。既是供奉的佳肴,也是炼丹服饵时必备的良药。蜂蜜甚至被神秘化,常出现在佛道教神话传说之中;在文学作品里,蜂意象之寓意则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无论是对身体部位的隐喻,还是在传奇小说中的象征意义,都体现出这一主题在文化史探索中的价值。
杨升[6](2016)在《薜荔榕小蜂对薜荔和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文中研究表明薜荔(Fiucs pumila L.var.pumila)和爱玉子[Ficus pumila L.var.awketosang(Makino)Corner)]均属雌雄异株桑科榕属植物,爱玉子是薜荔的变种。既往研究表明,亲缘关系相近的两种榕树的传粉小蜂对两种榕树的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可能存在寄主专一性不对称,即一种榕树的专性传粉小蜂对两种榕树榕果挥发物均存在趋向行为,而另一种榕树的专性传粉小蜂只对其寄主榕树榕果挥发物存在趋向行为。为了探讨福建栽培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对薜荔传粉蜂是否具有吸引作用,本论文通过物候和小蜂出飞观察以及Y型嗅觉仪生物测定,研究薜荔和爱玉子的繁殖物候特征差异、光照条件对薜荔传粉小蜂出飞率的影响以及薜荔榕小蜂对薜荔和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主要结果如下:1.福州地区的薜荔通常雌株一年仅在春季产生一季花序,而雄株有两季花序,分别在春、秋产生。栽培爱玉子雌/雄植株一年均产生春、秋两季花序。自然分布的薜荔种群内,薜荔进入繁殖期时间与小蜂羽化出飞时间重叠度较好,而栽培爱玉子常因小蜂出飞时间过于集中以及出飞期较短等原因导致雌花期花序凋落现象普遍,以致严重影响爱玉子产量。薜荔与爱玉子已经由于花期不遇而产生生殖隔离。11月中上旬自然界存在薜荔逃逸小蜂,而此时爱玉子有一批雌花期花序由于缺乏爱玉子传粉小蜂而出现普遍的落果现象,若能将此期薜荔传粉小蜂引入爱玉子雄花序内产卵,则有可能解决此季雌花期花序凋落现象。2.物候观察过程中发现薜荔传粉小蜂的新出飞模式(雄果未发育成熟,而小蜂发育成熟不携带花粉从榕果中自然出飞),然而这种模式下的小蜂自然出飞率仅为44.50±2.41%,其余未出飞小蜂均以蛹期状态存在于虫瘿内。薜荔传粉小蜂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可分为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4个时期。秋季薜荔传粉小蜂卵期约需2~3周,幼虫期15~18周,蛹期16~17周,成虫期仅1周左右。实验室条件下,雄果切分成4瓣,温度25℃,湿度90%,光照强度500~600lx的条件适合小蜂发育与出飞。高光强组雌蜂的出飞高峰期比低光强组提早2~3d。光照强度对雌蜂影响显着,而对雄蜂影响不显着,这可能是雌蜂复眼发达对光强更敏感,而雄蜂复眼退化的缘故。3.雌花期果型的大小对薜荔榕小蜂行为反应无显着影响,薜荔大、小果型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对其传粉小蜂均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榕果挥发物浓度影响薜荔榕小蜂行为反应,薜荔、爱玉子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对其传粉小蜂的吸引作用可能存在阈值反应,即榕果挥发物浓度未超过阈值时,雌花期榕果挥发物对传粉小蜂的吸引作用与挥发物浓度成正相关关系,而一旦超过阈值,榕果挥发物对传粉蜂的吸引作用显着下降;薜荔传粉小蜂与爱玉子传粉小蜂存在寄主专一性不对称现象,爱玉子传粉小蜂对薜荔雌(雄)雌花期榕果挥发物表现出显着的趋向行为,而薜荔传粉小蜂对爱玉子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却有驱避行为。
陈亚彬[7](2016)在《茧蜂病毒、Hemichannel和细胞凋亡间的相互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双斑侧沟茧蜂病毒(Microplitis bicoloratus braco virus, MbBV)在抑制寄主先天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hemichannel作为细胞与细胞之间物质和信号传导的主要通路之一,在调控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对茧蜂病毒、hemichannel和细胞凋亡三者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对MbBV的形态学结构以及相关的功能进行分析,发现MbBV核衣壳的大小和半径存在差异,核衣壳的两端有高密度的蛋白质结构。同时,提取MbBV的DNA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获得了239个DNA片段、116个功能基因和17个潜在的环状DNA。在此基础上,深入的对与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进行检测,发现hemichannel和P13K信号通路中的inx4和p110的被显着抑制,表明hemichannel和P13K信号通路受到MbBV的调控,并且MbBV的感染还导致了细胞hemichannel的关闭。为了深入的研究hemichannel和细胞凋亡信号传递的相互关系,我们利用构建好的N端延长的重组杆状病毒reBac-Nte-inx2和reBac-Nte-inx3感染细胞。发现Nte-inx2和Nte-inx3细胞系的hemichannel关闭了,同时减少了细胞的早期凋亡,然而,hemichannel的关闭并没有改变细胞凋亡的命运。综上所述,茧蜂病毒可以通过调控hemichannel的关闭,从而减少邻近细胞的早期凋亡,但是并不能改变细胞凋亡的命运。
董新阳[8](2012)在《赤眼蜂个体发育及其与寄主亚洲玉米螟的关系》文中指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我国夏粮作物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利用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以亚洲玉米螟和两种赤眼蜂为研究对象,从赤眼蜂的个体发育、寄生行为和生态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在25±1℃条件下,两种赤眼蜂卵沉积在寄主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卵中后,即开始胚胎发育。有的初产卵两端都出现卵隙,有的只在一端出现卵隙,有的两端都没有卵隙。经过16h后,赤眼蜂幼虫开始通过口沟取食。至28h后赤眼蜂开始蜕皮,蜕下的组织会粘连在其体后,至40h还可以清晰看到,直到预蛹期发生前才消失。由于不断取食,其身体通透性降低。发育68~72h后,赤眼蜂的身体上出现梅花点,此时米蛾卵中营养被消耗殆尽,而这段时间大概持续24h,赤眼蜂开始进入预蛹阶段,预蛹阶段两种赤眼蜂在米蛾卵中不取食,产后120h,蜂完成化蛹,此时赤眼蜂的单眼和复眼清晰可见。产后192h开始羽化,羽化后的蜂1天之后咬破寄主卵壳,羽化而出。(2)两种赤眼蜂的体积随寄生后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前24h内体积变化不大,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0h时的体积分别为7.8×10-7mm3和7.8×10-7mm3,24h时的体积分别是5.4×104mm3和5.3×10-7mm3,而28h时的体积分别是1.1×10-3mm3和1.1×10-3mm3。36h-60h间,两种赤眼蜂的体积均急剧增加,到72h时,体积分别达到了2.6×10-2mm3和2.7×10-mm3。96h后体积增长幅度不大。到发育后期,寄主卵中玉米螟赤眼蜂的个体数多于松毛虫赤眼蜂的个体数。(3)随着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次数的增多,被寄生玉米螟卵的出蜂率和单卵出蜂量均显着提高,而雌性比下降。既无赤眼蜂羽化、也无玉米螟幼虫孵出的玉米螟卵数随寄生次数的增加而增多。室内饲养二代玉米螟成虫产的卵和田间采集玉米螟成虫产的卵被寄生相同次数后,前者的出蜂率、单卵出蜂量显着高于寄生后者的结果,而后代雌性比低于寄生后者的结果。(4)以玉米螟卵为寄主繁殖多代的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米蛾卵和玉米螟卵的耗时存在显着差异,寄生亚洲玉米螟时,8h-16h卵龄的寄主在24h内被寄生卵数为最多,羽化蜂总数和羽化雌蜂数也最多,但是出蜂率最低。不同龄期的寄主被寄生后,单卵出蜂量没有差异。雌性比以8h-16h为最高。而以米蛾卵为寄主繁殖多代的玉米螟赤眼蜂寄生亚洲玉米螟时,8h-16h卵龄的寄主在24h内被寄生卵数、羽化蜂总数和羽化雌蜂数均最多,出蜂率也较32h-40h和56h-64h为低,其中以56h-64h为最高。不同龄期的寄主被寄生后,单卵出蜂量差异不明显,而单寄主卵也能羽化出1头以上的玉米螟赤眼蜂。雌性比却是32h-40h为最高。
胡兴强[9](2011)在《螫人毒蜂的危害与防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很多膜翅目昆虫腹部有尾针,并通过尾针螫刺,同时释放毒液致害。这些膜翅目昆虫有两大类:一类称为蜂,一类称为蚁,它们都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在这两类昆虫中,蜂类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和有
黄志松[10](2010)在《油茶授粉蜂主要种类的生活习性及引放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桐城市现有油茶面积2万余亩,树龄多为40年,地域分布以吕亭为主,大关、唐湾、龙眠、黄甲及青草等镇均有栽培。目前产量基本稳定在500吨左右。结合我市现有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及发展潜力,到2020年,规划新建高效生态油茶基地3万亩。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1万亩,一是对现有油茶疏林进行良种壮苗补植;二是林相整齐的油茶林进行深挖垦复、引放土蜂、修剪和施肥等措施促使油茶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为什么只有雌蜂才有蜂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什么只有雌蜂才有蜂针?(论文提纲范文)
(1)胡蜂科部分种类触角及其感受器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胡蜂科昆虫的概述 |
1.1.1 胡蜂科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
1.2 昆虫的触角 |
1.2.1 昆虫触角的结构及分类 |
1.2.2 昆虫触角的功能 |
1.3 昆虫的触角感受器 |
1.3.1 昆虫触角感受器的概述 |
1.3.2 昆虫触角感受器的命名与分类 |
1.3.3 触角及触角感受器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昆虫的采集 |
2.2.2 标本的制作与鉴定 |
2.2.3 扫描电镜制样 |
2.2.4 石蜡切片制样 |
2.2.5 半薄切片制样 |
2.2.6 Micro-CT扫描制样 |
2.3 数据测量与分析及图像处理 |
2.4 感受器的命名与缩写 |
第三章 胡蜂科昆虫触角感受器 |
3.1 触角感受器的形态及分布 |
3.2 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3.2.1 角马蜂Polistes chinensis antennalis的触角感受器 |
3.2.2 斯马蜂Polistes snelleni的触角感受器 |
3.2.3 蒙古马蜂Polistes mongolicus的触角感受器 |
3.2.4 柑马蜂Polistes mandarinus的触角感受器 |
3.2.5 麦氏马蜂Polistes megei的触角感受器 |
3.2.6 变侧异胡蜂Parapolybia varia的触角感受器 |
3.2.7 铃腹胡蜂Ropalidia fasciata的触角感受器 |
3.2.8 间长黄胡蜂Dolichovespula intermedia的触角感受器 |
3.2.9 花长黄胡蜂Dolichovespula flora的触角感受器 |
3.2.10 平唇原胡蜂Provespa barthelemyi的触角感受器 |
3.2.11 普通黄胡蜂Vespula vulgaris的触角感受器 |
3.2.12 绣黄胡蜂Vespula structor的触角感受器 |
3.2.13 茅胡蜂Vespa mocsaryana的触角感受器 |
3.2.14 双色胡蜂Vespa bicolor的触角感受器 |
3.2.15 黑尾胡蜂Vespa ducalis的触角感受器 |
3.2.16 墨胸胡蜂Vespa velutina nigrithorax的触角感受器 |
3.2.17 黄喙蜾蠃Rhynchium quinquecinctum的触角感受器 |
3.2.18 光真狭腹胡蜂Eustenogaster micans的触角感受器 |
3.3 相关性及差异显着性分析 |
3.3.1 触角感受器大小与触角长度的相关性分析 |
3.3.2 触角感受器大小在种内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显着性分析 |
3.3.3 触角感受器大小在马蜂属Polistes内种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
3.3.4 触角感受器大小在胡蜂亚科Vespinae属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
3.3.5 触角感受器大小在胡蜂属Vespa内差异显着性分析 |
3.4 基于触角感受器进行聚类分析 |
第四章 胡蜂的触角 |
4.1 触角的外部形态 |
4.1.1 角下瘤 |
4.2 触角的内部结构 |
第五章 小结与讨论 |
5.1 小结 |
5.2 讨论 |
5.2.1 触角感受器的分布、形态和数量 |
5.2.2 常见触角感受器的功能 |
5.2.3 触角感受器的分类地位 |
5.3 不足与展望 |
5.3.1 不足 |
5.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对胡蜂其他结构的初步探索 |
1.1 胡蜂内部结构的Micro-CT扫描 |
1.2 胡蜂的眼 |
1.3 胡蜂的染色体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蜜蜂塑造环境的艺术:从自然景观至社会结构》(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
2.2 Main Content |
2.3 Text-type |
2.4 Linguistic Features |
2.4.1 Lexical Features |
2.4.2 Syntactic Features |
2.4.3 Discourse Features |
Chapter3 Theoretical Basis |
3.1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3.2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in This Report |
Chapter4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and the Solutions |
4.1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
4.1.1 Terms and Doubled Words |
4.1.2 Parallelism Structure |
4.1.3 Cohesion and Coherence |
4.2 Solutions with Case Studies |
4.2.1 Lexical Solutions |
4.2.2 Syntactic Solutions |
4.2.3 Discourse Solutions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Experiences and Enlightenments |
5.2 Problems to be Solved |
References |
Appendix:Source Text& Target Text |
(3)棉铃虫齿唇姬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寄生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
1.1 繁蜂寄主 |
1.1.1 寄主类型和种类 |
1.1.2 寄主虫龄与大小 |
1.1.3 寄主数量(过寄生) |
1.2 补充营养(成蜂的营养源) |
1.2.1 对成蜂寿命的影响 |
1.2.2 对生殖力的影响 |
1.2.3 不同食料对寄生蜂的影响 |
1.3 温度控制 |
1.4 交尾方式 |
1.5 滞育与低温贮存 |
1.5.1 滞育的诱导、维持与解除 |
1.5.2 低温贮存 |
1.6 复壮 |
1.7 研究展望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目的与意义 |
3 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寄主及繁蜂质量形态标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棉铃虫饲养 |
3.1.3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繁育与观察 |
3.1.4 繁蜂寄主 |
3.1.4.1 不同虫龄寄主被寄生后的取食量 |
3.1.4.2 寄生不同虫龄寄主育出的蜂茧大小 |
3.1.4.3 结茧时间 |
3.1.4.4 不同虫龄寄主繁育寄生蜂的结茧率 |
3.1.4.5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不同虫龄棉铃虫幼虫的寄生率 |
3.1.4.6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不同虫龄棉铃虫幼虫的选择性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繁蜂寄主 |
3.2.1.1 不同虫龄寄主被寄生后的取食量 |
3.2.1.2 蜂茧大小和质量与寄主虫龄的关系 |
3.2.1.3 寄生不同虫龄寄主各自的结茧时期 |
3.2.1.4 不同虫龄寄主繁育寄生蜂的结茧率 |
3.2.1.5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不同虫龄寄主的寄生率 |
3.2.1.6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不同虫龄棉铃虫幼虫的选择性 |
3.2.2 蜂茧的形态标准和影响因素 |
3.2.3 棉铃虫齿唇姬蜂成蜂的形态标准 |
3.2.4 畸形蜂或突变体 |
3.2.5 繁蜂注意事项及各发育阶段死亡原因 |
4 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交配成功率的途径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和实验设备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交配行为的观察 |
4.1.2.2 雌蜂性信息素释放与产生部位 |
4.1.2.3 不同日龄雌、雄蜂配对对交配的影响 |
4.1.2.4 雌、雄蜂配比对交配的影响 |
4.1.2.5 不同种群和室内繁殖代数对交配的影响 |
4.1.2.6 棉铃虫齿唇姬蜂不同寄生阶段的产雌率 |
4.1.2.7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交配行为观察 |
4.2.1.1 雌蜂性信息素释放与产生部位 |
4.2.1.2 温度对交配的影响 |
4.2.1.3 日交配节律 |
4.2.2 不同日龄雌、雄蜂配对对交配的影响 |
4.2.3 雌、雄蜂配比对交配的影响 |
4.2.4 不同种群和室内繁殖代数对交配的影响 |
4.2.5 棉铃虫齿唇姬蜂不同寄生阶段的产雌率 |
5 评价棉铃虫齿唇姬蜂雌蜂生殖力的指示性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单头寄生 |
5.1.2 雌蜂后足胫节的测量及卵巢管数的统计 |
5.1.3 雌蜂产卵量 |
5.1.4 多世代子蜂的获取 |
5.1.5 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卵黄原蛋白基因受体VgR转录水平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虫龄寄主育出雌蜂的个体差异 |
5.2.2 蜂体大小与产卵量的关系 |
5.2.4 母代与子代卵巢管数量的相关性 |
5.2.5 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卵黄原蛋白基因受体VgR转录水平 |
6 棉铃虫齿唇姬蜂低温贮存与寄生能力检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低温贮存 |
6.1.2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繁蜂体系和流程 |
6.1.2.1 繁蜂体系和流程 |
6.1.2.2 替代寄主的选择 |
6.1.3 寄生能力检测装置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低温贮存 |
6.2.2 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体系与流程 |
6.2.2.1 繁蜂体系与流程 |
6.2.2.2 替代寄主的选择 |
6.2.3 寄生能力的检测 |
6.2.3.1 检测装置 |
6.2.3.2 寄生蜂寄生能力的评价方法 |
6.2.4 复壮 |
7 结论与讨论 |
7.1 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寄主及繁蜂质量形态标准 |
7.1.1 繁蜂寄主的选择 |
7.1.2 繁蜂蜂茧、成蜂形态标准 |
7.1.3 繁蜂中需注意的问题 |
7.2 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交配成功率的途径 |
7.2.1 温度和交尾时间对棉铃虫齿唇姬蜂交配行为的影响 |
7.2.2 亲代不同日龄对交配的影响 |
7.2.3 雌雄配比、不同种群及繁殖代数对交配的影响 |
7.2.4 棉铃虫齿唇姬蜂产卵期与性比的关系 |
7.3 评价棉铃虫齿唇姬蜂雌蜂生殖力的指示性状 |
7.3.1 寄主虫龄、蜂体大小、卵巢管数量以及生殖力之间的正相关性 |
7.3.2 母代与子代卵巢管数量的相关性 |
7.3.3 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VgR转录水平与雌蜂生殖力的关系 |
7.4 棉铃虫齿唇姬蜂低温贮存与寄生能力检测 |
7.4.1 低温贮存对棉铃虫齿唇姬蜂活力的影响 |
7.4.2 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体系与流程 |
7.4.3 寄生能力的检测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4)基于文献的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研究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古今蜂针的认识 |
一、古代对蜂针的认识 |
二、现代对蜂针的认识 |
第二节 现今蜂针和疾病治疗的文献与病谱关系 |
一、现今文献对蜂针与疾病的概述 |
二、研究现今蜂针文献到病谱的发展 |
三、现今蜂针治疗疾病的Meta文献研究 |
第二章 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 |
一、资料来源 |
二、文献检索策略 |
三、文献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病谱计量方法 |
第二节 文献筛选与质量监控 |
一、筛选与质控意义 |
二、研究人员的完善培训 |
三、文献流程序化控制 |
四、文献管理器的使用 |
五、数据录入、管理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检索情况 |
二、基本病谱 |
三、病症系统分析 |
四、病症种类分析 |
五、文献年度分布 |
六、发表期刊 |
七、未纳入Meta分析的蜂针蜂毒治疗临床案例和疗效 |
八、小结 |
第三章 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的META研究 |
第一节 循证医学下META的研究方法 |
一、病种选择 |
二、文献分类评价 |
三、文献评价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
第二节 蜂针蜂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谱研究 |
一、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
二、证据总结 |
第三节 蜂针治疗鼻炎病谱的研究 |
一、蜂针治疗或结合常规治疗鼻炎的Meta分析 |
二、证据总结 |
第四章 讨论 |
一、蜂针临床治疗日趋广泛 |
二、质量提高,病种增多 |
三、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鼻炎文献的研究和META分析成果 |
四、蜂针治疗疑难杂症的阐述 |
五、蜂针治疗临床文献临床样本分析的情况 |
六、蜂针安全性 |
七、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5)唐代蜂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蜂业史研究 |
(二) 有关蜂产品的医疗史研究 |
(三) 糖业史研究和古代甜食研究 |
(四) 其他 |
(五) 研究趋势 |
三、研究范围、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范围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蜂业发展的背景 |
第二章 蜂业发展的表现 |
第一节 采集野生蜂蜜 |
第二节 人工驯养蜜蜂 |
第三节 蜂蛰的防护措施与治疗手段 |
第四节 蜂产品产地 |
第五节 蜂产品贸易 |
第三章 蜂产品在医疗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蜂产品在医药中的应用 |
1 蜂蜜 |
2 蜜蜡 |
3 蜂房 |
4 蜂子 |
5 蜂花粉 |
第二节 蜂蜡疗法 |
第三节 蜂毒疗法 |
第四节 蜜灸与炼蜜 |
第四章 蜂产品在饮食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蜜制甜食 |
1 蜜饮 |
2 蜜饯 |
3 面点 |
4 其他蜜渍食品 |
5 蜜与食疗 |
第二节 蜂蜜、饴糖与蔗糖 |
1 饴糖与蜂蜜 |
2 蔗糖与蜂蜜 |
第五章 蜂产品在其他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在手工业中的应用 |
1 制烛 |
2 蜡染 |
3 铸造 |
4 制印 |
5 火药 |
第二节 在其他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
1 密封 |
2 熏香 |
3 美容 |
4 洗衣 |
5 兽药 |
6 赐蜡 |
第六章 蜂与蜂产品文化 |
第一节 对蜂的生物学认识 |
1 蜂之毒 |
2 蜂之习性 |
3 蜂之分型 |
4 蜂之种类 |
5 蜂之敌害 |
第二节 佛、道教典籍中的蜂蜜 |
1 持蜜献佛:佛教中的蜂蜜 |
2 卉醴华英:道教中的蜂蜜 |
第三节 文学作品中的蜂 |
1 蜂与身体:蜂目、蜂准与蜂腰 |
2 蜂与隐喻:报应、灵异和预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唐代三大医书中以蜂产品为主要成分的部分药方简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薜荔榕小蜂对薜荔和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薜荔和爱玉子之间的亲缘关系 |
1.1 形态学差异 |
1.2 分布区域比较 |
1.3 遗传结构差异 |
1.4 生化特性差异 |
1.5 繁殖特征比较 |
2 薜荔和爱玉子的传粉小蜂之间的亲缘关系 |
2.1 形态学差异 |
2.2 遗传分化差异 |
3 薜荔与爱玉子及其传粉小蜂可能的演化路径 |
4 榕小蜂行为反应测定研究进展 |
5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6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薜荔与爱玉子繁殖物候比较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序发育分期 |
2.2 爱玉子繁殖物候特征 |
2.3 薜荔繁殖物候特征 |
2.4 薜荔与爱玉子繁殖物候比较 |
3 讨论 |
3.1 三地薜荔繁殖物候差异成因 |
3.2 栽培爱玉子落果原因的分析 |
第二章 间花期薜荔雄果传粉小蜂出飞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薜荔传粉小蜂出飞新模式的发现 |
2.2 薜荔传粉小蜂发育过程 |
2.3 不同切分瓣数对传粉小蜂出飞的影响 |
2.4 光照条件对薜荔小蜂出飞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同果薜荔传粉蜂发育差异的原因 |
3.2 薜荔传粉小蜂新出飞模式产生的原因 |
第三章 薜荔榕小蜂对薜荔和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薜荔传粉蜂对薜荔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2.2 薜荔传粉蜂对爱玉子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2.3 爱玉子传粉蜂对爱玉子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2.4 爱玉子传粉蜂对薜荔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3 讨论 |
3.1 薜荔与爱玉子虫媒交叉授粉的可能性 |
3.2 薜荔雌花期果型变化与挥发物释放间的相关性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茧蜂病毒、Hemichannel和细胞凋亡间的相互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对照表 |
引言 |
1. 冷冻电镜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
2. 多分DNA病毒研究进展 |
3. 昆虫先天免疫及PDV侵染机制的研究 |
4. Hemichannel与细胞凋亡相互关系的研究 |
5. Bac-to-Bac系统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
6. 翻译起始因子eIF5A的功能作用 |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用昆虫 |
1.2 昆虫细胞 |
1.3 质粒载体和感受态细胞 |
1.4 核酸实验相关试剂 |
1.5 蛋白实验相关试剂 |
1.6 实验用试剂盒 |
1.7 其他主要试剂 |
1.8 培养基 |
1.9 缓冲液 |
2. 方法 |
2.1 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2.2 eIF5A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 MbBV病毒及其基因组提取 |
2.4 MbBV的扩增 |
2.5 重组杆状病毒的复苏及细胞感染 |
2.6 终点稀释法(end point dillution assay,EPDA)测定病毒滴度 |
2.7 Dye uptake检测细胞hemichannel通透性 |
2.8 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检测 |
2.9 免疫荧光 |
2.10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
2.11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2.12 冷冻电镜 |
结果 |
1. MbBV病毒形态结构特点及基因组的测序分析 |
1.1 MbBV和MmBV病毒形态结构特点分析 |
1.2 MbBV病毒基因组 |
2. 病毒基因的表达对凋亡相关信号的影响 |
2.1 与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检测 |
2.2 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后细胞凋亡情况 |
2.3 形成hemichannel的inxs基因转录水平检测 |
3. hemichannel与凋亡信号的相互关系 |
3.1 低剂量重组病毒感染导致hemichannel关闭减少细胞早期凋亡 |
3.2 高剂量重组病毒感染导致hemichannel关闭促进细胞自身凋亡 |
4. 双斑侧沟茧蜂病毒调控翻译起始因子eIF5A |
4.1 翻译起始因子eIF5A转录组数据分析 |
4.2 eIF5A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及分析 |
4.3 翻译起始因子eIF5A的克隆及构建 |
4.4 病毒感染及寄生后翻译起始因子eIF5A转录水平的检测 |
讨论 |
结论 |
1. 双斑侧沟茧蜂病毒(MbBV)核衣壳大小存在差异 |
2. 双斑侧沟茧蜂病毒(MbBV)基因组及其转录的病毒基因 |
3. MbBV调控与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 |
4. Hemichannel的关闭导致细胞早期凋亡的减少 |
5.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附录 |
1. MbBV病毒基因组测序片段 |
2. eIF5A、glc1.8、ccrp1、p85、p110基因序列 |
3. glc1.8、crp1基因的克隆及构建 |
4. 相关引物的设计 |
5. 主要实验设备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国内会议及报告 |
致谢 |
(8)赤眼蜂个体发育及其与寄主亚洲玉米螟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两种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 |
1.1 生物学特性 |
1.2 赤眼蜂个体发育 |
2 赤眼蜂与寄主的关系 |
2.1 寄主大小 |
2.2 寄主龄期 |
2.3 寄生次数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两种赤眼蜂个体发育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米蛾卵卵卡的制作 |
1.3 被寄生米蛾卵的获得 |
1.4 赤眼蜂发育观察 |
1.5 结果统计 |
2 结果分析 |
2.1 两种赤眼蜂的发育观察 |
2.2 赤眼蜂的各个发育阶段 |
2.3 两种赤眼蜂不同发育阶段体积变化 |
3 讨论 |
3.1 发育阶段 |
3.2 幼虫期的划分 |
3.3 幼虫的蜕皮 |
3.4 单寄主卵中赤眼蜂个体数量与大小的关系 |
附图 |
第三章 寄生次数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亚洲玉米螟卵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试验设计及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采集的亚洲玉米螟成虫所产卵(F0)被松毛虫赤眼蜂寄生不同次数后的结果 |
2.2 室内饲养2代的亚洲玉米螟成虫所产卵被松毛虫赤眼蜂寄生不同次数后的结果 |
2.3 F0和F2被寄生结果的比较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寄主饲养的玉米螟赤眼蜂寄生行为与寄生结果的比较 |
1 材料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米蛾卵卵卡的制作 |
1.3 寄生行为观察 |
1.4 两种品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和米蛾的寄生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ToO寄生玉米螟卵和米蛾卵耗时的比较 |
2.2 不同寄主繁殖的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的寄生结果 |
2.3 卵龄对不同寄主来源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油茶授粉蜂主要种类的生活习性及引放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授粉蜂主要种类特征 |
1. 大分舌蜂 |
2. 油茶地蜂 |
3. 纹地蜂 |
二、油茶授粉蜂的生活习性 |
1. 分布 |
2. 生活史 |
3. 习性 |
4. 授粉 |
5. 天敌 |
三、授粉蜂的引放技术 |
1. 保护好土壤 |
2. 招引土蜂筑巢 |
3. 蜂区扩散措施 |
4. 引放土蜂 |
四、油茶授粉增产效果 |
四、为什么只有雌蜂才有蜂针?(论文参考文献)
- [1]胡蜂科部分种类触角及其感受器形态学研究[D]. 田小霞. 西北大学, 2021(12)
- [2]《蜜蜂塑造环境的艺术:从自然景观至社会结构》(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D]. 喻馨阅.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3]棉铃虫齿唇姬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发[D]. 鲁梅雪.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4]基于文献的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研究及Meta分析[D]. 陈铭慧(CHAN Ming Wai Cindy).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唐代蜂业研究[D]. 杨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6]薜荔榕小蜂对薜荔和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D]. 杨升.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1)
- [7]茧蜂病毒、Hemichannel和细胞凋亡间的相互关系[D]. 陈亚彬. 云南大学, 2016(02)
- [8]赤眼蜂个体发育及其与寄主亚洲玉米螟的关系[D]. 董新阳.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9]螫人毒蜂的危害与防控[J]. 胡兴强.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1(06)
- [10]油茶授粉蜂主要种类的生活习性及引放技术[J]. 黄志松. 安徽林业, 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