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转矩论文_任必兴,杜文娟,王海风

导读:本文包含了阻尼转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矩,阻尼,分析法,电力系统,低频,系数,功率。

阻尼转矩论文文献综述

任必兴,杜文娟,王海风[1](2018)在《并网统一潮流控制器影响系统机电振荡模式的阻尼转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别于传统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附加阻尼控制,从UPFC的电压源换流器的控制特性角度,研究并网UPFC对系统机电振荡模式的动态影响。并网UPFC能够改变系统潮流分布,并与电力系统发生动态交互。UPFC影响系统机电模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UPFC调节系统潮流分布,影响系统机电模式;二是UPFC与系统同步机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影响系统机电模式。新建立的一种含UPFC的多机电力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型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该模型将UPFC在电力系统中视为多输入—多输出的"功率—电压"型反馈控制器。在所提出该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阻尼转矩分析理论量化分析了UPFC与系统的动态交互作用对电力系统机电振荡模式的影响。采用经典的新英格兰10机算例系统,详细分析了UPFC稳态潮流调节、UPFC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对系统机电模式的影响。非线性仿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8年17期)

任怡娜,陈磊,闵勇,李莹,李文锋[2](2018)在《次同步振荡中暂态能量流与电功率和阻尼转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暂态能量流法是一种新的振荡分析方法,可用于多种振荡的扰动源定位和阻尼评估。文中进一步研究了其在次同步振荡中的物理意义。推导了暂态能量流与次同步功率、超同步功率之间的关系,暂态能量流的能流功率正比于超同步功率和次同步功率之差。在含串补的次同步谐振系统中,电阻可能消耗或产生暂态能量,产生暂态能量时即为负阻尼,电感和电容表现为零阻尼,但会通过改变线路电流而极大地影响电阻的阻尼特性。通过比较暂态能量流与电气子系统阻尼转矩系数,验证了上述推导的合理性。最后,在不同算例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8年22期)

葛毅[3](2017)在《基于阻尼转矩法的大电网小干扰稳定成熟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可以对区域电网的小扰动稳定性的成熟度进行评估,对区域电网的运行、控制器安装、参数优化方案进行准确的分析。文章通过实际大型电力系统的阻尼转矩分析方法和理想点排序法来评估稳定器的安装地方案。通过电力系统稳定器的阻尼转矩分析的机理,对小振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分析特征根之间的联系和阻尼发电机和电力系统中检测到的振动模式,并建立阻尼转矩及成熟度指标,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控制成熟度进行分析验算。该指标可以表征控制器对电力系统和调度在电力系统中各发电机内对小干扰稳定的贡献信息。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电网小干扰稳定的成熟度评价方法。实际应用效果在一个省级大型电网实证研究,可以清晰描述的控制元件在电网中的作用,有助于描绘电力系统控制器的整体影响及应用及验证成熟度分析方法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2017年江苏省城市供用电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1-07)

林奕夫[4](2017)在《基于阻尼转矩理论的PSS设计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电力系统阻尼转矩理论。基于此理论,可以用协同设计法对PSS进行设计。常见的协同设计方法是将设计问题转换成对一个目标函数进行参数寻优的过程。这样PSS的参数的设置就可以通过在PSS的参数空间上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来完成。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协同设计方法。在多机电力系统中对M台PSS进行协同设计时,在参数空间上对维数进行简化。寻优过程是在M维参数空间中进行,寻找最优解的效率也随着参数空间维数的简化而提高。本文提出的寻优方法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在多机系统中计算一台PSS向所有同步发电机提供的阻尼转矩,设置每一台PSS参数,使其能够向目标机电振荡模式提供最大的阻尼。文中证明了这种设置方法可以使得PSS提供阻尼的方式最为高效。所有PSS的参数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设置。接着,通过参数优化的方法对所有PSS的增益进行设计。在对M台PSS的寻优是在M维参数空间下进行。文中通过了一个多机系统的算例对这种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解释和验证。为了更深入地解释这种协同设计方法,测试并比较了不同形式下的常用目标函数。本文还在叁维图形上表示出其集合,并且在这些图形当中,可以找到使得增益和最小的一个组合。对于目标函数的讨论能够有助于对寻优和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了克服PSS参数优化的非线性、多极值的特点,最后介绍了一种智能优化算法——鱼群算法对PSS参数进行优化,并在含有装有阻尼控制器的UPFC和PSS的江苏电网以及一个四机两区域的系统中进行了算例验证。最后对比并分析了UPFC上的阻尼控制器和发电机上的PSS对振荡模式的影响,发现UPFC上的阻尼控制器对振荡模式的影响很小。因此,将UPFC上的阻尼控制器去掉,重新设计PSS上的参数,并且根据设计的结果,在BPA中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3-01)

张建鹏[5](2017)在《UPFC阻尼转矩分析和PSS分布式设计在大规模电网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我国某省实际电网为研究背景,旨在提高该省网的动态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抑制系统低频振荡的发生。论文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了研究。首先,在FACTS设备上附加阻尼控制器。由于该省电网新加装了一台UPFC,UPFC具有强大的潮流和电压等控制功能,控制通道数较多,因此可在其控制通道上附加阻尼控制器,向系统提供阻尼。本论文在MATLAB软件环境下,独立编写了一套适用于多机系统中UPFC阻尼转矩分析的程序,利用阻尼转矩分析方法研究了阻尼控制器附加在UPFC不同控制通道上时向目标模式提供阻尼的情况,包括阻尼在各台机组之间传递分配的过程,各台机组参与模式振荡的程度。最后选出了阻尼控制器的最佳安装通道,即控制交流电压V的通道,并将结果与模式分析法进行了对比验证,证明了其正确性。此外,论文通过在发电机组上加装电力系统稳定器来提高系统阻尼,并提出了设计稳定器的一种新方法,即稳定器的分布式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发电机出口升压变压器高压侧母线电压角度为相位参考点建立本地模型,不需要求解计算发电厂以外的系统参数,只要采集本地的信号即可,因此其设计简单方便,并适合在大规模电网中的应用,本论文首先在MATLAB软件环境下,以单机无穷大母线系统为例,利用分布式原理设计了电力系统稳定器,并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随后针对该省电网2016年夏季高峰运行方式,在PSD-BPA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环境下,计算了网络中存在的5个低频振荡模式,并用分布式设计方法设计了稳定器。最后,在频域内对比了稳定器加装前后振荡模式的阻尼比变化情况,同时在时域内进行了仿真,对比了稳定器加装前后系统振荡的幅度。无论频域还是时域内的结果都表明了分布式方法设计的稳定器提高了该省网的动态稳定性,适于在大规模电网中的应用设计。(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3-01)

杨玲玲,杜文娟,姚亦章,龚雁峰[6](2016)在《DFIG接入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阻尼转矩简化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机各个部分的数学模型并简化,进而得出了双馈风机接入单机无穷大系统后的线性化模型。根据该线性化模型画出相应的Phillips-Heffron模型图。对于双馈风力发电机接入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情况,同步发电机的机电振荡回路受到的阻尼转矩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绕组及自动电压控制器(AVR),另一部分来自于双馈风机。结合Phillips-Heffron模型图,得到同步机的励磁部分和双馈风机部分对机电振荡回路提供的阻尼转矩的完整算法。然后根据Phillips-Heffron模型图,对双馈风机部分提供的阻尼转矩进行简化分析,并提出两种简化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对所提阻尼转矩简化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种简化算法与完整算法结果相近,验证了简化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周涛,陈中,郭瑞兴[7](2016)在《基于闭环阻尼转矩分析法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阻尼转矩分析(DTA)法中的DTA灵敏度系数表征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传递函数的变化对系统模态的影响,真正得到的是开环状态下的数值,而闭环情况下的数值更有意义。提出了闭环DTA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灵敏度指标并指出其应用场景,即PSS闭环参数设计和运行方式变化时PSS参数的在线调整,最后通过两区四机系统和大电网的算例证明了闭环DTA指标及其应用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6年18期)

李海峰,张建鹏,陈中,徐贤,杜文娟[8](2016)在《某实际电网中装设的矢量控制UPFC的阻尼转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实际电网为研究背景,首先介绍了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矢量控制的原理,随后对该实际电网进行了线性化,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阻尼转矩分析(Damping Torque Analysis,DTA)方法,将其用于分析装有矢量控制UPFC的该电网中附加阻尼控制器是如何通过各台发电机向目标振荡模态提供阻尼的,然后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随后求得了DTA指标,且与模态分析法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DTA方法的正确性,并选出了附加阻尼控制器在UPFC上的最佳安装通道。(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6年18期)

吴学苹,江宁强[9](2015)在《交直流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同步发电机阻尼转矩系数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阻尼转矩是电力系统动态稳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发电机采用简化模型时,阻尼转矩系数的取值尚缺乏理论依据。本文利用多项式逼近方法计算了交直流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的阻尼转矩系数,并分别采用本文方法和小扰动方法计算出机电暂态充分衰减后的阻尼转矩系数,以校验本文方法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暂态过程中,同步发电机的阻尼转矩系数是变化的。对于稳定系统,机电暂态充分衰减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小扰动方法计算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电气技术》期刊2015年08期)

李阳海,黄莹,刘巨,姚伟,文劲宇[10](2015)在《基于阻尼转矩分析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源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定位低频振荡参与机组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提高系统阻尼、快速平息系统振荡是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TLS-ESPRIT)和阻尼转矩分析(Damping Torque Analysis,DTA)方法进行低频振荡发生源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利用TLS-ESPRIT对发电机组的有功出力、角速度、功角信号进行模式分解,提取发电机高度参与的振荡模式,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计算发电机高度参与振荡模式的阻尼转矩系数,然后根据阻尼转矩系数判定发电机是否为该振荡模式的振荡源。分别以4机2区和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振荡监测方法能够准确定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源,且通过振荡源对其自身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平息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现象。(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5年14期)

阻尼转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暂态能量流法是一种新的振荡分析方法,可用于多种振荡的扰动源定位和阻尼评估。文中进一步研究了其在次同步振荡中的物理意义。推导了暂态能量流与次同步功率、超同步功率之间的关系,暂态能量流的能流功率正比于超同步功率和次同步功率之差。在含串补的次同步谐振系统中,电阻可能消耗或产生暂态能量,产生暂态能量时即为负阻尼,电感和电容表现为零阻尼,但会通过改变线路电流而极大地影响电阻的阻尼特性。通过比较暂态能量流与电气子系统阻尼转矩系数,验证了上述推导的合理性。最后,在不同算例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尼转矩论文参考文献

[1].任必兴,杜文娟,王海风.并网统一潮流控制器影响系统机电振荡模式的阻尼转矩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

[2].任怡娜,陈磊,闵勇,李莹,李文锋.次同步振荡中暂态能量流与电功率和阻尼转矩的关系[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

[3].葛毅.基于阻尼转矩法的大电网小干扰稳定成熟度分析[C].2017年江苏省城市供用电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4].林奕夫.基于阻尼转矩理论的PSS设计与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5].张建鹏.UPFC阻尼转矩分析和PSS分布式设计在大规模电网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6].杨玲玲,杜文娟,姚亦章,龚雁峰.DFIG接入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阻尼转矩简化计算[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周涛,陈中,郭瑞兴.基于闭环阻尼转矩分析法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

[8].李海峰,张建鹏,陈中,徐贤,杜文娟.某实际电网中装设的矢量控制UPFC的阻尼转矩分析[J].电气应用.2016

[9].吴学苹,江宁强.交直流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同步发电机阻尼转矩系数的计算[J].电气技术.2015

[10].李阳海,黄莹,刘巨,姚伟,文劲宇.基于阻尼转矩分析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源定位[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

论文知识图

3.6 MRT 输入转速与输出力矩之间的关系改变励磁电流对MRT输出力矩影响关系曲...二次元件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方块图阻尼转矩系数KD随θ变化曲线不同阻尼间隙零场阻尼转矩曲组图振荡情况下的同步转矩和阻尼转矩

标签:;  ;  ;  ;  ;  ;  ;  

阻尼转矩论文_任必兴,杜文娟,王海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