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多普勒血流计论文_崔宜栋,朱磊,许庆家,孙玉亮,张宝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多普勒血流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普勒,牙髓,激光,恒牙,血流量,外伤,检测仪。

激光多普勒血流计论文文献综述

崔宜栋,朱磊,许庆家,孙玉亮,张宝庆[1](2019)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糖尿病足横向骨搬移中的应用和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机制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方法:对20例Wagner分期≥3期、符合胫骨横向搬移术指征的糖尿病足患者,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对其术前及术后4w、术后12w对患足足背中部、小腿中段监测微循环血流灌注量(LDPM)、经皮氧分压(tcp O2)、皮温(T)检测,最后计算并比较术前与术后变化。结果:20例患者中,2例进行趾解脱术外,余18例糖尿病足患者术后足部溃疡面愈合良好。患者足背:LDPM由术前的(43.85±9.65)PU提高到术后的(165.45±19.34)PU,Tcp O2由术前的(28.88±16.96)mmhg提高到术后的(35.46±14.54)mmhg,T由术前的26.3℃提高到术后的32.4℃。小腿中段:LDPM由术前的(55.58±18.34)PU提高到术后的(186.45±21.24)PU,tcp O2由术前的(29.46±12.78)提高到术后的(38.21±12.93),T由术前的28.3℃提高到术后的33.4℃。结论:通过将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微循环血流灌注量(LDPM)、经皮氧分压(tcp O2)、皮温(T),客观地证实了胫骨横向搬移术后搬移侧足部微血管血流量的增加,在阐明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机制上提供了佐证。(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李璐含,张秋菊,仉红刚,李炳蔚,修瑞娟[2](2019)在《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小波分析早期高血压大鼠血流灌注频谱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高效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LDF)的小波分析早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微循环血流灌注频谱特征。方法:8周龄、10周龄、13周龄雄性SHR大鼠(实验组)和8周龄、10周龄、13周龄WKY大鼠(对照组),每组各周龄大鼠均7只,采用多功能LDF检测两组大鼠耳、趾、脑皮质和肾皮质血流量(Flu),并利用小波分析上述部位的血流灌注信号(SFBO)的频谱特征。结果:13周龄实验组大鼠的趾部血流灌注信号在神经活动(brand4)和内皮来源(brand5)相关的信号区间内明显高于同周龄对照组大鼠(P<0.05)。实验组大鼠各部位的血流灌注信号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不明显,在趾部,10周龄实验组大鼠在各个频率信号区间的血流灌注信号均明显减弱,但是在13周时又再次升高,肾部交感神经来源(brand4)信号区间也呈现该现象。耳部和脑部的血流灌注信号随周龄的变化相对平稳。对照大鼠脑部的血流随着周龄的增加在各个频率区间都呈现血流灌注信号减弱的趋势,尤其是与内皮来源(Brand5)(P<0.05或P<0.01)和肌源性活动(Brand3)相关的频率范围。结论:通过小波转换分析早期高血压大鼠的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信号,从时频分析的角度为评估高血压大鼠的微循环状况提供另一个方向。(本文来源于《微循环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奚勤,盛燕萍,翁镇钧,杨伟超,刘生和[3](2019)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断指再植术后血运监测应用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提高临床断指再植手术效果,分析断指再植术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仪的临床应用效果价值。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断指再植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中,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监测再植肢体血运;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监测再植肢体血运。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仪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栓塞率、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断指成活率以及成活再植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血流监测应用于断指再植术后,能够无创、实时、灵敏的反应再植指术后的血运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各种不良事件的,提高再植成功率,效果显着,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秦汉,刘艳华,万乾炳[4](2018)在《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并比较排龈对不同生物型牙龈血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多普勒血流仪记录并比较薄龈生物型牙龈和厚龈生物型牙龈在排龈前后牙龈血供的改变。材料和方法:1、招募全身和口腔状况健康良好的口腔医学生作为志愿者,以14牙判断薄龈生物型和厚龈生物型,各10名;2、在排龈前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并记录14牙唇侧龈缘中点的血供;3、将不含血管收缩剂的排龈线压入14牙的唇侧龈沟内,5分钟后取出;4、在排龈后即刻、排龈后1天、排龈后(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07-22)

任大鹏,吴雪洋,杨雪,潘洪飞,范秀东[5](2018)在《基于激光多普勒的耳穴穴区血流灌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耳穴穴区的血流灌注特点,整理分析各穴区的血流灌注特征,提供耳穴穴区特征证据。方法:以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多普勒观察耳穴各区的血流灌注并分析整理各穴区的血流灌注特征。结果:左右耳血流量比较,左耳血流量(217.31PU)略高于右耳(214.43P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分区血流量比较,叁角窝区血流LSMEAN值(257.97PU)最大,耳屏区血流LSMEAN值(156.75PU)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大分区分为4份:血流值最小区-耳屏区,血流值较小区-对耳屏区、耳轮区,血流值较大区-对耳轮区、耳垂区,血流值最大区-耳甲区、耳舟区、叁角窝区。小分区血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分区的血流分布不连续且50区即脾穴血流值最高。结论:耳廓各穴区血流灌注与血管微循环分布密切相关,且各区的血流灌注有明显差异,其中耳甲区、耳舟区、叁角窝区的血管分布最密集,血流灌注最高,耳轮区和耳垂区次之,耳屏区、耳轮区甚之,耳屏区很少有血管分布,血流灌注最低。健康成年人耳廓的血流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为耳穴的分区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郭飞飞[6](2018)在《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在外伤年轻恒牙牙髓活力转归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牙外伤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以儿童牙外伤最为多见,年轻恒牙外伤占恒牙外伤的50-70%,是造成儿童牙齿缺损乃至缺失的重要因素。尽可能为外伤年轻恒牙保留活髓从而促进牙根继续发育是其诊疗的关键所在。为外伤年轻恒牙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取决于能否早期对其牙髓状态进行准确判断,而传统的牙髓感觉测试方法难以用于年轻恒牙,患儿主观反馈常不准确,故探寻一种新型、客观、精确、可靠的牙髓活力检测方法对外伤年轻恒牙的诊疗及预后意义重大。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laser doppler flowmetry,LDF)是一种无痛、无创、客观的牙髓活力检测方法,其检测对象是牙髓血流量(pulpal blood flow,PBF)的变化,具有客观准确的优势,可将其应用于年轻恒牙牙髓活力检测。本研究针对儿童牙外伤后牙髓状态判断困难这一难题,结合国内外牙髓状态检测研究现状,通过收集不同年龄段正常组和不同类型牙外伤病例组,对其进行激光多普勒牙髓血流测试并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总结分析激光多普勒牙髓血流测试在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人群前牙PBF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相关影响因素,同时探索叁个外伤组(牙震荡、亚脱位、简单冠折)患牙PBF转归规律,并进一步统计其临床符合率,验证LDF是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从而为早期较为准确地判断外伤年轻恒牙的牙髓状态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为制定或调整诊疗计划及远期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第一部分LDF检测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前牙PBF的临床参考值目的:收集7-12岁及20岁左右健康志愿者的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的PBF检测值,统计分析计算其生理状态下的“临床参考值范围”。方法:根据LDF工作原理,制定本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估计实验所需样本量,经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招募志愿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按规范操作流程采集数据。根据PBF检测结果,利用SPSS 19.0进行区间估计、卡方检验及随机区组分析,计算其临床参考值范围并讨论影响PBF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预实验进行样本量估计,计算得:20岁左右青年组所需样本量为385人,7-12岁儿童组所需样本量为584人。通过招募空军军医大学本科学员,经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学员为400人(男250人,女150人),满足实验样本量需求;通过招募7-12岁前牙健康的学龄儿童,实际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学龄儿童682人(男358人,女324人),中切牙1364颗,侧切牙1180颗,满足样本量检测需求,结果有效。通过计算得出本研究中20岁左右青年人群前牙的PBF临床参考值范围是:男性12牙:8.85±1.48,11牙:9.43±1.53,21牙:9.38±1.51,22牙:8.84±1.47;女性12牙:9.63±1.47,11牙:10.14±1.58,21牙:10.23±1.58,22牙:9.68±1.34。不同性别12-22牙PBF检测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BF与年龄之间未见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样本,中切牙PBF检测值高于侧切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12岁儿童组前牙的PBF临床参考值范围是:12牙:10.40±1.90,11牙:8.56±1.50,21牙:8.97±1.49,22牙:10.42±1.91。不同性别样本PBF检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切牙PBF低于侧切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年龄变化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结论:LDF检测20岁左右青年组前牙PBF与性别存在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男女正常参考值范围略有不同,女性较男性略高,中切牙与侧切牙PBF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变化不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7-12岁学龄儿童组PBF在不同性别样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切牙PBF较侧切牙略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变化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呈现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后趋于平稳或略有下降的趋势。第二部分探索使用LDF检测外伤牙PBF的临床符合率目的:通过使用LDF检测患儿简单冠折、牙震荡和脱位牙PBF,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统计其真阳性和真阴性数量,计算其临床符合率,有效验证LDF检测外伤牙PBF是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和特异度(specificity,Sp)。方法:根据Andreasen分类法结合激光多普勒血流测试方法原理,制定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临床收集儿童牙外伤病例,签订知情同意书,建立受试者病例档案,按LDF规范操作流程采集受试者患牙PBF。根据诊断实验和标准诊断四格表,对所收录患儿病例的PBF数据进行整理并结合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阳性和阴性标准。阳性标准:PBF低于第一部分所得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临床检查有叩痛、松动或变色,影像学检查见根尖暗影,诊断性开髓结果提示牙髓坏死或失活状态者;阴性标准:PBF在正常参考值范围,患牙临床检查无明显叩痛、松动或变色,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随访观察未见病理学改变。结果:经计算,LDF检测简单冠折组患牙PBF的临床符合率为91.81%,Sp为99.76%,Se为41.54%;牙震荡组临床符合率为90.23%,Sp为100%,Se为7.14%;脱位牙组临床符合率为87.77%,Sp为100%,Se为47.17%。可见使用LDF检测外伤牙PBF有着较高的特异度,但灵敏度相对较低,诸多可能因素(早期血管挫伤、外伤后根骨粘连、根管钙化、根折、补料的透射因素、氟斑牙等)导致假阳性率相对较高,但这类情形多可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得以排除。LDF检测外伤牙PBF总的临床符合率高达90.42%,可为外伤牙的诊疗提供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结论:LDF检测外伤牙PBF有着较高的临床符合率,假阳性多见于外伤牙早期,尤以牙周支持组织损伤较为多见。考虑可能与其根尖处血管发生可逆性挫伤有关,此外牙周支持组织损伤亦容易发生根骨粘连或根管钙化等,治疗过程中的保守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假阳性的机率。总体而言,LDF可为判断外伤牙(尤其是外伤年轻恒牙)牙髓状态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第叁部分LDF用于简单冠折、牙震荡和亚脱位患牙PBF转归趋势的探索研究目的:通过使用LDF测量符合Andreasen分类法的典型简单冠折、牙震荡和亚脱位患牙PBF,统计分析其转归趋势,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Andreasen分类法结合激光多普勒血流测试方法原理,制定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临床收集儿童牙外伤病例,签订知情同意书,建立受试者病例档案,按LDF规范操作流程采集受试者患牙PBF。在患牙受伤后1、3、6和12个月预约患者进行复查,如有异常可适当缩短复查周期。对检测结果使用SPSS 19.0统计分析,分别获取简单冠折患牙经间接牙髓治疗或直接充填术后、牙震荡和亚脱位患牙PBF的转归趋势规律,探讨分析产生该趋势的相关因素。结果:简单冠折组患牙早期PBF值多较高,呈现髓腔充血状态,在随访3-6个月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并趋于稳定,少部分患牙早期PBF低于正常值,其多伴有一定的松动,随访过程中逐渐上升至或略低于正常范围并趋于平稳。间接牙髓治疗组和直接充填组其PBF转归趋势基本一致,但远期随访发现直接充填术后发生牙髓坏死的概率较高,预后较间接牙髓治疗欠佳。简单冠折患牙发生牙髓坏死的时间多为外伤后半年左右,亦可见于外伤后1-2年内,故冠折患牙应至少随访1-2年。不同年龄的患牙PBF转归趋势与整体趋势保持一致。牙震荡患牙PBF在外伤早期略低,整体转归趋势较为平稳,不同年龄的患牙PBF转归趋势基本一致。亚脱位患牙PBF在受伤早期偏低,常见于外伤后1个月内,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患牙PBF可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部分患牙发生牙髓坏死,其转归趋势呈现为逐渐上升,在伤后3-6月逐渐趋于平稳,远期随访可见部分患牙PBF出现下降趋势。结论:简单冠折组患牙PBF随时间变化的转归趋势为早期略高于正常值范围,随访3-6个月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并逐渐趋于稳定,不同年龄的患牙PBF转归趋势与整体基本一致,直接充填术后发生牙髓坏死率较高,远期预后较间接牙髓治疗术欠佳,术后应注重对患牙PBF的定期随访复查,以便早期对出现病理性改变的患牙进行有效干预。牙震荡与亚脱位组患牙PBF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大多数患牙PBF逐渐恢复正常并趋于平稳。牙震荡对牙髓血流的影响较小,整体转归趋势平稳;亚脱位患牙早期PBF偏低,出现牙髓坏死的概率相对较高,故早期对松动明显的亚脱位患牙进行有效地固定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期刊2018-05-01)

郭飞飞,周志斐,句新科,陈宇江,惠泽明[7](2018)在《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用于青年前牙牙髓活力检测临床参考值范围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LDF)检测大样本健康青年人群牙髓活力,统计分析获取牙髓血流量(PBF)值临床参考值范围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招募我校20岁左右本科学员,对符合纳入标准者按照相关检测流程检测其12-22牙的牙髓活力,检测结果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行T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与年龄的相关性行卡方检验、不同牙位之间的差异性行随机区组分析。结果:共400名(其中男性250人,女性150人,年龄17~23岁,平均19.83岁)学员符合纳入标准。LDF技术通过检测前牙不同牙位PBF值并获得其临床参考值范围。相同牙位女性个体PBF值高于男性(P<0.05)。在17~23岁的调查对象中,PBF值在年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性别中,中切牙的PBF值高于侧切牙(P<0.05)。结论:LDF检测PBF临床参考值范围的确定能够为临床进一步推广这一技术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马宁虎,肖刚,张媛媛,张林,贺舒阳[8](2017)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年轻上颌切牙牙髓血流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年轻上颌切牙的牙髓组织血流量(PBF),分析年龄对PBF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7~13岁儿童(儿童组)、18~25岁青年人(阳性对照组)的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的PBF,以已行根管治疗的上颌中切牙的PBF为阴性对照组。对各组PBF以及不同性别、牙位间的PBF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PBF间的关系,以及儿童组上颌切牙PBF与年龄间的关系。结果儿童组中切牙、侧切牙的PBF分别为(11.31±2.21)、(12.18±2.65)PU,阳性对照组中切牙、侧切牙的PBF分别为(8.49±1.88)、(7.52±1.82)PU,阴性对照组中切牙PBF为(2.08±0.73)PU。各组间同名牙及组内中切牙与侧切牙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而左右侧同名牙之间、不同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切牙、侧切牙PBF与年龄呈线性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和-0.510(P<0.01)。结论 7~13岁儿童正常上颌切牙PBF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郭飞飞,赵瑞峰,周志斐,陈宇江,田忠松[9](2017)在《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检测牙髓活力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判定牙髓状态对于口腔综合诊疗计划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的应用是近年来检测牙髓活力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其涉及需进行牙髓活力检测的诸多领域,如牙外伤、牙齿美容及修复、正畸治疗、年轻恒牙龋坏防治等。本文旨在对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在牙髓活力检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7期)

张翠薇,陈蓉,刘勇,阮思蓓,马跃荣[10](2017)在《激光多普勒流量计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双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激光多普勒流量计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双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的变化,探讨梗阻侧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健侧肾的代偿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假手术组仅将输尿管游离但不结扎离断,模型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术后第7、14和21天随机选取并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观察双肾病理学改变,并检测双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结果: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双侧肾各时间点肾单位结构正常,间质无增宽;模型组大鼠梗阻侧肾术后7 d出现早期间质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健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并随代偿时间延长逐渐增多。肾皮质微循环血流,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健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显着增加,梗阻侧肾皮质微循环灌注量先增加后进行性降低。结论:血液流变学改变、梗阻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进行性减少是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之一;而健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增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健侧肾的功能代偿。(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激光多普勒血流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高效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LDF)的小波分析早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微循环血流灌注频谱特征。方法:8周龄、10周龄、13周龄雄性SHR大鼠(实验组)和8周龄、10周龄、13周龄WKY大鼠(对照组),每组各周龄大鼠均7只,采用多功能LDF检测两组大鼠耳、趾、脑皮质和肾皮质血流量(Flu),并利用小波分析上述部位的血流灌注信号(SFBO)的频谱特征。结果:13周龄实验组大鼠的趾部血流灌注信号在神经活动(brand4)和内皮来源(brand5)相关的信号区间内明显高于同周龄对照组大鼠(P<0.05)。实验组大鼠各部位的血流灌注信号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不明显,在趾部,10周龄实验组大鼠在各个频率信号区间的血流灌注信号均明显减弱,但是在13周时又再次升高,肾部交感神经来源(brand4)信号区间也呈现该现象。耳部和脑部的血流灌注信号随周龄的变化相对平稳。对照大鼠脑部的血流随着周龄的增加在各个频率区间都呈现血流灌注信号减弱的趋势,尤其是与内皮来源(Brand5)(P<0.05或P<0.01)和肌源性活动(Brand3)相关的频率范围。结论:通过小波转换分析早期高血压大鼠的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信号,从时频分析的角度为评估高血压大鼠的微循环状况提供另一个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多普勒血流计论文参考文献

[1].崔宜栋,朱磊,许庆家,孙玉亮,张宝庆.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糖尿病足横向骨搬移中的应用和疗效评价[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李璐含,张秋菊,仉红刚,李炳蔚,修瑞娟.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小波分析早期高血压大鼠血流灌注频谱特征[J].微循环学杂志.2019

[3].奚勤,盛燕萍,翁镇钧,杨伟超,刘生和.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断指再植术后血运监测应用的效果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4].秦汉,刘艳华,万乾炳.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并比较排龈对不同生物型牙龈血供的影响[C].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5].任大鹏,吴雪洋,杨雪,潘洪飞,范秀东.基于激光多普勒的耳穴穴区血流灌注特征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

[6].郭飞飞.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在外伤年轻恒牙牙髓活力转归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

[7].郭飞飞,周志斐,句新科,陈宇江,惠泽明.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用于青年前牙牙髓活力检测临床参考值范围的初步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8

[8].马宁虎,肖刚,张媛媛,张林,贺舒阳.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年轻上颌切牙牙髓血流的探索[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7

[9].郭飞飞,赵瑞峰,周志斐,陈宇江,田忠松.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检测牙髓活力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7

[10].张翠薇,陈蓉,刘勇,阮思蓓,马跃荣.激光多普勒流量计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双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变化[J].解剖学杂志.2017

论文知识图

血流测量-图1 电磁血流量计工作原理血流测量-图2 超声多普勒血流计工作原理一11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扫描探头、毛细血管灌流的局部调节负反馈机制仪、脑血流图仪、COZ激光兔下肢血管造影、

标签:;  ;  ;  ;  ;  ;  ;  

激光多普勒血流计论文_崔宜栋,朱磊,许庆家,孙玉亮,张宝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