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垂直管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特性,数值,流速,多相,水合物,模型,超临界。
垂直管内论文文献综述
范学成,张琳,卜诗,许伟刚,柳林[1](2019)在《垂直下降管内液膜沸腾蒸发及相界面波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垂直下降管内液膜沸腾蒸发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入口雷诺数Re和热流密度的耦合作用对液膜流动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壁面生成的汽泡呈现液滴状;大汽泡表面分割、脱离出小汽泡;汽泡生成、脱离强化了沸腾传热效率;热流密度越大,液膜表面的稳定性越差;Re的提高能够增强相界面稳定性;降膜沸腾传热方式的不同对传热系数影响很大;在计算工况范围内,绘制出传热模态分布图,为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郭斯茂,郭玉川,王冠博,米向秒,钱达志[2](2019)在《脉冲加热条件下垂直上升管内流动不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释能是未来基于惯性约束聚变或聚变-裂变混合堆能源系统的固有特性,掌握脉冲加热条件下冷却剂流动不稳定基本特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对新型脉冲能源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脉冲加热条件下的垂直上升管内流动不稳定进行了建模与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脉冲热负荷的增加,管内会依次发生叁种不同的流量脉动或流动不稳定现象,分别为过冷流动条件下微幅脉动、饱和蒸汽两相流动密度波不稳定以及出口过热条件下复合不稳定。研究还揭示了脉冲加热功率、脉冲周期、占空比等脉冲热负荷特征参数对叁种流动不稳定现象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对脉冲能源系统热工水力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冯楠[3](2019)在《垂直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搅拌流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搅拌流是垂直上升管内随气体速度增大出现在段塞流与环状流之间的一种复杂流型。又被称为乳沫状流、准环状流,不同学者的研究以及不同的名称也说明了这种流型特征的复杂性。搅拌流液相不规则的上下振荡运动会引起压力或者其他物理参数的脉动,其不稳定性所引发的突变可能会使动力系统、生产运行系统中管道或其他部件达到极限状态而产生破坏,大量参考资料显示,对气液搅拌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建立叁维几何模型,基于欧拉与VOF结合的多相流模型,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通过Fluent软件对垂直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搅拌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观察到特定监测面处面平均含气率、面平均压力曲线均以快速上升快速下降的形式出现周期性波动,并且两者的变化具有对应关系,其根本原因为管内液体结构的周期性通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面平均含气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随表观液速的增大而减小;面平均压力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减小、随表观液速的增大而增大。通过云图还观察、分析了监测面处搅拌流特征流型出现过程中气液两相在结构上的变化、液体结构的循环过程。此外,观察到搅拌流PDF概率密度曲线单峰、宽尾的特点。最后,通过速度矢量图分析流场,并且很直观的观察到壁面处出现的反向速度矢量及其梯度。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垂直上升管内搅拌流气液两相的分布及流动状态,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9-05-29)
唐国力,顾君苹,吴玉新,李舟航,吕俊复[4](2019)在《均匀受热垂直上升管内界限质量流速的解析表达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界限质量流速G0是直流锅炉垂直管圈水冷壁设计的一个关键参数。当垂直管圈水冷壁支管内的质量流速小于G0时,水冷壁将呈现正流量响应特性。为了系统研究G0的影响因素及它们对G0的影响规律,文中建立亚临界/超临界压力条件下垂直管内工质流动压降的计算模型,推导出均匀受热垂直上升管内G0的解析表达式,揭示了界限质量流速与加热条件和管子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两相流流动特性参数的经验关联式,系统分析G0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出口工质温度、工质压力、管子内径和沿程摩阻系数、管长对G0均有一定影响。在几何结构不变时,降低工质进、出口温度或者提高工质工作压力都会使得G0增大。在进、出口工质温度和工作压力不变时,减小管子内径、增大沿程摩阻系数或是减小管长会使得G0减小。(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良,朱兵国,吴新明,徐进良[5](2019)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垂直光管内的传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和模拟方法,研究超临界CO_2在恒定热流的垂直光管内的传热特性。实验段内径为10mm,全长2m;从实验数据中选取4个工况进行模拟研究,经过模型对比后选用SST k-w湍流模型模拟工质的传热传质过程;分别定义了正常传热和传热恶化现象,并对超临界流体的物性变化进行分析。流动热加速对于传热的影响显着,流体大比热区在径向截面上的位置与流体的主流温度可以作为判定传热恶化是否发生的依据。正常传热工况,在主流温度到达拟临界温度前,大比热区集中在过渡区中;当传热恶化现象出现时,主流温度与拟临界温度之差较大,大比热区已从过渡区移向核心区,导致雷诺切应力降低和湍流强度削弱,直到雷诺切应力方向改变,传热效果开始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陈琦禺,徐强,郭烈锦,叶书艳,陈艳双[6](2019)在《垂直管内逆流蒸汽射流凝结流型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图像识别技术,设置喷嘴出口与管道过冷水流向逆流。在圆管直径80 mm,喷嘴直径5 mm下,本文对逆流情况下蒸汽射流凝结流型形态进行了图像定量分析,检测凝结几何形态的边缘并计算其特征尺寸,分析逆流情况下的凝结流型,并探究不同汽水条件下对凝结以及流型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侯朋朋,王春华,潘振,商丽艳,韦雪蕾[7](2019)在《垂直管内水合物浆液流动特性的CFD-PBM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在固态开采过程中,当温度、压力平衡被打破时,开采管路中的水合物浆液由液固(水合物颗粒、海水)两相变为气液固(天然气、水合物颗粒、海水)叁相的流动。以水合物浆液的气相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CFD-PBM模型对气泡行为变化进行Fluent模拟,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度较高。结果表明,PBM模型模拟的浆液流态分布较为均匀,气泡的大小在流动过程中主要从小气泡到大气泡;气泡的初始速度对管道水利提升速度影响较大;在浆液湍动能为0.5 m2/s3、气含率为0.3时,气泡会出现二次聚并破碎。通过CFD-PBM计算得到水合物浆液体系中气泡大小分布能够较好的预测水合物颗粒分解出气相后的浆液流动特性。(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朱兵国,吴新明,张良,孙恩慧,张海松[8](2019)在《垂直上升管内超临界CO_2流动传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压力为7.5~21 MPa,热通量为50~413 kW·m~(-2),质量流速为519~1500 kg·m~(-2)·s~(-1)的实验参数范围内,对超临界CO_2在内径为10.0 mm的垂直上升管内的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均匀加热条件实验研究。分析了热通量、压力和浮升力对圆管内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通量的增加,传热出现恶化现象,并且随着热通量的增加壁温峰值点向入口段移动。传热恶化发生在流体温度小于拟临界温度而壁面温度大于拟临界温度附近。增大压力时由于物性的变化趋于平缓,传热恶化被抑制。当传热恶化发生时,浮升力对传热恶化有明显的影响。基于实验数据,综合考虑物性变化和浮升力对传热的影响,建立了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传热关联式,在实验工况范围内,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差分别为1.2%和16.29%。(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位宗瑶,王亦飞,颜留成,伍子玮,于广锁[9](2018)在《高雷诺数下管内垂直降膜瞬时厚度空间分布及波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高雷诺数条件下(Rel=2.04×104)洗涤冷却管内下降液膜的空间分布及波动特性。采用超声波多普勒测速仪对不同轴向和周向位置的下降液膜瞬时厚度进行了无接触测量。结果表明:在高雷诺数条件下,管内液膜处于高湍动状态,液膜表面波动剧烈,平均参数无法准确描述液膜空间分布及波动特性。随着轴向和周向距离的增加,膜表面波动幅度及大波频率减少,小波频率增加。轴向上,液膜瞬时厚度概论密度分布函数(PDF)曲线波峰高度随轴向距离增加而增高;周向上,PDF曲线呈单峰-双峰-单峰分布。(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刘伟,彭诗念,江光明,刘余,单建强[10](2018)在《高压工况下管内垂直向上流动沸腾CHF机理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压工况下偏离泡核沸腾(DNB)型临界热流密度(CHF)的特点,重新构建了Weisman&Pei模型的本构关系式;针对高压工况下干涸(Dry-out)型CHF,比较分析了Kataoka、Celata以及Hewitt 3个沉积率和夹带率计算关系式的结果。基于以上两类改进的CHF模型,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高压工况的、结合DNB型和Dry-out型沸腾临界机理的CHF模型。采用高压工况下管内垂直向上流动沸腾CHF实验数据对建立的CHF机理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热工参数和几何参数的趋势效应。(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垂直管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脉冲释能是未来基于惯性约束聚变或聚变-裂变混合堆能源系统的固有特性,掌握脉冲加热条件下冷却剂流动不稳定基本特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对新型脉冲能源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脉冲加热条件下的垂直上升管内流动不稳定进行了建模与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脉冲热负荷的增加,管内会依次发生叁种不同的流量脉动或流动不稳定现象,分别为过冷流动条件下微幅脉动、饱和蒸汽两相流动密度波不稳定以及出口过热条件下复合不稳定。研究还揭示了脉冲加热功率、脉冲周期、占空比等脉冲热负荷特征参数对叁种流动不稳定现象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对脉冲能源系统热工水力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垂直管内论文参考文献
[1].范学成,张琳,卜诗,许伟刚,柳林.垂直下降管内液膜沸腾蒸发及相界面波动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9
[2].郭斯茂,郭玉川,王冠博,米向秒,钱达志.脉冲加热条件下垂直上升管内流动不稳定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3].冯楠.垂直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搅拌流数值模拟[D].西安石油大学.2019
[4].唐国力,顾君苹,吴玉新,李舟航,吕俊复.均匀受热垂直上升管内界限质量流速的解析表达式[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5].张良,朱兵国,吴新明,徐进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垂直光管内的传热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6].陈琦禺,徐强,郭烈锦,叶书艳,陈艳双.垂直管内逆流蒸汽射流凝结流型特性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7].侯朋朋,王春华,潘振,商丽艳,韦雪蕾.垂直管内水合物浆液流动特性的CFD-PBM数值模拟[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9
[8].朱兵国,吴新明,张良,孙恩慧,张海松.垂直上升管内超临界CO_2流动传热特性研究[J].化工学报.2019
[9].位宗瑶,王亦飞,颜留成,伍子玮,于广锁.高雷诺数下管内垂直降膜瞬时厚度空间分布及波动特性[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8
[10].刘伟,彭诗念,江光明,刘余,单建强.高压工况下管内垂直向上流动沸腾CHF机理模型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