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维的《山居秋暝》新解(论文文献综述)
马宁宁[1](2021)在《美在生活中的“和谐”与“理想”——通过《山居秋暝》新解王维诗美在何处》文中研究指明王维的众多山水诗属于理想化的生活与和谐美的典范之作。欣赏王维诗,一般多钟情于其写景技巧。如果从理想化生活与和谐美的角度来欣赏,王维众多的诗可以有三方面的新解:山水与理想化田园的和谐美;诗情与画、乐的和谐美;爱意与禅意理想化的和谐美。一、山水与理想化田园的和谐美仅一篇《山居秋暝》已经是脍炙人口、久传不衰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宋雪伟[2](2021)在《李商隐无题诗研究》文中提出李商隐的无题诗,包括以“无题”为题的诗作十四首,界定上有争议之作六首。除此之外,在李商隐诗集中存在大量的与无题诗风格相类似的首句命题式“准无题诗”以及抽象类题目的“准无题诗”共计二十余首。无题诗是一种在题目上不表现内容,不显示功用,在内容上多以描写女子恋情或男女相思为诗面意义,以表现抒情主人公可望而不可即之情思或无悔追求的执着精神为抽象意义,在艺术上善用颇具细微和抽象意义的表现手法,表达含蓄抽象情绪、抽象意义的一种独特的诗歌类型。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风格特征的定型也非单一因素所致。传统的考评、笺注在诗面意义的解读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因为本事不可考,任何企图将李商隐无题诗做“实化”解读的做法都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必须重新寻求一种思路,那便是对其抽象性的探讨。此外,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李商隐无题诗提出的很多全新的解读,很多也没有逃出将诗歌意义“实化”的思维误区。虽然古今笺注家对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有阐释,但很多细节解读依旧存在较大分歧。通过文本细读、典故细节的梳理,不难发现无题诗中依旧存在诸多值得去研究乃至进一步确认细节意义的地方,例如“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里,燕和鸾的典故都暗含了鸟雀企图成双等细节都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获得。李商隐的无题诗的最大特征便是其抽象性。抽象性贯穿无题诗的始终。首先,无题诗的题目便是抽象的,其题目不表示内容,不指明功用。其次,无题诗的内容充斥着一种抽象情绪,这种抽象情绪可以概括为“对美好事物的发现或追求——认定自己有资格追求美好事物——追求过程中因受阻而失落——追求失败后的愤愤不平以及绝望而难以排遣的凄楚情绪——受阻后继续执着无悔的追求”这样一条潜在的线索。虽然落实在具体的诗作当中,每一首无题诗所投射的情感线索的侧重有所不同,但李商隐的无题诗所传达的抽象情绪都在这样一条线索中有所印证。再次,李商隐的无题诗惯用颇具细微和抽象意义的艺术手段表达抽象的情感线索,这些抽象的艺术手段造就了李商隐无题诗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在声音方面,它们巧妙地运用了文字用韵、节奏等方面的抽象表达效果,形成了声情并茂的抽象情绪的传达;在色彩方面,它们注重色彩的基本特性与通感效果,注重色彩的组合与搭配作用,使得色彩与抽象情绪的传达得到巧妙的配合;在结构方面,李商隐无题诗的诸多构成因素貌似支离破碎实则紧密相连,各因素组合作用形成了诸多意义完整而层次多样的“格式塔”,整体意义大于各部分意义组合的手法拓宽了抽象情绪的表达境界;在意义方面,李商隐的无题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阻隔”情节,这种“阻隔”同时也是李商隐无题诗所展现出的抽象情绪链条中起到转折性作用的关键一步,这种“阻隔”情节有时候也会生成抒情主体的离别之苦,促成抒情主体的偷窥行为,乃至成为生成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以及执着无悔追求的根源所在。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究其根源,也是自始至终贯穿李商隐无题诗的抽象情绪所致。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历程是中国古典文学阐释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生与发展与中国文学与社会的客观情况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无题诗的抽象情绪特征是其能够穿越古今获得跨时空读者共鸣的本质条件。
任佳佳[3](2020)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其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其语言凝练、言简意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及文化传承能力的培养有着其他文本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分析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探寻切实可行的古诗词教学策略,以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分析、整理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文献资料,梳理了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并对小学古诗词教材编排及古诗词的教学特点进行阐述,进而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阐明了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本文接着对课堂中搜集到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小学古诗词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存在的问题:过度肢解诗句,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感知;意境领会浅显,限制学生对古诗词的画面想象;替代感受过多,忽略学生对古诗词的自主审美;内涵挖掘不深,忽视学生对古诗词的文化理解。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古诗词内容及文体对小学生较深奥难懂;古诗词教学理念的偏差:古诗词教学目标偏离语文核心素养的“四维”;古诗词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自身古诗词素养不足。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树立正确的古诗词教学理念;合理设计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目标;整合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下教师的专业素养。
陈氏贤(Tran Thi Hien)[4](2020)在《王维的佛教思想及其与玄光禅诗视野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维生活于佛教各宗派高度发展的盛唐时期,由于他习性好静、学佛、修禅等,因而喜爱广泛与佛教各宗的高僧们和好友们一起研修佛法、论法参禅、诵经礼佛、持戒布施、设斋供僧等。因此,诗人不仅对各宗经典十分了解掌握,而且对其修法都有亲身修行而获得自我安乐境界,使他诗中蕴含了佛教思想、修法、悟道等,并使诗意与禅境完美融合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灵寂之境。最能体现王维佛教信仰的是,他对《华严经》《维摩诘经》《坛经》的研修。对《华严经》的信仰,诗人是跟着道光高僧与朋友们讨论学修过《华严经》的核心教义即法界缘起观之思想。他的一些诗作,表现了法界缘起之理,并在诗句中使用了不少华严经的词语。对《维摩诘经》的信仰,诗中涵盖了在家有出家之理、仕途生活与悟道无碍、解除世俗社会之烦恼。对《坛经》的信仰,诗中传达了坛经的核心思想“自心是佛”,人人自心便是佛;“无住无念”,对诸法实相清明了知无有执着;“明心见性”,认识我们本心即见到自己本性。因为研习佛教大乘经典,王诗所示,其了悟诸法实相本性为空而以它来修行观照人生、官场、社会、事情等等,然而对诸法没有产生任何贪恋烦恼。一切法都是从人心启发作用,如慧能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与维摩诘菩萨所倡导“自心清净就是净土”,由此,王维也就提倡了“境因心寂”即“心为净土”的思想,如诗所云“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因了知与实行诸法空性而有积极出世入世的精神,如其诗述:“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并使其诗艺术达到动静交融的禅境是王维对诗坛最大的贡献。诗人了悟佛法的核心教义之后,他在修行中注意实行禅净双修,经常自己并和僧人一起焚香诵经、研学经典、论法参禅等。实行僧俗双修,设斋供养僧众,把喜爱的蓝田别业诚心赠送僧众,所谓财布施;并欢乐地赞叹他人实行布施,此谓随喜布施。除了修福布施之外,诗人还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身心功德,实行饮食净斋“吾生好清静,蔬食去情尘”,衣着朴素“宿雨乘轻履,春寒着敝袍”,住宿简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实行斋欲“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从研学佛法到进入实行修道之后,王维身心就已融入到了佛境。诗中的佛境,含有下面的几种境界:一是空之境,表达了“色即是空”之境,意为“色”本身就是“空性”,其为因缘所产生的,也就是说“色即是空”亦为诸法空性,诗云“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为表现“空即是色”之境,诗人常以禅语来传达,如说“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并以自然景色来传达此境,诗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寂静(性空),但有人语传来(色相)。二是真之境,所谓诸法实相就是其性空,因性空才能生起万有。诗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所示,万物人生均有其运行的规律,是诸法实相之真境“雨中”使“果落”,“灯下”有“虫鸣”。与含示诸法随缘,因诸法性空才能随缘,虽随缘但不变,诗述“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三是圆之境,是指诗人体悟到自己的佛性清净圆满,以清亮的明月、清洁的泉水来比喻它,所谓圆满了悟之境,诗云“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灵活运用了佛性妙有无碍,以清净常照的明月来阐述它的妙用,所谓圆通无碍之境,诗曰“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四是逸之境,表示诗人以优美闲静的外景来传达其身心悠闲自在,诗云:“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并以身心恬淡闲适衬托了外境素淡闲雅,诗述:“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的闲逸之境。还表现了诗人真正悟入到舒畅洒脱的身心之境,诗云:“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的放逸之境。在研读王维诗歌时,发现他与越南的玄光禅师,虽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时期,但两者的禅诗含有相同之处。因此,笔者研究王维诗歌的同时,对两位诗人的禅诗也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王维与玄光禅诗的异同之处,如下:从禅诗内容层面来看,两者的禅迹、禅理、禅趣,有所相同。在叙述禅理时,两位诗人都以“我身虚妄”“自性为本”“不二法门”为宗旨学习和实行,如王诗云“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无有一法真,无有一法垢”;与玄光诗云“忘身忘世已都忘,生久萧然一榻凉”“明心见性谒真佛,不惧山水路迢迢”“参透是非平等相,魔宫佛国好生观”。在描述禅趣时,两位诗人深入禅修参观之后,都把自己体悟随缘闲逸之境以诗词来传达逍遥自在的自我生活乐趣,如王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与玄诗云“如何小隐林泉下,一榻松风茶一杯”。在阐述禅迹时,两位诗人都刻画寺院在于偏僻幽静之处,如王诗写“插天多峭崿”与玄诗曰“庵逼青霄冷”,但描述僧人的修行生活有所不同,王维以居士身份学佛来描述僧人过着慈悲和谐的修行生活,诗云“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玄光以出家人身份学佛来叙述其自身过着悠闲安乐的僧人生活,诗云“竹林多宿鸟,过半伴闲僧”。从禅诗意象层面来看,由于两位诗人都是精进地学修禅法观想,最终达到了飘逸自在的精神境界,因此在描述人生无常、人生苦海时,使用了相同的意象。王维一生过着亦隐亦官的生活,他常游山赏水,过着逍遥自由的人生,以隐逸生活为中年以后的人生目标,这些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通过描写山水景色,表达某种禅趣时使用的意象比较多,有的意象是玄光所没有的;而玄光出家以后,经常在寺院学修和给大家教修佛法,过着清净安乐的僧人生活作为他人生的目标,使其诗中的意象大部分集中于寺院日常生活,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
余正帆[5](2019)在《朱庭珍《<唐贤三昧集>评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活于清末的朱庭珍(1841—1903),着有《穆清堂诗钞》三卷、《续集》四卷、《筱园诗话》四卷。据其弟子华世尧的相关记载,朱氏生前还做过大量文学评点,这些评点基本散佚,现存《<唐贤三昧集>评点》就是其中一种。除《筱园诗话》外,《<唐贤三昧集>评点》是朱庭珍论诗的另外一种重要着述,当下学术界对朱庭珍诗学的研究大多以《筱园诗话》作为文献基础,较少关注到《<唐贤三昧集>评点》,对《<唐贤三昧集>评点》的研究无疑可以加深我们对朱庭珍诗学的认识。本文分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首先考订朱庭珍的《<唐贤三昧集>评点》的成书过程及内容,将朱氏的评点批语分类,对全书进行基本介绍。第二章从以禅论诗、诗画关系、诗体与才性以及论诗重起结立言四个方面梳理朱庭珍评点的具体特色,探讨其诗学路径。第三章主要考察朱庭珍诗歌评点的诗学思想,首先通过比较朱庭珍和纪昀的诗歌评点,勾勒出纪昀诗学思想对朱庭珍的影响,其次分析朱庭珍盛唐诗界定,梳理其诗学理想,最后分析朱庭珍对《唐贤三昧集》体例的质疑。第四章以清为重点,探索清作为古典诗学的一种重要审美风格的源流,并以此为基点讨论朱庭珍对王士祯诗学的接受与批评。第五章从家学影响、共时地域范围内、历时的理论影响三个方面分析论述朱庭珍的诗学理论。本文试图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探讨,从评点中揭示出朱庭珍对《唐贤三昧集》的认识,梳理朱庭珍对王士祯诗学的批评接受,深化当下对朱庭珍诗学的研究,并勾勒出晚清云南诗坛诗学理论中的地域性因素。
姚怡君[6](2017)在《新世纪以来国内唐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的唐代文学研究成果超过了两万项,其发展经历了白银时代,黄金时代和青铜时代。相比上个世纪,新世纪唐代文学研究成果量增多的最大原因是研究生的扩招。在不同的时段,不同文体的研究成果有差异。依据美国计量学者普赖斯提出的普氏定律,对每个阶段的活跃作者与选题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诗歌、词,小说这三种文体的研究成果量在新世纪的时段变化,以及对重点作家与重点作品的热度变化进行分析。数据显示,诗歌仍然是新世纪学者们最青睐的文体,其次是散文,词和小说的研究成果量不相上下,并且小说的研究热度在新世纪第三阶段呈现出上升趋势。从个体研究看,新世纪共研究个体作家420人,其中杜甫的研究成果量在每个阶段都高居榜首,其次是李白和王维,且王维在新世纪第三阶段的研究度超过了李白。除了热门作家外,还有四成的冷门作家近十六年只被研究过一次,留下了相当大的研究空间。新世纪唐代文学研究在文体上的最大特点是出现文体交叉研究,出现诗与词、诗与小说等比较研究。其次,还出现了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新世纪以来唐诗的研究成果共16745项,占研究总量的73.6%。按成果量的年度变化,近十六年的唐诗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螺旋式上升期,第二阶段为直上青云期,第三阶段为低谷徘徊期。新世纪以来,研究唐诗的高产作者有王辉斌、尚永亮、王志清等人。从作品研究的热点看,最受新世纪国内学者关注得诗歌作品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最受关注的作家与最受关注作品并非对应关系,杜甫的单篇作品没有进入研究热度前十,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研究成果量却能排在第三。影响作品研究热度的因素除了作品本身的知名度外,还包括作品传播接受过程中产生的争议以及“名家效应”。在发表唐诗研究成果的阵地中,《杜甫研究学刊》与《名作欣赏》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新世纪十六年间唐五代词的研究成果总量为1418项。根据成果量的曲线变化,可以看出2000-2005年、2006-2011年、2012-2015年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各阶段研究成果量最多的词人都是李煜,其次是温庭筠。与唐诗研究相比,学者不怎么喜欢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单篇作品,而重视从词史、流派或某一个词人的风格特点进行研究。最受研究者关注的单篇是李煜的《虞美人》,其次是温庭筠的《菩萨蛮》。2000-2015年国内研究唐代小说的成果共有1441项,其中最高产的作者是程国赋。最受国内学者关注的小说作品是《莺莺传》,其研究成果有105项。其次是《霍小玉传》和《李娃传》。新世纪以来国内研究的唐代文学个体作家共有418人,其成果量共16807项,占总成果量的75%。按成果量的层级分布,杜、李、王、白,可以定为新世纪唐五代文学研究的“四大天王”作家。并称作家的研究热度有时不对等,其原因有文风的相近、语言的书写等多种因素。新世纪李白研究成果量呈现出一个高峰(2009-2011年)、两个低谷(2007年和2014年)、三个时段(2000-2007年第一阶段,锯齿形波动;2008-2011年第二阶段,茁壮成长;2012-2015年第三阶段,减量下行。)前期的高产作者有康怀远、何念龙等,中期的高产作者以誉高槐、葛景春较为突出,后期的活跃作者有一部分来自前期的高产作者,如薛天纬、康怀远和王辉斌。前期最为大家关注的诗篇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后期则是《静夜思》高居榜首。新世纪以来国内杜甫研究的成果总量为2829项,曲线呈现出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李白研究是相似的。杜甫研究经历了由平稳到发展再到回落的阶段,前期的高产作者以韩成武、张忠纲为代表;中期则有吴中胜、孙微;后期的活跃作者除了韩成武、孙微等在前期与中期取得丰硕成果的专家学者外,还出现一些年轻的研究生。前期最为大家关注的作品是“三吏三别”,中期《登高》的欢迎度跃居第一。后期由于时间较短,单篇作品研究较少,杜甫的秦州诗和陇右诗获得较多关注。新世纪王维研究成果量变化的大盘走势有两个高峰(2009年和2011年)、两个时段(2000-2007年第一阶段,走势较低,发展较缓;2008-2015年第二阶段,加速发展。)两个时期的高产作者都是以王辉斌、王志清最为突出。第一阶段大家最关注的作品是《使至塞上》,下一个阶段则被《鸟鸣涧》和《送元二使安西》所取代。在单篇作品研究的宽度上,学术界也逐渐关注一些前期较冷门的作品,如《西施咏》《能禅师碑》等。
袁晓聪[7](2017)在《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文中研究表明玉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文化,它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玉文化和中国古代诗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之间既是一种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也是一种原型与表述的关系。因此本文试着对此进行梳理和研究,并重点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彼此之间的意义关系。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将美玉从石头中挑拣出来,并赋予其神秘的色彩。这种以玉为美的文化意识正是人类摆脱蒙昧混沌的内在动力。史前的灵玉崇拜观念主要来自于人对自然界的恐惧以及巫觋的有意提倡。巫以玉事神,由此形成一定的宗教仪式。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玉被融入了国家意识,并最终被列入国家典章制度。如果说史前人类对玉美的欣赏还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之后儒家对玉美的阐释则表现出一种理性的认识。儒家玉文化是文明时代玉文化的一种发展形态,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德玉”和“礼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均是建立在原始玉崇拜的基础上,是史前玉文化的延续。“德玉”主要是一种观念用玉,而“礼玉”则主要是一种行为用玉。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礼仪观念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道教是本土宗教,神仙思想是它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儒家注重社会,道教则重视个人。追求长生和现世的自由,体现出道教对个体生命关怀的终极思想。道教用玉构建了一个冰清玉洁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是史前玉神物思想的回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人们对玉的崇拜观念。食玉长生是道教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道教认为“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这种思想主要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体现了乱世中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恐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逃避现实,及时行乐的人性的弱点。道教在修行成仙的过程中,自创了很多的“玉术语”,其中有些则转变成为文学意象,是道教玉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它和传统玉文化的交汇融合主要体现在以玉造像方面。佛教是典型的像教,以突出的偶像崇拜为特色。以玉造像不仅牢牢地抓住了本土民族玉崇拜的心理,而且也以这种特殊的话语方式传达了教义。佛教的玉宝思想和玉文化也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玉是石之美者,佛教“七宝”属于更广泛意义上的玉类,不同于道教的以和田白玉为主的用玉思想。将玉作为一种文学符号写入佛偈诗歌,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显着特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佛教与传统玉文化的交汇影响。儒、释、道对传统玉文化的吸收和利用主要是基于史前玉神物思想,是灵玉崇拜观念的延续,体现出文化和文化之间的置换变形。玉文化对古典诗歌的渗透与影响,则表现为一种观念意义的转移与创造,体现出文学的人类学关怀。《诗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其中的用玉思想直接体现了儒家玉文化观念,主要突出了玉的道德礼仪属性,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一个反映。《楚辞》和楚巫文化密切相关,其中的用玉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儒家以玉比德思想的渗透;二是楚巫文化中灵玉崇拜观念的影响。玉和香草都和原始宗教崇拜有关,在《楚辞》中两者的内涵意义不尽相同。香草侧重于表现一种追求洁身自好的思想;而玉则更倾向于表现人物的内在美德。前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一种静态的表述。《楚辞》中的“游仙”用玉思想和道教用玉思想相似,都是史前玉神物思想的回响。可以说,《诗经》《楚辞》中的用玉思想有着比较明显的宗教文化性质,与后代文学视野下玉美学思想不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艺术也是一种语言。语言是维持社会的纽带,保存文化的载体。玉意象是诗歌和玉文化比较紧密的联系。唐诗中的涉玉诗篇多于六千首,玉意象超过三百个。这些玉意象不仅承载着史前玉文化的元话语,反过来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起着一定的文化重构作用。唐代道教盛行,因此有很多仙道题材的诗歌作品。在这些作品的玉意象中,玉神物思想得到了比较集中的体现。同时,唐代也是一个科举取士的时代,儒家“以玉比德”的道德思想在诗歌中逐渐发展成为“以玉比才”的艺术思想,体现出社会环境变迁对语言内涵的影响。玉是权利的象征,是贵族的代表,这些思想也在一些诗歌作品中得到相应地艺术表现。以上均显示出儒、道两家玉文化对诗歌玉意象的渗透和影响。文化是要靠表述的,玉意象是史前玉文化多级编码的结果,在这个历时性的编码过程中,书写的随意性和不自觉化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临界状态。唐诗中存在着大量的这样的文化临界意象,比如以“玉树”来简称“玉树后庭花”,其中“玉树”意象的涵义已经脱离了其作为“仙树”的艺术原型意义,而融入了王朝兴衰的历史感。又比如“玉关”一词,虽然它将永久的记忆着“西玉东输”的历史场景,但在诗歌中作为一种玉意象却是边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跟玉文化相去甚远等。这些都说明了书写的权利对原型文化传播的控制作用。总而言之,唐诗中的玉意象,多以“玉×”的形式出现,玉是一个具有形容词性的词根,其中似乎蕴含着一种古老的涵义,表现出“词根暗喻”的特点。玉是古代财货的一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标志,是富贵的象征。宋词中对精金美玉的大量描写是其富贵气象形成的原因之一。宋代城市经济高度发展,玉器作为商品大量进入流通市场,为都市人们的享乐环境提供了一定的视觉效应。其中有对“金玉建筑”的想象,有对“金玉酒器”的描写,还有对“金玉装饰”的刻画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宋词的华贵。这些描写不一定是全部真实,却也可以反映宋代词人的富贵心理。体现出一种夸饰性消费行为。玉和女性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出一种抽象观念的转移。符号意义指向客体,指向客体的某种性质。玉的温润而泽的属性,不仅是君子温柔敦厚的载体,而且也代表着女性温柔似水的角色特征。海德格尔说:“诗就是以语词的方式确立存在。”唐诗中涉及女性描写的玉意象大多表现在面部,而宋词中对女性的描写则比较细化,几乎牵扯到女性身体的各个部位,从不同侧面体现出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所有的概念都有一个特点:永远承载着它们起源时的意义。”这些有关女性的玉意象充分体现了玉的最初的美学特点,即天生丽质。玉是温和、阴柔、亮丽、坚贞等的代名词,因此作为一种词汇编码符号,其所创造出来的语词多具有上述特点。文字具有沟通古今,传承文明的作用。但同时文字也把“倚玉偎香”、“怜香惜玉”等语词限制在视觉领域内,从而产生一种情感意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词婉约词风的形成。玉文化和古典诗学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是儒家文艺思想的主要特点。儒家诗教观和文德观都是将作者品德和作品风格联系起来,提倡一种有用于世的诗文。刘勰《文心雕龙》对儒家的文德观有比较深刻的阐释。儒家玉德观和文德观并未有必然的联系,但刘勰在论述文德观的过程中,将两者相互联系,体现出一定的语言学批评的特点。从一个方面表达了他本人追求“君子之文”的意愿。《文心雕龙》中存在着大量以美玉论说文章的现象,一方面体现在品德和文章的关系上;一方面则是纯审美层面的艺术用玉。在诗文理论中表现出对玉的纯审美属性的重视,是魏晋以后诗文理论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这也正好和文学摆脱道德附属,独立性逐渐提高的大趋势相吻合。唐代诗歌繁荣,论诗形式主要有“以文论诗”和“以诗论诗”两种。玉作为一种理论符号在两种论诗方式中表现不同,前者以直接比喻为主要特点,而后者则以形象说理为主要特点。玉石关系、治玉方式以及玉美玉质等比喻论说的方式在理论表达中比较常见,表现出一定的原型意义。同时,玉作为一种文学符号也具有一定的修辞艺术,如譬喻、摹状、借代、映衬等,这些均有助于玉意象在诗歌作品中多彩的表现。
林集香[8](2016)在《语文教材中的王维山水诗教学 ——以沪教版二期课改教材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以入选沪教版语文二期课改教材(小学、初中)、H版语文教材(高中)里的王维山水诗歌(5首)为中心,在综述其学术上的研究现状之后,又对其选文与教学情况进行了概述与评析等工作。以期从诸位语文教师针对王维山水诗的教学经验、以及王维这五首山水诗歌的互文性特点当中,提炼出若干针对一般山水诗歌教学经验、甚至是一般诗歌教学具有启发性的参考与建议。本文第一章内容以综述王维五首山水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若干有争议性的问题为主,第二章是王维山水诗入选上海语文教材的选文情况及其数据分析,第三章是针对王维的这五首山水诗歌在教学一线的教学情况概览,第四章是在评析教材选文与教学情况以后,笔者在其基础上发散出的若干对于一般诗歌教学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参考。
韩扬文[9](2016)在《玄思的开显与魏晋玄言诗》文中指出玄思作为一种极为精微幽深的思维形态,其道说方式与本体论所倚重的概念建树、逻辑推演及抽象思维有很大差异。尽管玄思微妙深湛,但它亦非恒久静默,不可道说,玄思能够通过一些灵动的语言形式开显出来。追问玄思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及古典诗歌中的表诠,将之主要收摄于玄学蔚兴、玄言诗风靡天下的魏晋时期无疑是一个上佳之选。本文所论玄思的开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玄”之本义与玄思在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源头,及其在先秦时期的玄典中所建立起的抒义范式。“玄”义项纷纭,其中既包含着抒义性的思维,也渐渐演化出本体论的倾向。由于其义项的复杂性,后世衍生出种种对于“玄”的不同解会。但具有抒义性的玄思是更为本源性的。《老子》中具有抒义性的对消,具有运作性的动词及连续展开的让度式追问;《庄子》在卮言、寓言、重言中所展现的种种开境方式,皆对于玄思之抒义做出了基调性的示范。第二,“玄”之义项的分流与魏晋玄学之间的关系。本体论意义的“玄”进入玄学以后发展为辨名析理的思想方法,发展为崇有或贵无的单一倾向,发展为树立层层名相的《言尽意论》;而抒义形态的“玄”进入玄学以后发展为清谈中的当机性道说,发展为向秀、郭象《庄子注》中“迹冥”、“独化”的有无双遣之论,发展为荀粲、王弼的言不尽意论等。何晏、王弼等魏晋玄学家的思想中,同时含有以上两种相互冲突的论断,他们笔下的“无”或“玄”,有时是本体化的,有时则是境域化的。第三,“玄”之义项的分流进入魏晋诗歌以后所形成的诗歌形态之分际。本体论意义的“玄”与本体论形态的哲理发展为此期以孙绰、许询、支遁等为代表的玄言诗;而抒义论形态的“玄”与缘化的玄理不仅影响着嵇康、阮籍、陶渊明等思想家极其玄化的人生;且显示为呈现本真之境域的玄态诗。但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东晋玄言诗人们除了写作直陈哲理的作品以外,同时也创作了一些趋于玄态的诗歌作品。魏晋玄学的驳杂最大程度地体现在东晋诗人的身上,他们既接受了本体论思想,同时也部分接受了玄化的抒义方式。玄言诗的两种形态——概念的玄言诗和域发的玄态诗在东晋时期实际乃是并行于世的,它们在出现顺序上没有绝对的分际和次第性的关联。魏晋玄态诗的顶峰出现在陶渊明手中,他在诗中巧妙示例了种种合于玄思的抒义方式,如显示本真之象的方式,层层遣荡的方式,往复反顾进而寻求中道的方式等,这使他的诗得以在缘化的境域中即现象即本体地开显微妙的玄思。而作为后世对于玄言诗或玄态诗的应和,王维对于玄态诗作出了玄化的回应,而苏轼诗则多半对于玄言诗做出了知性的应和。则对于“玄”的不同解会,其实一直在幽暗中影响或护持着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以“玄”命名的学术和诗歌中,有的取用了“玄”趋于本体的义项,而其中的另一部分则对于“玄”缘化的本义做出了微妙的呼应。至于此中何种形态是更“玄”的,更本源的,这一问题应当引起玄学研究者及玄言诗研究者的深思。
张锦辉[10](2015)在《唐代文人禅诗研究》文中提出唐诗作为有唐一朝文学的代表,不仅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而且还体现出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诞生于隋唐之际的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融合后产生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形态。禅宗与诗歌结合,最终绽放出了中国诗歌中的美丽之花——禅诗。目前学术界对于唐代文人禅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案方面,尤以论析唐代文人与佛禅关系以及诗学观为特色,而从宏观上对唐代文人禅诗进行整体研究则略显不足。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对集中、系统、全面的探究,以期对唐代诗歌以及中国文学研究有所裨益。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七章,各章具体内容简要概括如下:第一章从唐代禅宗的发展和文人禅诗的概念两个方面入手,对唐代文人禅诗的基本情况作简要论述。在对禅宗的起源、唐代禅宗的发展以及兴盛原因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以唐初在黄梅传法的道信、弘忍作为中国禅宗正式的创始人,故本文所谈禅宗更多倾向于以惠能为代表的南宗,但也不排除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对于文人,本文认为文人是一种社会性角色,社会性角色有规定性和开放性之分,故本文所谈文人更侧重于其身上开放性这一点。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文人身上的开放性仅局限于一般普通文人,不包括僧道等宗教人物。总之,唐代文人禅诗,兼具宗教(禅宗)与文学(诗歌)二重属性,是唐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融入禅悟思维,以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基础而形诸诗作,浸透着浓郁、强烈的禅学意蕴,具有一定的禅机、禅趣和禅意,渗透着醇醇禅韵和禅味。第二章在对文人禅诗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对唐代文人禅诗进行分类。本文将唐代文人禅诗大致分为禅理诗,禅言诗和禅意诗三个方面。禅理诗,指唐代文人借言谈佛禅义理、观念,表达自己对其体会和感悟的诗歌,突出特征在于言理。禅言诗,指唐代文人在诗句中直接运用佛禅概念、术语、典故等的一类诗歌,与禅理诗有些是重合的,但说理已经不是主要目的。禅意诗指唐代文人将禅宗思想内化于自己日常生活创作中,进入到一种摆脱凡俗,摒除思虑,宁静淡泊,安闲自然,息心凝神的精神状态,在淡泊无为中体悟生命和宇宙的纯净,从而生发出心地清明情趣的诗歌,不同于禅理诗和禅言诗,禅意诗可谓寓禅理而无理迹,无禅语而有禅意。第三章主要对唐代文人禅诗的典型意象进行分析。选取了唐代文人禅诗中极具代表性的猿、莲和琴三个意象,认为他们一旦进入到文学作品中,便脱去了原先的外衣,成为自然界和世俗社会中诸意象的代表,在佛禅雨露的沾溉下,它们开始从传统的儒家话语体系中步入佛禅怀抱,被赋予佛禅色彩,从而参与审美创造,为禅诗带来新的蕴含,丰富了唐诗的表现范围,增添了其艺术魅力。第四章主要论述唐代文人禅诗的意境。由于禅宗独特的思维机制、审美观照以及表达方式对唐代文人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影响,唐代文人将禅宗内在的精髓转化为文人所特有的生命情怀和审美趣味,以诗化的写作和悟性思维为禅诗增添了一层与禅宗境界类似的外衣——意境,最终形成唐代文人禅诗冲淡自然、空灵闲静和含蓄蕴藉的意境,丰富了禅林诗苑,为我们带来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形成中国文学、禅学史上的瑰美景观。第五章从悟性思维、直觉观照和圆融禅境三维角度对唐代文人禅诗的美感特质进行深度阐释。禅宗独特的思维方式、观物方式给唐代文人提供了重新审视自然、社会的契机,他们以禅悦的心态去审视自然山水和世俗百态,故禅诗呈现出的这一切都是经过禅雨洗涤,脱去了尘世污尘的外衣,形成其禅诗悟性思维、直觉观照和圆融禅境的美感特质。在悟性思维和直觉观照的作用下,最终产生了禅诗的最高境界——圆融禅境,为唐代文人禅诗的独特艺术魅力和美学风格注入丰富的养料,使其成为唐代诗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第六章以禅宗“空”和心性论为切入点,从禅宗哲学的角度解读唐代文人禅诗。“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表现出禅景空、禅理空和禅心空三种类型,并且各具特色。禅景空和禅理空是实现禅心空的基础,禅心空是禅景空和禅理空的升华和最终归宿。禅宗“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体现出不同的意蕴,既表现出唐代文人对佛禅思想的吸收状况,同时也对他们的诗歌如诗意多样、语言朦胧、意境空灵等产生影响。禅宗心性论以心是一切的基础,心处于核心地位;注重主体对自我心灵的体认,即对本心的认识;强调对心的体验和心灵的感悟,要注重在当下生活,即日常生活中去把握为要旨,使得心在文人禅诗中表现出禅心(无心)、尘心和猿心(心猿)三种主要内型,同时与文人形成互动,即文人在禅诗中表现出息心→洗心→净心→识心的修心过程。禅宗对心的高度重视,解放了诗人的想像力,让诗人以全方位的心性方式审视世界,从而使诗心达到最为通透无碍的至境,对文人以心构象和发挥主体的创造性提供了有益借鉴,最终对唐诗创作手法、内容和意蕴的发展起到补充作用。第七章主要就唐代文人禅诗对禅宗主要典籍的接受进行分析。佛禅典籍浩如烟海,本文在此选取了对唐代文人影响最大,并且在当时较为流行的两部经典《金刚经》和《法华经》。唐代文人对《金刚经》的吸收与融入,表现为在诗中或诗题直接吟咏“金刚”、对《金刚经》空幻思想和无住思想的书写,最终在文人禅诗中体现出悟的审美境界和无功利、非目的性的审美生存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唐诗的艺术感染力。唐代文人对《法华经》的吸收主要体现在大量的法华意象上,他们在禅诗中以法华意象来传达诗情,法华意象呈现出新的内在蕴蓄,即衣珠、髻珠象征本心;穷子、火宅象征本心的迷失;化城、三车象征本心的升华。唐代文人将法华意象凝重丰厚的底蕴渗透于笔端,使得世间诗情与出世间佛理得到不同程度的融合,成为唐代文人禅诗中一道靓丽的法华景观,遂使《法华经》意象的精澹澄美和蕴蓄丰饶与禅韵诗情交相辉映,对行成唐诗丰厚凝重的文化底蕴,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王维的《山居秋暝》新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维的《山居秋暝》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1)美在生活中的“和谐”与“理想”——通过《山居秋暝》新解王维诗美在何处(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水与理想化田园的和谐美 |
二、诗、画、乐的和谐完美 |
三、用爱意与禅意追求理想化的和谐人生 |
(2)李商隐无题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现状 |
一、中国古代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二、二十世纪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三、新世纪以来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四、海外学者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第二节 以往对李商隐无题诗阐释的主要问题 |
一、充满缺陷的“寄托说”阐释 |
二、因阻距性而亟需准确解读 |
三、深入研究李商隐无题诗的可能性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思路上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观点上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构及结论 |
一、以双重抽象性界定无题诗及准无题诗 |
二、以抽象类情绪线索解读无题诗的主旨 |
三、李商隐无题诗具备四大抽象艺术特征 |
第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 |
第一节 首句命题诗、准无题诗及无题诗 |
一、裸题诗与首句命题诗 |
(一)早期诗歌的流传与题目的功用 |
(二)从“裸题诗”到“首句命题诗” |
二、抽象类题目诗作 |
(一)古代制题方式的发展 |
(二)抽象类型题目的形成 |
三、“首句命题诗”与无题诗 |
(一)“首句命题诗”与便稽检的题目功能 |
(二)李商隐的“首句命题诗”及其无题诗 |
第二节 无题诗的界定与准无题诗的争论 |
一、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范围 |
(一)现存古籍中李商隐无题诗的文本情况 |
(二)李商隐十四首无题诗及六种类型划分 |
二、李商隐“准无题诗”的争论 |
(一)“准无题诗”界定的分歧 |
(二)《锦瑟》的无题属性问题 |
第三节 “无题”中的“阙题”之作 |
一、“万里风波一叶舟”评析 |
(一)七律“万里风波一叶舟”的基本性质 |
(二)七律“万里风波一叶舟”与无题有别 |
二、“幽人不倦赏”评析 |
(一)五律“幽人不倦赏”的基本性质 |
(二)五律“幽人不倦赏”与无题有别 |
第四节 “无题”中的“误合”之作 |
一、“无题”与“蝶” |
(一)《蝶》其一与其二、其三性质迥异 |
(二)《蝶》其二、其三的“阙题”性质 |
二、“无题”与“留赠畏之” |
(一)《留赠畏之》其一与其二、其三性质迥异 |
(二)《留赠畏之》其二、其三的“阙题”性质 |
第五节 首句命题式题目与准无题诗 |
一、首句命题式诗作成为准无题诗的条件 |
(一)首句命题诗成为准无题诗的条件 |
(二)诗句中间词汇命题的诗作不可归为“无题”一类 |
二、首句命题诗与准无题诗间的分流 |
(一)首句命题诗中可以归为“无题”一类的诗作 |
(二)首句命题诗中不可归为“无题”一类的诗作 |
第六节 抽象式题目与准无题诗 |
一、抽象题目及其与首句命题诗间的关系 |
(一)全抽象类题目与半抽象类题目 |
(二)抽象题目与首句命题诗之间的关系 |
二、抽象题目诗作如何归为准无题诗 |
(一)抽象内容类题目诗作的“无题”性质 |
(二)抽象功用类题目诗作的“无题”性质 |
第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 |
第一节 无题诗的形成条件 |
一、家道中落与诗风的形成 |
(一)自谓尊贵的家族和凄楚的童年 |
(二)反衬文学作品中的理想与现实 |
二、诗歌中折射的早逝阴影 |
(一)“早逝”引导的文学伤感细腻的风格 |
(二)“早逝”对诗歌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
三、因仕途坎坷诱发的悲情 |
(一)“悲”是文学中的一大母题 |
(二)缺失性经验与李商隐诗中之“悲” |
第二节 无题诗的创作追求 |
一、虚化朦胧之美的追求 |
(一)中国文学中的“隐秀”理论 |
(二)无题诗的虚化朦胧特质 |
二、非功利性的心灵书写 |
(一)诗性与诗人纯粹的心灵 |
(二)李商隐与非功利“诗性” |
三、道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
(一)李商隐思想中饱含道教元素 |
(二)“内丹”法与诗歌对心灵的刻画 |
(三)对女冠的单相思及对诗作的影响 |
(四)道教思维并非无题诗风格形成的唯一助力 |
第三节 无题诗与通俗文学风尚 |
一、李商隐与通俗文学风尚 |
(一)李商隐的通俗文学观及相关创作 |
(二)李商隐文学观念中的尚真与任情 |
二、从载道到刻画生活细节 |
(一)从咏叹“性灵”到深入内心 |
(二)晚唐初期社会风尚的推进 |
第四节 李商隐无题诗形成的意义 |
一、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一)诗“无题”为描绘真性情提供便利 |
(二)诗“无题”可能并且需要有其发展 |
二、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发展的可能和空间 |
(一)诗“无题”与格律限定之间的中和作用 |
(二)诗“无题”与以音乐形式传唱关系密切 |
(三)诗“无题”是对儒家诗教的反扑与补充 |
三、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复归的条件和必要 |
(一)中唐文学思潮的特征及其文学影响 |
(二)“无题”一类诗作对中唐文学思潮的反扑 |
第三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最大特征——抽象性 |
第一节 无题诗与言意关系 |
一、诗“无题”与言意之关系 |
(一)关于“言”与“意”的争论 |
(二)作为“言”的题目之作用 |
二、诗本乎情与诗循乎物 |
(一)诗歌题目在情感多样表达上的劣势 |
(二)真情、矫情与诗歌题目之间的关系 |
三、无题之诗与天籁之音 |
(一)“无题之诗”区别于无题诗,是对天籁之音的追求 |
(二)天籁之音的追求推动了唐代诗人回归首句命题的方式 |
第二节 无题诗的意在言外 |
一、当词汇进入意境 |
(一)词汇“烛”进入意境时的积极功能 |
(二)词汇“烛”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作用 |
二、无题诗对境界的超越 |
(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片段化超越 |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片段化超越 |
第三节 无题诗的形象与思想 |
一、无题诗的创作思想——抽象而不尽可知 |
(一)无题诗的抽象性大于诗歌普遍意义上的抽象性 |
(二)虚化本事是无题诗区别于其他诗作的典型特征 |
二、无题诗呈现的形象——零碎而相对抽象 |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中的零碎抽象特征 |
(二)七律无题诗中的零碎抽象特征 |
三、抽象于形象,具体于创作思想 |
(一)抽象中包含具体的成分 |
(二)抽象方式是解读无题诗的有效手段 |
第四节 李商隐诗歌的抽象性与具象性 |
一、诗歌抽象性的两个层面 |
(一)抒情类文本较之叙事类文本的抽象性 |
(二)无题诗较之其他类抒情文本的抽象性 |
二、抽象与具象诗意的区别 |
(一)诗意具象明确的李商隐传统诗作 |
(二)诗意抽象含混的李商隐无题诗作 |
三、无题诗及其抽象性诗意 |
(一)题目因不显内容而题旨不明 |
(二)文本内容抽象使含义不确定 |
(三)抽象性与朦胧、多义、含蓄的关系 |
第四章 李商隐无题诗抽象情绪解读(上) |
第一节 “白日当天三月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美女愁嫁 |
一、“泣春风”的背后:无法满足对美的追求 |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的民歌特质 |
(二)“偷”“芙蓉”“银甲”“悬知”所隐含的细节 |
(三)广泛寄托身世与单纯爱情描绘 |
(四)“追求——阻隔——惆怅”的情感线索 |
二、“闻长叹”的背后:无法解决的悬殊境遇 |
(一)诗面意义分析 |
(二)绝非陈情令狐 |
(三)难以成立的解说 |
(四)失势者的无奈与不平 |
三、“春风笑”的背后:没有价值的绝世美艳 |
(一)诗面意义分析 |
(二)“怀才不遇”辨析 |
(三)因无人欣赏而失落、不平 |
四、“待好风”的背后:未知结局的美好期待 |
(一)诗面意义分析 |
(二)评析的争议 |
(三)题旨的争议 |
(四)细节的争议 |
(五)恋情说的争议 |
(六)实现自我的期待与失落 |
五、“弹棋局”的背后:虽嫁犹怨的不平之鸣 |
(一)诗面意义与“不平”的题旨 |
(二)针对抽象题旨的具象化推测 |
(三)充斥着“恨”与“不平”的情绪 |
第二节 “偷看吴王苑内花”——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庐山真容 |
一、“苑内花”的背后:得偿所愿的窥见 |
(一)由天涯到眼前的诗面意义 |
(二)笺注家的争议及解读评析 |
(三)远在天边的失落,近在眼前的兴奋 |
二、“作重楼”的背后:企盼真容的睹见 |
(一)小律体的性质与浅显的诗面意义 |
(二)古人对题旨的争议 |
(三)现代学者的主要阐释观点 |
(四)企盼得见——美好事物的追求 |
三、“欲过难”的背后:羞怯心理的反映 |
(一)“钗上燕”与“镜中鸾”的隐喻解读 |
(二)颇具情节连贯性特征的诗面意义 |
(三)三种类型解读评述 |
(四)渴望又羞怯的矛盾心理 |
第五章 李商隐无题诗抽象情绪解读(下) |
第一节 “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执着追求 |
一、“相思成灰”的背后:无尽的失落 |
(一)执着的爱情与成灰的相思 |
(二)描绘男女爱情的解读——部分剑走偏锋 |
(三)托寓政治仕途的解读——落得太死太实 |
(四)别具新意的说法——缺乏更可靠的佐证 |
(五)执着无悔的抽象情绪 |
二、“相思惆怅”的背后:无悔的执着 |
(一)占据优势的爱情解读 |
(二)政治寄托说的得与失 |
(三)以爱情传达的执着无悔 |
三、“丝尽泪干”的背后:至死的坚守 |
(一)占据优势且内部分歧大的爱情解读 |
(二)君臣寄托、怀才不遇说的局限性 |
(三)托寓令狐说的不确定性 |
(四)从企盼获得到执着追求 |
第二节 “更在瑶台十二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渴望难即 |
一、“瑶台”的另一端:可望不可即 |
(一)诗歌题旨的各置其辞 |
(二)难以简单认定的托寓之说 |
(三)尚待论证的讥讽求仙之作 |
(四)充满想象的爱情诗解读 |
(五)越发难以追求的抽象情绪 |
二、“蓬山”的另一端:层层之阻隔 |
(一)诗面意义的梳理及相思题旨的争议 |
(二)别有寄托的主张臆测性质浓重 |
(三)咏李夫人说并不成立 |
(四)托寓政治仕途的不准确性 |
(五)难上加难的抽象情绪 |
第三节 “昨夜星辰昨夜风”——客观纪实的宴饮博戏之诗 |
一、宴饮博戏的单纯诗意 |
(一)描绘宴饮博戏的诗面意义 |
(二)诸家“寄托说”的得失 |
(三)爱情诗解读的意义与局限 |
(四)对欢乐时光的追忆 |
二、别无寄托亦绝非艳诗 |
(一)描写爱情题材并不等于情感不够严肃 |
(二)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题旨的认定 |
第六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声情艺术 |
第一节 声情艺术的审美价值及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
一、汉字字音中的声情艺术 |
(一)声情在诗歌中的表现 |
(二)韵字层面的声情艺术 |
(三)声调层面的声情艺术 |
二、以“声”传“情”的无题诗 |
(一)李商隐诗之声情艺术 |
(二)无题诗声情艺术的表现特征 |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用韵艺术 |
一、李商隐无题诗用韵与情感之关联 |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的用韵与情感 |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用韵与情感 |
二、李商隐古体无题诗的用韵技巧 |
(一)古体诗的转韵艺术 |
(二)李商隐古体诗的转韵特质 |
(三)无题诗中类似转韵的艺术技巧 |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节奏音高 |
一、无题诗的声律与规范 |
(一)近体诗声律规范的声情艺术 |
(二)近体诗声律规范的消极作用 |
二、无题诗的双声与叠韵 |
(一)李商隐诗歌的叠韵魅力 |
(二)无题诗中的叠音词与联绵词 |
三、无题诗的句中韵 |
(一)叠音词的声情艺术魅力 |
(二)句中韵的声情艺术效果 |
第七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色彩艺术 |
第一节 李商隐诗歌中的色彩艺术 |
一、李商隐诗歌色彩使用特点 |
(一)李商隐诗歌中的颜色对举 |
(二)李商隐诗歌中的色彩明暗 |
二、无题诗在色彩使用上的特殊性 |
(一)无题诗中色彩的艺术作用 |
(二)无题诗中色彩表情之关系 |
第二节 色彩的环境铺垫 |
一、晚霞的色彩环境 |
(一)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的色彩环境 |
(二)无题“含情春晼晚”的色彩环境 |
二、灯烛的色彩环境 |
(一)无题诗中的三处灯烛色彩环境 |
(二)蜡烛点燃在主人公熟睡之前 |
三、星月的色彩环境 |
(一)无题诗中星与月的色彩特征 |
(二)无题诗中星与月不同时出现 |
第三节 色彩的组合作用 |
一、色彩内外的组合作用 |
(一)外部色彩的艺术效果 |
(二)内部色彩的艺术效果 |
二、色彩的明暗组合作用 |
(一)“金烬暗”的细节解读 |
(二)“暗”与“红”的组合 |
三、色彩的串联组合作用 |
(一)金之黄与玉之白的串联组合 |
(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色彩串联 |
第四节 色彩的通感作用 |
一、暖色调的通感效果 |
(一)夜晚室内灯烛的暖色调艺术效果 |
(二)室内暖色调在对举中的艺术作用 |
二、冷色调的通感效果 |
(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冷色调效果 |
(二)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的冷色调效果 |
三、色调与声情之关系 |
(一)声音艺术通过感觉传达画面效果 |
(二)声音艺术与色彩艺术的勾连关系 |
第五节 色彩的补偿作用 |
一、色彩在情感之中的浓度 |
(一)色彩浓度的抽象性 |
(二)色彩浓度与情感浓度的关系 |
二、色彩对心灵的补偿作用 |
(一)色彩是对平淡情感的一种补偿 |
(二)色彩是对消极情感的一种补偿 |
三、色彩的使用与文化环境 |
(一)无题诗的色彩艺术是晚唐社会审美的反映 |
(二)无题诗的色彩艺术是对生命意识的萌动 |
第八章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阻隔”情节 |
第一节 贯穿“阻隔”情节的无题诗 |
一、男女恋情中的阻隔情节 |
(一)以女子为主导的恋情阻隔 |
(二)以男子为主导的恋情阻隔 |
二、复杂思绪中的阻隔情节 |
(一)蕴含阻隔情节的无题诗 |
(二)饱含阻隔情感的无题诗 |
三、阻隔情节中的悲剧意味 |
(一)因阻隔而生成的悲剧意味 |
(二)阻隔酝酿强大的精神魅力 |
第二节 “阻隔”与“偷窥”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偷窥情节 |
(一)无题诗偷窥情节的三个层次 |
(二)无题诗偷窥情节的深刻内涵 |
二、无题诗偷窥情节的潜在缘由 |
(一)偷窥情节的表面对象——异性恋人 |
(二)偷窥情节的引申对象——美好事物 |
第三节 离别情节引导的“阻隔”情节 |
一、无题诗中别离情节的特征 |
(一)因主观原因而离别进而导致的“阻隔” |
(二)因客观原因而离别进而导致的“阻隔” |
二、别离情节隐含的作者心境 |
(一)焦虑而急切 |
(二)失望与绝望 |
(三)执着的追逐 |
三、李商隐其他诗作中的别离 |
(一)离别-阻隔情节在李商隐诗歌中具有广泛性 |
(二)离别-阻隔情节在无题一类诗作中更具张力 |
第九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整体性结构 |
第一节 无题诗中的“底”与“图” |
一、背景与人物之关系 |
(一)白道萦回中之笑靥如花 |
(二)雪月瑶台上的紫府仙人 |
(三)幽暗灯光下的写信之人 |
(四)缝罗帐的执着待嫁女子 |
(五)双鬓斑白的夜间耐寒人 |
(六)动态的底图关系之组合 |
二、环境与图案之关系 |
(一)菱枝与桂叶 |
(二)金翡翠与绣芙蓉 |
(三)金烬暗与石榴红 |
(四)金蟾与玉虎 |
三、典故与弱势文本 |
(一)典故为底,文本为图 |
(二)无题诗典故的弱势文本属性 |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接近性与连续性 |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尾联的断裂性 |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尾联的断裂性 |
(二)七律无题诗尾联普遍存在断裂性 |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疏密关系 |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的结构疏密 |
(二)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的结构疏密 |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简化性 |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知觉与思维 |
(一)偏向知觉与思维的表达 |
(二)以意义结构为发挥源头 |
二、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同形性载体 |
(一)以具体的形式结构表现抽象的意义结构 |
(二)无题诗的意义焦点在于抽象的意义结构 |
三、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倾向性张力 |
(一)从弹棋的棋盘说起 |
(二)“更在瑶台十二层”与“更隔蓬山一万重” |
第十章 本世纪李商隐无题诗解读观点商榷 |
第一节 对无题诗出自传奇文观点的商榷 |
一、无题诗与准无题诗的混淆 |
(一)不应采用清代底本探讨无题诗来源问题 |
(二)不应将《锦瑟》与无题诗混为一谈 |
二、李商隐无题诗独创性辨析 |
(一)李商隐是晚唐诸家无题诗创作中的代表 |
(二)不见于选本不足以证明无题诗的不存在 |
三、李商隐是否创作过传奇文 |
(一)创作过传奇文并不证明无题诗出自其中 |
(二)无题诗与骈文和词的关系较小说更密切 |
四、穿凿性质明显的传奇文说 |
(一)抽象性决定了无题诗便于被附会到特定故事中 |
(二)无题诗与传奇杂剧故事相勾连具有极大臆测性 |
第二节 对无题诗是表现李王婚恋观点的商榷 |
一、照镜女年龄虚实辨析 |
(一)对传统笺注的质疑并不完全可靠 |
(二)对几首无题诗之间的意义关联并不准确 |
(三)“十五”并非实指王茂元女儿的真实年龄 |
(四)对“藏六亲”的颠覆性解读有待进一步商榷 |
二、阿侯之真实身份辨析 |
(一)“阿侯”的形象不可武断地与王氏等同 |
(二)“黄金屋”不是李商隐别娶的直接证据 |
三、昨夜偷窥之对象辨析 |
(一)旧解的质疑颇具可取之处 |
(二)新解的提出难免臆测之嫌 |
四、中心缘何最不平辨析 |
(一)无题“照梁初有情”很难确考创作时间 |
(二)“岳家不公”的解读法臆测性十分明显 |
第三节 本世纪无题诗解读观点的文学史意义 |
一、无题诗抽象性具体化的必然结果 |
(一)诗歌本事的具体性和诗歌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
(二)传奇文说和王氏婚恋说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
二、无题诗研究成果繁荣的外在表现 |
(一)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已经趋于繁荣 |
(二)无题诗新解读是其研究繁荣的表现 |
第十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因诗教观念而饱受贬斥 |
一、无题诗与儒家诗教的矛盾 |
(一)无题诗与儒家诗教间的对立 |
(二)无题诗与儒家诗教间的统一 |
二、传统诗学对无题诗的诟病 |
(一)无题诗用典虽多但并非全无可取 |
(二)无题诗用词艳丽但绝非浪荡轻浮 |
第二节 因多征典故而广被笺注 |
一、清代的社会环境与古诗的笺注 |
(一)文化气候严谨,雅文学趋于低谷 |
(二)文化行业的发展促使笺注的刊行 |
(三)阶层的固化使无题诗更易产生共鸣 |
二、李商隐的诗歌特征与阐述可能 |
(一)李商隐诗歌在清代之前笺注不足 |
(二)李商隐的诗集有被阐述的可能性 |
第三节 因旨意朦胧而常被穿凿 |
一、托寓令狐与君臣寄托 |
(一)中国诗学的阐释传统 |
(二)托寓、寄托的文化价值 |
二、曲折离奇的恋爱历史 |
(一)爱情说产生的文化背景意义 |
(二)爱情说所呈现出的文化缺陷 |
三、革命反抗与儒法斗争 |
(一)夸张式的穿凿和政治性的误读 |
(二)抽象性在文化阐述上的变异体现 |
第四节 因深入心灵而易于共鸣 |
一、接受者审美价值的变化 |
(一)用典审美取向的影响 |
(二)笺注者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
(三)接受者不断变化的审美取向 |
二、无题诗自身的世俗特征 |
(一)内向性与细微性 |
(二)因平俗更易共鸣 |
三、无题诗共鸣的客观条件 |
(一)李商隐无题诗文化意义的历史使命 |
(二)李商隐无题诗文化意义的时代生气 |
第十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地位及其影响 |
第一节 晚唐后无题诗创作史 |
一、晚唐时期的无题诗 |
(一)唐代现存诸家无题诗概况 |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时代地位 |
二、两宋时期的无题诗 |
(一)西昆派的无题诗创作 |
(二)宋代无题诗创作概览 |
三、元代以后的无题诗 |
(一)元明清的无题诗创作概览 |
(二)民国时期无题诗创作概览 |
四、民国时集句无题诗 |
(一)《西昆贯玉稿》 |
(二)《集玉溪生句》 |
(三)《玉溪碎锦集》 |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评价史 |
一、无题诗的毁誉参半及其“党争说” |
(一)不能够完整准确阐述无题诗的牛李党争说 |
(二)不能够全面准确阐述无题诗的史诗互证法 |
二、南宋前少被选集入选的无题诗 |
(一)古代主要选集录选无题诗情况 |
(二)南宋前无题诗少录选集之原因 |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历史地位 |
一、绮艳风格在诗词转承中的关节 |
(一)和乐演唱导致题目功能的淡化 |
(二)词与无题诗在形式上的相似性 |
二、以男女寓君臣到以男女寓情怀 |
(一)诗歌深层意义由实转虚的标志 |
(二)以爱情托寓抽象情怀的根本特征 |
三、中国诗索隐式解读的集中体现 |
(一)索隐式解读方式的形成及特征 |
(二)无题诗的抽象性与索隐式解读的穿凿性 |
结语 |
附录A:李商隐无题诗用字中古音归部拟测表 |
附录B:李商隐无题诗用字开口度变化矢量图 |
附录C:李商隐无题诗现存古籍文献情况概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二、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
三、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 |
二、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研究 |
三、关于语文核心素养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一、语文核心素养 |
二、古诗词与古诗词教学 |
三、小学中高年级 |
第二章 小学古诗词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 |
第一节 小学古诗词教材选编及古诗词教学的特点 |
一、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的地位 |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特殊性 |
第二节 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
一、语文核心素养为小学古诗词教学指明方向 |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对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 |
第三章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
一、过度肢解诗句,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感知 |
二、意境领会浅显,限制学生对古诗词的画面想象 |
三、替代感受过多,忽略学生对古诗词的自主审美 |
四、内涵挖掘不深,忽视学生对古诗词的文化理解 |
第二节 小学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古诗词内容及文体对小学生较深奥难懂 |
二、古诗词教学理念的偏差 |
三、古诗词教学目标偏离语文核心素养的“四维” |
四、古诗词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
五、教师自身的古诗词素养有待提升 |
第四章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古诗词教学理念 |
一、坚持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 |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二节 合理设计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目标 |
一、从“三维目标”到“四维一体” |
二、教学目标要依据古诗词的教学内容 |
三、教学目标要因学情而定 |
第三节 整合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
一、重视语言基础,发展语言能力 |
二、关注思维发展,训练思维能力 |
三、强化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
四、回归优秀文化,推动文化传承 |
第四节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下教师的专业素养 |
一、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相关课程培训 |
二、教师应提升自身古诗词素养 |
三、教师应重视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王维的佛教思想及其与玄光禅诗视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王维佛学思想 |
第一节 《华严经》与王维的佛教信仰 |
一、师事华严宗道光 |
二、华严宗传法之地 |
三、学修《华严经》之义理 |
四、大量使用《华严经》之术语 |
五、与华严宗之僧俗交往 |
第二节 《维摩诘经》与王维的佛教信仰 |
一、王维之名与字的来源 |
二、在家有出家之理 |
三、仕途生活与悟道无碍 |
四、解除世俗社会之烦恼 |
第三节 《坛经》与王维的佛教信仰 |
一、王维对“自心是佛”的信仰 |
二、王维对“无住、无念”之信仰 |
三、王维对“明心见性”的信仰 |
第二章 王维诗歌中的佛理 |
第一节 万物真理 |
一、诸法皆空 |
二、境因心寂 |
第二节 万物妙用 |
一、出世入世不二 |
二、动静融合 |
第三章 王维诗歌中的修道 |
第一节 禅净双修 |
一、与僧人诵经参禅 |
二、自己诵经参禅 |
三、欣赞修行者实行禅净双修 |
第四章 王维诗歌中的佛境 |
第一节 空之境 |
一、空之境界释义 |
二、王维诗歌的空之境 |
第二节 真之境界 |
一、真如境界释义 |
二、王维诗中的真之境 |
第三节 圆之境界 |
一、圆之境界释义 |
二、王维诗歌中的圆之境 |
第四节 逸之境界 |
一、逸之境界释义 |
二、王维诗歌中的逸之境 |
第五章 王维禅诗与玄光禅诗的比较 |
第一节 唐代王维与陈代玄光的背景及生平 |
一、王维生活时期的唐朝与玄光所处的陈朝 |
二、玄光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及着作 |
三、王维与玄光相提论述的思想与说明 |
第二节 王维禅诗与玄光禅诗之异同 |
一、王维禅诗与玄光禅诗之相同 |
二、王维禅诗与玄光禅诗的差异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朱庭珍《<唐贤三昧集>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朱庭珍诗学研究综述 |
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节 半由人事半天功——学与悟 |
第二节 画家不能绘出者,诗能达之——诗与画 |
第三节 诗才与体格——体与性 |
第四节 诗法批评——诗歌起结与立言 |
第三章 朱庭珍诗歌评点的诗学思想 |
第一节 “论诗知变,宜防其渐” |
第二节 集众妙于一家的诗学理想 |
第三节 朱庭珍对《唐贤三昧集》体例的质疑 |
第一节 “清”的在诗学史上的演进历程 |
(一)由精神修养过渡到审美追求的雏形期——唐诗之前的“清” |
(二)诗歌创作的自觉期——唐诗中的“清” |
(三)复古批评期的理论摇摆——元明诗学中的“清” |
(四)“清”的三次冲击与其理论必然 |
第二节 朱庭珍对“清”的防微杜渐 |
第三节 朱庭珍对“清”的向往与补充 |
第五章 朱庭珍其他诗学理论问题讨论 |
第一节 以“才学识”论诗的家学渊源 |
第二节 晚清云南诗坛理论对朱庭珍的影响 |
第三节 朱庭珍诗学“养气”理论辨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世纪以来国内唐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基础 |
二、选题目的 |
三、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唐代文学研究整体成果量的发展变化 |
一、2000-2007年 |
1. 活跃作者 |
2. 选题的分布情况 |
(1) 选题的文体分布 |
(2) 选题的对象分布 |
二、2008-2011年 |
1. 活跃作者 |
2. 选题的分布情况 |
(1) 选题的文体分布 |
(2) 选题的对象分布 |
三、2012-2015年 |
1. 活跃作者 |
2. 选题的分布情况 |
(1) 选题的文体分布 |
(2) 选题的对象分布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唐代文学不同文体研究成果量的发展变化 |
一、唐诗研究成果量的年度变化及其阶段变化 |
(一) 2000-2006年 |
(二) 2007- 2011年 |
(三) 2012-2015年 |
二、唐五代词研究成果量的年度变化及阶段变化 |
(一) 2000-2005年 |
(二) 2006-2011年 |
(三) 2012-2015年 |
三、唐代小说研究成果量的年度变化及阶段变化 |
(一) 2000-2007年 |
(二) 2008-2011年 |
(三) 2012-2015年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国内唐代文学研究的个体作家及其成果量的来源分布 |
一、成果量的层级分布 |
二、成果量的来源分布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国内李白研究的发展历程 |
一、2000-2007年 |
二、2008-2011年 |
三、2012-2015年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国内杜甫研究的发展历程 |
一、2000-2007年 |
二、2008-2012年 |
三、2013-2015年 |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国内王维研究的发展历程 |
一、2000-2007年 |
二、2008-2015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文化篇 |
第一章 玉文化与其他文化 |
第一节 玉文化与儒家文化 |
一、灵玉崇拜: 从巫到儒的演变 |
二、以玉为礼: “三礼”的用玉思想 |
三、儒家玉德观形成的原因 |
四、儒家玉德观提出的历史意义 |
五、儒家玉德观的当代启示 |
六、其他比德观念举例 |
第二节 玉文化与道教文化 |
一、道教的“玉术语” |
二、道教诗歌与玉文化 |
三、道教食玉养生文化现象 |
第三节 玉文化与佛教文化 |
一、玉雕佛像 |
二、玉宝思想 |
三、佛偈与玉文化 |
第二章 玉文化与故事传说 |
本篇小结 |
诗歌篇 |
第一章 《诗经》与玉文化 |
第一节 《诗经》玉文化与周代礼乐文明 |
一、祭祀用玉 |
二、装饰用玉 |
三、馈赠用玉 |
四、形容用玉 |
第二节 《诗经》玉文化的意义及影响 |
第二章 《楚辞》与玉文化 |
第一节 《楚辞》玉文化的特点 |
第二节 《楚辞》中的玉和香草意象 |
第三节 《楚辞》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三章 唐诗与玉文化 |
第一节 唐诗玉意象的文化阐释 |
一、“玉树”意象 |
二、“玉阶”意象 |
三、“玉壶”意象 |
四、“玉关”意象 |
第二节 不同诗人的意象阐释风格 |
一、王维诗歌的玉意象 |
二、李白诗歌的玉意象 |
三、杜甫诗歌的玉意象 |
第四章 宋词与玉文化 |
第一节 玉文化与宋词的富贵气象 |
一、“精金美玉”的几种富贵表现形态 |
二、“精金美玉”对宋词富贵气象形成的作用 |
第二节玉文化与宋词的婉约特征 |
本篇小结 |
理论篇 |
第一章 玉文化与唐宋诗学 |
第一节 玉文化与唐宋诗词理论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文理论中玉文化的表现形态 |
二、唐宋时期诗词理论中玉文化的表现形态 |
第二节 唐宋诗词中“玉”的修辞艺术 |
一、玉字的文化释义 |
二、唐宋诗词中“玉”的修辞技巧 |
三、“玉”的几种艺术表现原型 |
本篇小结 |
结语 |
附录 《全宋诗》中涉玉的佛教偈颂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8)语文教材中的王维山水诗教学 ——以沪教版二期课改教材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王维五首山水诗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思想内容 |
第二节 艺术特色 |
第三节 有争议的问题 |
第二章 选文介绍 |
第三章 选文教学情况概述 |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确定 |
第二节 教学手段的选用 |
第三节 学生的接受 |
第四章 教材与教学评析及其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教材选编评析 |
第二节 教学实例与方法的启发 |
第三节 王维五首山水诗的互文性教学 |
第四节 王维五首山水诗教学对诗歌教学的参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玄思的开显与魏晋玄言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思路与方法 |
五、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先秦玄思——“玄”的本义与玄典抒义方法论 |
第一节 “玄”义考释 |
一、“玄”之初义蠡测——敛藏之“玄”与互构之“玄” |
二、“玄”之变义——定相之“玄”与本体之“玄” |
第二节 《老子》抒义方法论:“玄之又玄”的源泉之态 |
一、论作为《老子》核心抒义字的“玄” |
二、对消、动态与追问——《老子》解“玄”的抒义方法 |
三、从“生于有,生于无”到“有生于无”——解《老》的两种理路 |
第三节 《庄子》抒义方法论:开权显实的域化之言 |
一、历物十意——惠施的名相论 |
二、三言、追问与域状词——《庄子》的语言游戏 |
第二章 魏晋玄学缘构与本体之博弈 |
第一节 汉末魏初的智思谐响——魏晋玄学之初兴 |
一、两汉经学的疲敝之态 |
二、诸子之学重光与释教东来 |
第二节 建树理念或遣荡计执——魏晋玄学之异途 |
一、魏晋玄学之史评与学术谱系略论 |
二、概念之玄的拓展——建树理念一路的魏晋玄学 |
三、域发之玄的开显——遣荡计执一路的魏晋玄学 |
四、两种理路的杂糅与汇合——略述何、王玄学中的冲突 |
第三节 言意之辨——魏晋玄学的语言论 |
一、欧阳建《言尽意论》 |
二、荀粲所谓言意之微固蕴不出 |
三、张韩《不用舌论》 |
四、王弼《明象》篇 |
第四节 有无本末——魏晋玄学的本体论 |
一、以无为本——王弼解《老》之创见 |
二、生而体有——裴頠《崇有论》新解 |
第五节 “迹冥”与“独化”——向、郭之抒义论 |
一、“迹冥”与“一心三观” |
二、“独化”与“遣之又遣” |
三、“迹冥”、“独化”与诗性语言之关联 |
四、概论魏晋玄言诗的定义与流向 |
第三章 竹林名士的玄态人生及其玄言诗 |
第一节 论竹林七贤境域化的生命形态 |
一、变化气质与动心忍性——七贤的渊默形态 |
二、清峻通脱与宁为玉碎——七贤的狂狷形态 |
三、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七贤之无情与有情 |
第二节 嵇志清峻——论嵇康诗之开路性 |
一、处于域发状态的玄言诗兼及嵇叔夜诗概说 |
二、清——烟霞逸气与清远之象 |
三、峻——崖岸高峻与轻肆直言 |
第三节 寻找失落的时间———论阮籍《咏怀诗》之物哀 |
一、追光蹑景之笔——时间中的伤心之物 |
二、通天尽人之怀——存在者的苍茫哀感 |
第四章 异趣的玄言诗——本体性追求与域发之态的博弈 |
第一节 尚理好议的廊庙之音——论东晋前哲理诗之流变 |
第二节 楚骚遗风与异方山水——论郭璞游仙诗 |
一、游仙诗源流考略 |
二、郭璞《游仙诗》之创变及其意义 |
第三节 空性与色法——以本体界为务的狭义玄言诗 |
一、形上义理与兴寄都绝——玄言诗对诗言志说之因革 |
二、情的淡化与辞的寡味——玄言诗对诗缘情说之冲决 |
第四节 故国之思与见机之作——兰亭雅集与兰亭诗 |
一、两晋山水-玄言诗之因革——从金谷清赏到兰亭雅集 |
二、触机辄发——论兰亭诗的时机化运作 |
第五章 陶渊明诗复归大地之玄音 |
第一节 不如去归隐——《归园田居》解兼论渊明嘉遁之要义 |
一、靖节先生的返回之路 |
二、以《归园田居》释渊明之嘉遁 |
三、陶公君子固穷之志辨 |
第二节 《饮酒》诗解——陶渊明的任道及其玄态语言之建构 |
一、《饮酒》创作时间与缘起考略 |
二、论《饮酒》破相归空之玄态运作 |
第三节 《形影神》释——纵浪大化与陶诗之理趣 |
一、纵浪大化——《形影神》所示解脱之法 |
二、论《形影神》的导路性 |
第四节 空谷回响——从王维、苏轼诗略观陶诗之化迹 |
一、略论陶诗的接受与王、苏学陶之机缘 |
二、摹仿与心会——王、苏学陶的两重境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唐代文人禅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不足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文人禅诗概述 |
第一节 唐代禅宗发展概况 |
一、禅宗的起源 |
二、唐代禅宗兴盛的原因 |
三、唐代禅宗发展的概况 |
第二节 唐代文人禅诗界定 |
一、唐代的文人 |
二、禅诗的界定 |
第二章 唐代文人禅诗的分类 |
第一节 禅理诗 |
一、直陈禅理 |
二、见接言理 |
第二节 禅言诗 |
一、色空 |
二、寂灭 |
三、佛乘 |
四、无生 |
第三节 禅意诗 |
一、日常生活显禅意 |
二、山水自然显禅意 |
第三章 唐代文人禅诗的典型意象 |
第一节 心猿化禅境——论唐代文人禅诗中的猿 |
一、心灵的显化 |
二、禅境的外化 |
三、佛禅的意蕴 |
第二节 禅莲悟禅思——论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莲 |
一、清洁无染之本性 |
二、诗意栖居乐土的建构 |
三、诗境的构成 |
第三节 琴乐映禅心——论唐代文人禅诗中的琴 |
一、文学中的琴到佛禅中的琴 |
二、琴与禅的共通性 |
三、唐代文人禅诗中的琴蕴 |
第四章 唐代文人禅诗的意境 |
第一节 “意境”梳理 |
第二节 唐代文人禅诗的意境 |
一、冲淡自然 |
二、空灵闲静 |
三、含蓄蕴藉 |
第五章 唐代文人禅诗的美感特质 |
第一节 悟性思维 |
一、悟性思维简论 |
二、悟性思维的本质 |
三、悟性思维与唐代文人禅诗 |
第二节 直觉观照 |
一、直觉观照与禅宗 |
二、禅宗直觉观照对唐代文人观物方式的影响 |
三、禅宗直觉观照与唐代文人禅诗 |
第三节 圆融禅境 |
一、圆融与佛教 |
二、圆融与禅宗 |
三、唐代文人禅诗的圆融禅境 |
第六章 禅宗哲学视域下的唐代文人禅诗 |
第一节 禅宗“空”视域下的唐代文人禅诗 |
一、禅宗“空”的特质 |
二、禅宗“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及蕴含 |
第二节 禅宗心性论与唐代文人禅诗 |
一、禅宗心性论要旨 |
二、禅宗心性论在唐代文人禅诗中的表现 |
三、禅宗心性论与唐代文人禅诗的互动 |
第七章 唐代文人禅诗对禅宗主要典籍的接受 |
第一节 唐代文人禅诗对《金刚经》的接受 |
一、《金刚经》概况 |
二、禅宗与《金刚经》 |
三、唐代文人禅诗对《金刚经》的接受 |
四、唐代文人禅诗对《金刚经》的升华 |
第二节 唐代文人禅诗对《法华经》的接受 |
一、《法华经》概况 |
二、禅宗与《法华经》 |
三、唐代文人禅诗对《法华经》的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四、王维的《山居秋暝》新解(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在生活中的“和谐”与“理想”——通过《山居秋暝》新解王维诗美在何处[J]. 马宁宁. 新课程, 2021(25)
- [2]李商隐无题诗研究[D]. 宋雪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D]. 任佳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王维的佛教思想及其与玄光禅诗视野探究[D]. 陈氏贤(Tran Thi Hien).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朱庭珍《<唐贤三昧集>评点》研究[D]. 余正帆.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新世纪以来国内唐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D]. 姚怡君. 武汉大学, 2017(07)
- [7]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D]. 袁晓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8]语文教材中的王维山水诗教学 ——以沪教版二期课改教材为中心[D]. 林集香.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9]玄思的开显与魏晋玄言诗[D]. 韩扬文. 云南大学, 2016(04)
- [10]唐代文人禅诗研究[D]. 张锦辉.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