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包括静触头,动触头主体,担板,导电管,接头,外护盒,上盒体,下盒体,螺纹孔,圆孔,长方形孔和矩形孔;所述静触头包含固定在担板下方的线夹,且担板通过线夹安装有导电杆,并且在担板上方还配置有抱箍;所述动触头主体由触头和可折叠伸缩的导电管组成,并且触头通过接头安装在导电管的上方;所述静触头和动触头主体外周配置有可分合式的外护盒,且外护盒对称分为上盒体和下盒体两部分,这一系列的结构,外护盒对电触头进行大面积的隔离保护,减少外部环境对电触头的侵蚀,延长隔离开关的使用性能,外护盒也便于观察锈蚀程度,可方便进行维护或者更换,便于后期检修。
主设计要求
1.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其特征在于:该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包括静触头(1),动触头主体(2),担板(3),导电管(4),接头(5),外护盒(6),上盒体(7),下盒体(8),螺纹孔(9),圆孔(601),长方形孔(701)和矩形孔(801);所述静触头(1)包含固定在担板(3)下方的线夹,且担板(3)通过线夹安装有导电杆,并且在担板(3)上方还配置有抱箍;所述动触头主体(2)由触头和可折叠伸缩的导电管(4)组成,并且触头通过接头(5)安装在导电管(4)的上方;所述静触头(1)和动触头主体(2)外周配置有可分合式的外护盒(6),且外护盒(6)对称分为上盒体(7)和下盒体(8)两部分。
设计方案
1.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其特征在于:该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包括静触头(1),动触头主体(2),担板(3),导电管(4),接头(5),外护盒(6),上盒体(7),下盒体(8),螺纹孔(9),圆孔(601),长方形孔(701)和矩形孔(801);所述静触头(1)包含固定在担板(3)下方的线夹,且担板(3)通过线夹安装有导电杆,并且在担板(3)上方还配置有抱箍;所述动触头主体(2)由触头和可折叠伸缩的导电管(4)组成,并且触头通过接头(5)安装在导电管(4)的上方;所述静触头(1)和动触头主体(2)外周配置有可分合式的外护盒(6),且外护盒(6)对称分为上盒体(7)和下盒体(8)两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盒(6)为矩形的箱体结构,且外护盒(6)的底面开设有一个圆孔(601),并且圆孔(601)位于上盒体(7)和下盒体(8)对称中心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7)的顶端面开设有两个螺纹孔(9),螺纹孔(9)内安装有六角螺栓,且两个螺纹孔(9)之间的距离大于静触头(1)抱箍的宽度,并且上盒体(7)通过六角螺栓螺纹紧固在担板(3)的左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7)的顶端面右上方开设有一个长方形孔(701),并且长方形孔(701)宽度大于静触头(1)的抱箍和担板(3)之间的台阶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8)的底端面开设有两对螺纹孔(9),且下盒体(8)对应螺纹孔(9)的位置通过角铁螺纹紧固在接头(5)右侧,并且下盒体(8)的顶端面开设有一个矩形孔(801),矩形孔(801)的面积大于担板(3)面积的二分之一。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线路是跨区域远距离电能传输的主要通道,高压输电线路能否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全国电网的电能分配和系统稳定。而高压隔离开关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系统中重要的开关电器,顾名思义,是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以便检修人员能对电力设备进行安全操作和安全检修。由于使用量大,对工作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对变电所、电厂的设计、建立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均较大。
基于上述,现有的伸缩式隔离开关大多数都处于户外环境,由于环境过于恶劣,受到长期自然因素和温度气候的影响,而且高压隔离开关的电触头裸露在外,使得电触头表面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氧化,电触头出现锈蚀现象,加大了电触头的电阻,使高压隔离开关接触不良,影响正常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以解决上述现有的伸缩式隔离开关大多数都处于户外环境,由于环境过于恶劣,受到长期自然因素和温度气候的影响,而且高压隔离开关的电触头裸露在外,使得电触头表面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氧化,电触头出现锈蚀现象,加大了电触头的电阻,使高压隔离开关接触不良,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包括静触头,动触头主体,担板,导电管,接头,外护盒,上盒体,下盒体,螺纹孔,圆孔,长方形孔和矩形孔;所述静触头包含固定在担板下方的线夹,且担板通过线夹安装有导电杆,并且在担板上方还配置有抱箍;所述动触头主体由触头和可折叠伸缩的导电管组成,并且触头通过接头安装在导电管的上方;所述静触头和动触头主体外周配置有可分合式的外护盒,且外护盒对称分为上盒体和下盒体两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外护盒为矩形的箱体结构,且外护盒的底面开设有一个圆孔,并且圆孔位于上盒体和下盒体对称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盒体的顶端面开设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有六角螺栓,且两个螺纹孔之间的距离大于静触头抱箍的宽度,并且上盒体通过六角螺栓螺纹紧固在担板的左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上盒体的顶端面右上方开设有一个长方形孔,并且长方形孔宽度大于静触头的抱箍和担板之间的台阶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下盒体的底端面开设有两对螺纹孔,且下盒体对应螺纹孔的位置通过角铁螺纹紧固在接头右侧,并且下盒体的顶端面开设有一个矩形孔,矩形孔的面积大于担板面积的二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隔离开关结构基础上,在静触头和动触头主体开合位置的外周增加了分合式的外护盒,对电触头进行大面积的隔离保护,减少外部环境对电触头的侵蚀,延长隔离开关的使用性能,外护盒也便于观察锈蚀程度,可方便进行维护或者更换,便于后期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护盒左视平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护盒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护盒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静触头;2、动触头主体;3、担板;4、导电管;5、接头;6、外护盒;7、上盒体;8、下盒体;9、螺纹孔;601、圆孔;701、长方形孔;801、矩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后的伸缩式触头工具,包括静触头1,动触头主体2,担板3,导电管4,接头5,外护盒6,上盒体7,下盒体8,螺纹孔9,圆孔601,长方形孔701和矩形孔801;所述静触头1包含固定在担板3下方的线夹,且担板3通过线夹安装有导电杆,并且在担板3上方还配置有抱箍;所述动触头主体2由触头和可折叠伸缩的导电管4组成,并且触头通过接头5安装在导电管4的上方;所述静触头1和动触头主体2外周配置有可分合式的外护盒6,且外护盒6对称分为上盒体7和下盒体8两部分。
其中:所述外护盒6为矩形的箱体结构,且外护盒6的底面开设有一个圆孔601,并且圆孔601位于上盒体7和下盒体8对称中心位置,圆孔601内通有导电管4,外护盒6通过导电管4对电触头进行内部隔离保护,增加结构的合理实用性。
其中:所述上盒体7的顶端面开设有两个螺纹孔9,螺纹孔9内安装有六角螺栓,且两个螺纹孔9之间的距离大于静触头1抱箍的宽度,并且上盒体7通过六角螺栓螺纹紧固在担板3的左上方,螺纹孔9的位置与静触头1的连接位置交错分布,防止相互影响,提高了结构的合理性。
其中:所述上盒体7的顶端面右上方开设有一个长方形孔701,并且长方形孔701宽度大于静触头1的抱箍和担板3之间的台阶宽度,预留了静触头1抱箍的位置,外护盒6通过台阶对静触头1进行隔离保护。
其中:所述下盒体8的底端面开设有两对螺纹孔9,且下盒体8对应螺纹孔9的位置通过角铁螺纹紧固在接头5右侧,并且下盒体8的顶端面开设有一个矩形孔801,矩形孔801的面积大于担板3面积的二分之一,矩形孔801避免下盒体8随动触头主体2伸缩闭合时与担板3发生碰撞,造成电触头的损坏,提高了结构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隔离开关工作时,通过电性控制使动触头主体2进行伸缩与静触头1进行接触闭合,此时下盒体8随动触头主体2一起移动,与上盒体7结构闭合为箱体状态,隔离开关关闭时,下盒体8随动触头主体2一起移动与上盒体7分离,以上这一系列的结构,外护盒6对电触头进行大面积的隔离保护,减少外部环境对电触头的侵蚀,延长隔离开关的使用性能,外护盒6也便于观察锈蚀程度,可方便进行维护或者更换,便于后期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2716.5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8(济南)
授权编号:CN209297924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H01H 1/64
专利分类号:H01H1/64;H01H31/02
范畴分类:38C;33P;
申请人:山东大学
第一申请人:山东大学
申请人地址:250061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
发明人:张健磊;黄楠燕
第一发明人:张健磊
当前权利人:山东大学
代理人:汤东凤
代理机构:113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