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方位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方位词,空间,认知,粤语,语义,不对称,语料。
空间方位词论文文献综述
Vincent,Searfoss[1](2018)在《汉英空间方位词语义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的语言学在19世纪受到了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该理论给语言学研究了提供系统性的分析方法。索绪尔也以结构主义理论研究过印欧语系中不同语言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进行了西方初期的语言比较研究。而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今天的语言比较研究者能够通过语料库,运用统计学研究方法进行语言学研究项目。此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词语的使用频率或者词语在某个语境的具体语义内涵提供统计性依据,这也为传统的语义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途径,近年来的成果也颇为丰富。在空间方位词的语义研究方面,大多数学者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George Lakoff(乔治·莱科夫)等认知语言学学者发现,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空间方位词的时候,我们经常除了其本义还使用引申意义。这些学者认为语言的隐喻特点就证明人的认知能力也具有隐喻性,叫做“认知隐喻体系”。从70年代到现在,西方的许多学者还有近年来的很多中国学者都使用该认知语言理论去从事语义比较研究。尤其在汉英空间方位词的语义比较研究方面,成果不在少数,可是大部分的研究对象是汉语的“上、下、前、后”以及其对应的英语空间方位词,至于其他空间方位词,如汉语的“中、左、右、内、里、外、东、南、西、北”以及相对应的英语空间方位词,研究的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对空间方位词与其所在语言的文化渊源的研究尚待深入展开。本文针对汉语的14个空间方位词(上、下、前、后、内、里、外、左、右、东、西、南、北、中)以及对应的23个英语空间方位词on、over、,above、up、under、down、below、beneath、front、ahead、before、behind、back、after、in(side)、out(side)、left,、right、north、east、south、west、还有center展开比较详尽的语义比较研究,尤其针对空间方位词的引申义也即隐喻义的认知来源做出深入地阐释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深入认识汉英空间方位词与各自文化传统、地理、历史、风俗等因素的关联性,同时为研究汉英空间方位词的文化差异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10)
武文杰,Musona,Muchinei[2](2018)在《空间方位词“前”“后”的时间概念用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和"后"是一组基本的空间概念,在许多语言中,描述空间概念的词语都发生了向时间概念系统的隐喻。汉语对时间系统的表述也大量借用了表示空间概念意义的词语,其中"前""后"在与不同时段表述的对应过程中,呈现出错位和不对称的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写和分析发现,错位和不对称现象的成因是人们认知角度和认知习惯的不同。(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严瑾[3](2018)在《基于空间方位词使用的英汉空间认知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认知是人类认知的基础,空间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他领域。中英文中不同的空间方位词是表达空间关系的基础。本文以Levinson的空间参照框架为理论依据,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数据来源,分析了中英文空间方位词的使用情况以及在每种语言中占主导地位的空间参照框架,由此找出中英文空间认知的不同及背后存在的原因。研究结果将为空间认知的研究提供更充分的解释。本文分析了“东”“南”“西”“北”和“前”“后”“左”“右”两组表示水平方向关系的空间方位词在CCL和BNC两种语料库中口语部分的使用情况。根据Levinson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可以把这些方位词分为在内在参照系中使用的方位词、在相对参照系中使用的方位词和在绝对参照系中使用的方位词叁类。在对比分析了英汉口语中使用的主导参照系和英汉方位词使用的差异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Levinson的叁种空间框架在英汉语中均有所使用。第二,在英语的口语中相对参照系占主导地位,而在汉语口语中绝对参照系占比重较大。第叁,英汉两种语言使用不同的主导参照系可以反映这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空间认知上的差异,其原因可以从地理、历史、文化和建筑等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在每种空间参照框架下,中英文的空间方位词的使用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1)
戴佩[4](2018)在《浅析汉语空间方位词“上”与“下”隐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汉语空间方位词"上/下"的不对称表现尤为明显。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上/下"的方位词隐喻映射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确立认知模式得出结论 :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是造成其不对称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09期)
陈敏[5](2017)在《汉语叁维空间方位词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叁维空间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作为方位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组,在形式上呈对称分布,但在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却有些许差异:由原始义引申出的含义不对称,隐喻义的范围有大有小,使用频率不一等,给人们正确使用并真正理解它们的用法造成了一定困难。因而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入手,采用范畴化理论以及隐喻理论(指方位隐喻理论),对“上下”“里外”“前后”“左右”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探讨这几组方位词的词义(由原始义向其他义的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期望对现代汉语方位词的主体研究有所补益,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理解并解释方位词的使用提供一定依据。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汉语方位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一章主要运用范畴化理论对“上/下”“里/外”“前/后”“左/右”进行分析。首先分别选取字典里面这几组方位词的所有义项,结合语料分析这些词义的发展演变概况。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它们的原始范畴,从而分析由原始范畴引申出的其他范畴,并探讨这些词在具体范畴下的含义。第二章运用空间隐喻理论分析“上/下”“里/外”“前/后”“左/右”的隐喻义。根据它们的词义发展演变,分析它们自身所具有的空间义,继而把它们空间义与时间义和其他领域义并置一起,论述其亲疏关系,加深对它们隐喻义的理解。第叁章是对“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使用的不对称性及认知解释。分析这四组方位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不对称性,并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这几组叁维空间方位词的研究进行一个概括总结,分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吴丹丹,李辉[6](2017)在《幼儿普通话空间方位词运用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依据语料库,对幼儿普通话空间方位词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以考察幼儿普通话空间方位词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1)四个年龄段幼儿的普通话空间方位词产词能力存在显着差异,2岁与5岁组幼儿之间的差异尤为显着。(2)幼儿能够使用所有类型的普通话空间方位词,使用频次从多到少依次为"里"-"上"-"下"-"后"-"外"-"中"-"旁边"-"前"-"东西南北"-"左右"。(3)幼儿倾向于使用"里"和"上"这两类空间方位词,但在使用频次上存在显着年龄差异,具体表现为5岁幼儿这两种类型的空间方位词的产词量出现了明显飞跃。(4)幼儿普通话空间方位词的使用量不存在显着性别差异,不过男童对空间方位词的使用能力略优于女童。(本文来源于《幼儿教育》期刊2017年09期)
吴丹丹,李辉[7](2016)在《香港粤语儿童的空间方位词表达能力——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根据492名3~5岁香港粤语儿童在自由游戏情景下的语料数据,分析香港粤语儿童的空间方位词表达能力,并借此了解粤语儿童空间方位词的习得特点。研究发现:(1)3~5岁叁个年龄段的儿童均能使用大部分类型的粤语空间方位词,如"入面""出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隔离(旁边)""中间",但很少使用"左边""右边""东西南北"类方位词。(2)幼儿对某些方位词,如"中间"的使用并不符合语法规范,表明幼儿对这类方位词的掌握程度不高。(3)在所有类型的粤语空间方位词的使用频次上,儿童的年龄差异均不显着,但在"入面""出面"的使用上存在显着性别差异,男孩明显优于女孩。(4)叁个年龄段儿童的粤语空间方位词使用频次从多到少依次为入面/出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隔离(旁边)-中间。研究者据此提出了若干教育建议。(本文来源于《幼儿教育》期刊2016年27期)
南日[8](2016)在《韩汉语空间方位词使用差异的句法、语义特点——以“?/里”和“?/上”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韩汉语都有表示空间概念义的方位词,其中"?/里"和"?/上"是在两种语言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空间方位词。这些方位词构成"名词+方位词"结构以后,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形成语义和形式上的对应关系。但是,韩汉语在表达相关空间概念义时,会出现方位词使用上的差异,主要是"?/里"表示"体范围"和"?/上"表示"平面"义空间方位时,有时可以不用这些空间方位词。"吐"和"里"在表义上的共同特点是都表示"某种范围以内"之义。在句法上,韩国语更倾向于不用方位词"?",如果用了就是为了强调或指明"吐"所表示的"里边"之义;而汉语的情况与此相反,在句法上表示处所的词语一般都得带上方位词"里"。"?"和"上"在表义上的共同特点是都表示"位置在高处或在某一物体的表面"之义。在句法上,所表示的平面类概念如果是"唯一性"的,那么韩国语就不用方位词"?",否则为了避免造成所指不明,需要用上方位词"爿";在汉语中,这些平面类词语都是袁处所的词语,而处所词表示空间时后面需要带上方位词"上"。(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董萌[9](2016)在《汉语空间方位词“上、下”的隐喻认知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在最初认识世界的时候,身体感知最明显的是空间的方位隐喻,人们通常是以自身所处环境的空间位置,来感知自己同外界一切的或上下、前后,或里外、远近的空间关系。而在这一切的空间方位词中,方位词"上、下"的使用范围最广,拓展的隐喻意义最多,涉及的民族文化内涵最丰富。(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武婷婷[10](2016)在《英汉空间方位词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方位词是指表示方向和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的词。空间方位词表达一种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学者们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和空间隐喻理论研究了空间方位词。他们没有解释形成这种现象的过程和原因。本文对比了英汉空间方位词in, out和里,中,内,外在字典中的内含意义和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认知意义。最后作者发现他们的对应与不对应的关系和形成这些关系的认知原因及非认知原因。本文主要的内容是用认知的理论解释了英汉空间方位词的认知意义。通过空间方位词的认知分析,作者发现了头脑中空间方位词的意象图式和空间域与其他域之间的连接。本文主要使用叁个认知理论:意象图式,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用意象图式理论表示了35个空间方位词的认知图示,用心理空间解释了空间与指人的转换,用概念整合解释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的过程。本文从空间方位词的内含意义和认知意义两个方面进行研究。In和里,中内可以表达空间,时间,状态,人。而in也可表达部分整体,方式。中可表达国家。内可表达亲属关系,人体内部器官。Out和外都表示空间。另外,out也表示不在,离开,比率和来源。Wai表示国家和亲属关系。本文还对比了英汉空间方位词的认知意义。In和里,中,内的对应表达主要有五个方面:包含,人体,时间,人和状态。Out和外的对应表达是外部空间。然而,在对应的表达中仍然存在着不对应的现象。不对应的方面包括空间,时间,状态,部分整体,方法,对象,目的,等级,谦逊,来源,大约的距离,国家,亲属关系。从意义的对应方面,作者发现英语说话者和汉语说话者存在着相同的空间感知,空间经验和意象图式。从意义不对应方面,作者发现英语说话者和汉语说话者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英语说话者的思维具有个体性,理性,分析性,整体性。而汉语说话者的思维具有聚集性,感性,陈述性,部分性。空间方位词还受到词汇的变化,文字类型,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6-05-16)
空间方位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前"和"后"是一组基本的空间概念,在许多语言中,描述空间概念的词语都发生了向时间概念系统的隐喻。汉语对时间系统的表述也大量借用了表示空间概念意义的词语,其中"前""后"在与不同时段表述的对应过程中,呈现出错位和不对称的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写和分析发现,错位和不对称现象的成因是人们认知角度和认知习惯的不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方位词论文参考文献
[1].Vincent,Searfoss.汉英空间方位词语义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2].武文杰,Musona,Muchinei.空间方位词“前”“后”的时间概念用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严瑾.基于空间方位词使用的英汉空间认知差异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
[4].戴佩.浅析汉语空间方位词“上”与“下”隐喻义[J].青年文学家.2018
[5].陈敏.汉语叁维空间方位词的认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6].吴丹丹,李辉.幼儿普通话空间方位词运用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幼儿教育.2017
[7].吴丹丹,李辉.香港粤语儿童的空间方位词表达能力——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幼儿教育.2016
[8].南日.韩汉语空间方位词使用差异的句法、语义特点——以“?/里”和“?/上”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9].董萌.汉语空间方位词“上、下”的隐喻认知探索[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
[10].武婷婷.英汉空间方位词认知研究[D].延边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