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沙环境论文-金文良,韩志远,李怀远,谢华亮

水沙环境论文-金文良,韩志远,李怀远,谢华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沙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沙环境,伶仃洋,沉管隧道,深中通道

水沙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金文良,韩志远,李怀远,谢华亮[1](2019)在《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沿线水沙环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深中通道隧道沿线定点连续水流、含沙量同步监测资料,对隧道基槽沿线的水沙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基槽沿线潮流均呈往复运动,大潮流速较大、小潮流速较小,各站大小潮表层落潮流均较强,挖沙坑水域底部涨潮流较强,东滩及试挖槽水域底部落潮流较强;(2)隧道基槽沿线水域底部含沙量变化与流速变化密切相关,最大含沙量出现在涨、落急前后时刻,大潮时含沙量较高而小潮时含沙量较低。隧道基槽沿线底部含沙量,以挖沙坑水域最大,东滩水域次之,试挖槽水域最小;(3)隧道基槽沿线挖沙坑水域和东滩水域底部含沙量大于试挖槽附近,基槽开挖后挖沙坑水域和东滩水域的回淤强度会大于试挖槽附近。(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9年05期)

李孟国,韩志远,李文丹,许婷[2](2019)在《伶仃洋滩槽演变与水沙环境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珠江口伶仃洋是一个地貌独特、水沙条件复杂、具有重要航运功能的河口湾,其滩槽演变和水沙环境研究既有科学意义又有工程意义。在大量文献基础上,对珠江口伶仃洋滩槽演变与水动力泥沙环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伶仃洋的范围界定、成因、水下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成因、水域变化、滩槽演变及发展趋势、水动力泥沙运动特征及各种水沙现象、水动力泥沙环境模拟研究、治理与开发利用研究等,以期对伶仃洋滩槽演变、水沙环境及开发治理研究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越,余顺超,姜宇,钱树芹,武亚菊[3](2019)在《珠海唐家湾滩涂围垦规划对伶仃洋水沙环境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基于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伶仃洋二维非恒定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并在模型中考虑了波浪对水流挟沙能力的影响。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对珠海唐家湾滩涂围垦规划方案进行了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珠海唐家湾滩涂围垦规划方案实施后,对伶仃洋整体流速、流态、冲淤影响不大。从潮流泥沙角度考虑,该滩涂围垦规划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7期)

黄晨[4](2019)在《兴化湾工程建设对周边海域水沙环境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建立和验证了兴化湾海域大小嵌套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型与实测结果在水动力泥沙方面吻合,验证结果良好。以兴化湾港口规划工程为例,运用所建模型分析相关工程实施对周边海域水沙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规划工程实施后,湾内流速局部有所调整;但变化范围和幅度均相对有限。采用断面潮量计算方法,得出工程前后湾内纳潮量中潮期间减小15%,大潮期间则为13. 1%; 1个月后,湾内水体交换率均在40%以上,与天然条件相比,交换率减小了6. 8%;工程后湾内含沙量仍保持了较低的状态;同时受近岸区滩涂围垦影响,使浅海区再悬浮泥沙来源减少,导致南侧海域含沙量有所降低。研究成果为兴化湾海域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6期)

龚旭东[5](2019)在《东山湾填海工程对水沙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沿海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填海造地工程可以快速解决这一矛盾。然而填海造地在提供大量土地资源的同时,也会对海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在海湾内进行填海造地时,带来的影响更为严重且难以恢复。因此,开展湾内填海工程对海湾水沙环境的影响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域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全面的回顾国内外填海工程对水沙环境影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叁角形网格建立起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东山湾水动力场进行模拟,利用现有的实测资料进行模型验证。进而将模型应用于东山湾填海工程,分别从纳潮量、海水交换、流场、流速变化等方面探讨3个填海方案引起的水动力场变化。在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泥沙冲淤经验公式,对填海工程建设后造成的泥沙冲淤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填海工程导致东山湾纳潮量减少,海水的更新能力下降;潮流场会沿着填海区外沿重新分布,且填海面积越大,流场影响范围越大;冲淤环境变化基本上与流速变化相对应,填海面积越大,冲淤影响范围越大。根据数值模拟结果,采用《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建立的水文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山湾不同填海方案进行评价,认为方案Ⅰ与方案Ⅱ都是在可接收的范围内,而应慎重选择方案Ⅲ。同时探讨东山湾围填海强度指数RII限制性指标的取值,以期为海湾围填海规模的控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30)

李莉,叶涛焱,张璐,姚炎明,夏乐章[6](2019)在《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对杭州湾水沙环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对河口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问题,本文基于杭州湾叁维水沙耦合数值模型,分析杭州湾邻近海域不同地理位置的围垦工程,对局地和全湾的潮差、流速、悬沙浓度等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杭州湾湾顶(澉浦)以上区域的围垦对杭州湾水动力、悬沙浓度的影响最大,且影响程度自湾顶至湾口逐渐降低; M2、M4分潮振幅在湾顶的局地变幅分别高达15%、-37%,M2、M4分潮最大流速在湾顶的局地变幅分别高达-39%、44%,对应的悬沙浓度减幅高达40%。其他区域围垦工程实施后,全湾的潮差、流速及悬沙浓度变化较为均匀,且变幅较小。不同区域的围垦对杭州湾悬沙净通量的影响均较为明显,其中湾顶以上区域的围垦工程影响最为显着。各区域围垦工程对杭州湾水沙环境特征参数的影响具有迭加效应。(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黄萍[7](2019)在《变化环境下河流水沙通量模拟与河口潮滩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资源是连接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键纽带,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构成的变化环境背景下,水文非一致性(non-stationarity)问题突显,采用历史资料和传统水文模型率定的参数也已失去代表性,如何模拟变化的水文系统是现代水文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二十年来广西境内以人工桉树林为主导的森林转型正从根本上改变着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特征,强干扰的人工桉树种植活动直接影响了河流水沙通量,对脆弱且复杂的河口生态系统产生深刻影响。基于气候变化和区域森林转型的变化环境,本文以广西南部典型的桉树种植区——茅尾海沿海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上游的陆屋站水文监测数据,利用遥感手段监测研究区的扰动时空格局并建立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探讨变化环境下水文模型的适用性,推算入海水沙通量,结合潮位和海量遥感数据监测河口潮滩变化,主要有以下4点研究结果。(1)通过分析陆屋站1957—2016年的水文观测资料可知,降雨和径流序列检验结果分别为上升不显着和下降不显着,降雨和径流1957—2005的水文丰枯周期变化基本一致,径流的震荡变化幅度大于降雨,2010—2016径流的上升趋势放缓,降雨呈持续上升趋势,故从2010年起降雨和径流趋势变化不同步。非汛期降雨增长速率为24.03mm/10a,汛期以7.7mm/10a的速度缓慢增加;非汛期径流量以8.70×106m3/10a的速率增加,汛期31.61×106m3/10a的速率减小,降雨和径流的变化不同步主要集中于汛期。输沙率和含沙量均呈显着下降趋势,分别于2001和2004年出现突变点。基于复小波分析可知,年降水的第一主周期是23a,震荡周期呈上升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降水一个周期的时间在变长;年平均输沙率的第一主周期是22a,在2000年以前周期性显着,1987年后周期性减弱,2000年以后减弱更显着。(2)通过分析陆屋水文控制流域内1987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可知,流域内增加了207.68km~2的人工桉树种植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14.82%。2015年林地(含桉树)面积同比增长了5.57%,陆屋水文站控制范围内总林地面积增加并不显着。陆屋水文站控制范围内植被的上升趋势的贡献量主要来自流域内人工桉树的大面积种植,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呈上升趋势。通过LandTrendr(Landsat-based detection of Trends in Disturbance and Recovery)算法获取流域内逐年扰动面积,陆屋水文站控制范围整体扰动面积呈明显下降趋势,由于广西2000年大面积引种桉树,2000—2004年陆屋水文站控制范围森林扰动占比上升至70%,其余年份森林扰动占比在35%~50%波动。(3)依据小波分析结果评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模拟精度,丰水周期模拟效果整体优于枯水周期。1981—1988的径流量模拟NS可达0.90,验证期2013—2016时段的径流量模拟纳西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NS)较低,重新率定土壤水和地下水等相关的参数后,NS从0.67提高至0.78。1981—1988年的输沙量模拟NS可达0.80,但2001年输沙率突变下降后的时段NS降至负值。SWAT参数不再适用于突变年份后一时段的流域状态,变化环境下SWAT参数时变性表现显着,当流域系统发生明显变化后应考虑重新率定模型参数。将SWAT进行空间拓展推测无观测数据的茅尾海沿海流域入海水沙通量,结果显示入海水沙通量呈下降趋势。(4)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e提取茅尾海河口潮滩面积,并使用环境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进行数据插补,结果显示2013—2018年潮滩面积数据波动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茅岭江河口淤泥滩的冲刷受到河流来沙减少影响,钦江河口淤泥滩的冲刷形态主要来源于人为清淤工程。上游陆屋站的水文监测数据显示,径流呈弱下降趋势,2001年输沙率出现显着下降突变点,说明河口潮滩响应具有滞后性。(本文来源于《南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金光球,魏杰,张向洋,唐洪武,张沛[8](2019)在《平原河流水沙界面生源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水环境调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源物质作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其在河流中的迁移转换一直倍受关注。水沙界面物质交换过程受众多环境和水动力因素的影响,过程极其复杂,不仅影响着河流生源要素的通量演变规律,还关系到河流水环境问题。为探究水沙界面生源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作用机制,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对泥沙颗粒与生源物质的微界面作用、水沙界面对生源物质的迁移转化作用、水流条件对泥沙吸附解吸生源物质作用机理进行总结和概述,总结阐述了河流水质模型和闸坝泵条件下的水环境调控模型,最后指出平原河流水沙运动对生源物质输运作用机理及水环境调控。针对上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不足,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左书华,李孟国,韩志远[9](2018)在《温州飞鳌浅滩海域水沙环境与海床冲淤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3年7月研究海域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多期(1964年、1986年和2011年)水深资料为基础,对飞鳌浅滩海域水沙环境、地形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州飞鳌浅滩海域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属强潮海域,最大潮差可达7. 0 m以上;潮流以往复流为主,流速在0. 3~0. 5 m/s之间,余流方向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夏季表现为东北或北向;近岸浅海区大潮和小潮平均含沙量在0. 2 kg/m3和0. 08kg/m3左右;海床表层沉积物以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为主,属于典型的淤泥质海岸。本海区的海岸线形态与变化主要受人类开发活动的控制,随着潮滩围垦及港口建设,海岸线将长期保持向海推进的趋势;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该海域岸滩总体是保持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年冲淤速率在2 cm/a左右。近年来,由于整个海区的陆源泥沙大幅减少和大规模围垦潮滩使得近岸浅滩泥沙供给减少和泥沙活动减弱等关系,该海域海床冲淤趋势渐缓,在未来若干年工程海域岸滩总体仍会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8年05期)

刘伟佳[10](2018)在《赣抚尾闾水系统合整治对水沙过程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情况下,人为活动对河湖的干扰日趋增多,水和利工程建设在发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如何认识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湖生态健康的影响,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引起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利工程建设避免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提供科技支撑,对实现水利工程兴利除害与河湖水系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以赣江、抚河下游尾间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水沙情势、水环境、水生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方面展开,综合研究了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对赣抚尾闾流域水环境及水生态的影响,构建了该工程对流域水系健康状况影响的评价体系,提出河湖健康保护对策。本文得到以下成果:(1)阐述了赣抚尾闾流域水文特征变化过程,定量分析了流域水文特征参数改变程度及枯期水位的变化规律。水文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抚河下游、清丰山溪径流量频率分析主要参数Cv分别为0.29、0.37、0.39,Cs/Cv值均为2.0,叁河洪水发生遭遇的机率为26%;水文特征参数改变程度分析结果表明:1956~1987年可以作为受人为影响较小的天然状态的水文情势,石上水文站的水文特征参数改变程度最为显着;枯期水位变化规律表明:赣江和抚河下游尾间近十年多年年均水位分别下降1.94m和1.49m,年均水位和最低水位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近年来实测大断面均出现了明显下切变化趋势。(2)阐明了水利水保工程使流域径流丰枯同步性增加,输沙量同步性减弱的作用机制。依据国家基本网点站水(位)文站实测长系列资料,分析了工程实施对赣抚尾间流域主要河流枯期水位、丰枯遭遇概率以及输沙变化的影响效应。枯期水位影响方面,工程实施后对尾闾河道枯水期水位抬升作用较为明显;通过计算李家渡和外洲水文站两个站点9种组合情况下的丰枯遭遇概率,表明工程实施将使得两站点间径流量的同步性增加,输沙量的同步性减弱;输沙变化的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年期间,年累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对年输沙量减少的平均贡献率最大、年累积水保林面积的平均贡献率最小。2010~2016年期间,年降雨量对年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最大,年累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次之,年累积沟坝地面积的平均贡献率最小。(3)阐明了赣抚尾间流域河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与变化规律。依据水质监测数据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尾间河流水质以Ⅳ类水为主,受到轻度污染,城区湖泊整体水质以劣V类为主,受到重度污染;时间上:河流水质呈逐年恶化的趋势,其季节变化表现为,丰水期优于平水期优于枯水期。湖泊水质季节变化表现为,平水期优于丰水期优于枯水期;空间上:河流水质表现为上游优于下游,北支最好,中支略差于北支,南支最差。湖泊水质表现为城中心区青山湖水质相对最好,近郊的艾溪湖居中,远郊的瑶湖最差;河流水体污染程度与径流量和水位呈极显着负相关趋势。(4)提出了基于水质目标和河湖水环境承载力的水量调配方案。基于MIKE11构建的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主要河湖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中支、南支、主支、青山湖、艾溪湖和瑶湖的部分指标为负值,需要采取有效的补水措施;基于水质目标的河湖水环境承载力的水量调配计算成果表明:明确了调配范围、调配流量、调配水源和调配方式,年水环境承载力需调配水量约为4.05亿m3,确定水系连通工程实施能够有效改善赣抚尾间流域水系连通条件,明显改善南昌城区河湖水质。(5)解析了赣抚尾间流域水系综合整治对该地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利用Hydrus-2D模拟了赣抚尾间流域河道渗漏对河床土体及地下水中水分溶质运移的影响,对TN为代表的非吸附性溶质模拟结果表明:河床分层土体内的TN含量,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达到与上覆水体内相同含量,并通过土壤毛细管运移至地下水中,影响地下水水质;TP等吸附性溶质,主要累积在河床土体表层1m的范围内,模拟时间越长累积量越大;尾间河道距表层1m范围土体内对TP的环境承载能力为280mg/m3,地下水对TN的承载极限为20mg/L。(6)构建了赣抚尾间流域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对河湖生态健康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湖健康保护对策。选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功能四个指标为目标层一级指标,构建AHP-FCE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一级指标权重大小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功能,工程实施对流域河湖水资源的影响最大。评估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控制河段健康综合状况得分4.0206,健康状况“健康”;系统分析河流陆生生态、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敏感区对综合整治工程的响应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总体以有利影响为主;提出基于河湖健康的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水沙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珠江口伶仃洋是一个地貌独特、水沙条件复杂、具有重要航运功能的河口湾,其滩槽演变和水沙环境研究既有科学意义又有工程意义。在大量文献基础上,对珠江口伶仃洋滩槽演变与水动力泥沙环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伶仃洋的范围界定、成因、水下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成因、水域变化、滩槽演变及发展趋势、水动力泥沙运动特征及各种水沙现象、水动力泥沙环境模拟研究、治理与开发利用研究等,以期对伶仃洋滩槽演变、水沙环境及开发治理研究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沙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金文良,韩志远,李怀远,谢华亮.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沿线水沙环境特征研究[J].水道港口.2019

[2].李孟国,韩志远,李文丹,许婷.伶仃洋滩槽演变与水沙环境研究进展[J].海洋湖沼通报.2019

[3].李越,余顺超,姜宇,钱树芹,武亚菊.珠海唐家湾滩涂围垦规划对伶仃洋水沙环境影响[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4].黄晨.兴化湾工程建设对周边海域水沙环境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5].龚旭东.东山湾填海工程对水沙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侨大学.2019

[6].李莉,叶涛焱,张璐,姚炎明,夏乐章.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对杭州湾水沙环境的影响[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9

[7].黄萍.变化环境下河流水沙通量模拟与河口潮滩响应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

[8].金光球,魏杰,张向洋,唐洪武,张沛.平原河流水沙界面生源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水环境调控的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19

[9].左书华,李孟国,韩志远.温州飞鳌浅滩海域水沙环境与海床冲淤变化[J].水道港口.2018

[10].刘伟佳.赣抚尾闾水系统合整治对水沙过程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标签:;  ;  ;  ;  

水沙环境论文-金文良,韩志远,李怀远,谢华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