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修正技术论文_尹逊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谱修正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吸收光谱,光谱,技术,公式,气溶胶,痕量,偶氮。

光谱修正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尹逊莉[1](2016)在《简并四波混频光谱技术—同位素的测量分析及相位共轭波畸变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同位素在地质学、生物医学、考古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中广泛应用,同位素的测量和分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如何使用方便、快捷、可靠、低耗的方法来对同位素进行测量,已经成为同位素应用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中,采用简并四波混频(Degenerate four-wave mixing, DFWM)非线性光谱技术对同位素进行测量分析。首先测量锂(Li)同位素比率,探索测量过程中最佳实验条件,并对DFWM过程的光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该理论基础上对铷(Rb)和铯(Cs)同位素进行了测量分析,最后根据DFWM相位共轭原理对波前畸变修正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和主要创新成果包括:精确测量了Li同位素比率,首先研究了样品浓度以及入射光功率对Li原子DFWM信号的影响特性,确定了测量Li同位素比率的最佳实验条件。同时改变样品浓度,观察最佳功率的变化情况,说明测量不同浓度样品时要考虑相应功率的变化。在最佳条件下测得Li标准样品中Li同位素比率为11.571±0.003。作为对照,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对Li标准样品进行了测量,所得数值为11.645±0.002。二者结果接近,证明了DFWM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在此基础上,测量了实际岩石样品中的Li同位素,结果表明由于样品中其他元素的存在,会导致谱线展宽降低光谱分辨率,而且不同种类岩石导致的展宽也不同,此结果影响了Li同位素的精确测量。本研究证明了DFWM用于同位素测量的可行性,并对样品的测量、尤其是实际样品有指导性作用。以Rb单质为样品,理论结合实验对相位共轭简并四波混频(Phase-conjugate degenerate four-wave mixing, PCDFWM)过程中的激光诱导光栅(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grating, EIG)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改变后向泵浦功率与前向泵浦和探测光的功率研究了信号的变化特性。从密度矩阵运动方程推导出信号强度表达式,得到相干光栅对DFWM信号影响大于布居光栅的结论。其次,研究了DFWM信号随样品温度的变化特性,分析温度对原子数密度以及谱线宽度的影响。最后,研究了入射光偏振对DFWM信号的影响特性,用叁阶非线性极化率张量推导信号光偏振分量随入射光偏振的变化,进行理论模拟,与实验结果一致,证明EIG机制可以很好的描述DFWM的物理过程。本研究为提高DFWM效率提供了有用的理论依据。以石墨炉为原子化器,确定了DFWM测量痕量元素的检出限,并研究了基体效应和共振吸收对检出限的影响特性。首先,推导出了DFWM方法检出限的表达式,以RbCl为样品,确定了石墨炉中Rb的检出限为7.02 ng/mL。然后以不同浓度的硝酸(HN03)、硝酸钠(NaNO3)、硝酸钾(KNO3)、硝酸铯(CsNO3)作为基体改进剂,研究了它们对Rb原子DFWM信号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这些基体改进剂可以有效增强Rb原子的DFWM信号,增强程度与金属原子的浓度和电离电位有关。比较了原溶液和加入基体改进剂后Rb的检出限,发现基体改进剂可以有效降低检出限,以CsNO3为基体,得到Rb的检出限为0.90 ng/mL,降低了一个数量级。该结论对于Rb元素的痕量、甚至超痕量测量具有指导意义,对DFWM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Rb原子蒸气为样品,根据相位共轭理论研究了PCDFWM过程中探测光的光强分布对相位共轭信号光强分布的影响。由于自相位调制效应,激光通过非线性介质后,其横向光强分布会发生改变。根据这个原理,实验中使一束激光通过乙醇溶液后再作为探测光参与Rb原子蒸气中的PCDFWM过程。结果表明,PCDFWM信号的光强分布与探测光一致。基于此,将PCDFWM用于修正空心光束传输畸变,采用螺旋相位板产生空心光束,以此空心光束为探测光,并在该光束上加入畸变介质,观察PCDFWM信号的光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PCDFWM信号的光强分布与未加入畸变介质一致,即利用PCDFWM可以有效地修正波前畸变。该研究对于光信号的产生与空间传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06-01)

张志荣,吴边,夏滑,庞涛,王高旋[2](2013)在《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浓度测量温度影响修正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测量气体浓度时,由于测量氛围温度变化的影响引起解调的二次谐波信号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浓度测量的较大误差.为了修正温度变化对浓度反演结果的影响,适应工业测量、燃烧诊断的需要,采用通过实验所得温度关系的数值拟合修正方法即经验公式修正和根据HITRAN数据库参数的理论关系即理论公式修正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实验中采用在50 cm长的高温管式炉中通入高温安全的21%浓度的氧气为目标测定气体,选定760.77 nm的中心吸收波长,测量了温度变化范围为300—900 K,间隔50 K的情况下所得到的谐波信号,并利用一次谐波比值消元法消除光强波动影响后的结果,得出了不同温度下未修正的原始浓度值和通过修正方法后的修正值.实验结果表明所述的经验公式和理论公式两种修正方法对温度影响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应用到温度变化引起的气体浓度误差修正监测中,为下一步开展燃烧诊断实时在线监测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23期)

周海金,刘文清,司福祺,谢品华,窦科[3](2012)在《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监测O_4斜柱浓度误差修正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O_4斜柱浓度的准确获取,对气溶胶廓线反演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基于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MAX-DOAS)监测O_4斜柱浓度的误差修正方法,用于准确获取O_4斜柱浓度。通过对比30°仰角O_4斜柱浓度MAX-DOAS测量结果和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模拟结果,获得修正系数,利用修正系数修正各个角度的斜柱浓度值,消除O_4吸收截面不准确造成的反演结果误差,提高了O_4斜柱浓度精度。研究方法应用于合肥地区O_4斜柱浓度的准确监测,为下一步气溶胶廓线精确反演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尚小燕,韩军,姜旭[4](2012)在《宽光谱膜厚监控系统的评价函数修正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评价函数的宽光谱膜厚监控系统,由于实测光谱曲线和理论光谱曲线相背离,使得评价函数发散,监控失败。利用实测的膜层透射率光谱曲线,对于已镀层,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实时拟合其实际的光学常数,据此修正目标透射率曲线,并补偿吸收的影响,重新设计膜层数及预镀层厚度,获得新的评价函数,如此对评价函数进行逐层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薄膜厚度监控误差可以达到10-2以下,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实际要求。(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2年02期)

禹雷,吴照刚[5](2001)在《光谱修正技术应用于废水中痕量镍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 SDS存在下, pH6.9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镍与 5- (5-溴- 2-吡啶偶氮 )- 2, 4-二甲基苯 (5- Br- PADAT)反应生成黄色显色液。本文在此显色反应基础上,根据β修正光度理论研究了测定镍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准确扣除反应体系中剩余 5- Br- PADAT的吸光干扰。使β修正吸光度与镍浓度 (x)呈现良好线性关系,且分析灵敏度高,实验测得样品分析相对标准偏差 RSD 1.3%,加标回收率 96.0%- 108%。镍最低检测浓度为 0.006μ g/ml。该方法适于环境水体中痕量镍的测定。(本文来源于《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1期)

李欣年,朱锦良,蔡仁康,程东方[6](1987)在《光谱修正技术的计算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光谱修正常用减色滤光技术、计算机程序代替实验处理光谱修正中滤光片组合、厚度优选等问题,能取得滤光片的最佳组配,即光损(本文来源于《传感器技术》期刊1987年Z1期)

光谱修正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测量气体浓度时,由于测量氛围温度变化的影响引起解调的二次谐波信号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浓度测量的较大误差.为了修正温度变化对浓度反演结果的影响,适应工业测量、燃烧诊断的需要,采用通过实验所得温度关系的数值拟合修正方法即经验公式修正和根据HITRAN数据库参数的理论关系即理论公式修正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实验中采用在50 cm长的高温管式炉中通入高温安全的21%浓度的氧气为目标测定气体,选定760.77 nm的中心吸收波长,测量了温度变化范围为300—900 K,间隔50 K的情况下所得到的谐波信号,并利用一次谐波比值消元法消除光强波动影响后的结果,得出了不同温度下未修正的原始浓度值和通过修正方法后的修正值.实验结果表明所述的经验公式和理论公式两种修正方法对温度影响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应用到温度变化引起的气体浓度误差修正监测中,为下一步开展燃烧诊断实时在线监测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谱修正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尹逊莉.简并四波混频光谱技术—同位素的测量分析及相位共轭波畸变修正[D].西北大学.2016

[2].张志荣,吴边,夏滑,庞涛,王高旋.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浓度测量温度影响修正方法研究[J].物理学报.2013

[3].周海金,刘文清,司福祺,谢品华,窦科.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监测O_4斜柱浓度误差修正方法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2

[4].尚小燕,韩军,姜旭.宽光谱膜厚监控系统的评价函数修正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2

[5].禹雷,吴照刚.光谱修正技术应用于废水中痕量镍测定[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6].李欣年,朱锦良,蔡仁康,程东方.光谱修正技术的计算机化[J].传感器技术.1987

论文知识图

光谱探针L在表面活性剂s(1,2)上的聚集...微静电场中染料吸附过程微静电场中染料吸附过程2Hyperion与MODIS交叉定标...不同时间卫星搭载的传感器(Gottwald...星等值比对曲线

标签:;  ;  ;  ;  ;  ;  ;  

光谱修正技术论文_尹逊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